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Fe-Al-Cr-Nb alloyed layer deposited on 45 steel via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metallurgy technique 被引量:2
1
作者 罗西希 姚正军 +6 位作者 张平则 陈煜 杨红勤 吴小凤 张泽磊 林玉划 徐尚君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3694-3699,共6页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metallurgy technique was used to fabricate a Fe?Al?Cr?Nb alloyed layer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45 steel.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 of th?eA Fl?eCr?Nb alloyed layer were analyzed by...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metallurgy technique was used to fabricate a Fe?Al?Cr?Nb alloyed layer onto the surface of the 45 steel.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composition of th?eA Fl?eCr?Nb alloyed layer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the 20 μm alloyed layer is homogeneous and compact. The alloyed elements exhibit a gradient distribution along the cross section. Microhardness and nanoindentation tests imply that the surface hardness of the alloyed layer reaches HV 580, which is almost 2.8 times that of the substrate. Compared with the substrate, the alloyed layer has a much smaller displacement and a larger elastic modulus. According to the friction and wear test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FeAl?Cr?Nb alloyed layer has 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less wear mass, implying that the Fe?Al?Cr?Nb alloyed lay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fac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subst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Cr-Nb alloyed layer double glow plasma surface metallurgy technique tribological behavior
下载PDF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and Tribology Behavior of PMMA Processed by Excimer Laser
2
作者 Dong Qin Juan Guo +2 位作者 Ming Liang Ling Chen Weimin H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5-61,共17页
Polyoxymethylene methacrylate (PMMA) is widely used in ophthalmic biomaterials. Misuse of PMMA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is likely to damage the ocular surface and intraocular structures. Th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an... Polyoxymethylene methacrylate (PMMA) is widely used in ophthalmic biomaterials. Misuse of PMMA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is likely to damage the ocular surface and intraocular structures. Th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PMMA processed using an excimer laser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y contrasting diferent lubrication conditions and friction cyc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ughness of the material surface increases with laser processing, which changes its physical structure. Under lubrication, the laser-treated PMMA exhibits better hydrophilicity, especially during the use of eye drops.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laser-processing time and friction behavior. However, the laser treatment may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friction and wear mechanisms of PMMA materials. Laser-treated PMMA in saline solution exhibits better abrasive resistance by showing a lower wear rate than that in eye drops, although it has a higher friction coefcient. In this study, the diferent friction stages in laser-treated PMMA were clarifed under two lubrication conditions. The wear rates of the laser-treated PMMA were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number of cycles, and the friction coefcient has a similar variation tendency. The wear behavior of the laser-treated PMMA is dominated by the main abrasive wear and secondary transferred flm form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ophthalmic biomaterial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 by examining the material surface interface behavior and wear mechanism after laser processing using PMMA as the research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tribology behavior
下载PDF
Improving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friction stir processed A413/SiC_p surface composite using MoS_2 lubricant particles 被引量:2
3
作者 M.JANBOZORGI M.SHAMANIAN +1 位作者 M.SADEGHIAN P.SEPEHRINIA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98-304,共7页
The effect of MoS2 lubricant 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A413/SiCp surface composite, fabricated via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FSP), was studied. For this purpose, ... The effect of MoS2 lubricant 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A413/SiCp surface composite, fabricated via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FSP), was studied. For this purpose, the FSP was carried out with tool rotational speed of 1600 r/min, tool travel speed of 25 mm/min and tool tilt angle of 3° through only a “single pass”. The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es, microhardness and reciprocating wear test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samp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MoS2 lubricant particles to A413/SiCp surface composite leads to the decreas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mass loss. In fact, the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ly mixed layer (MML) containing MoS2 lubricant particles in A413/SiCp/MoS2p surface hybrid composite results in the reduction of metal-to-metal contact and subsequently leads to the improvement of tribological behavi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surface hybrid composite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tribological behavior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sintered Zn-27%Al and comparison of its tribological behavior with cast alloy
4
作者 倪东惠 龙雁 +2 位作者 张大童 罗宗强 张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2年第4期765-769,共5页
High quality Zn base powder with low oxygen content, fine particle size and fine micro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by gas atomization using nitrogen. Cast and sintered Zn 27%Al alloys (ZMJ) were prepared. Tribological be... High quality Zn base powder with low oxygen content, fine particle size and fine micro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by gas atomization using nitrogen. Cast and sintered Zn 27%Al alloys (ZMJ) were prepared.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the cast and sintered alloys under lubricated and non lubricated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Worn surfac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these alloys were exami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he strength of the sintered alloy is considerab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ast alloy, the sintered alloy has a better wear resistance. The fine microstructure obtained by rapid solidific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wear resisting property. The wear volume of sintered ZMJ is only 36% and 59% of the wear volume that found in cast ZMJ under non lubricated and lubricated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For lubricated wear test, abrasive wear is the major wear mechanism and for non lubricated wear test, oxidation wear and adhesive wear are the major wear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合金 铸造合金 ZN-AL合金 摩擦性能
下载PDF
微沟槽织构设计对PDMS表面黏-滑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施文斌 肖汉 +4 位作者 崔坤杰 王涛 时礼平 吴玉国 李蒙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黏-滑”现象是软材料表面摩擦学行为典型的特征,易诱发机械系统的振动与噪音等问题.本文中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PDMS(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加工了沟槽状织构阵列,研究不同参数织构设计对软材料表面“黏-滑”摩擦行... “黏-滑”现象是软材料表面摩擦学行为典型的特征,易诱发机械系统的振动与噪音等问题.本文中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PDMS(Polydimethylsiloxane,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加工了沟槽状织构阵列,研究不同参数织构设计对软材料表面“黏-滑”摩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槽织构可以有效抑制软材料表面“黏-滑”行为,降低界面摩擦阻力,但沟槽的作用效能依赖于其倾斜角设计.此外,界面滑动速度和沟槽织构宽度也是影响表面摩擦学行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滑”行为 软材料 摩擦学 黏弹性 表面织构
下载PDF
SnAgCu-Al_(2)O_(3)在不同织构角度下对TiNi润滑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熊亚辉 林海波 +1 位作者 熊邦英 杨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3-111,共9页
目的研究高镍钛基合金(TiNi)的摩擦学性能以提高其使用精度和服役寿命。方法以TiNi为研究对象,结合仿生学方法在TiNi表面设计并制备了鱼鳞状表面织构。随后将复合固体润滑剂Sn AgCu-Al_(2)O_(3)(S-A)均匀填充至织构,使用摩擦磨损测试仪... 目的研究高镍钛基合金(TiNi)的摩擦学性能以提高其使用精度和服役寿命。方法以TiNi为研究对象,结合仿生学方法在TiNi表面设计并制备了鱼鳞状表面织构。随后将复合固体润滑剂Sn AgCu-Al_(2)O_(3)(S-A)均匀填充至织构,使用摩擦磨损测试仪对制备的样品进行摩擦实验。最后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表面形貌仪对磨痕表面进行表征,重点分析表面织构的角度参数对复合材料Sn Ag Cu-Al_(2)O_(3)/TiNi(S-A/TiNi)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与TiNi相比,当表面织构的角度为70°时,S-A/TiNi-70°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降低约81.8%和85.5%,其值分别约为0.1和1.2×10^(-13)m^(3)/(N·m)。结论研究过程中发现,S-A/TiNi-70°试样表现的优异摩擦学性能依赖于S-A固体润滑膜的完整性,摩擦表面形成的固体润滑膜越连续其表面磨损越小。S-A/TiNi-70°试样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在表面织构角度为70°时,织构凹槽中的S-A固体润滑剂相较于其他角度更容易流动。这导致织构凹槽中的润滑剂能够大量迁移到摩擦表面形成S-A固体润滑膜,从而减少了摩擦副和基体直接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iNi 摩擦学性能 表面织构 润滑行为 固体润滑剂
下载PDF
Sn-Al_(2)O_(3)固体润滑剂填充钨钢织构界面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鸿磊 陈阳 +1 位作者 林海波 杨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5-123,共9页
为提高钨钢材料零部件的减摩抗磨性能,参照鱼鳞表面结构并结合有限元模拟仿生设计槽宽约0.6 mm钨钢试样;制备具有最佳配比的Sn-Al_(2)O_(3)复合固体润滑剂,利用高温熔渗将其填充于仿生鱼鳞状表面织构以制备Sn-Al_(2)O_(3)复合固体润滑... 为提高钨钢材料零部件的减摩抗磨性能,参照鱼鳞表面结构并结合有限元模拟仿生设计槽宽约0.6 mm钨钢试样;制备具有最佳配比的Sn-Al_(2)O_(3)复合固体润滑剂,利用高温熔渗将其填充于仿生鱼鳞状表面织构以制备Sn-Al_(2)O_(3)复合固体润滑剂填充钨钢织构试样,并在不同载荷-滑动频率下研究试样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相比30 N-2 Hz、25 N-3 Hz、15 N-5 Hz和10 N-6 Hz工况,在20 N-4 Hz工况下试样具有最低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这是因为在相对较低的载荷和相对较高的滑动频率下,循环应力和摩擦热使塑性变形状态的固体润滑剂更易从织构中挤出而迁移到摩擦表面,形成完整的润滑膜,能够有效地提高试样的减摩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钢 Sn-Al_(2)O_(3)固体润滑剂 表面织构 摩擦学行为
下载PDF
水溶性LaF_3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杰 朱保利 +4 位作者 侯延超 杨广彬 张晟卯 张平余 张治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1,56,共5页
以柠檬酸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表面修饰LaF3纳米微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DTA)、激光粒度分布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四球... 以柠檬酸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表面修饰LaF3纳米微粒,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DTA)、激光粒度分布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LaF3纳米微粒作为添加剂时的摩擦学行为;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钢球磨损表面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柠檬酸修饰的LaF3纳米微粒,平均粒径约为4 nm;LaF3纳米微粒在水中的分散性良好,作为水基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可在钢摩擦副表面的形成由Fe2O3、La2O3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边界润滑膜,因此表现出极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化镧 纳米微粒 摩擦学性能 表面修饰
下载PDF
电流密度对铬青铜/黄铜载流配副表面温度和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上官宝 张永振 +4 位作者 邢建东 孙乐民 丘明 牛永平 侯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37-1241,共5页
在自制的销盘式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热电偶测量法检测不同电流密度下销试样的表面温度;研究滑动速度和电流密度对配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载流磨损后黄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铬青铜/黄铜配副的摩擦学... 在自制的销盘式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热电偶测量法检测不同电流密度下销试样的表面温度;研究滑动速度和电流密度对配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载流磨损后黄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对铬青铜/黄铜配副的摩擦学特性和表面温度有显著影响;在载流条件下,摩擦表面的温度比无电流时明显升高,电流密度越大,表面温度越高;滑动速度较低时,电流密度对材料表面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随电流密度的增加,铬青铜/黄铜配副的摩擦因数降低,黄铜销试样的磨损率升高;磨损表面存在电弧侵蚀,电弧的存在加剧材料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青铜/黄铜配副 电流密度 表面温度 摩擦学特性
下载PDF
表面修饰FeS纳米微粒的研究(Ⅱ)——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红华 邵鑫 +1 位作者 李建波 王晓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5,共2页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修饰Fe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DDP修饰FeS纳米微粒在极低的添加量时即具有良好的抗磨效果,但不能降低基础油的摩擦因数;磨损表面分析表明钢球表面形成了边...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修饰Fe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DDP修饰FeS纳米微粒在极低的添加量时即具有良好的抗磨效果,但不能降低基础油的摩擦因数;磨损表面分析表明钢球表面形成了边界润滑膜,使摩擦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表面修饰 FES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金属表面织构化微孔填充干膜润滑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仲佳 熊党生 +1 位作者 李建亮 刘明朗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0,3,共3页
表面微孔织构化与润滑剂结合的制备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和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为此,研究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电解加工微孔表面织构化与MoS2干膜润滑剂的结合技术,并分析了其摩擦性能、磨痕表面及探讨微孔中润滑剂释放机理。结果表明... 表面微孔织构化与润滑剂结合的制备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和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为此,研究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电解加工微孔表面织构化与MoS2干膜润滑剂的结合技术,并分析了其摩擦性能、磨痕表面及探讨微孔中润滑剂释放机理。结果表明,用电解技术加工微孔使表面织构化再填充干膜润滑剂是制备长寿命及低摩擦面的有效方法;摩擦面成膜的原因是表面织构化微孔中润滑剂的释放分3个步骤进行:即接触挤出,摩擦带至微孔前方,摩擦辅展成膜,润滑剂在摩擦副上成膜是降低摩擦系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加工 干膜润滑剂 表面织构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电火花沉积工艺参数对镍基合金强化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谭业发 蔡滨 +3 位作者 徐婷 储伟俊 蒋国良 谭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69-1472,共4页
为了制备优质的电火花合金强化层,提高强化层摩擦学性能,本文运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制备了镍基合金强化层,研究了沉积工艺参数对镍基合金强化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参数、比强化时间和氩气流量对镍基合金强化层摩擦学... 为了制备优质的电火花合金强化层,提高强化层摩擦学性能,本文运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制备了镍基合金强化层,研究了沉积工艺参数对镍基合金强化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参数、比强化时间和氩气流量对镍基合金强化层摩擦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采用低输出电压匹配较高充放电电容量(110 V、300μF)进行表面沉积,所制备的镍基合金强化层组织结构致密,耐磨性高;比强化时间为2.5 min/cm2时,保护气体氩气的流量应控制5 L/min左右,镍基合金强化层组织均匀致密,气孔率少,可降低摩擦系数,并显著提高强化层的耐磨损性能。镍基合金强化层的主要磨损机理是微观切削和微观断裂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镍基合金 电火花沉积 强化层 工艺参数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Ag离子注入聚合物表面形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瑜光 张通和 +1 位作者 张荟星 张孝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54-757,共4页
采用MEVVA离子注入机引出的Ag离子进行了聚酯薄膜改性研究 ,注入后的聚酯膜表面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注入样品表面形貌的变化 ,表面粗糙度与注量密切相关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注入聚酯膜的横截面表明 ,随注量的增... 采用MEVVA离子注入机引出的Ag离子进行了聚酯薄膜改性研究 ,注入后的聚酯膜表面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注入样品表面形貌的变化 ,表面粗糙度与注量密切相关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注入聚酯膜的横截面表明 ,随注量的增加 ,在注入层形成了纳米颗粒和富集的碳颗粒 .这些颗粒增强了注入层表面强化效果 .注入层表面电阻率随注量的增加而明显地下降 .用纳米硬度计测量显示 ,Ag离子注入可明显地提高聚酯膜表面硬度和弹性模量 ,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表面抗磨损特性 .讨论了Ag离子注入聚酯膜改善特性的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注入 摩擦特性 纳米颗粒 聚合物表面强化机理 聚酯薄膜 表面形貌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下载PDF
内嵌CFRP板条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贺学军 周朝阳 徐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0,共7页
通过6根足尺混凝土梁的抗弯加固试验,对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过程、受力性能、截面应变分布和挠度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跨中截面应变分布和挠度变形规律与外贴CFRP加固梁相似,但内嵌加固能有效避免... 通过6根足尺混凝土梁的抗弯加固试验,对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过程、受力性能、截面应变分布和挠度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跨中截面应变分布和挠度变形规律与外贴CFRP加固梁相似,但内嵌加固能有效避免板条的剥离破坏,其抗弯加固性能优于相应的外贴加固梁;预载加固将会降低内嵌板条的加固效果。基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理论,并考虑预加荷载的影响,对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3种弯曲破坏形态(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压碎、钢筋屈服后混凝土压碎和钢筋屈服后FRP拉断)下的抗弯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作者及国内外已有的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可用于实际工程加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 CFRP板条 加固 抗弯性能
下载PDF
DDP修饰PbO纳米微粒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爽 李楠 刘维民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4-6,共3页
合成了分散性良好 ,粒径约为 5nm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 (DDP)修饰PbO纳米微粒 ,并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 .结果表明 ,DDP修饰PbO纳米微粒在极低的添加浓度下即具有良好的抗磨效果 ,但是却不能降低基... 合成了分散性良好 ,粒径约为 5nm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 (DDP)修饰PbO纳米微粒 ,并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行为 .结果表明 ,DDP修饰PbO纳米微粒在极低的添加浓度下即具有良好的抗磨效果 ,但是却不能降低基础油的摩擦系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 纳米微粒 表面修饰 PBO 摩擦学性能 氧化铅 纳米材料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 润滑油添加剂
下载PDF
表面修饰纳米ZnO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岳美娥 周惠娣 陈建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研究了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微粒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重点考察了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填料的质量分数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 1%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的涂层的耐磨性最佳 ,而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填料... 研究了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微粒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重点考察了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填料的质量分数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含 1%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的涂层的耐磨性最佳 ,而硬脂酸表面改性纳米ZnO填料对涂层减摩性能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表面改性 纳米氧化锌 摩擦学性能 固体润滑材料 环氧树脂
下载PDF
填充纳米SiO_2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雷毅 郭建良 张雁翔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1-43,共3页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SiO2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并借助X射线能谱仪对试样磨损表面进行了微...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SiO2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并借助X射线能谱仪对试样磨损表面进行了微区分析。结果表明:纯UHMWPE磨损表面局部存在着大量的粘着变形和疲劳裂纹的特征,填充15%(质量分数)的纳米SiO2能较好地改善UHMWPE/nano-SiO2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其磨损表面只存在粘着撕裂现象,看不到疲劳裂纹特征。当填充纳米SiO2质量分数达到20%时,其磨损表面存在贫Si区和富Si区,同时磨损表面呈现出热裂纹迹象,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改善程度明显下降,并且摩擦因数出现了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纳米氧化硅 摩擦学性能 磨损表面特征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纳米Al_2O_3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雷毅 郭建良 张雁翔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5-67,共3页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并借助X射线能谱仪对试样磨损表面进行了微... 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并借助X射线能谱仪对试样磨损表面进行了微区分析。结果表明:UHMWPE/nano-A l2O3复合材料中的纳米A l2O3粒子含量不同,其磨损表面的碳元素含量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填充质量分数为15%的纳米A l2O3能较好地改善UHMWPE/nano-A l2O3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其磨损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贫A l区和富A l区,且富A l区以“岛”的形式分布在贫A l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纳米氧化铝 摩擦学性能 磨损表面特征
下载PDF
硅离子注入聚合物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瑜光 张通和 +4 位作者 张旭 刘安东 谢孟峡 张爱民 陈建敏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07-1012,共6页
采用金属蒸汽真空弧 (MEVVA)离子注入机引出的Si离子进行了聚酯薄膜 (PET)改性研究 ,注入后的聚酯膜表面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注入聚酯膜的横截面 ,结果表明 ,在注入层形成颗粒的沉积。红外吸收测量揭示这些颗... 采用金属蒸汽真空弧 (MEVVA)离子注入机引出的Si离子进行了聚酯薄膜 (PET)改性研究 ,注入后的聚酯膜表面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注入聚酯膜的横截面 ,结果表明 ,在注入层形成颗粒的沉积。红外吸收测量揭示这些颗粒为SiC和富集的碳颗粒。这些颗粒增强了注入层表面强化效果。用纳米硬度计测量显示 ,Si离子注入可明显地提高聚酯膜表面硬度和杨氏模量 ,从而极大地的增强了表面抗磨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离子注入 摩擦特性 表面强化机理 聚合物 改性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化对316L不锈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乃明 佘达 +4 位作者 刘茹溢 袁烁 王玮华 马冠水 伏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9-855,共7页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矩阵分布的凹坑织构,以凹坑织构的形状、面积和间距等几何参数为因素建立正交实验表,研究激光表面织构化对316L不锈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利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表面织构化316L不锈钢的磨损失... 采用激光加工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形成矩阵分布的凹坑织构,以凹坑织构的形状、面积和间距等几何参数为因素建立正交实验表,研究激光表面织构化对316L不锈钢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利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表面织构化316L不锈钢的磨损失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织构化316L不锈钢的表面和磨痕形貌。结果表明:表面织构化316L不锈钢试样的摩擦系数高于表面抛光316L不锈钢,这是激光表面织构化增大了表面粗糙度所致;但表面织构化试样的磨损失重明显低于表面抛光试样,这可归因于表面织构能起到捕捉磨屑、减小摩擦接触面积的作用,显著提高了316L不锈钢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316L不锈钢 正交实验 摩擦学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