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表层悬沙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动力成因 被引量:12
1
作者 庞重光 李坤 于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0-458,共9页
针对目前渤海整个海域悬浮泥沙分布全貌的研究不充分.根据2000-2004年渤海表层悬浮泥沙分布特征选取7个典型海区,通过利用长时间序列悬沙质量浓度和风场遥感反演资料,在分析悬沙质量浓度与局地风速、物质来源等关系的基础上,定量研究风... 针对目前渤海整个海域悬浮泥沙分布全貌的研究不充分.根据2000-2004年渤海表层悬浮泥沙分布特征选取7个典型海区,通过利用长时间序列悬沙质量浓度和风场遥感反演资料,在分析悬沙质量浓度与局地风速、物质来源等关系的基础上,定量研究风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随季节显著变化的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从而揭示整个渤海海域代表性海区悬沙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的动力成因.渤海不同海区表层悬沙质量浓度绝对值差别很大,多年平均最高质量浓度在20~450 mg/L变化,高质量浓度集中在近岸河口区及其邻近海域,如黄河口和辽河口地区,低质量浓度区位于渤海中部、渤海海峡以及秦皇岛外海(属于近岸海域却质量浓度常年偏低的特殊海区).渤海表层悬沙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风场的季节变化是主要影响因子,各代表性海区悬沙质量浓度与风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悬沙质量浓度与风速之间存在一定时间段的滞后相关.沉积物再悬浮的定量研究表明,除渤海海峡外,渤海其它典型海区表层悬沙质量浓度及其季节变化,均与各自海区风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产生的最大底流速及其季节变化相对应.在渤海,底层沉积物再悬浮的季节变化是影响悬沙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最关键的动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洋水色 表层悬浮泥沙 季节变化 再悬浮机制
下载PDF
长江口区基于BP算法的表层悬沙浓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孔德星 杨红 《海洋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0,共3页
传统的悬浮泥沙浓度测量方法存在着各种不足,而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具有观测悬浮泥沙浓度的潜能。文章目的在于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形处理能力和黑箱模型的优势探讨长江口区快速测量悬浮泥沙浓度的可能性。根据2006年7月在... 传统的悬浮泥沙浓度测量方法存在着各种不足,而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具有观测悬浮泥沙浓度的潜能。文章目的在于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形处理能力和黑箱模型的优势探讨长江口区快速测量悬浮泥沙浓度的可能性。根据2006年7月在长江口区的20个站位使用RD300K型宽幅ADCP测量得到的实测资料,提取其回声强度信息,把回声强度、温度、盐度、流速作为输入层变量,利用BP算法反演悬浮泥沙浓度,结果表明此方法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8.64%),说明利用4-4-1模式的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拟合长江口区表层悬浮泥沙浓度是可行的,但拟合效果与流向无关,而是与采样现场的海况有很大关系。海况越好,拟合效果也越好。在拟合除表层以外其他水层时需要考虑声波传输过程中各水层物理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算法 回声强度 表层悬浮物浓度 长江口区
下载PDF
东海陆架表层水体有机与无机悬浮体的季节分布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崔倩芳 潘德炉 +1 位作者 白雁 何贤强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4,共10页
利用2011年春季(5-6月)、2009年夏季(8月)、2010年秋季(11-12月)和2009年冬季(12月-次年1月)4个航次实测的悬浮体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了东海陆架表层水体总悬浮体、有机悬浮体和无机悬浮体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海陆架表层... 利用2011年春季(5-6月)、2009年夏季(8月)、2010年秋季(11-12月)和2009年冬季(12月-次年1月)4个航次实测的悬浮体质量浓度资料,分析了东海陆架表层水体总悬浮体、有机悬浮体和无机悬浮体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海陆架表层水体总悬浮体质量浓度冬半年高于夏半年,等值线基本平行于岸线,在浙江沿岸29°N附近有一浑水舌向东南方向延伸,常年存在2个高值中心和2个次高值中心。有机悬浮体质量浓度则为夏半年高于冬半年,存在2个高值中心和2个次高值中心,季节变化显著。无机悬浮体质量浓度分布趋势相似于总悬浮体质量浓度,但整体轮廓线向近岸收缩约0.5°,常年存在2个高值中心和1个次高值中心。有机悬浮体占总悬浮体百分比按季节从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和秋季,其中长江口、杭州湾外近海海域和黑潮区为东海有机悬浮体百分含量高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 表层水体 总悬浮体 无机悬浮体 有机悬浮体 季节分布
下载PDF
太湖湍流特征及其对表层沉积物起悬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孝桥 王健健 +2 位作者 姜娇 甘玉雪 李一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2-66,200,共6页
太湖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大湖泊且富营养化严重,动力扰动引起的水-土界面沉积物起悬与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有密切联系。基于声学多普勒流速仪、OBS浊度仪、pH-ⅡHandheld手持式气象站等仪器监测得到的原位高频气象、水动力、水质同步数据,... 太湖是一个典型的浅水大湖泊且富营养化严重,动力扰动引起的水-土界面沉积物起悬与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有密切联系。基于声学多普勒流速仪、OBS浊度仪、pH-ⅡHandheld手持式气象站等仪器监测得到的原位高频气象、水动力、水质同步数据,分析了湖泊水-土界面悬浮物浓度与风速、切应力及湍流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湖心区底泥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由波切应力起主导作用,观测的切应力临界值为0.08 N/m 2,临界风速为4 m/s。底泥再悬浮主要是由拟序结构中短时内间歇性猝发引起的,短时大振幅事件对底泥垂向扩散起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与湍流密切相关的太湖内源释放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浓度 湍流动能 底泥起悬 表层沉积物 水-土界面 DBS浓度仪 太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