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合川方言中表小称的重叠词
1
作者 蒋学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17-22,共6页
重庆合川方言属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该方言有多种小称形式,其主要功能各有侧重,但均可表小指爱。重叠的主要功能为转指、转类和成词,合川方言表小称义重叠词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表小的重叠词数量少,表义功能也较弱;二是几乎所有的... 重庆合川方言属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该方言有多种小称形式,其主要功能各有侧重,但均可表小指爱。重叠的主要功能为转指、转类和成词,合川方言表小称义重叠词的主要特点有二:一是表小的重叠词数量少,表义功能也较弱;二是几乎所有的重叠词都带有喜爱、调侃或轻松随意等语义色彩。在过去某一时段,重叠应为合川方言双音节词主要的小称手段,并且层次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川方言 重叠 小称 指爱 表义功能 “儿”缀 重叠儿化式
下载PDF
保定方言的儿尾变调和儿化变调
2
作者 王帅臣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通过考察,发现保定方言中作为儿尾的“儿”并未真正丢失本调,还可以看作一个独立音节;保定方言的儿化变调分为重叠变调和非重叠变调,后者的一致性比前者强。基于以上材料,从语义、构词、变调等方面讨论儿尾和儿化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保定方言 变调 儿尾 儿化
下载PDF
表现物体大小的语法形式的不对称性——“小称”的来源、形式和功能 被引量:33
3
作者 石毓智 《语言科学》 2005年第3期31-41,共11页
人类语言表达物体大小的语法形式是不对称的,大都有“小称”的语法标记,而缺乏相应的“大称”的语法手段。同时,不同的语言或者同一语言内不同方言的“小称”的来源、语音形式和语法功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文通过对汉语的分析,尝试解... 人类语言表达物体大小的语法形式是不对称的,大都有“小称”的语法标记,而缺乏相应的“大称”的语法手段。同时,不同的语言或者同一语言内不同方言的“小称”的来源、语音形式和语法功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文通过对汉语的分析,尝试解释造成“小称”的语法表达不对称性的认知基础,并从类型学的角度探讨汉语小称标记的历史来源、语音形式和功能扩展的机制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称 物体大小 儿尾 鼻音 名词重叠式
下载PDF
“儿”后缀的形成及其判定 被引量:6
4
作者 董志翘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0,共5页
竺家宁撰文对"儿"后缀的出现年代提出了新的看法。我们在调查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感到竺文在"儿"后缀判定上的一些偏误,并探讨了"儿"的词义发展轨迹,分析了"儿"后缀的形成过程,发现真正的"... 竺家宁撰文对"儿"后缀的出现年代提出了新的看法。我们在调查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感到竺文在"儿"后缀判定上的一些偏误,并探讨了"儿"的词义发展轨迹,分析了"儿"后缀的形成过程,发现真正的"儿"后缀出现于唐代,成熟于宋代。王力的观点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缀 “儿” 形成 判定
下载PDF
安阳方言的儿尾--兼论汉语方言化合式儿尾韵的形成次序 被引量:5
5
作者 史艳锋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8,共12页
安阳方言的儿尾目前有结合式和化合式两类。单独的高元音韵母、前高元音韵腹入声韵母、韵尾为[+后][+高/半高]元音的复元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儿尾发展相对较慢,目前处于结合式阶段;其余基本韵母儿尾处于化合式阶段。文章分析认为,化合... 安阳方言的儿尾目前有结合式和化合式两类。单独的高元音韵母、前高元音韵腹入声韵母、韵尾为[+后][+高/半高]元音的复元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儿尾发展相对较慢,目前处于结合式阶段;其余基本韵母儿尾处于化合式阶段。文章分析认为,化合式儿尾的形成时序为:中低元音韵腹无韵尾韵母(a,o,)>-n尾韵>-i尾韵>-u尾韵>单独的高元音(,μ,i,u)>-η尾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方言 儿尾 结合式 化合式 形成次序
下载PDF
莱芜方言儿化韵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亓海峰 曾晓渝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382-393,共12页
莱芜方言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儿化韵:一种是以改变韵母为特征的平舌儿化韵,主要存在于老派发音人口中;另一种是卷舌儿化韵,存在于城区新派发音人口中。两种儿化之间的层次叠置反映了方言语音在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文章对这... 莱芜方言中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儿化韵:一种是以改变韵母为特征的平舌儿化韵,主要存在于老派发音人口中;另一种是卷舌儿化韵,存在于城区新派发音人口中。两种儿化之间的层次叠置反映了方言语音在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文章对这两种儿化韵的形成原因、过程和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方言 儿化韵 平舌儿化韵 卷舌儿化韵 层次叠置 内因 外因
下载PDF
儿化中间音、特征扩展与F3的两种走势--偃师儿化与北京儿化之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慧丽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2-385,共14页
文章以偃师方言为例,分析了汉语方言儿化出现的新的中间音的现象,认为在这些方言中虽然"儿"后缀引发了复杂的音系变化,但与北京话一样,都是"儿"后缀特征左扩展形成的。基于"特征扩展"理论,文章提取了偃... 文章以偃师方言为例,分析了汉语方言儿化出现的新的中间音的现象,认为在这些方言中虽然"儿"后缀引发了复杂的音系变化,但与北京话一样,都是"儿"后缀特征左扩展形成的。基于"特征扩展"理论,文章提取了偃师儿化特征左扩展的具体规则,预测了特征左扩展的两种模式。声学特征F3的两种走势也支持这个预测。因为偃师儿化是同类现象中最复杂的,对偃师儿化的分析也是对相关理论的一个检验。文章还比较了偃师儿化和北京儿化F3两种走势分布条件的差异,认为元音[a]和[]的舌尖特征取值是造成方言间F3走势分布条件不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偃师方言 儿化 特征扩展 中间音 F3走势 舌尖特征取值
下载PDF
汉语方言名词后缀“子”“儿”的地理分布差异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彦宝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44-47,共4页
名词后缀"子""儿"在汉语方言中呈现出地理分布的差异,"子"缀分布范围较广,"儿"缀在南部方言中较少见,"子"缀和"儿"缀在中部方言中呈现出并存的状态。"子"缀和&q... 名词后缀"子""儿"在汉语方言中呈现出地理分布的差异,"子"缀分布范围较广,"儿"缀在南部方言中较少见,"子"缀和"儿"缀在中部方言中呈现出并存的状态。"子"缀和"儿"缀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差异是汉语方言自身发展和两个后缀相互竞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后缀 “子” “儿” 地理分布
下载PDF
甘肃靖远方言儿化变调 被引量:4
9
作者 雒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本文主要讨论甘肃靖远方言中后字是儿化韵的两字组变调。先简要介绍靖远方言声韵调,然后讨论后字是儿化韵的"非叠字"和"叠字"两字组变调。靖远方言儿化韵属拼合型,儿化变调有四种类型。"非叠字组"的变调... 本文主要讨论甘肃靖远方言中后字是儿化韵的两字组变调。先简要介绍靖远方言声韵调,然后讨论后字是儿化韵的"非叠字"和"叠字"两字组变调。靖远方言儿化韵属拼合型,儿化变调有四种类型。"非叠字组"的变调跟今音的语音环境有关,但又跟后字是非儿化韵的两字组变调不同,它们遵循着不同的变调规律。"叠字组"的变调涉及多重词法音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远话 儿化韵 两字组 变调
下载PDF
后缀“-子”、“-儿”指小指大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姝 王光全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讨论后缀"-子"与后缀"-儿"在指小方面的差异,认为后缀"-子"与后缀"-儿"都能指小,但发挥指小功能的范围不同:后缀"-子"是同场指小,后缀"-儿"是同类指小。后缀"-子... 本文讨论后缀"-子"与后缀"-儿"在指小方面的差异,认为后缀"-子"与后缀"-儿"都能指小,但发挥指小功能的范围不同:后缀"-子"是同场指小,后缀"-儿"是同类指小。后缀"-子"也能指大,这是与后缀"-儿"对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 “-儿” 指小 指大 后缀
下载PDF
天津话“儿化”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琛欣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4-248,共5页
分析了京津两地方言儿化韵的异同,指出鼻化儿化韵极少以及[■r]和[ar]的对立是天津话儿化韵的特点;运用非线性音系学特征几何的分析方法解释了天津话儿化韵的派生过程。调查结果显示,天津话儿化韵有变异的趋势,新派倾向保留鼻化特征。
关键词 天津话 儿化 特征几何 变异
下载PDF
安阳方言的“儿化”和“儿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6-69,共4页
安阳市区方言的"儿化"和"儿尾"与中原官话、普通话相比,有很大不同,该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对安阳方言的"儿化"、"儿尾"进行研究,提出安阳方言"儿化"和"儿尾"现象并存,并... 安阳市区方言的"儿化"和"儿尾"与中原官话、普通话相比,有很大不同,该文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对安阳方言的"儿化"、"儿尾"进行研究,提出安阳方言"儿化"和"儿尾"现象并存,并受前一音节影响与"子尾"呈互补分布的面貌;并结合历时分析和语法化理论,指出儿化和儿尾的层次性,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方言 儿化 儿尾 子尾 语法化 晋语
下载PDF
应县方言的儿化现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文华 李广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4-76,共3页
本文指出应县方言儿化音的来源,并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几个方面描写分析了应县话的儿化现象,通过与大同话、普通话的比较显示了应县方言儿化韵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
关键词 应县方言 儿化韵 来源 特点
下载PDF
河南浚县方言形容词短语的小称儿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辛永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5,共7页
小称是汉语及汉语方言广泛具有的语法范畴,浚县方言表示小称的形式是儿化,但跟普通话或其他方言表现不同的是,浚县方言的小称儿化不仅可以作用于名词、量词,还可以作用于形容词短语,并与形容词短语的非小称形式构成了语义上的对立。形... 小称是汉语及汉语方言广泛具有的语法范畴,浚县方言表示小称的形式是儿化,但跟普通话或其他方言表现不同的是,浚县方言的小称儿化不仅可以作用于名词、量词,还可以作用于形容词短语,并与形容词短语的非小称形式构成了语义上的对立。形容词短语小称儿化的意义是将形容词短语所表事物度量衡方面的程度量或数量往小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浚县方言 形容词短语 小称儿化 非小称式 小称式
下载PDF
近代汉语中词缀“子、儿”等的独特用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力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近代汉语中,“子”和“儿”作为构词的后缀,开始并广泛运用起来。这种后缀既是古代汉语书面语更接近当时口语的表现,也是现代汉语后缀“子”和“儿”的发展基础,但与古今汉语相比,这些后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独特用法。本文以大量语料为... 近代汉语中,“子”和“儿”作为构词的后缀,开始并广泛运用起来。这种后缀既是古代汉语书面语更接近当时口语的表现,也是现代汉语后缀“子”和“儿”的发展基础,但与古今汉语相比,这些后缀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独特用法。本文以大量语料为依据,用静态描写和动态对比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近代汉语中词缀“子、儿”等的独特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词缀“子 儿” 独特用法
下载PDF
湖南慈利方言儿化格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建国 《嘉应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6-92,共7页
慈利方言儿化的音变格式可分为两类,一是央中元音儿化,共有五个,即[']、[i']、[u']、[ч']、[y'];二是央低元音儿化,也有五个即[вr]、[iвr]、[uвr]、[чвr]、[yвr]。构造格式分两大类型,直接儿化格... 慈利方言儿化的音变格式可分为两类,一是央中元音儿化,共有五个,即[']、[i']、[u']、[ч']、[y'];二是央低元音儿化,也有五个即[вr]、[iвr]、[uвr]、[чвr]、[yвr]。构造格式分两大类型,直接儿化格式有A儿、AB儿、ABC儿三种,重叠儿化格式有AA儿、ABB儿、ABCC儿三种。本文重点描写各种儿化格式的构造特征、分布情况及用法特点,并试图揭示儿化音变和构造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利方言 儿化 格式 音变 构造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中的"儿"作动词词尾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山佳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30-32,55,共4页
《金瓶梅词话》中带"儿"尾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动词重叠后"儿"尾现象更见特色。本文分析了十三种形式,有单音节的动词重叠,也有双音节的动词重叠,还有双音节和单音节结合的动词重叠,其中尤以单音节的数量为多,形式... 《金瓶梅词话》中带"儿"尾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动词重叠后"儿"尾现象更见特色。本文分析了十三种形式,有单音节的动词重叠,也有双音节的动词重叠,还有双音节和单音节结合的动词重叠,其中尤以单音节的数量为多,形式也多种多样,而且更具特点;动词重叠带"儿"尾的语法作用,与一般动词重叠的语法作用也有差别,即前者没有带宾语的,而后者带宾语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动词重叠 “儿”尾 词尾分析
下载PDF
保定方言中词尾“儿”的表现差异及其相关变体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燕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34-136,共3页
从保定方言中词尾"儿"的表现形式来讨论其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它对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保定方言 儿化 儿化韵 儿尾韵 差异
下载PDF
涟水方言儿化现象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劲松 《河池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8-51,55,共5页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涟水方言 儿化 儿尾 《西游记》
下载PDF
汉语方言儿缀特点分布 被引量:1
20
作者 祁淑玲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汉语儿缀现象在各地方言的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文章从共时平面分析了汉语方言儿缀特点在全国的分布,涉及语音形式、儿缀词语及数量、语法功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方言 儿缀 儿化 类型 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