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lation Property of Ceramics/Carbon Fibers/Resin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1
作者 JunQIU XiaomingCAO +1 位作者 ChongTIAN JinsongZH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2-94,共3页
A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NSHC) is prepared with three-dimension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3DRC), high performance carbon fibers and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BPR) in this paper. Ablation performance of super-hybr... A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NSHC) is prepared with three-dimension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3DRC), high performance carbon fibers and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BPR) in this paper. Ablation performance of super-hybrid composite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SHC has less linear ablation rate compared with pure BPR and CF/BPR composite, for example, its linear ablation rate is 50% of CF/BPR at the same fiber content. Mass ablation rate of the NSHC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pure BPR and CF/BPR composite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ce in the densi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3DRC can increase anti-erosion capacity of materials because its special reticulated structure can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materials and strengthen the stability of integr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lation performance Carbon fiber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Three-dimensional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super-hybrid composite materials
下载PDF
Ablation Performance of a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被引量:3
2
作者 JunQIU XiaomingCAO +1 位作者 ChongTIAN JinsongZHA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69-273,共5页
A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NSHC) was boron-modified phenolic resin (BPR) with three-dimensional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3DRC) and high silica fibers. Ab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SHC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 A novel super-hybrid composite (NSHC) was boron-modified phenolic resin (BPR) with three-dimensional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3DRC) and high silica fibers. Ab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SHC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 ablation rate of NSHC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ure BPR and the high silica/BPR composite. Its linear ablation rate is 1/17 of the high silica/BPR. Mass ablation rate of the NSHC is very close to that of the pure BPR and the high silica/BPR composit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3DRC has scarcely changed its shape at the ablation temperature. Its special reticulated structure can restrict the materials deformation and prevent high velocity heat flow from eroding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s largely and thus increase ablation resistance of the NS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lation performance High silica fiber Modified phenolic resin Three-dimensional reticulated SiC ceramic super-hybrid composite materials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曹金星 张玲 张云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1-176,共6页
自1983年美国生产了第1批木塑复合材料(WPCs)以来,作为一种最具潜力的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和结构应用方面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其应用不仅可以减小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缓解石油危机。热塑性树脂和植物纤维之间相容性的差异... 自1983年美国生产了第1批木塑复合材料(WPCs)以来,作为一种最具潜力的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和结构应用方面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其应用不仅可以减小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缓解石油危机。热塑性树脂和植物纤维之间相容性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木塑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提高。文中概述了木塑复合材料界面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超/亚临界流体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植物纤维 热塑性树脂 界面改性 超/亚临界流体
下载PDF
腈纶废丝水解法制备高吸水树脂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寅 汪承果 赵晓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1993年第5期19-23,共5页
介绍了由腈纶丝常压皂化水解,Al^(3+)交联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研究了水解工艺条件对水解产物的影响及水解产物粘度、交联剂用量、吸收的水质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吸收蒸馏水可达477g/g,吸收生理盐水可达55g/g。
关键词 吸水树脂 水解 腈纶
下载PDF
酚醛基活性碳纤维 被引量:7
5
作者 贺福 杨永岗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3年第5期19-26,共8页
酚醛树脂属于难石墨化碳,适宜制造活性碳纤维(ACF)。其特点是碳化活化收率高,制品强度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属于单峰形,吸附容量大;细孔入口形状属于狭缝形,吸脱速度快;制品柔软,深加工性好。它除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外,还... 酚醛树脂属于难石墨化碳,适宜制造活性碳纤维(ACF)。其特点是碳化活化收率高,制品强度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属于单峰形,吸附容量大;细孔入口形状属于狭缝形,吸脱速度快;制品柔软,深加工性好。它除用于治理环境污染外,还可用于制作防化防毒服和制造超级电容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活性碳纤维 难石墨化碳 热处理 超级电容器 环境治理
下载PDF
高吸油树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6
作者 韩立宏 马涛 《农产品加工(下)》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高吸油树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吸油材料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简单介绍了研究开发高吸油树脂的目的、意义。系统阐述了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和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吸油树脂 单体 天然高分子 纤维素
下载PDF
粉煤灰粉料的生态化改性及产品性能研究
7
作者 赵瑾 周素红 +1 位作者 邓平晔 张灵飞 《中国粉体工业》 2012年第2期20-24,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粉煤灰粉料生态化改性的方法,制备出一种粉煤灰纤维复合体生长基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形貌分析法分析生长基的结构特征;快速水分测试法及热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生长基的保持水特性及缓释水特性。试验结果表... 本文提出了一种粉煤灰粉料生态化改性的方法,制备出一种粉煤灰纤维复合体生长基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形貌分析法分析生长基的结构特征;快速水分测试法及热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生长基的保持水特性及缓释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基材料具有典型的纤维穿插于包裹有高吸水性树脂的粉煤灰颗粒/群之间的微观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和缓释水性能,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进行植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纤维 保水 缓释水
下载PDF
高温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曈 张晓东 +3 位作者 刘华新 陈明 范锦泽 陈晨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64,共4页
研究了高温作用下素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玄武岩-高吸水树脂混凝土及玄武岩-纤维素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建立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对于抗压强度,玄武岩-... 研究了高温作用下素混凝土、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玄武岩-高吸水树脂混凝土及玄武岩-纤维素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建立了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对于抗压强度,玄武岩-纤维素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最高,400℃时,其抗压强度相较素混凝土提高了36.3%;对于抗折强度,玄武岩和高吸水树脂混掺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提升效果最优;建立的高温作用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高吸水树脂 纤维素纤维 高温 力学性能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棉短绒纤维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白凤霞 王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天然植物资源棉短绒纤维为原料,经醚化制得羧甲基纤维素(CMC),然后与丙烯酸(AA)及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最后经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交联制备得到高吸水性树脂(SAP)。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收去离子水的能力超过2...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天然植物资源棉短绒纤维为原料,经醚化制得羧甲基纤维素(CMC),然后与丙烯酸(AA)及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最后经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交联制备得到高吸水性树脂(SAP)。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收去离子水的能力超过2500倍,吸收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高达310倍左右,高吸水性树脂经充分吸收润涨后呈透明的胶状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棉短绒纤维 接枝共聚 交联
下载PDF
复合流动树脂在纤维桩加固中的应用
10
作者 鲁巍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2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流动树脂在纤维桩加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齿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复合流动树脂对纤维桩进行加固,对照组采用超瓷树脂嵌体对纤维桩进行加固,... 目的研究复合流动树脂在纤维桩加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齿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复合流动树脂对纤维桩进行加固,对照组采用超瓷树脂嵌体对纤维桩进行加固,记录两组纤维桩加固效果(成功和失败)及5 d、10 d、15 d的牙周情况和牙龈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加固后牙周情况和牙龈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采用复合流动树脂对纤维桩加固成功例数较超瓷树脂嵌体多;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牙齿松动程度和附着丧失均逐渐降低(P<0.05),且牙龈出血情况逐渐好转(P<0.05),但复合流动树脂对纤维桩加固效果更显著,且不存在纤维桩脱落现象。结论复合流动树脂在纤维桩加固中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流动树脂 超瓷树脂嵌体 纤维桩 加固
下载PDF
吸湿性聚乙烯的研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民锦 万宁一 +3 位作者 马跃 潘伟新 严国华 高文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介绍用腈纶废丝碱性水解产物、聚丙烯酸铵等高吸水性树脂与聚乙烯共混制备吸水性共混物,并研究了高吸水性树脂用量、粒经、OPE用量、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共混物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聚乙烯 共混物 吸湿性
下载PDF
2种方法治疗儿童外伤松动前牙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魏琰 汪凤 +2 位作者 郑雪飞 韩汉 李小兵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全牙列牙合垫和超强纤维树脂固定外伤松动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外伤患儿3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全牙列牙合垫固定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超强纤维树脂固定治疗。4周后拆除固定装置,统计2组有效固定率,比较2组牙龈探... 目的探讨全牙列牙合垫和超强纤维树脂固定外伤松动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外伤患儿3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全牙列牙合垫固定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超强纤维树脂固定治疗。4周后拆除固定装置,统计2组有效固定率,比较2组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率、舒适指数和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固定率(95.0%)与对照组(9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BOP阳性率(45.0%)与对照组(2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观察组BOP阳性率(35.0%,15.0%)低于对照组(66.7%,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220.0(200.0,240.0)s]、舒适指数(1.900±1.021)低于对照组[1 077.5(1 020.0,1 090.0)s,5.830±0.857](P<0.01)。结论全牙列牙合垫固定和超强纤维树脂固定治疗儿童外伤松动前牙均可达到有效固定,但全牙列牙合垫固定治疗的操作时间、舒适度及治疗后患儿牙周健康程度优于超强纤维树脂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松动 外伤 全牙列牙合垫 超强纤维树脂 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