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5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ial electromyographic features in a child with paramyotonia congenit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1
作者 Hui Yi Chen-Xiang Liu +1 位作者 Shu-Xin Ye Yu-Lin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3期587-595,共9页
BACKGROUND Paramyotonia congenita(PMC)stands as a rare sodium channelopaty of skeletal muscle,initially identified by Eulenburg.The identification of PMC often relies on electromyography(EMG),a diagnostic technique.Th... BACKGROUND Paramyotonia congenita(PMC)stands as a rare sodium channelopaty of skeletal muscle,initially identified by Eulenburg.The identification of PMC often relies on electromyography(EMG),a diagnostic technique.The child’s needle EMG unveiled trains of myotonic discharges with notably giant amplitudes,alongside irregular wave trains of myotonic discharges.This distinctive observation had not surfaced in earlier studies.CASE SUMMARY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3-year-old female child with PMC,who exhibited la-ryngeal stridor,muffled speech,myotonia from birth.Cold,exposure to cool water,crying,and physical activity exacerbated the myotonia,which was relieved in warmth,yet never normalized.Percussion myotonia was observable in bilateral biceps.Myotonia symptoms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potassium-rich food consumption like bananas.Hyper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 was excluded.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yielded normal results.Blood potassium remained within normal range,while creatine kinase showed slight elevation.Exome-wide genetic testing pinpointed a heterozygous mutation on chromosome SCN4A:c.3917G>A(p.G1306E).After a six-month mexiletine regimen,symptoms alleviated.CONCLUSION In this case revealed the two types of myotonic discharges,and had not been documented in other studies.We underscore two distinctive features:Giant-amplitude potentials and irregular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yotonia congenita CHANNELOPATHY electromyography CHILD Case report
下载PDF
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尿失禁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于书慧 韩佳凝 +5 位作者 钟丽君 陈聪语 肖云翔 黄燕波 杨洋 车新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索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目的:探索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Gleason评分、手术方式、是否尿道功能重建、是否淋巴结清扫、性神经是否保留、留置导尿时间、D’Amico风险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查尔森(Charlson)合并症指数、术后随访时间、前列腺体积,以及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前静息均值、快肌均值和慢肌均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评估盆底肌电参数的预测效能,再利用约登指数(Youden index)并结合临床意义,共同确定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纳入患者271例,术后自主控尿率为81.9%。患者快肌评分为23.5(18.2,31.6)分,慢肌评分为12.5(9.6,17.3)分,179例(66.1%)患者未保留性神经,110例(40.6%)患者进行了尿道功能重建。高龄和盆底快肌评分低被确认为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0岁患者是≥70岁患者自主控尿率的5.482倍(95%CI:1.532~19.617,P<0.05);患者的盆底快肌评分与尿失禁恢复的关系密切(OR=1.209,95%CI:1.132~1.291,P<0.05)。当术前盆底快肌评分的最佳临界值设定为18.5分时,RO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61.2%。结论:术前盆底肌电生理参数对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表现出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性,能够用于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风险的早期识别,其中年龄和盆底快肌评分是重要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电生理参数 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 尿失禁
下载PDF
多功能斜颈矫形器配合手法矫正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健 赵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矫配合手法矫正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将6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矫正手法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手法矫正治疗,治... 目的:探讨应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矫配合手法矫正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将6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矫正手法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功能斜颈矫形器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手法矫正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颈部处于不同体位时矫形器对于患儿的矫形情况。采用表面肌电进行数据分析,对颈部侧屈及旋转两种体位下进行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采集,得到每档患儿胸锁乳突肌肌电信号特征后进行分析。然后对斜颈患儿整体治疗进行评估。结果:在不同体位下检测患儿胸锁乳突肌时域均方根值(RMS),发现试验组患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信号RMS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从整体评估来看,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患儿,本矫形器固定确切、可靠、舒适且具有可调节性,配合手法矫正使得临床疗效显著,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儿斜颈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矫形器 表面肌电 矫正
下载PDF
热射病致吉兰-巴雷综合征三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李萍 徐艳芳 +3 位作者 胡帅 曾晓霞 胡娟娟 漆学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2-358,共7页
目的 报道3例热射病致吉兰-巴雷综合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热射病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共3例患者均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8月诊断与治疗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热射病意识障碍恢复后四肢无力、构音障碍,体格检... 目的 报道3例热射病致吉兰-巴雷综合征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热射病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 共3例患者均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8月诊断与治疗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热射病意识障碍恢复后四肢无力、构音障碍,体格检查腱反射消失,肌电图提示广泛性周围神经损害,以轴索损害为主,运动神经受累为著,其中例1和例2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临床诊断为热射病致吉兰-巴雷综合征,予免疫治疗后肌力较前好转,但1年余随访时仍遗留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热射病致吉兰-巴雷综合征病情危重,多发生于热射病3周内,免疫治疗后肌力不同程度改善,但仍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格林-巴利综合征 肌电描记术 免疫疗法
下载PDF
基于被动动态坐姿的健康坐垫设计
5
作者 卢纯福 洪鑫 +3 位作者 吴剑锋 王英豪 唐智川 杨红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1-128,共8页
目的为缓解办公人群久坐肌肉疲劳和主观不适,研究一种基于被动动态坐姿的健康坐垫并进行创新应用。方法通过研究坐姿运动解剖学,以及被动动态坐姿相关理论,提出基于气囊坐垫的被动动态坐姿实现方式。再通过坐姿实验,利用表面肌电测试仪... 目的为缓解办公人群久坐肌肉疲劳和主观不适,研究一种基于被动动态坐姿的健康坐垫并进行创新应用。方法通过研究坐姿运动解剖学,以及被动动态坐姿相关理论,提出基于气囊坐垫的被动动态坐姿实现方式。再通过坐姿实验,利用表面肌电测试仪及主观不适量表对该产品进行测试,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中位频率(Mean Frequency,MF)变化数值大于对照组,并且除左髂肋肌以外,在右髂肋肌,以及两侧多裂肌及两侧最长肌的效应量较大(Cohen'sf>0.40),并且实验组主观不适(Perceived Discomfort,PD)变化数值小于对照组,其中在下背、臀部、坐骨、座椅边缘以及总体上呈现较大效应量(Cohen's f>0.40)。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款智能被动动态健康座椅。结论使用气囊坐垫和其被动动态工作方式可以有效缓解使用者久坐产生的肌肉疲劳和主观不适,对提高用户久坐健康及久坐舒适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坐 被动动态坐姿 主观不适 肌电实验 气囊坐垫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疗法联合肌电图触发神经肌肉刺激对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冯真真 李敏敏 +2 位作者 孙建 郭萌 李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4-797,共4页
目的 分析低能量激光疗法(LLLT)联合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ETNS)对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26例... 目的 分析低能量激光疗法(LLLT)联合肌电触发神经肌肉电刺激(ETNS)对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26例)及观察组(26例)。在治疗前(入组当天)及治疗后(入组后5个月时)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FMA-UE)、躯干损伤量表(TIS)、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时间(TS)及-功能能力(FS)、中文版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MA-UE评分、TIS评分、WMFT-FS评分、S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观察组治疗后WMFT-T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9.42±11.65)分vs(46.12±11.89)分,P=0.045]。结论 LLLT联合ETNS在改善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激光疗法 电刺激疗法 肌电描记术 上肢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算法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硕 程云章 《软件导刊》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在手势识别方面的识别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表面肌电信号是人体肌肉活动时产生的一种电生理信号,由于其非侵入性便于采集,现已作为康复辅具与假肢控制的一种信号来源。在应用表面肌电信号时,需要经过放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在手势识别方面的识别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表面肌电信号是人体肌肉活动时产生的一种电生理信号,由于其非侵入性便于采集,现已作为康复辅具与假肢控制的一种信号来源。在应用表面肌电信号时,需要经过放大滤波等预处理;然后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表面肌电信号在时域、频域及时频域的有效信息;最后将这些信息输入机器学习模型中,即可分析人体的相关肌肉运动,进而控制相关器械动作。为此,主要对特征提取及机器学习分类模型部分进行综述,阐述当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手势识别
下载PDF
融合表面肌电和姿势信息的轮椅绩效评价方法
8
作者 王振宇 向泽锐 +2 位作者 吕思龙 龙思雨 支锦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1,共11页
目的为客观评价轮椅的使用效益,使用表面肌电设备测试轮椅使用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并融合姿势信号IMU来构建人机评价模型。方法分别对轮椅的折叠、刹车方式及行驶坡度进行试验来评估轮椅的使用绩效,通过对比用力肌群间的疲劳状况来判定较... 目的为客观评价轮椅的使用效益,使用表面肌电设备测试轮椅使用过程中的肌电信号,并融合姿势信号IMU来构建人机评价模型。方法分别对轮椅的折叠、刹车方式及行驶坡度进行试验来评估轮椅的使用绩效,通过对比用力肌群间的疲劳状况来判定较为舒适的轮椅折叠及刹车方式。实验要求被试者在执行轮椅任务时,分别使用两种折叠方式和三种刹车方式不同的轮椅进行实验,并在操作动作任务过程中采集sEMG和IMU信号,在实验任务结束后填写NASA-TLX量表。结果根据模型的评价指标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横向收折式折叠和凹口式刹车(手刹位于前方)的轮椅疲劳度低,在3~4°坡度范围下轮椅使用者的受力最小,较为舒适,从而验证了模型在轮椅人机评价上的可行性,为优化轮椅设计提供参考。结论人机评价模型适用于评估产品绩效,同时提出的融合表面肌电和姿势信息的轮椅绩效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地评估轮椅使用者的绩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姿势信号 轮椅绩效 评价模型 惯性测量单元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循环时空深度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方法
9
作者 杨旭升 范京哲 +1 位作者 胡佛 张文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针对表面肌电信号解码模型因缺乏时空信息等重要性表征,面临解码精度低、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时空深度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模型,来提高挖掘表面肌电信号的表征能力。首先,设计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并融入双向循环神经网络... 针对表面肌电信号解码模型因缺乏时空信息等重要性表征,面临解码精度低、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时空深度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模型,来提高挖掘表面肌电信号的表征能力。首先,设计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并融入双向循环神经网络来提取强判别力的时空特征信息。其次,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来捕捉时空特征中通道重要性信息,设计基于时空特征的注意力模块以进一步增强时空特征信息。同时,基于特征金字塔网络思想来设计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从多尺度、多角度获取多级特征信息,提高模型对肌电信号的解码能力。最后,将所提出的手势识别模型在大型手势识别数据库Ninapro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对表面肌电信号的表征挖掘能力,为人体手势动作识别的深度学习建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表面肌电信号 神经网络 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手过头静态作业的上肢肌肉疲劳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杨延璞 安为岚 +2 位作者 韩钟剑 范昱 杨沁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7-576,共10页
为探究手过头不同高度下静态作业的上肢肌肉疲劳特性,通过实验设计采集了被试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及基于Borg CR-10量表的主观疲劳状态,研究了sEMG的时域与频域特征处理方法,并利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support ... 为探究手过头不同高度下静态作业的上肢肌肉疲劳特性,通过实验设计采集了被试的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及基于Borg CR-10量表的主观疲劳状态,研究了sEMG的时域与频域特征处理方法,并利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识别肌肉疲劳状态。通过对肌肉贡献率、主客观肌肉疲劳特征的相关性、不同高度下的肌肉疲劳累积排序及肌肉疲劳分类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肌肉平均贡献率超过10%的肌肉为肱二头肌、三角肌与斜方肌,且其累积贡献率超过70%;对疲劳累积程度在3个高度下排序,肱二头肌和斜方肌为H_(3)>H_(2)>H_(1),三角肌为H_(2)>H_(3)>H_(1);随着手过头静态作业时间增加,上肢肌肉疲劳逐渐积累,时域特征值增加、频域特征值减小且其变化具有一致性;多分类SVM对手过头静态作业中的上肢肌肉疲劳识别准确率大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效 手过头静态作业 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信号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装载机驾驶室方向盘倾角对肌肉疲劳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田保珍 周垒 +1 位作者 杨刚俊 李占龙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为分析装载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手臂肌肉的疲劳情况,设计并完成动态旋转方向盘试验,测试并比较3种方向盘倾角(A型为24°、B型为25°、C型为31°)对肌肉疲劳的影响情况。采用现场真机实验的方法,选取左臂中三角肌为测试对象... 为分析装载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手臂肌肉的疲劳情况,设计并完成动态旋转方向盘试验,测试并比较3种方向盘倾角(A型为24°、B型为25°、C型为31°)对肌肉疲劳的影响情况。采用现场真机实验的方法,选取左臂中三角肌为测试对象,聘请14名驾驶员作为被试人员,运用表面肌电测量方法并提取操控方向盘时的表面肌电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测量结果并对MPF进行两两比较,实验结果为A型和B型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型与A型和B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不同的方向盘倾角对肌肉疲劳有较大影响。通过研究得出结论,C型方向盘倾角较容易疲劳,A型和B型不容易疲劳,在仅考虑方向盘倾角的前提下,A型和B型的方向盘倾角优于C型。在装载机驾驶室人机设计中,为降低驾驶员肌肉疲劳,建议方向盘盘面应采用较平缓设计方式,该结论可为后续的方向盘倾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驾驶室 方向盘倾角 MPF 肌肉疲劳 表面肌电技术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50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
12
作者 牛群峰 石磊 +3 位作者 贾昆明 桂冉冉 董鹏豪 王莉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4期181-189,共9页
为了提高手势动作在类别众多且相似度高的情况下的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Ninapro DB2和DB3的原始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Multi-sEMG Wavel... 为了提高手势动作在类别众多且相似度高的情况下的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残差神经网络Res-Net50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方法。首先对Ninapro DB2和DB3的原始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Multi-sEMG Wavelet Map数据集,然后送入改进的ResNet50模型进行识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esNet50网络模型在Multi-sEMG Wavelet Map DB2和DB3中17种手势动作的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6.40%和94.11%,相比ResNet50网络模型方法提升了4.87%和5.83%。实现了手势动作在类别繁多、相似度较高的情况下的精准识别。为基于非侵入式传感器和机器学习控制的假肢手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连续小波变换 Multi-sEMG Wavelet Map ResNet50
下载PDF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
13
作者 刘敏 马兆水 +1 位作者 许强强 李丽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62-269,共8页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在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患者椎旁肌不对称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参照德国Schroth脊柱侧弯三维矫正疗法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手法放松侧弯凹侧椎旁肌肌肉,“臀桥”“小燕飞”力量练习,施罗特体操包括“肌肉圆柱”“旋转坐位运动”“伸展运动”配合成角呼吸。试验组运用悬吊推拿运动技术治疗,主要包括在悬吊设备辅助下调节脊柱位置恢复脊柱中立位,以弹拨、按推等推拿手法往返作用于督脉、膀胱经行整体治疗和凸凹侧椎旁辨证补泻治疗,仰卧位、俯卧位和侧卧位的中立位控制训练,躯干屈伸、旋转、侧屈闭链运动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运用肌电生物反馈仪测量患者站立负重时椎旁肌的表面肌电图(sEMG),通过自带软件进行分析,采集均方根(RMS),并计算椎旁肌肉对称指数(PMSI=RMS凸/RMS凹);采用Cobb角评估患者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采用躯干旋转角度(ATR)评估躯干的旋转程度、脊柱的功能和形态。结果治疗前,2组PMSI值、Cobb角、AT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PMSI值为1.08(1.04,1.14),Cobb角为5(2,9)°,ATR值为2(1,3)°;对照组PMSI值为1.12(1.09,1.17),Cobb角为8.5(6,10)°,ATR值为2(2,3)°。组内比较,治疗后2组PMSI值均更接近1(P<0.05),Cobb角、ATR值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PMSI值、Cobb角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PMSI值更接近1(P<0.05),Cobb角明显更低(P<0.05),但治疗后2组AT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推拿运动技术可有效改善椎旁肌不对称性,达到降低患者的Cobb角的矫形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悬吊推拿运动技术 椎旁肌 不对称性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基于黎曼普鲁克的手部离散动作识别方法
14
作者 王志恒 沈家和 +1 位作者 都明宇 杨庆华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4-863,共10页
肌电信号能反映人体的运动意图,是外骨骼和假肢控制的主要信号之一。但受试者间的差异,增加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部离散动作识别使用成本。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域适应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小型调整集的迁移学习建模方法。该... 肌电信号能反映人体的运动意图,是外骨骼和假肢控制的主要信号之一。但受试者间的差异,增加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部离散动作识别使用成本。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域适应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小型调整集的迁移学习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黎曼普鲁克分析(RPA)提取黎曼特征与传统时域特征作为支持向量机(SVM)的输入特征,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识别精度。在10名受试者身上进行了实验,在黎曼特征下黎曼普鲁克分析相比于不进行迁移学习的动作识别方法提高了5%~7%的准确率。在特征空间分布上,黎曼普鲁克分析后的黎曼特征的重合度更高。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基于肌电信号的手部离散动作识别上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sEMG) 黎曼普鲁克分析(RPA) 手势识别 支持向量机(SVM) 迁移学习
下载PDF
表面肌电与三轴信息融合的运动判断实验
15
作者 喻剑 李至霖 +1 位作者 庞鹏瞩 李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了提高基于表面肌电与三轴加速度信号的运动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套多源信息融合处理的实验流程与方法。该方法利用5层离散小波变换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解,充分提取不同运动产生的肌电信号中各频域的特征信息;再将分解后的表面肌电信... 为了提高基于表面肌电与三轴加速度信号的运动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套多源信息融合处理的实验流程与方法。该方法利用5层离散小波变换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解,充分提取不同运动产生的肌电信号中各频域的特征信息;再将分解后的表面肌电信号与三轴加速度信号通过滑动窗口的方法进行特征融合,构造融合肌电与空间运动特征的特征图;最后用融合特征图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并结合自动状态机进行最终运动状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多源信息融合处理方法可以提高运动识别的准确性,总体识别精度分别达到了95.4%和89.2%。该方法在实时性与准确性上均有良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融合 表面肌电信号 运动识别 时频分析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针迹类型对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性能影响
16
作者 王建萍 邵熠萌 +1 位作者 杨雅岚 何苑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2,共8页
为设计与开发高性能的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镀银纱线作为导电刺绣线,以弹性针织面料作为刺绣基底织物,制备了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测试了其皮肤-电极阻抗,并在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使用刺绣电极与Ag/AgCl... 为设计与开发高性能的表面肌电用刺绣型织物电极,优化其工艺参数,采用镀银纱线作为导电刺绣线,以弹性针织面料作为刺绣基底织物,制备了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测试了其皮肤-电极阻抗,并在行走和慢跑2种状态下使用刺绣电极与Ag/AgCl凝胶电极同步采集了小腿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时域、频域及相关函数分析了刺绣电极与凝胶电极采集的肌电信号拟合性能。结果表明:针迹类型对刺绣电极的皮肤-电极阻抗有显著影响,其中放射状刺绣电极的皮肤-电极阻抗相对最小,而圆环状刺绣电极的阻抗最大;4种不同针迹类型的刺绣电极与Ag/AgCl凝胶电极的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效果较为相似,验证了刺绣电极的可行性;放射状刺绣电极的表面肌电信号拟合性能较优,更适合用于肌电信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电极 刺绣 表面肌电信号 针迹类型 皮肤-电极阻抗
下载PDF
采用变分模态分解与领域自适应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
17
作者 姜海燕 许先静 +1 位作者 钟凌珺 李竹韵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7,共13页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在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领域的适应性和准确性不足,以及新用户因个体生理和行为差异在已有模型上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有效克服肌电数据分布差异的算法,用于提升手势识别的性能。首先对肌电...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在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领域的适应性和准确性不足,以及新用户因个体生理和行为差异在已有模型上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有效克服肌电数据分布差异的算法,用于提升手势识别的性能。首先对肌电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构建易于识别的表面肌电图像,并提出了一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手势识别,提升用户相关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准确率;同时利用迁移学习中的领域自适应和模型微调技术,提升用户无关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准确率,并将所提算法在NinaPro DB1肌电数据集中进行了3分类、4分类、5分类和12分类共4组评估验证。结果表明:在4组评估验证中,用户相关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9.28%、99.30%、98.39%和93.40%,用户无关的肌电信号手势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4.05%、92.60%、88.38%和70.03%,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为实现人机交互中的普适性的肌电设备开发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自适应 卷积神经网络 手势识别 变分模态分解 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对慢性颈部疼痛表面肌电图及疼痛递质的影响
18
作者 李新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99-303,共5页
目的 探讨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对慢性颈部疼痛(CNP)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60例CNP病人,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分别采取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放散式冲击波穴位点治疗,... 目的 探讨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对慢性颈部疼痛(CNP)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60例CNP病人,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分别采取放散式冲击波治疗、放散式冲击波穴位点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8周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表面肌电图指标[中位频率值(MF)、均方根值(RM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活动度(左旋、右旋、前屈、后伸)、疼痛递质[前列腺素E(PEG2)、神经生长因子(NGF)、缓激肽(BK)]。结果 治疗4、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VAS、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颈后伸肌、胸锁乳突肌MF、RMS高于对照组,右旋、后伸、前驱、左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血清PEG2、NGF、B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治疗CNP效果确切,可调节疼痛递质,改善颈部肌群疲劳程度,扩大颈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 表面肌电图 神经生长因子 缓激肽 前列腺素E
下载PDF
颈段脊旁肌肌电图运动单位电位在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燕 罗丽平 丁德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颈段脊旁肌肌电图运动单位电位(MUP)在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三明市第二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40~76岁,病程在12个月以内。另收集82例... 目的探讨颈段脊旁肌肌电图运动单位电位(MUP)在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就诊于三明市第二医院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6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40~76岁,病程在12个月以内。另收集82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40例,年龄40~76岁。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测定及针极肌电图检测,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及MUP时限和波幅。两组均以每10岁作为一个年龄段,比较不同年龄段MUP时限和波幅。结果观察组患者C_(5~6)颈脊旁肌肌电图MUP时限为(14.2±2.9)ms,波幅为(724.6±82.9)mV;对照组MUP时限为(9.3±1.2)ms,波幅为(426.2±62.5)mV。两组MUP时限和波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年龄段MUP时限及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不同年龄段MUP时限和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DML、MCV、CMAP波幅,及SCV和SNAP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C_(5~6)颈段脊旁肌MUP时限延长、波幅增宽,肌电图测定有助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旁肌 肌电描记术 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乒乓球运动员挥拍动作的特征研究
20
作者 任丽晔 徐新杰 《长春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19-25,共7页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采集上肢表面肌电信号数据的实验,分析其在进行挥拍动作时的肌肉活动特征。实验对象为30名具有一定乒乓球训练经验的运动员,分别进行正手挥拍、反手挥拍的实验任务。通过表面肌电信号采集设备记录运动员挥拍时肌...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采集上肢表面肌电信号数据的实验,分析其在进行挥拍动作时的肌肉活动特征。实验对象为30名具有一定乒乓球训练经验的运动员,分别进行正手挥拍、反手挥拍的实验任务。通过表面肌电信号采集设备记录运动员挥拍时肌肉的电活动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出肌肉活动的特征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比较表面肌电信号时域特征、频域特征以及时频特征对挥拍动作的影响及识别预测。通过比较肌肉活动特征,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动作中肌肉协调和活动强度的变化,实验中可正确模拟采集上肢挥拍规律,在运动员基础训练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正反手挥拍 特征提取 乒乓球 运动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