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听声类形”:“声”的象喻及其文本运用
1
作者 郝潇 《北方论丛》 2024年第4期91-99,共9页
视觉和听觉相通,以看得见的形状描摹看不见的声音,涉及到中国古典语境中极其重要的“象”思维。“声”/“形”/“嗅”/“味”/“触”—“意”—“象”—“言”和“声”/“形”/“嗅”/“味”/“触”—“言”—“象”—“意”是“象”思... 视觉和听觉相通,以看得见的形状描摹看不见的声音,涉及到中国古典语境中极其重要的“象”思维。“声”/“形”/“嗅”/“味”/“触”—“意”—“象”—“言”和“声”/“形”/“嗅”/“味”/“触”—“言”—“象”—“意”是“象”思维的呈现方式。从感官的角度出发,“象”又分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之“象”。“声”或直接用“言”来表达,或统筹于使用“听声类形”等“通感”类表现手法的“言”,即“声”—“意”—“视觉之象”—“言”。“听声类形”是“象”思维运行的结果。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绝大多数来源于眼睛,大脑中存储的视觉景象最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象”思维和“听声类形”等“通感”类表现手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听声类形 “象”思维
下载PDF
《诗经》植物意象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青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9-62,共4页
《诗经》中有大量的植物意象,并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植物可以是女性的象征、寄情的赠物、婚恋生活的隐语,还可以代表婚恋的场所。本文对植物意象的内涵及其形成缘由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人特有的交感思维、强烈的生殖崇拜心理及现实生... 《诗经》中有大量的植物意象,并隐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植物可以是女性的象征、寄情的赠物、婚恋生活的隐语,还可以代表婚恋的场所。本文对植物意象的内涵及其形成缘由进行了分析,认为古人特有的交感思维、强烈的生殖崇拜心理及现实生活体验共同生成了植物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植物 交感思维 生殖崇拜
下载PDF
音画统一的艺术思想溯源 被引量:2
3
作者 洪敏 《艺术探索》 2009年第3期59-59,62,共2页
本文探讨了影视制作中音画统一的艺术思想来源,认为它的源头是通感。文章还分析探究了音画统一的形成原因并揭示了它在当代影视制作中的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 音画统一 通感 艺术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