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赵珊珊 叶殿秀 +1 位作者 肖潺 李莹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依据避暑旅游目的地内涵和特点,从避暑气候禀赋、气候不利条件、生态环境、旅游基础和发展潜力4个维度构建了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1—2020年夏季(6—8月)中国黄河下游以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基于该指标体系评价... 依据避暑旅游目的地内涵和特点,从避暑气候禀赋、气候不利条件、生态环境、旅游基础和发展潜力4个维度构建了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1—2020年夏季(6—8月)中国黄河下游以南地区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基于该指标体系评价了14个省(区、市)发展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潜在优势地区。避暑气候禀赋优良是避暑旅游目的地的首要条件,避暑气候禀赋采用气温、风、湿度、降水、人体舒适度和度假气候指数等要素。气候不利条件影响低是避暑旅游顺利开展的保障。采用高温、强降水、大风和强对流等影响夏季避暑旅游的高影响天气反映气候不利条件。空气质量、水质和植被状况反映避暑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丰富度、交通便利性、地方荣誉、未来规划等要素反映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能力和发展潜力。结果表明:14个省(区、市)的避暑气候禀赋和气候不利条件的指标阈值受气候系统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存在空间差异。潜在避暑旅游目的地站点数占总站数的比例为10.5%,主要分布在本省(区、市)海拔相对较高地区,而海拔高度普遍较低的江苏和山东,则主要分布在江苏东北部沿海地区和山东半岛东部。研究成果可为省(区、市)为单元开展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客观评价以及发展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人体舒适度指数 度假气候指数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云南大理避暑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
2
作者 范立张 解明恩 肖瑞迪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8-895,共8页
基于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1991—2020年及其它监测数据,依据避暑旅游气候环境指标体系规则,对大理避暑旅游气候环境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判识.结果表明:大理夏季温度凉爽宜人,避暑气候条件“优良率”为92.9%,气候禀赋好;大理夏季气候舒适性“... 基于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1991—2020年及其它监测数据,依据避暑旅游气候环境指标体系规则,对大理避暑旅游气候环境指标进行了计算和判识.结果表明:大理夏季温度凉爽宜人,避暑气候条件“优良率”为92.9%,气候禀赋好;大理夏季气候舒适性“优良率”达88.2%,人体舒适度、度假指数、旅游指数舒适日占比分别为99.9%、82.1%、82.5%,气候舒适性高;空气质量“优”级、臭氧超标日数为0,水环境优良率达100%,生态环境优良;夏季气候风险总体偏低,气候不利条件“中低影响率”为80%.大理强对流天气潜在风险高,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概率低;夏季气候是云南滇西北横断山区及中国西南高原山地区域山岳型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避暑旅游气候条件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人体舒适度 度假气候指数 旅游气候指数 大理
下载PDF
我国山岳型避暑胜地候鸟老人体育旅游优化路径分析
3
作者 杨谦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6期79-82,共4页
我国的山岳型避暑胜地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清新宜人的气候,在夏季吸引了大量游客避暑。其中,以候鸟式老人体育旅游为特色的产业逐渐崭露头角。然而,为了更好地迎合老年人的体育旅游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必须深入分析并制定优化路径。该文... 我国的山岳型避暑胜地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清新宜人的气候,在夏季吸引了大量游客避暑。其中,以候鸟式老人体育旅游为特色的产业逐渐崭露头角。然而,为了更好地迎合老年人的体育旅游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必须深入分析并制定优化路径。该文对我国典型的山岳型避暑胜地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山岳型避暑胜地的文旅吸引力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山岳型避暑胜地候鸟老人体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优化策略,旨在为推动我国山岳型避暑胜地候鸟老人体育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岳型避暑胜地 候鸟老人体育旅游 吸引力 问题 策略
下载PDF
四川雅安碧峰峡避暑旅游气候适宜性分析
4
作者 李尚锦 周学云 +3 位作者 吴亚平 钟启琴 曾元 王明田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4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基于碧峰峡景区逐日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负氧离子浓度观测资料和距离碧峰峡最近的雅安气象观测站逐日日照观测资料,利用温湿指数(I)、风效指数(K)、人体舒适度指数(HBCI)、空气清新度(负氧离子浓度N),构建旅游气象综合指数(TMC... 基于碧峰峡景区逐日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负氧离子浓度观测资料和距离碧峰峡最近的雅安气象观测站逐日日照观测资料,利用温湿指数(I)、风效指数(K)、人体舒适度指数(HBCI)、空气清新度(负氧离子浓度N),构建旅游气象综合指数(TMCI),分析了碧峰峡景区旅游气候资源主要组成要素和各项旅游指数的月季分布特征,探讨了极端天气和气象地质灾害对碧峰峡景区避暑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碧峰峡景区夏季气温、降水、湿度、风速、日照和紫外线强度等气象要素均适宜避暑旅游;碧峰峡景区5—9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旅游气象综合指数均适宜或非常适宜避暑旅游;碧峰峡景区空气清新,全年92.4%的时间负氧离子浓度等级在I级以上,非常适合旅游;碧峰峡全年极端天气和气象地质灾害危险不大,自然灾害对碧峰峡避暑旅游的影响较小。总体而言,碧峰峡非常适宜避暑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象综合指数 避暑旅游 气候适宜性
下载PDF
避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以湘南地区为例
5
作者 全春霞 朱文蔚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湘南地区的避暑旅游发展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等有利条件,但也受交通便利性差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现状呈现旅游人次逐年增加、以自驾游为主等特征。基于此,可以通过打造“避暑+”的产业链条、创造就业创业机会、深挖各种历史文化资源、促进... 湘南地区的避暑旅游发展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等有利条件,但也受交通便利性差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现状呈现旅游人次逐年增加、以自驾游为主等特征。基于此,可以通过打造“避暑+”的产业链条、创造就业创业机会、深挖各种历史文化资源、促进避暑与生态的融合、加强避暑地的组织建设等途径,助力避暑地的乡村振兴。此外,要进一步推进湘南地区避暑旅游的发展,还应科学筹谋避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远景,完善避暑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乡村振兴 湘南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主要城市气候舒适度时空特征
6
作者 谭凯炎 房世波 俄有浩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人居气候舒适性是评判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91-2020年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每日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模型,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总体水平、舒适度年内变化类型、冬夏两季的空间差异,并... 人居气候舒适性是评判城市环境宜居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1991-2020年中国31个主要城市的每日气象要素资料,采用室外天气舒适指数(OWCI)模型,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人居气候舒适性总体水平、舒适度年内变化类型、冬夏两季的空间差异,并剖析了城市的夏季炎热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城市年平均气候舒适度高于舒适等级水平,但空间差异明显,31个主要城市一年中舒适天气累计日数均超过半年,年平均舒适日数为231天,总体人居气候环境良好。中国31个主要城市气候舒适性年内变化可分为寒冬凉夏型、冷冬凉夏型、冷冬热夏型、暖冬长夏型及四季舒适型5种类型;春秋季节天气普遍舒适,冬夏两季气候舒适性空间差异很大,冬季的差异大于夏季的,12座城市适合夏季避暑,比较适合冬季避寒的城市有海口、广州、昆明、南宁和福州。夏季酷热的城市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近30年其夏季的酷热日数和酷热程度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舒适性 室外天气舒适指数 宜居城市 旅游与康养 避寒避暑气候
下载PDF
张家口避暑气候舒适度分析
7
作者 李越 胡雪 +2 位作者 赵海江 孙晓霞 李幸璐 《海洋气象学报》 2024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基于1988—2018年张家口市及各县(区)1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夏季(6—8月)逐日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计算体感温度,分析气候舒适度分布,并统计北京、石家庄高温日数及体感温度变化特征,从而对比分析张家... 基于1988—2018年张家口市及各县(区)14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夏季(6—8月)逐日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计算体感温度,分析气候舒适度分布,并统计北京、石家庄高温日数及体感温度变化特征,从而对比分析张家口地区避暑旅游优势。结果表明:(1)张家口夏季平均气温变化范围为19.6~22.5℃,相对湿度范围为56%~72%,平均风速范围为1.8~2.5 m·s^(-1),气温、湿度、风较适宜,有利于避暑旅游活动的开展。(2)张家口地区夏季体感温度为19.0~23.0℃,随地形变化特征显著,坝上地区体感温度低于坝下地区。(3)除康保、沽源、张北外,张家口夏季大部分县(区)多数时间处于舒适范围内,7月是张家口夏季舒适日数最多的月份。(4)与石家庄、北京相比,张家口具有高温日数少、平均体感温度适宜和舒适日数比例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人体舒适度 气候舒适度 避暑旅游
下载PDF
基于文旅融合背景的环渤海地区避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8
作者 王恒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78-88,共11页
文旅融合发展是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抓手。基于文旅融合发展背景,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环渤海地区避暑旅游发展的条件、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 文旅融合发展是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抓手。基于文旅融合发展背景,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环渤海地区避暑旅游发展的条件、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推广力度不足、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区域合作有待夯实、生态环保亟需加强等是环渤海地区避暑旅游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促进区域避暑旅游高质量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加强产品创新、优化服务体验、强化市场推广、推动文旅融合、夯实区域合作及加强生态环保等,以期为推动环渤海地区避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避暑旅游 高质量发展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UGC数据的避暑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
9
作者 游筱婷 《北方经贸》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气候变暖背景下,人们的避暑行为推动了避暑旅游领域的发展,从需求侧角度研究避暑旅游地形象感知,对提升避暑旅游地质量、提升避暑旅游游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典型的避暑旅游地福州鼓岭,通过对游客的UGC分析形象感知影响因素,结合... 气候变暖背景下,人们的避暑行为推动了避暑旅游领域的发展,从需求侧角度研究避暑旅游地形象感知,对提升避暑旅游地质量、提升避暑旅游游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典型的避暑旅游地福州鼓岭,通过对游客的UGC分析形象感知影响因素,结合满意度和重要度IPA模型,从避暑资源、避暑环境、避暑设施、避暑服务、避暑感知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就餐饮服务、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提升福州鼓岭避暑旅游地旅游形象感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C 网络文本分析 IPA模型 避暑旅游地 旅游形象感知 福州鼓岭
下载PDF
辽宁避暑旅游气候条件分析和气象指数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侯亚红 息涛 +3 位作者 徐方姝 张蕊 赵淼 关健华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对辽宁14个主要避暑旅游景区2006—2015年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地处内陆及渤海中部、北部沿岸的避暑旅游景区高温强度强,频次高;地处渤海湾、黄海北部沿岸、丹东东南部景区高温强度弱,... 对辽宁14个主要避暑旅游景区2006—2015年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地处内陆及渤海中部、北部沿岸的避暑旅游景区高温强度强,频次高;地处渤海湾、黄海北部沿岸、丹东东南部景区高温强度弱,频次低。辽宁避暑旅游景区沿海相对湿度大于山区的;总降水量东部山区多,中部和南部沿海的较少。辽宁沿海旅游景区6月份适宜避暑,7—8月气温偏高,相对湿度大,略显湿热;中部景区地处内陆,相对湿度较小,偏干燥,6月和8月适宜避暑,7月气温偏高;东部山区气温低、湿度适中,避暑条件相对优越,6—8月均适宜避暑。根据气候分析结果,建立避暑气象指数,并将避暑旅游气象指数划分为4级,级别内涵对应适宜避暑的程度,由1级至4级避暑旅游适宜程度依次下降。对避暑旅游气象指数的研究,可为旅游气候资源综合开发,旅行社和游客合理安排避暑旅游度假时间和地点,以及气象部门开展旅游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气象指数 舒适度 环境条件 气候条件
下载PDF
我国避暑胜地形成机制及旅游竞争力的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薛刚 孙根年 余志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人们对凉爽气候环境的需求产生了避暑旅游这项旅游活动。文中以此为着眼点,选取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等10大避暑胜地,分别从盛夏气候舒适度、旅游资源价值、区位可达性等三个方面,对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测评。结论如下:(1)避暑... 人们对凉爽气候环境的需求产生了避暑旅游这项旅游活动。文中以此为着眼点,选取承德避暑山庄、北戴河等10大避暑胜地,分别从盛夏气候舒适度、旅游资源价值、区位可达性等三个方面,对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测评。结论如下:(1)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是凉爽气候、优美景物、方便交通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从气候因素来看,盛夏与区域中心高温城市温差在10~12℃之间,是避暑旅游地形成最佳气候条件;(3)文中将盛夏接待客流量看成是避暑胜地旅游竞争力的显性指标,分析了与三大因素的关系,发现避暑气候指数、景观资源、交通区位是其最重要的三大影响因素。该研究为避暑旅游地建设及旅游活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避暑胜地 综合竞争力
下载PDF
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概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园园 金颖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8,123,共5页
城市经济的发展走特色化、生态化道路已成为一种趋势,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对于拥有避暑资源的地区,发展避暑旅游、完善避暑旅游产业体系符合了这一趋势,同时也成为目的地经济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举措。文章通... 城市经济的发展走特色化、生态化道路已成为一种趋势,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对于拥有避暑资源的地区,发展避暑旅游、完善避暑旅游产业体系符合了这一趋势,同时也成为目的地经济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举措。文章通过分析世界各地避暑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力图把握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避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和基础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 避暑旅游 避暑旅游产业体系
下载PDF
辽宁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亚红 息涛 +2 位作者 明惠青 赵淼 关健华 《气象科技》 2021年第6期960-967,共8页
利用辽宁省59个国家气象站2008—2017年6—8月逐时地面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夏季气候舒适度和高影响天气对避暑旅游的不利影响,确定辽宁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分析了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时空分布,为公众及旅游相关部门了解当地避暑旅... 利用辽宁省59个国家气象站2008—2017年6—8月逐时地面观测资料,综合考虑夏季气候舒适度和高影响天气对避暑旅游的不利影响,确定辽宁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分析了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时空分布,为公众及旅游相关部门了解当地避暑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辽宁避暑旅游适宜度由西北到东南逐渐增强,59个地市(县)中,很适宜避暑的有14个,适宜避暑的有22个,较适宜避暑的有16个。(2)夏季辽宁大部避暑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辽东和辽南气候舒适度优于辽宁中部和西部。辽宁东部的本溪和沿海的丹东、大连、葫芦岛和锦州南部气候舒适度等级最高,避暑气候条件更好。(3)辽宁夏季暴雨高风险区在东南部的宽甸、丹东和凤城一带。高温高风险区在朝阳大部和锦州西部。大风高风险区在铁岭北部、彰武、锦州、营口和长海。雷暴高风险区在铁岭、抚顺东部、朝阳西部和庄河一带。(4)6月、8月是辽宁适合避暑旅游的月份,尤其是6月,避暑旅游适宜度最高,适宜面积最大。8月份次之,7月避暑旅游适宜度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体感温度 气候舒适度 气候适宜度 高影响天气
下载PDF
入境游客对颐和园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江进林 陈梦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在线旅游平台的“电子口碑”是游客旅行决策的重要参考,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营销和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选取TripAdvisor网站入境游客的1000条评论自建语料库,使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进行标注,以探究游客眼中颐和园的形象... 在线旅游平台的“电子口碑”是游客旅行决策的重要参考,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营销和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选取TripAdvisor网站入境游客的1000条评论自建语料库,使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进行标注,以探究游客眼中颐和园的形象。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游客对颐和园的认知包括“观光休闲目的地”和“历史文化遗迹地”两种形象且整体评论积极,具体呈现为对园内自然风光、园林景观、特色建筑和规模等的正面感知,对游览过程、休闲活动和历史文化意蕴的愉悦感受,以及对导游能力和品质的认可。同时,游客对人流拥挤、景观保护不力、设施安全隐患等问题存在诟病,对观光休闲活动的商业化与历史文化的“纯粹性”有差异化的“需求之困”。本文使用的跨学科视角可以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框架,研究结果也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游客 颐和园 旅游目的地 语料库
下载PDF
高温热浪背景下避暑旅游偏好分析——以福州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婉莹 祁新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67-72,共6页
随着全球变暖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中国许多大中型城市夏季高温指数不断攀升,使得避暑旅游市场逐渐呈现出巨大潜力.文章以福州市历年高温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福州市民旅游活动偏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温度达到35~40℃时,73... 随着全球变暖及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中国许多大中型城市夏季高温指数不断攀升,使得避暑旅游市场逐渐呈现出巨大潜力.文章以福州市历年高温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福州市民旅游活动偏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温度达到35~40℃时,73%的居民有意愿选择避暑旅游活动;(2)朋友结伴旅游和家庭自助游的方式更受大众青睐;(3)更倾向的旅游目的地为市郊和省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避暑旅游 旅游偏好 福州市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省夏季旅游气候资源的变化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娇艳 王玥彤 +2 位作者 李扬 牟佳 丁立国 《气象科技》 2021年第3期399-405,共7页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1951—2005年历史模拟和2006—2099年RCP8.5(高排放)和RCP4.5(中排放)情景下的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10m风速和入射辐射通量,给出21世纪贵州省夏季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对比。结果表明:未来贵州...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1951—2005年历史模拟和2006—2099年RCP8.5(高排放)和RCP4.5(中排放)情景下的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10m风速和入射辐射通量,给出21世纪贵州省夏季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旅游气候资源时空对比。结果表明:未来贵州省夏季平均气温的增幅在两种排放情景下均小于全国的增幅,且2050年以后RCP4.5(低排放)情景下的增温幅度低于RCP8.5(高排放)情景。而其他气候要素(夏季降水量,10m风速和辐射)基本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来看,贵州省21世纪不同阶段在两种排放情景下其夏季平均气温增幅低于北部和西部大部分区域、与云南省增幅接近,但未来云南省主要以夏季辐射增加的态势为主,尤其是21世纪中远期RCP8.5(高排放)情景下更是位于夏季辐射增加的大值中心。因此综合来看,未来夏季贵州省增温幅度较小且降水量、10m风速和辐射变化不大,将继续维持良好的夏季避暑旅游气候资源优势。同时大力提倡环保减排是维持并进一步扩大贵州省避暑旅游资源优势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贵州省 夏季旅游 气候资源 气候预估
下载PDF
青少年旅游与素质教育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叔麟 陈景辉 黄志红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51-52,56,共3页
旅游和素质教育密切相关 .积极倡导青少年旅游活动 ,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旅游 夏令营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夏季避暑旅游气候适宜度的区域分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艳华 阙粼婧 白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77,116,共7页
利用黑龙江省6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6—8月份的定时观测资料和日值资料,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以及雷暴等要素数据,应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的《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指标》计算模型,从气候舒适度和气候风险两个方面分... 利用黑龙江省6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8年6—8月份的定时观测资料和日值资料,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以及雷暴等要素数据,应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布的《避暑旅游城市评价指标》计算模型,从气候舒适度和气候风险两个方面分析黑龙江省夏季的避暑旅游气候资源及夏季、6—8月份逐月的旅游气候适宜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更适宜夏季避暑旅游;而7、8月份是黑龙江省避暑旅游最适合的月份,南部地区气候适宜度更高;6—8月份气候适宜度有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北部地区气候适宜时间持续较短,而南部地区气候适宜时间持续更长。黑龙江省夏季气候风险最大的时间是6、7月份,夏季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更多的是暴雨、大风、雷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气候舒适度 夏季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基于圈层理论的避暑旅游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以贵阳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郜捷 孙小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58-63,共6页
避暑旅游是贵阳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旅游空间结构布局是否合理将影响贵阳旅游业的发展。对贵阳避暑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和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圈层理论,提出贵阳避暑旅游核心区、区域避暑旅游圈以及西南地区避暑旅游... 避暑旅游是贵阳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旅游空间结构布局是否合理将影响贵阳旅游业的发展。对贵阳避暑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和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基于圈层理论,提出贵阳避暑旅游核心区、区域避暑旅游圈以及西南地区避暑旅游城市群的三层级避暑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市避暑旅游 旅游空间结构
下载PDF
哈尔滨避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曦 苗祺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27-29,共3页
依托、发展避暑旅游的综合性优势,哈尔滨荣膺2013全球避暑旅游名城百佳榜第14位,被誉为"夏日圣地"。文章通过对哈尔滨避暑旅游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哈尔滨避暑旅游业更快、更好地... 依托、发展避暑旅游的综合性优势,哈尔滨荣膺2013全球避暑旅游名城百佳榜第14位,被誉为"夏日圣地"。文章通过对哈尔滨避暑旅游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哈尔滨避暑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暑旅游 问题 对策 哈尔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