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道肿瘤患者肠道通透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姚玉川 陈村龙 +3 位作者 王继德 张亚历 姜泊 熊德鑫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测定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肠道通透性的改变,探讨消化道肿瘤是否影响肠粘膜屏障功能。方法健康志愿者、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各16名,每人口服乳果糖、甘露醇液后采集6 h尿样。尿样和乳果糖、甘露醇的标准样经肟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分... 目的测定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肠道通透性的改变,探讨消化道肿瘤是否影响肠粘膜屏障功能。方法健康志愿者、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各16名,每人口服乳果糖、甘露醇液后采集6 h尿样。尿样和乳果糖、甘露醇的标准样经肟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甘露醇峰、乳果糖峰出峰时间稳定,峰面积与含量呈线性相关;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尿样中的乳果糖含量和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乳果糖含量增高,而甘露醇含量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存在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肠道通透性 乳果糖 甘露醇
下载PDF
检测糖分子探针评估DS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通透性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淑萍 袁柏思 +3 位作者 路又可 刘炯 王少东 汪芳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右旋葡聚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诱导建立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尿液中乳果糖、甘露醇、三氯蔗糖的浓度来评估肠道通透性的变化,寻找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评估UC患者肠黏膜损伤以... 目的通过测定右旋葡聚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溶液诱导建立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尿液中乳果糖、甘露醇、三氯蔗糖的浓度来评估肠道通透性的变化,寻找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评估UC患者肠黏膜损伤以及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1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UC模型组(UC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C组,n=6),UC组大鼠自由饮用DSS溶液(浓度为40 g/L)7 d,建立急性UC模型组,NC组正常饮水,两组均正常进食,每天记录大鼠体质量、粪便性状、粪便隐性或显性出血情况。第8天造模成功后予灌注含乳果糖120 mg、甘露醇80 mg、三氯蔗糖60 mg的糖溶液,在代谢笼中收集24 h尿量,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尿液中糖分子探针排泄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大鼠尿中乳果糖排出率显著增高(1.63±0.33 vs 0.055±0.0035,P<0.05),甘露醇排除率下降(0.016±0.0022 vs 0.017±0.0054,P<0.05),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在模型组显著增加(107.50±29.25 vs 3.84±2.29,P<0.05);三氯蔗糖总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9±0.13 vs 0.12±0.095,P<0.05),三氯蔗糖/甘露醇比值在模型组显著增加(45.14±9.57 vs 8.40±6.41,P<0.05)。结论 DSS诱导的UC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肠道通透性增加。检测糖分子探针是一种较好的评估肠黏膜受损及反映肠道通透性改变的非侵入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屏障 通透性 糖分子探针
下载PDF
糖分子探针用于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施慧 路又可 +3 位作者 张锦 汪芳裕 王震凯 王少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运用糖分子探针检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方法 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UC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结肠黏膜病变,应用糖分子探针检测肠道黏膜通透性。对比两组检测值,评价大鼠肠道黏... 目的运用糖分子探针检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方法 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两组:UC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结肠黏膜病变,应用糖分子探针检测肠道黏膜通透性。对比两组检测值,评价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 (1)UC组病变主要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部分表面上皮脱落,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隐窝破坏。(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组大鼠乳果糖及三氯蔗糖排出量明显升高,甘露醇排出量明显降低,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明显升高。结论糖分子探针可以有效的检测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反映肠道黏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分子探针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黏膜通透性 葡聚糖硫酸钠 乳果糖 甘露醇比值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肠道通透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姚玉川 申民强 +1 位作者 张培英 熊德鑫 《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7期579-581,共3页
目的了解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肠道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肠黏膜屏障功能是否受腹部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16例,在术前、术后1周口服乳果糖、甘露醇液后采集6小时尿样,尿样和乳果糖、甘露醇的标准样经肟化处理... 目的了解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肠道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肠黏膜屏障功能是否受腹部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16例,在术前、术后1周口服乳果糖、甘露醇液后采集6小时尿样,尿样和乳果糖、甘露醇的标准样经肟化处理后通过气相色谱分析仪糖分子探针法进行检测分析其含量及比值。结果甘露醇峰、乳果糖峰出峰时间稳定,峰面积随含量增加而增加,并且呈线性相关;消化道肿瘤手术前后尿样中的乳果糖含量和乳果糖/甘露醇有显著性差异,乳果糖含量增高,而甘露醇含量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消化道肿瘤手术会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出现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手术 肠道通透性 糖分子探针
下载PDF
肠黏膜通透性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婧婷 孙齐 +3 位作者 张晓丽 刘晶华 冯小燕 朱进霞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608,共13页
肠黏膜屏障(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IMB)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在维持肠上皮的完整性,防御细菌、内毒素及抗原的入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IMB受损表现为肠黏膜通透性(intestinal mucosal permeability,IMP... 肠黏膜屏障(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IMB)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在维持肠上皮的完整性,防御细菌、内毒素及抗原的入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IMB受损表现为肠黏膜通透性(intestinal mucosal permeability,IMP)增加以及跨膜电阻(transmembrane resistance,TR)降低,与消化、泌尿、循环、神经、代谢等机体多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利用短路电流(short circuit current,SCC)记录系统或跨上皮细胞电阻仪(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ter)检测肠黏膜或肠上皮电阻,以及生化检测外源性糖分子探针(口服)或特定内源性蛋白分子跨肠黏膜或肠上皮通透量,是评价肠黏膜或肠上皮通透性的常用方法。本文简介IMB的组成及其功能,重点讨论IMP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 肠黏膜通透性 肠上皮电阻 糖分子探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