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刚 吕永祥 +1 位作者 李子昂 朱自强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经前外侧扩展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62例,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4~79岁,平均55.9岁。病程11~14d,平均1... 目的观察经前外侧扩展入路在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62例,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4~79岁,平均55.9岁。病程11~14d,平均12.1 d。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组(33例)和传统组(29例),改良组经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传统组经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及随访过程中影像学、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3.5个月。改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优于传统组(86.89±1.32)min vs.(96.97±1.79)min、(94.70±6.27)mL vs.(218.59±8.47)mL(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0±1.27)d vs.(13.59±2.47)d,P>0.05]。改良组完全负重时间、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SS)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显著优于传统组(100.25±8.33)d vs.(150.24±9.42)d、(94.57±0.47)分vs.(88.39±0.46)分、(124.42±0.46)分vs.(115.39±0.41)分(P<0.05)。两组患者Rasmuss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9±0.58)分vs.(15.64±0.49)分,P>0.05],末次随访显示,改良组胫骨平台角、后倾角显著大于传统组(88.56±1.63)°vs.(85.54±1.39)°、(12.84±0.48)°vs.(11.02±0.42)°(P<0.05)。结论经前外侧扩展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能够改善显露,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质量,手术安全高效,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块 开放复位内固定 手术入路 经前外侧扩展入路
下载PDF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to pituitary adenoma: surgical technique of th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被引量:1
2
作者 LI Yong-Ning WANG Ren-zhi LI Gui-l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4期3086-3090,共5页
Although presented over one hundred years ago, the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to pituitary adenoma is still the most suitable and safe route to pituitary adenoma, with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evolutional steps. The tran... Although presented over one hundred years ago, the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to pituitary adenoma is still the most suitable and safe route to pituitary adenoma, with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evolutional steps. The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to pituitary adenoma is still a non-universal approach used in different centers of different areas in our country. The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has a number of variations, including the endonasal rhinoseptoplastic, transnasal dis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surgical technique pituitary adenoma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 被引量:15
3
作者 姚勇 邓侃 +8 位作者 张波 刘小海 康军 魏宇魁 冯铭 幸兵 连伟 包新杰 王任直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5例。脊索瘤4例,鞍上颅咽管瘤2例。均在神经导航定位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5例。脊索瘤4例,鞍上颅咽管瘤2例。均在神经导航定位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以内镜和显微镜结合切除鞍区病变。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其中5例鞍结节脑膜瘤均达SimpsonI级切除:次全切除2例,均为脊索瘤。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漏需二次手术修补。2例脊索瘤次全切除病人行常规放疗。随访6。58个月.3例脑脊液漏病人经再次手术修补均治愈;M对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非垂体腺瘤性病变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蝶鞍 手术入路 扩大经蝶窦 神经内镜
下载PDF
海绵窦内侧壁的显微解剖与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附103例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任直 康军 +8 位作者 苏长保 任祖渊 杨义 马文斌 李永宁 幸兵 连伟 魏宇魁 赵兵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并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在10具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指导临床采用扩大经蝶窦手术入... 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并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的方法。方法在10具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结构的解剖特点。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指导临床采用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治疗侵袭海绵窦的垂体腺瘤103例。结果垂体侧方的海绵窦内侧壁薄弱,仅有一层疏松的纤维组织结构。颈内动脉是扩大经蝶窦入路海绵窦内所见的主要结构,可分为5段,有3个主要分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主要的分支有脑膜垂体干、海绵窦下动脉和被囊动脉。向内侧走行的脑膜垂体干和被囊动脉是经蝶窦入路中较易损伤的血管。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62例(60.2%),次全切除38例(36.9%),大部切除3例(2.9%);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脑脊液鼻漏5例,暂时性脑神经功能损伤4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颈内动脉损伤2例,永久性尿崩症1例。术后行放射治疗17例,γ刀治疗15例,药物治疗13例。随访3个月~8年,2例出现肿瘤复发而予以γ刀治疗。无再手术病例。结论扩大经蝶窦入路是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腺瘤理想的入路;了解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在解剖形态上的变化,对于减少术中出血,确保术中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侵袭性 扩大经蝶窦入路 海绵窦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渊 王汉东 +4 位作者 马驰原 文立利 王友伟 励宁 丛子翔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4例(27.7%)。经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行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4例(27.7%)。经统计学分析:性别、垂体腺瘤卒中、鞍旁侵袭、基础内分泌、手术全切除5种因素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手术全切除、性别、基础内分泌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手术全切除、性别、基础内分泌是影响本组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其中手术全切除与否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较大,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手术入路 经蝶窦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显微镜、内镜下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魏宇魁 康军 +8 位作者 王任直 姚勇 赵兵 王曲 李桂林 马文斌 杨义 任祖渊 苏长保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镜及内镜下的解剖特点。方法在10具动静脉灌注染料的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在显微镜及内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走行特点,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垂体的关系,测量双侧... 目的研究扩大经蝶窦入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显微镜及内镜下的解剖特点。方法在10具动静脉灌注染料的成人新鲜尸头上模拟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在显微镜及内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走行特点,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垂体的关系,测量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在不同水平的距离。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为5段,有3个动脉分支,其在蝶窦外侧壁上形成颈内动脉隆突,与视神经隆突形成视神经-颈动脉凹陷,是内镜手术中确定中线的标志。颈内动脉前曲段的内侧缘距垂体中线的距离为(11.94±1.90)mm(9.02~14.86mm),后曲段的内侧缘距垂体中线的平均距离为(7.96±2.07)mm(5.64~11.58mm)。结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是扩大经蝶窦手术入路中最重要的解剖结构。内镜下扩大经蝶窦手术可清晰显示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和神经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是处理由鞍内侵犯海绵窦内侧壁病变的良好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窦入路 颈内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垂体瘤内镜与显微镜手术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包明月 程宏伟 +2 位作者 冯春国 张科 李长元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14-119,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1999年12月-2011年12月关于内镜下经鼻...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集1999年12月-2011年12月关于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或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对手术资料和预后等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病例对照研究和1篇RCT,共计849例病人,其中内镜手术者426例,显微镜手术者42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镜手术较显微镜手术的手术时间长,术后住院时间短(均P<0.00001);而在肿瘤全切率、术后激素恢复情况、术后脑脊液漏、尿崩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镜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差别不大,内镜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后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神经内镜 手术入路 经鼻蝶 显微外科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30例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曦 徐钰 +4 位作者 万学焱 张华楸 叶飞 舒凯 雷霆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策略、技巧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切除程度、术后症状、激素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处理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无功能...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策略、技巧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切除程度、术后症状、激素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处理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无功能性腺瘤22例,其中无功能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术后激素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并发一过性尿崩症9例,脑脊液鼻漏4例,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病例。术后3个月行MRI复查17例,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6例。结论对单纯经蝶或经颅入路均无法一期全切除或术后随访肿瘤复发的巨大垂体腺瘤病例,二次经蝶手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手术入路 经蝶窦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至鞍上区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清 鲁晓杰 +2 位作者 严正村 李兵 季卫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10具灌注固定的正常尸头,模拟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内镜下观察鞍上区解剖结构,应用神经导航获取并分析解剖数据。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10具灌注固定的正常尸头,模拟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内镜下观察鞍上区解剖结构,应用神经导航获取并分析解剖数据。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12例,并以人工硬脑膜、明胶海绵和生物胶"三明治"式结构重建颅底。结果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是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中恒定且关键的解剖标志。剪开硬脑膜后,可显露视交叉下间隙和上间隙,其中视交叉下间隙可见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垂体上动脉、垂体上部、垂体柄、视神经和视交叉,视交叉上间隙内可见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前交通动脉以及直回。12例鞍上区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随访12例,时间6~ 62个月,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再次行内镜下修补术后恢复。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扩大蝶窦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是可行和安全的,熟练的内镜技术和可靠的颅底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入路 经鼻扩大蝶窦 鞍上区 解剖学
下载PDF
扩大经蝶窦入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学军 袁贤瑞 +1 位作者 姜维喜 罗端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取经10%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年头颅标本20例,显微镜下模拟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结果:经蝶骨平板及鞍结节向鞍上扩展,两侧为视神经管,前... 目的: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基础。方法:取经10%福尔马林固定、红色乳胶灌注的成年头颅标本20例,显微镜下模拟扩大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结果:经蝶骨平板及鞍结节向鞍上扩展,两侧为视神经管,前方有筛后神经血管丛。鞍结节隐窝邻近蝶鞍前壁其下为前海绵间窦。斜坡拓展的下限距鞍底中点距离为(43.6±4.5)mm,咽鼓管圆枕及硬腭阻碍向下扩展;骨性后鼻孔下界为腭骨水平板后缘,外界为翼突内侧板,两者间距(25.9±1.76)mm,颈内动脉鞍底间距(13.8±0.67)mm,向内移动颈内动脉必须松解床突段的远近硬膜环及破裂孔的纤维环,方可显露海绵窦外侧壁的颅神经。结论:扩大经蝶窦入路提供了从前方处理累及鞍上、海绵窦及斜坡病变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窦入路 海绵窦 斜坡 蝶鞍 显微解剖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洋 邓侃 +5 位作者 冯铭 包新杰 幸兵 连伟 王任直 姚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99-304,共6页
目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能够直视肿瘤、无脑组织牵拉,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提高了鞍上肿瘤及海绵窦区域肿瘤的切除率。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 目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能够直视肿瘤、无脑组织牵拉,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提高了鞍上肿瘤及海绵窦区域肿瘤的切除率。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鞍区病变切除,结合国内外该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0例均实现肿瘤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5例无任何并发症,4例出现1项并发症,1例出现2项并发症。仅1例术后新发视力、视野损伤;2例新发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新发垂体功能减退;2例术中保留垂体柄,垂体功能并未见明显变化;2例术后感染,予抗生素治疗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例在术后8、18个月垂体核磁示可疑复发,其余最长随诊时间12个月复查时没有任何复发迹象。保留垂体柄的患者术后7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均比较乐观。颅底重建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手术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窦入路 神经内镜手术 颅咽管瘤 颅底重建
下载PDF
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镛斐 张晓硌 +2 位作者 寿雪飞 赵曜 李士其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04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发生出血并发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出血后保守治疗82例,再次手术治疗22例。结果鞍上远隔部出血8例,痊愈3例,长期昏迷1例,死亡4例;...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04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手术发生出血并发症病人的临床资料,出血后保守治疗82例,再次手术治疗22例。结果鞍上远隔部出血8例,痊愈3例,长期昏迷1例,死亡4例;颈内动脉出血5例,痊愈4例,死亡1例;瘤腔内出血38例,痊愈25例,视力下降7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长期昏迷1例,死亡3例;鼻腔出血53例,均获得满意止血。结论出血是经鼻蝶垂体腺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大多预后良好,少数严重出血可危及生命;提高显微手术技巧和总结经验教训可减少和避免手术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手术入路 经鼻蝶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出血
下载PDF
扩大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蝶斜区肿瘤 被引量:5
13
作者 骆纯 卢亦成 +4 位作者 孙克华 丁学华 白如林 胡国汉 楼美清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的方法。方法1999~2005年采用扩大经蝶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25例,肿瘤直径1.9~4.2cm;采用标准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先行切除经蝶入路视野内的肿瘤,而后调整Hardy扩张器方向指向斜坡方向,进行手术...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的方法。方法1999~2005年采用扩大经蝶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25例,肿瘤直径1.9~4.2cm;采用标准经鼻中隔蝶窦入路,先行切除经蝶入路视野内的肿瘤,而后调整Hardy扩张器方向指向斜坡方向,进行手术入路的扩大。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C"型臂监测、神经导航、神经内镜以及术者的经验决定斜坡骨质磨除或咬除的范围,直至显露正常骨质和硬脑膜。结果全切21例(84%),次全切除3例(12%),部分切除1例(4%)。结论采用扩大经蝶窦入路切除蝶斜区肿瘤,肿瘤显露满意,肿瘤全切除率高,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神经导航及内镜的辅助使得扩大经蝶入路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蝶入路 脊索瘤 垂体腺瘤 神经导航 内镜
下载PDF
垂体性库欣病经蝶手术治疗后的延迟缓解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昱皓 卞留贯 +5 位作者 孙青芳 李云峰 沈建康 苏颋为 王卫庆 宁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垂体性库欣病经蝶手术后延迟缓解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垂体性库欣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经蝶手术。根据术后血、尿皮质醇水平分为即刻缓解组、延迟缓解组和不缓解组。结果即刻缓解组73例(61.4%),延迟缓解组30例(25.2%),... 目的探讨垂体性库欣病经蝶手术后延迟缓解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垂体性库欣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经蝶手术。根据术后血、尿皮质醇水平分为即刻缓解组、延迟缓解组和不缓解组。结果即刻缓解组73例(61.4%),延迟缓解组30例(25.2%),不缓解组16例(13.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阳性的垂体腺瘤96例,ACTH阴性的垂体腺瘤12例,ACTH阳性的结节性增生3例。所有病人随访(38.0±21.2)个月,延迟缓解组病人在术后(29.9±40.6)d皮质醇水平下降到正常范围;随访期间复发5例,均为延迟缓解组病人。结论垂体性库欣病部分病人术后会出现延迟缓解,术后早期单纯根据血皮质醇水平判断是否缓解并不完全可靠,是否再次手术治疗需谨慎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库欣病 手术入路 经蝶窦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处理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林 谢宝树 +4 位作者 姚文益 高卫真 贾锋 王宇 殷玉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2例,脊索瘤、视神经胶质瘤、上斜坡转移性腺瘤各1例,垂体腺瘤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2例,脊索瘤、视神经胶质瘤、上斜坡转移性腺瘤各1例,垂体腺瘤22例。内镜下发现脑脊液鼻漏后,根据漏口大小予以简单修补,或自体脂肪组织、人工硬脑膜及生物蛋白胶等多层材料修补鞍底。术后3~5 d若再漏,予以药物脱水降颅压或持续腰大池引流等处理。结果术中发现小漏口21例,予以简单修补;较大漏口6例,予以分层修补。修补术后再次发生脑脊液鼻漏3例,2例保守治疗,1例持续腰大池引流10 d后治愈。随访5~10个月,未再发生脑脊液鼻漏。结论在神经内镜视野下,术者可及时发现脑脊液漏口,术中多层严密封堵,术后有效对症处理,可明显改善脑脊液鼻漏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神经内镜 手术入路 经鼻-蝶窦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晔 张晓彪 +5 位作者 李文生 胡凡 余勇 谢涛 徐文龙 王学建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5-420,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特点,寻找手术入路中各阶段的解剖标志点,并探讨从鞍上区进入第三脑室的不同方法。方法 4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和1具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暴露鞍上区,0°和30... 目的探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至鞍上区和第三脑室的解剖特点,寻找手术入路中各阶段的解剖标志点,并探讨从鞍上区进入第三脑室的不同方法。方法 4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和1具新鲜成人头颅标本,采用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暴露鞍上区,0°和30°镜头观察视交叉下间隙和视交叉上间隙,然后分别通过视交叉下间隙及视交叉上间隙进入第三脑室,观察第三脑室内结构,解剖过程中测量相应结构。结果鼻腔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后鼻孔和蝶窦开口,蝶窦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视神经隆起、内侧和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颈内动脉隆起、鞍底、鞍结节、蝶骨平台、斜坡凹陷,硬膜内阶段的解剖标志点是终板和灰结节。5具标本中蝶窦内骨性分隔数量范围是1~4个,其中4具标本各有2个骨性分隔延伸至颈内动脉隆起。左侧后鼻孔到同侧蝶窦开口间距是(12.1±2.3)mm,范围是9.9~15.0 mm;右侧后鼻孔到同侧蝶窦开口间距是(13.3±2.6)mm,范围是9.6~16.8mm;内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间距为(9.5±3.0)mm,范围是5.5~13.8mm;外侧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间距为(14.8±3.7)mm,范围是9.2~19.2mm;颈内动脉隆起间距是(16.0±3.1)mm,范围是11.3~18.8mm。视交叉下间隙和上间隙内各解剖结构显露充分。经视交叉下间隙打开灰结节可观察到第三脑室顶、后壁、底各结构,经视交叉上间隙开放终板同样可观察到第三脑室内相应结构。经终板观察第三脑室底更佳,而经灰结节观察第三脑室顶更佳,30°镜头能补充0°镜头的观察视野。结论内镜扩大经鼻蝶入路可以暴露鞍上区,并分别通过视交叉下方和上方间隙进入第三脑室,显露第三脑室内所有结构,是切除鞍上和第三脑室区域病变的安全方法。各阶段解剖标志点可以引导解剖入路方向、提供安全操作范围,必须正确地寻找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扩大经鼻蝶入路 鞍上区 第三脑室 解剖学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切除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钧 甄海宁 +1 位作者 赵海康 贺晓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经验,探讨提高垂体腺瘤疗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103例垂体腺症患者,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该病同类手术方法比较。结果本组...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经验,探讨提高垂体腺瘤疗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我科近5年收治的103例垂体腺症患者,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该病同类手术方法比较。结果本组103例均行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手术耗时及平均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国内相关文献报告,肿瘤全切率显著高于国内文献报道,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同期相关文献报道,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和内分泌化验情况则与同期文献报告相似。结论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具有安全、简洁、微创、用时短及易操作等优点,是鞍内垂体腺瘤切除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蝶窦入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扩大经鼻蝶入路的海绵窦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山 张义 夏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9-712,共4页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蝶入路下的海绵窦显微解剖特点,制定大小范围合适的骨窗暴露海绵窦,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7具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在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脑神经的解剖关系... 目的研究扩大经鼻蝶入路下的海绵窦显微解剖特点,制定大小范围合适的骨窗暴露海绵窦,为临床手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7具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经鼻蝶入路手术,在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其分支、脑神经的解剖关系并测量相关解剖参数。结果鞍结节、鞍底、斜坡、颈内动脉和视神经骨性隆起是确定手术区域的重要标志。颈内动脉与上颌神经入圆孔处的平均距离为6.8mm。扩大的骨窗平均宽度值为37.6mm(范围28.7mm~44.0mm)。结论骨窗越过颈内动脉骨性隆起扩大至圆孔的内侧缘的扩大经鼻蝶入路可有效的暴露一侧海绵窦全景,是处理由鞍内向海绵窦内侵袭病变的良好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经鼻蝶入路 颈内动脉 海绵窦 解剖学
下载PDF
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义 任祖渊 +2 位作者 苏长保 王任直 马文斌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58-260,共3页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的再次经蝶窦手术。方法 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9.9岁。4例为开颅术后残留性垂体腺瘤。12例为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平均复发时间为3.9年。临床表现视功能障碍14例,头痛6例,垂体功能低下4...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的再次经蝶窦手术。方法 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9.9岁。4例为开颅术后残留性垂体腺瘤。12例为开颅术后复发性垂体腺瘤,平均复发时间为3.9年。临床表现视功能障碍14例,头痛6例,垂体功能低下4例。肿瘤1~3cm者6例,3cm以上者10例。垂体无功能腺瘤12例,泌乳素腺瘤3例,生长激素腺瘤1例。均选择经口鼻蝶窦入路再次手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6例,部分切除3例。随诊6月~5年,15例病人肿瘤未复发。结论 经额开颅术后残留及复发性垂体腺瘤可选择经蝶窦入路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经蝶窦入路
下载PDF
经蝶手术切除向鞍上生长垂体腺瘤的术前评估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齐春晓 王宁 +3 位作者 郭芳 李军 李莹 韩韶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显微镜手术切除向鞍上生长垂体腺瘤的术前难度评估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鼻蝶窦显微镜手术治疗的向鞍上生长的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呈哑铃型生长15例,非哑铃型生长47例。总结术前MRI结果、手术切除...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显微镜手术切除向鞍上生长垂体腺瘤的术前难度评估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鼻蝶窦显微镜手术治疗的向鞍上生长的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呈哑铃型生长15例,非哑铃型生长47例。总结术前MRI结果、手术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37例,近全切除16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视力视野障碍好转30例,一过性视力减退4例;头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21例;余病人无明显变化。发生术中脑脊液漏12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一过性尿崩症16例;电解质紊乱17例;无手术及并发症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经鼻蝶窦显微镜手术对切除向鞍上生长的垂体腺瘤仍是有效的治疗方式,详细的术前评估和术者的丰富经验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手术入路 经蝶窦 手术指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