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吊罗山濒危植物山铜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桂慧颖 方发之 +2 位作者 黎肇家 麦有专 张晓凤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5,共11页
为探究海南吊罗山山铜材(Chunia bucklandioides)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以当地山铜材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将种群集中分布区域设为典型样地并开展样地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年龄结构,采用动态量化分析、绘制存活曲线、计算生存函数... 为探究海南吊罗山山铜材(Chunia bucklandioides)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以当地山铜材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将种群集中分布区域设为典型样地并开展样地调查,以空间代替时间构建种群年龄结构,采用动态量化分析、绘制存活曲线、计算生存函数等方法分析现有种群结构特点和动态特征,并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推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吊罗山山铜材种群年龄结构接近不规则金字塔型,动态量化分析显示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第Ⅰ~Ⅲ龄级间存在衰退现象,种群增长性弱,稳定性差,受外界干扰敏感度高,有向稳定型种群转变的趋势。(2)随龄级增加,山铜材标准化存活个体数量减少,生命期望降低,死亡率和消失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3)生存分析显示吊罗山山铜材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4)经过未来2、4、6龄级时间后,Ⅰ~Ⅲ龄级个体数量将逐渐减少,Ⅳ~Ⅶ龄级个体数量少量增加,幼龄苗木自我更新能力不足,种群存在规模收缩和衰退的风险。研究表明,生境碎片化、分布范围小、植株结实量少和幼龄个体不足是导致吊罗山山铜材濒危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小区、辅助种子入土萌发、加快人工培育技术研究、人工扩大种群规模与数量和加强基础研究等方式,促进山铜材种群复壮与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山铜材 种群结构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生存资料的二次研究系列之二:R软件重建time-to-event结局的单个患者数据 被引量:5
2
作者 孟详喻 田国祥 +3 位作者 拜争刚 曹越 刘小平 曾宪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在原始研究中,对time-to-event结局的报道往往仅限于中位time to event和风险比。本文介绍一种使用R软件利用文献报道的Kaplan-Meier曲线、特定时间点无事件患者数(numbers at risk)和总事件数重建单个患者数据(IPD)的方法。
关键词 time-TO-EVENT 单个患者数据 R软件 Kaplan-Meier曲线 生存分析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 analysis of Populus euphratica population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arim River 被引量:11
3
作者 Wu, JunXia Zhang, XiMing +2 位作者 Deng, ChaoZhou Liu, GuoJun Li, Ho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4期250-256,共7页
Populus euphratica Oliv. is wid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Tarim River. Maintaining stability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is important to loc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s... Populus euphratica Oliv. is wide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Tarim River. Maintaining stability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is important to loc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s and four function curves (survival rate,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 mortality density, and hazard rate), and development index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arim Riv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ge structure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belonged to positive pyramidal type, which meant young age-class individuals occupied most populations. The number ofⅠ-Ⅱage classes accounted for 66.2% of whole population, and th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abundant subsequent seedlings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growth of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arim River. The survivorship curve of P. euphratica belonged to the Deevey Ⅲ (concave-type) and the development index was 47.72%. Four function curves revealed that the individuals of P. euphratica sharply decreased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then leveled off at the late stage of survival curve. Time sequence prediction models predicted that the number of midlife individuals would increase in future 10, 20, 30 years, and P. euphratica population grew steadily as a result of rich sapl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ulus euphratica POPULATION static life table survivorship curve survival analysis development index time sequence
下载PDF
福建省明溪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喜树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4
作者 张兴旺 谢艳萍 +2 位作者 吴晓敏 李垚 肖书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7-1044,共8页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为中国特有种,也是中国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在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福建省明溪县角溪区域有喜树种群野生分布点。为了探讨该区域喜树种群的生存状况,基于样地调查数据,以径级...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为中国特有种,也是中国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在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发现福建省明溪县角溪区域有喜树种群野生分布点。为了探讨该区域喜树种群的生存状况,基于样地调查数据,以径级代替龄级,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引入4个生存分析函数,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利用种群动态变化指数和时间序列模型对种群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1)喜树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各龄级均有个体分布,其中小树个体数量最多,幼苗、幼树存储量不足;种群动态指数在相邻龄级间存在一定的波动,Vpi和Vpi′的值均大于零,表明该种群当前属于增长型,但种群对外界干扰比较敏感,抗干扰能力较差。(2)静态生命表显示,喜树种群存活数量和个体生命期望值都随着龄级的增加逐渐下降;种群存活曲线趋近于Deevey-Ⅱ型,前期死亡率下降较为迅速,而后期死亡率下降趋于平缓;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第Ⅱ、Ⅷ龄级出现峰值。(3)生存分析表明,该种群具有前期迅速下降、中期小幅波动、后期逐渐衰退的变化特点。(4)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在经历未来2个龄级时间后,Ⅱ龄级和Ⅴ龄级个体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而经历未来4、6、8个龄级时间后,所有龄级个体数量均呈增长趋势。人为干扰、自然干扰、种子成苗率低是影响该地区喜树种群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建议采取就地保护、近地保护和加强宣传等拯救措施,保护和改善生境,促进喜树种群的更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3种海桑属濒危红树植物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孟文 钟才荣 +2 位作者 吕晓波 方赞山 程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以3种海桑属(Sonneratia)濒危红树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拟海桑(S.×gulngai)、卵叶海桑(S. ov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亡率等曲线分析其种群结构,并用生存分析与时... 以3种海桑属(Sonneratia)濒危红树植物——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拟海桑(S.×gulngai)、卵叶海桑(S. ov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亡率等曲线分析其种群结构,并用生存分析与时间序列对其未来的数量动态进行预测,以阐述其种群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为海桑属濒危植物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卵叶海桑种群结构为增长型;而由于缺乏幼龄个体,海南海桑和拟海桑均为衰退型。(2)三者的种群存活曲线都表现为Deevey-Ⅱ型,各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并随着龄级的增加呈波状上升趋势,其中海南海桑和拟海桑均在老龄阶段遇到了障碍,而卵叶海桑幼龄个体的发展遇到了瓶颈。(3)海南海桑和拟海桑种群自我更新能力较差,未来种群数量将逐渐衰退。卵叶海桑种群具有良好的恢复潜力,未来种群数量将逐步增加,但由于其种群个体数随龄级增加呈衰减趋势,若继续保持这种态势,将有可能导致龄级断层现象。(4)人类的养殖活动导致原有生境破碎化,产生了一系列不适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环境因子(光照、盐度、潮汐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海桑属濒危植物种群的自然更新。建议在加大天然种群就地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优化迁地保护策略和科学实施野外回归,并积极开展人工辅助育种工作,突破育种难题,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桑属 濒危红树植物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
下载PDF
濒危植物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自然种群结构及动态 被引量:81
6
作者 申仕康 马海英 +2 位作者 王跃华 王博轶 申国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04-2412,共9页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是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只在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有分布且种群数量不足200株。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猪血木种群的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是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只在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有分布且种群数量不足200株。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猪血木种群的高度结构和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猪血木种群幼年个体丰富,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少,受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种群在第Ⅱ级出现死亡高峰,且只有少量幼年个体能进入成年阶段生长,个体平均生存能力的期望在第Ⅳ级最大,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型,猪血木种群目前仍表现为稳定型种群。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猪血木种群具备一定的恢复潜能,故现有植株和生境斑块的保护是保持猪血木种群自然更新和进行种群恢复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
下载PDF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91
7
作者 解婷婷 苏培玺 +2 位作者 周紫鹃 张海娜 李善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272-4279,共8页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作为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种,它对于维护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沙拐枣种群的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种群的特定...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作为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种,它对于维护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沙拐枣种群的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以揭示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沙拐枣种群属于增长型,Vpi'=0.0233,表明该种群趋近于稳定型,但沙拐枣种群Ⅰ、Ⅱ龄级个体数目少于Ⅲ龄级的个体数目;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各龄级种群有相近的死亡率;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4、6、8个龄级时间后沙拐枣老龄个体逐渐增多,幼龄株数则有所降低,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因此,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和现有植株及生境的保护是保持沙拐枣种群自然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数量动态 被引量:78
8
作者 张文辉 许晓波 +1 位作者 周建云 谢宗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99-1804,共6页
为了对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数量动态评价和预测,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研究了秦岭冷杉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多数秦岭冷杉种群幼龄级个体数较少,中老龄个体数... 为了对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数量动态评价和预测,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研究了秦岭冷杉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多数秦岭冷杉种群幼龄级个体数较少,中老龄个体数量较大,呈衰退趋势.仅处于低海拔地区的秦岭冷杉木蓝苔草群丛中的种群(D种群)由于立地条件较好,幼龄级个体数量相对丰富,种群稳定.不同秦岭冷杉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尽管生境条件差异,但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不同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程度有关,一般Ⅲ~Ⅴ龄级死亡率较高.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40和80年中,不同秦岭冷杉种群均会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后减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对影响秦岭冷杉种群增长的10个环境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发现,乔木层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空气湿度对种群发挥有利影响,而人为干扰和光照强度对秦岭冷杉种群增长发挥不利影响.应充分利用秦岭冷杉性喜荫、耐寒、种子活力较强的特点,加强现有林分就地保护,重点是具有结实能力的中老龄个体;在阴坡地带,对林下灌木比较密集的群丛,通过砍灌、清理林下活地被物等抚育措施,为幼苗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就地采种育苗,扩大人工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环境因子 时间序列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国军 张希明 +2 位作者 朱军涛 吕朝燕 鲁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0-1256,共7页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群现状绘制径级结构图,编制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整体结构属于增长型,但梭梭种群幼苗个体少,...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梭梭种群现状绘制径级结构图,编制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种群整体结构属于增长型,但梭梭种群幼苗个体少,Ⅰ、Ⅱ龄级个体数目少于Ⅲ龄级的个体数目。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有关;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的影响,梭梭在Ⅲ~V龄级死亡率较高,种群在第Ⅳ级出现死亡高峰,且只有少量幼年个体能进入成年阶段,个体平均生存能力的期望在第Ⅳ级最大;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第Ⅱ、Ⅳ、Ⅵ、Ⅷ龄级的个体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和现有植株及生境的保护是保持梭梭种群自然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梭梭
下载PDF
紫茎泽兰种群年龄结构动态及对控制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孙晓玉 陆兆华 +1 位作者 于兴军 桑卫国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379,共7页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给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阐明紫茎泽兰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攀枝花地区设置了2 0个样地(10m×10m) ,对4种...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给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阐明紫茎泽兰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攀枝花地区设置了2 0个样地(10m×10m) ,对4种不同生境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进行了分析。这4个种群是该地区有代表性类型中紫茎泽兰的种群:路旁荒地、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林、阔叶林和阔叶林的林缘。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目前(几个类型总和)个体数量比重分别为:幼年期占92 .32 % ,青年期占6 .4 0 % ,成熟期占2 .2 0 % ,衰老期占0 .18% ,个体数量主要集中于幼年期。紫茎泽兰不同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显示,紫茎泽兰对4个种群的入侵过程是路旁荒地→阔叶林林缘→阔叶林→云南松林,尽管所处的生境差异较大,但基本属于DeeveyⅢ型,一年生幼苗死亡率高达97.30 % ,种群偏离典型曲线的程度与群落受干扰程度强弱有关,一般由幼年期到青年期和由成熟期到衰老期死亡率较高(分别为93.0 7%和92 .0 0 % )。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的3~5年中,紫茎泽兰种群仍然是以青年期和成熟期个体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种群年龄结构 控制 外来入侵植物 静态生命表 时间序列 存活曲线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阳坡林线方枝柏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郭其强 卢杰 +2 位作者 罗大庆 方江平 王贞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44,共5页
通过对海拔4320m以上林线0.8hm。样地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种群的每木调查,分析了阳坡林线特征、种群结构、数量动态及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西藏色季拉山海拔4320m为森林郁闭上限,阳坡林线上限为4520m,属渐变型林线;方... 通过对海拔4320m以上林线0.8hm。样地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种群的每木调查,分析了阳坡林线特征、种群结构、数量动态及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西藏色季拉山海拔4320m为森林郁闭上限,阳坡林线上限为4520m,属渐变型林线;方枝柏种群径级结构中Ⅰ~Ⅳ龄级个体所占比重较大,此后种群数量随径级增大而急剧减少;种群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Ⅰ和DeeveyⅡ之间,基本趋于稳定。死亡率(qx)和消失率(kr)变化基本趋势一致,都在Ⅲ龄级出现低谷,以后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均随龄级增加而上升;时间序列分析表明,未来种群发展老龄个体逐渐增多。说明方枝柏种群在Ⅳ龄级前能够适应高山林线区域特殊的生境条件,生长较好并发育到青壮年期,此后由于竞争加剧,导致种群发生自疏。这也是种群自身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高山生态系统恶劣生境中种群的一种适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枝柏 年龄结构 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
下载PDF
濒危植物太白红杉种群年龄结构及其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被引量:89
12
作者 张文辉 王延平 +1 位作者 康永祥 刘祥君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1-369,共9页
为了阐明太白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chinensis)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在太白山地区调查了 29个样地(10 m×10m),对处于不同生境的 5个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进行了分析。种群年龄... 为了阐明太白红杉(Larix potaninii var.chinensis)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在太白山地区调查了 29个样地(10 m×10m),对处于不同生境的 5个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进行了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各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于Ⅲ、Ⅳ、Ⅴ、Ⅵ、Ⅶ龄级(个体数量比重占68.64%),幼、老龄个体数量较少。受所处生境条件影响,不同种群年龄结构特点不同:海拔较低的种群(B)由于水热条件适宜,林内有林窗出现,幼龄级个体数相对丰富;而其他种群由于幼龄个体严重缺乏,衰退趋势明显。太白红杉不同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尽管所处的生境差异较大,但存活曲线基本属于Deevey Ⅲ型,种群偏离典型存活曲线的程度与幼苗缺乏程度有关,一般V-Ⅸ龄级死亡率较高。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60、100和200年中,各太白红杉种群均会呈现老龄级株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群稳定性维持困难。太白红杉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趋势与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等其他濒危植物比较,导致种群衰退的原因相似:在郁闭的林下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困难。应该利用太白红杉喜光、耐旱和中老年个体产种量丰富的特性,对现有太白红杉林分实行就地保护,合理抚育管理。低海拔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存活曲线 种群数量动态 时间序列
下载PDF
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88
13
作者 卢杰 郭其强 +1 位作者 郑维列 徐阿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60,共7页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种群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范繁荣等,2008).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是进行种群统计和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生存分析的4个函数(生存函数S(i)、积累死亡率函数F(i)、死亡密度函数f(ti)和危险率函数λ(ti))可以辅助种群生命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濒危植物梵净山冷杉野生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53
14
作者 李晓笑 王清春 +1 位作者 崔国发 杨传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79-1486,共8页
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贵州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实地踏查在梵净山冷杉主要分布地选取2个斑块,调查分析其种群年龄结构特征,量化确定种群结构类型,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对比... 梵净山冷杉(Abies fanjingshanensis)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中国贵州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实地踏查在梵净山冷杉主要分布地选取2个斑块,调查分析其种群年龄结构特征,量化确定种群结构类型,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对比不同生境下的异同点,以揭示梵净山冷杉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梵净山冷杉种群属于增长型,Vpt′=0.005 9,表明该种群趋近于稳定型;种群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种群生长前期个体数多于生长后期;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幼苗不足和幼树、小树的死亡率高是种群濒危的重要原因.(2)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梵净山冷杉种群具备一定的恢复能力,未来2、4和6个龄级时间后种群个体数均呈现小幅度的增加趋势.(3)不同生境条件下,种群结构差异不大,生境一的种群结构增长性略大于生境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冷杉 生境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任毅华 罗大庆 +1 位作者 方江平 卢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9-68,共10页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种群的结构动态及演替趋势,为该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800 m处设立100 m×100 m的典型样地,对固定样地内所有基径≥0.1 cm的乔木... [目的]研究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种群的结构动态及演替趋势,为该种群的保护与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800 m处设立100 m×100 m的典型样地,对固定样地内所有基径≥0.1 cm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记录树高、基径、胸径、生长状况等信息,对于基径<0.1 cm的幼苗采用抽样调查统计其数量.采用基径和胸径2个指标将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划分为13个龄级,分析该种群的龄级结构;利用种群动态量化方法计算相邻龄级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Vn)和种群结构对随机干扰的敏感性指数(Pmax)等;采用种群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方法,分析种群结构特征;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种群未来数量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量化预测.[结果](1)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呈典型的"金字塔"型,1龄级幼苗储备丰富.(2)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指数显示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对外界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种群林龄结构完整,1龄级阶段存在强烈的环境筛选作用,种群存活曲线趋向于直线型(Deevey-Ⅱ型)B3亚型,种群死亡率与消失率随龄级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4)生存分析表明,随龄级的增大,种群生存率逐渐降低,累积死亡率与生存率为互补关系,死亡密度与危险率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危险率曲线波动较大.(5)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呈增长趋势,与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分析结果一致.[结论]虽然各种指标均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目前处于稳定增长期,但结合生境及气候条件认为,该种群目前处于以地形、风、雪为主导的一种多元演替顶级的稳定期,今后一段时间其种群数量虽有波动,但不会偏离目前整体状态.考虑该种群对外界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进一步加强生境的保护,防止生境破坏引起种群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尖长苞冷杉 种群结构 种群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 色季拉山
下载PDF
濒危植物杜鹃红山茶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辛雷 孙振元 +4 位作者 李纪元 殷恒福 范正琪 徐翊 罗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3,共7页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以基径(BD)5 mm为径阶距划分径级,对分布于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进行了分析,通过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以基径(BD)5 mm为径阶距划分径级,对分布于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静态生命表进行了分析,通过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探讨该种群的生命过程,并对种群的时间序列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种群径级结构表现出小径级和大径级的个体存活数较少而中间径级的个体存活数较多的特征,其中,Ⅳ级(15 mm≤BD<20mm)至Ⅵ级(25 mm≤BD<30 mm)以及Ⅰ级(BD<5 mm)和Ⅱ级(5 mm≤BD<10 mm)的个体存活数分别占个体总存活数的52.0%和3.3%。从静态生命表看,个体存活数和个体标准化存活数的变化趋势与种群径级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个体标准化死亡数、个体死亡率和个体损失度在Ⅰ级至Ⅲ级(10 mm≤BD<15 mm)均为负值,Ⅳ级后随径级增大呈波动增加的趋势,Ⅸ级(40 mm≤BD<45 mm)后随径级增大呈波动减少的趋势;个体区间寿命在Ⅳ级和Ⅴ级(20 mm≤BD<25 mm)达到峰值,此后随径级增大而减少;个体总寿命、个体期望寿命和个体存活率总体上随径级增大而减少。该种群的个体标准化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曲线,显示该种群为下降型种群;个体死亡率曲线和个体损失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从Ⅲ级开始波动增加,无明显峰值。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与现存个体存活数相比,在未来2和5年后,Ⅷ级(35 mm≤BD<40 mm)至ⅩⅣ级(65 mm≤BD<70 mm)的个体存活数均呈增加趋势;在未来10年后,Ⅹ级(45 mm≤BD<50 mm)至ⅩⅤ级(BD≥70 mm)的个体存活数增加,且径级越大增加趋势越明显。总体上看,该种群幼苗缺乏,呈衰退趋势,为下降型种群;生境恶劣和人为干扰是主要致危因子。根据研究结果,对该种群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标准化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岷江上游林线附近岷江冷杉种群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41
17
作者 程伟 吴宁 罗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3,共5页
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林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岷江上游地区,岷江冷杉林一般在2 80 0~380 0m之间呈带状分布并且在阴坡形成林线。为了对岷江上游林线地段的岷江冷杉种群进行生存分析,在岷江上游林线附... 岷江冷杉(Abiesfaxoniana)林是青藏高原东南缘亚高山暗针叶林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岷江上游地区,岷江冷杉林一般在2 80 0~380 0m之间呈带状分布并且在阴坡形成林线。为了对岷江上游林线地段的岷江冷杉种群进行生存分析,在岷江上游林线附近弓杠岭(33°0 2′39″N,10 3°4 3′11″E)设置了10个样地,使用侧生轮枝计数或WinDENDRO系统对个体年龄进行确定。调查数据经匀滑技术处理,编制了岷江冷杉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岷江冷杉种群的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林线地段岷江冷杉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_Ⅲ型。2)林线地段岷江冷杉种群生存率呈单调下降趋势,生存率下降趋势前期高于后期,说明岷江冷杉种群幼苗死亡率高,种群后期比较稳定。3)林线地段岷江冷杉林整个生长期中出现了两个死亡高峰期,一个出现在幼苗向幼树过渡时期(0~4 0年),另一个出现在中龄时期(180年)。岷江上游林线地段岷江冷杉种群幼苗死亡率较高的原因可能和林线地段的温度较低、积雪厚度、风向、水分等环境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林线 岷江冷杉 种群 生存率 特定时间生命表 存活曲线
下载PDF
珍稀植物银砂槐中国分布区的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吕海英 王孝安 +1 位作者 李进 党千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7-183,共7页
通过对中国唯一银砂槐(Ammodendron bi folium)分布区——新疆伊犁河谷地塔克尔莫乎尔沙漠狭窄区域的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了银砂槐自然种群的径级结构图,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 通过对中国唯一银砂槐(Ammodendron bi folium)分布区——新疆伊犁河谷地塔克尔莫乎尔沙漠狭窄区域的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了银砂槐自然种群的径级结构图,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寿命期望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银砂槐种群结构中小径级个体较多,即I~Ⅲ径级占70.4%,Ⅳ~Ⅶ径级占27.62%,Ⅷ~X径级仅占1.98%,种群整体结构属于增长型,但I径级个体数少于Ⅱ径级,种群的自然更新相对较差。(2)静态生命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径级的增加银砂槐种群死亡率大致为上升趋势,且种群内基径超过3.5cm(Ⅷ径级)的银砂槐数量迅速下降,即研究区内银砂槐基径越接近Ⅷ径级就越接近其生理寿命。(3)研究区内银砂槐的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Ⅲ型,但I径级存活数低于Ⅱ径级,Ⅱ径级后存活数量迅速下降,说明该种群幼苗补充量较少,自然更新受阻。(4)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随着时间推移,种群未来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研究认为,新疆伊犁河谷地的银砂槐种群的生长发育主要受限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种内竞争,其种群的长期稳定维持较为困难,现有植株及生境斑块的妥善保护和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是该区银砂槐种群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砂槐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上游胡杨种群特征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俊侠 张希明 +1 位作者 邓潮洲 刘国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3-929,共7页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胡杨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生存率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种群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上游区域胡... 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胡杨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生存率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种群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同时,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上游区域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级所占比例较大;存活曲线接近DeeveyC(凹)型,且动态指数>0,表明胡杨种群结构合理,为增长型种群;生存曲线、累计死亡率曲线、死亡密度曲线和危险率曲线表明,胡杨种群前期幅度变化较大,后期趋于稳定;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由于丰富的后续资源,种群能够稳定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种群 特定时间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动态指数 时间序列
下载PDF
黄龙山白桦种群结构及其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薛瑶芹 张文辉 何景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白桦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其合理经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群落物种重要值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将黄龙山地区的白桦林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每个类型中的全部白桦个体为一个种群,分析白桦不同种群的年龄...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白桦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其合理经营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群落物种重要值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将黄龙山地区的白桦林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每个类型中的全部白桦个体为一个种群,分析白桦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存活曲线及静态生命表,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的发展趋势。【结果】黄龙山地区白桦种群幼龄个体较少,中老龄个体较多,基本呈衰退趋势;种群A幼龄株数相对较多,有一定更新能力;种群C、D衰退特征较为明显,其中种群D只在Ⅲ、Ⅳ龄级具有一定数量个体,几乎没有更新幼苗。种群A、B、C、D的生命表和存活曲线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Ⅰ、Ⅴ、Ⅵ龄级死亡率高,除种群A外,标准化最高存活量均出现在Ⅲ或Ⅳ龄级。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0,30,40和50年中,多数种群均呈现幼龄个体减少而老龄个体增加的态势,老化趋势较为明显。【结论】黄龙山白桦种群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特征,属于该地区的过渡种群,逐渐会被更加稳定的松栎混交林所取代,应根据各种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以促进群落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年龄结构 存活曲线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