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密度氮素对夏播棉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2019—2020年于扬州大学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以特早熟品种中棉所425为材料,2019年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处理,设60,000株hm^(–2)、90,000株hm^(–2)、120,000株hm^(–2)3个水平,以施氮量为...为明确密度氮素对夏播棉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2019—2020年于扬州大学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以特早熟品种中棉所425为材料,2019年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处理,设60,000株hm^(–2)、90,000株hm^(–2)、120,000株hm^(–2)3个水平,以施氮量为副区,设施纯氮0 kg hm^(–2)、90 kg hm^(–2)、150 kg hm^(–2)、210 kg hm^(–2)4个水平;2020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生产对照CK(90,000株hm^(–2);180 kg hm^(–2)氮素),在120,000株hm^(–2)密度下,设施纯氮0 kg hm^(–2)、90 kg hm^(–2)、150 kg hm^(–2)、210 kg hm^(–2)4个水平,研究密度与氮素处理对此种植方式下产量及其构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000株hm^(–2)密度下配合施氮150 kg hm^(–2)夏播棉籽棉产量显著提高,达4147.8~5119.2 kg hm^(–2);生殖器官干物重达2605.6~2863.6 kg hm^(–2)且占比达50%以上;生殖器官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达45.97~60.70 kg hm^(–2);氮素利用率显著提高,氮肥回收利用率达42.58%~44.17%,氮肥农学利用率达7.16~21.34 kg(kg N)–1,氮素生理利用率达19.16~24.03 kg(kg N)–1,氮肥偏生产力达21.12~34.13 kg(kg N)–1,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氮肥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与产量呈显著以上水平线性正相关;喷施脱叶催熟剂前吐絮率达43.59%~60.76%,喷施脱叶催熟剂后可达到正常吐絮的要求。因此,高密中氮配合有利于夏播棉氮素的吸收利用,可为棉花高产高效和减氮提供技术支撑。展开更多
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碳效率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明农业生产中的碳效率,本文以河北吴桥县为例,基于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3种主要作物生产的碳投入、碳产出和碳效率进行了评价。...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碳效率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明农业生产中的碳效率,本文以河北吴桥县为例,基于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3种主要作物生产的碳投入、碳产出和碳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生产的碳投入总量分别为943.47±225.14、525.74±134.73和513.60±138.94kg CE hm-2,其中化肥和电能占总量的大部分,分别约占60%和25%。3种作物碳的产出总量分别为8430.70±774.45、7194.50±754.58和5486.00±547.69kg CE hm-2,其中秸秆约占总量的50%,经济产量约占34%,根约占17%。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碳的生产效率分别为7.95±2.55、15.90±4.34和7.60±2.92kg kg-1 CE,碳的经济效率分别为13.28±4.56、21.47±5.86和76.70±29.45 CHY kg-1 CE,碳的生态效率分别为9.59±3.07、14.57±3.98和11.69±4.49kg C kg-1 CE,作物间的碳效率差异显著,初步表明在华北平原,夏玉米生产的碳综合效率最高,棉花次之,冬小麦最低。展开更多
文摘为明确密度氮素对夏播棉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2019—2020年于扬州大学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以特早熟品种中棉所425为材料,2019年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处理,设60,000株hm^(–2)、90,000株hm^(–2)、120,000株hm^(–2)3个水平,以施氮量为副区,设施纯氮0 kg hm^(–2)、90 kg hm^(–2)、150 kg hm^(–2)、210 kg hm^(–2)4个水平;2020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生产对照CK(90,000株hm^(–2);180 kg hm^(–2)氮素),在120,000株hm^(–2)密度下,设施纯氮0 kg hm^(–2)、90 kg hm^(–2)、150 kg hm^(–2)、210 kg hm^(–2)4个水平,研究密度与氮素处理对此种植方式下产量及其构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000株hm^(–2)密度下配合施氮150 kg hm^(–2)夏播棉籽棉产量显著提高,达4147.8~5119.2 kg hm^(–2);生殖器官干物重达2605.6~2863.6 kg hm^(–2)且占比达50%以上;生殖器官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达45.97~60.70 kg hm^(–2);氮素利用率显著提高,氮肥回收利用率达42.58%~44.17%,氮肥农学利用率达7.16~21.34 kg(kg N)–1,氮素生理利用率达19.16~24.03 kg(kg N)–1,氮肥偏生产力达21.12~34.13 kg(kg N)–1,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氮肥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与产量呈显著以上水平线性正相关;喷施脱叶催熟剂前吐絮率达43.59%~60.76%,喷施脱叶催熟剂后可达到正常吐絮的要求。因此,高密中氮配合有利于夏播棉氮素的吸收利用,可为棉花高产高效和减氮提供技术支撑。
文摘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碳效率是实现低碳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明农业生产中的碳效率,本文以河北吴桥县为例,基于农户生产调查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3种主要作物生产的碳投入、碳产出和碳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生产的碳投入总量分别为943.47±225.14、525.74±134.73和513.60±138.94kg CE hm-2,其中化肥和电能占总量的大部分,分别约占60%和25%。3种作物碳的产出总量分别为8430.70±774.45、7194.50±754.58和5486.00±547.69kg CE hm-2,其中秸秆约占总量的50%,经济产量约占34%,根约占17%。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碳的生产效率分别为7.95±2.55、15.90±4.34和7.60±2.92kg kg-1 CE,碳的经济效率分别为13.28±4.56、21.47±5.86和76.70±29.45 CHY kg-1 CE,碳的生态效率分别为9.59±3.07、14.57±3.98和11.69±4.49kg C kg-1 CE,作物间的碳效率差异显著,初步表明在华北平原,夏玉米生产的碳综合效率最高,棉花次之,冬小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