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患儿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华 宋金岭 +1 位作者 张志国 王芳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对比2组中医证候评分、病症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胃肠激素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泌素(GS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动力素(MT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胃肠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暖胃汤 脾胃虚寒型 急性胃肠炎 小儿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Efficacy of Gastrosis No.1 Compound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Cold Syndrome:A Multi-Center,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声生 赵鲁卿 +6 位作者 汪红兵 吴兵 王垂杰 黄穗平 沈洪 魏玮 来要良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7期498-504,共7页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astrosis No.1 compound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Spleen (Pi) and Stomach (Wei) deficiency-cold syndrome. Method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astrosis No.1 compound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Spleen (Pi) and Stomach (Wei) deficiency-cold syndrome. Method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was performed in 5 centers.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of Spleen-deficiency and qi-stagnation syndrome (162 cas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groups give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M) Gastrosis No.1 compound or placebo in a 2:1 ratio. This trial included a 4-week treatment period and a 4-week follow-up period. The outcomes were the dyspepsia symptom scores (measured by total dyspepsia symptom scale and single dyspepsia symptom scale) and syndro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ore (measur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cale). The outcomes were noted at weeks 0, 4 and 8. Result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in the placebo group, patients in the CHM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dyspepsia symptom scores as rated by patients and investigators (P〈0.01), and also showed improvement in syndro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ore (P〈0.01).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 was reported. Safety tests obtained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showed no abnormal values. Conclusion: CHM Gastrosis No.1 compound wa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cold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dyspepsia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cold syndrom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原文传递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坚 朱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8例,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结合组,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治...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58例,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的29例患者作为结合组,将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治疗的29例作为单一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10%(27/29),高于单一组的68.97%(20/29)(P<0.05)。护理后,结合组的胃脘或脘腹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反酸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单一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得分高于单一组;VAS评分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护理满意度为96.55%(28/29),高于单一组的72.41%(21/29)(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腹部穴位按摩及隔姜灸护理,较仅使用腹部穴位按摩护理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脾胃虚寒证 腹部穴位按摩 隔姜灸护理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中医寒、热证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4
作者 王亮 黄作阵 +2 位作者 李中峰 王佳婕 李志红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83-88,共6页
目的:通过尿液代谢组学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继而阐述尿液代谢组学未能佐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寒、热辨证存在差异物质基础的原因。本研究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尿液样本,使用核... 目的:通过尿液代谢组学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继而阐述尿液代谢组学未能佐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寒、热辨证存在差异物质基础的原因。本研究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尿液样本,使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定量检测其代谢物的含量,运用PCA、PLS-DA以及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尿液中黄嘌呤、马尿酸、柠檬酸含量升高,肌酐、组胺酸、肌酸、鸟氨酸、磷酸肌酸的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证尿液中未找到具有明显差异的代谢物。结论:1.与健康人群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尿液中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尿素循环等代谢途径相关;2.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证之间未找到明显差异的代谢物,原因可能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与证候的特点、尿液样本的选取和处理、辨证诊断和实验过程中的误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代谢组学 证候 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寒证
下载PDF
1746例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黄锐梅 王文辉 +1 位作者 叶志宁 梁民联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971-1977,共7页
【目的】探究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胃息肉住院患者1746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好发部位、数量... 【目的】探究胃息肉中医证型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胃息肉住院患者1746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中医四诊资料以及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好发部位、数量、大小等,分析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1)性别方面,1746例患者中,女性1107例(63.40%),男性639例(36.60%),男女之比为1∶1.73;年龄方面,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中老年人是胃息肉的好发人群,≥40岁者占比高达87.40%。(2)中医证型方面,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脾胃气虚证最多[418例(23.94%)],其他按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寒湿阻滞证394例(22.57%)、脾胃湿热证353例(20.22%)、气滞痰阻证311例(17.81%)和痰瘀互结证70例(15.46%)。(3)不同性别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脾胃气虚证、寒湿阻滞证、气滞痰阻证、痰瘀互结证女性多于男性,而脾胃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岁患者多见脾胃气虚证,30~39岁和40~49岁患者多见脾胃湿热证,50~59岁患者多见气滞痰阻证,≥60岁患者多见寒湿阻滞证。(4)病理类型方面,胃息肉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胃底腺息肉1327例(76.00%),其他依次为增生性息肉266例(15.23%)、炎性息肉146例(8.36%)、腺瘤性息肉7例(0.40%);不同病理类型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胃底腺息肉以脾胃气虚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为主,炎性息肉以寒湿阻滞证为主,腺瘤性息肉以痰瘀互结证为主。(5)胃息肉数量方面,以多发性息肉为主[1120例(64.15%)],单发性息肉较少[626例(35.85%)];不同胃息肉数量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发性息肉以脾胃气虚证的占比最高(25.45%),单发性息肉以脾胃湿热证的占比最高(24.28%)。(6)好发部位及大小方面,胃息肉好发于胃体、胃底等部位,直径常≤0.5 cm;但不同发病部位及胃息肉大小之间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数量具有相关性;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中老年是胃息肉的好发人群;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脾胃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其余证型均以女性多见;胃底腺息肉以脾胃气虚证为主,增生性息肉以气滞痰阻证为主,炎性息肉以寒湿阻滞证为主,腺瘤性息肉以痰瘀互结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内镜特征 病理类型 中医证型 相关性 脾胃气虚 气滞痰阻 寒湿阻滞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影响
6
作者 李少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味...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8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中医症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6、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低于治疗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DA低于对照组,SOD及GSH-P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疼痛、胸胁满闷、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及倦怠乏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胃脘疼痛、胸胁满闷、食欲不振、嗳气吞酸及倦怠乏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味可有效减轻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脾胃虚寒型 胃溃疡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中医症候积分
下载PDF
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付慧 朱慧 《系统医学》 2024年第7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脾胃虚寒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 目的探讨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50例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脾胃虚寒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另予以理中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日均腹泻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结果治疗1周,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72 h,观察组日均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脾胃虚寒证临床疗效显著,促进症状改善,缩短腹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 脾胃虚寒证 理中汤加味方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老年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邓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究自拟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老年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蕲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CSG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 目的 探究自拟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老年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蕲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CSG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温中健脾养胃汤。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幽门螺杆菌(Hp)转阴时间、胃黏膜病理学评分、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P<0.05);观察组Hp转阴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且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理学评分、WBC计数、IL-6以及TNF-α水平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中健脾养胃汤辅助能提高CSG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能缓解胃黏膜病理学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脾胃虚寒证 温中健脾养胃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在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余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6期10-14,共5页
目的 研究温针灸联合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在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住院号录入系统后,采取住院号尾数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奇数)与观察组(偶数),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观... 目的 研究温针灸联合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在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住院号录入系统后,采取住院号尾数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奇数)与观察组(偶数),每组40例。对照组服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服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的同时采取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相关指标[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液EGF、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积分光密度、面积百分比)、血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两组胃痛、胃胀、乏力、纳差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胃痛、胃胀、乏力、纳差积分分别为(1.23±0.30)、(1.11±0.23)、(1.01±0.12)、(0.87±0.16)分,低于对照组的(3.97±0.46)、(2.55±0.34)、(1.58±0.21)、(1.58±0.27)分(P<0.05)。观察组溃疡面积(2.31±0.78)cm^(2)小于对照组的(4.81±1.89)cm^(2),溃疡复发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GF、胃液EGF、积分光密度、面积百分比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血清EGF(0.59±0.11)ng/ml、胃液EGF(0.83±0.16)ng/ml、积分光密度(1.78±0.23)D、面积百分比(28.72±4.12)%高于对照组的(0.43±0.10)ng/ml、(0.47±0.20)ng/ml、(1.34±0.24)D、(21.52±3.87)%(P<0.05)。治疗后,两组NO、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NO(74.80±9.75)μmol/L、IL-10(123.25±5.11)ng/L高于对照组的(62.14±10.25)μmol/L、(110.57±5.44)ng/L(P<0.05)。结论 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通过采取温针灸联合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后临床效果提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临床指标,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 小建中汤 温针灸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高学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64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64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施治。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便溏、神疲乏力积分分别为(0.90±0.18)、(0.87±0.16)、(0.92±0.19)、(0.86±0.17)、(0.93±0.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7±0.23)、(1.44±0.22)、(1.50±0.24)、(1.46±0.23)、(1.51±0.2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6、TNF-α、CRP水平分别为(14.27±2.54)ng/L、(20.33±3.02)ng/L、(4.59±0.78)ng/L、(3.02±0.75)mg/L,低于对照组的(18.96±3.31)ng/L、(27.84±3.56)ng/L、(7.13±1.16)ng/L、(6.87±1.28)mg/L(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中医证候,减轻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寒证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施治 临床效果 中医证候
下载PDF
温中补益方加减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的效果
11
作者 孙博 赵亚培 肖高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3034-3037,共4页
目的观察温中补益方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2年1—12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标准西药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 目的观察温中补益方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证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2年1—12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例)接受标准西药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中补益方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胃泌素水平降低,胃动素水平升高,观察组胃泌素水平更低,胃动素水平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与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补益方在胃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脾胃虚寒证 温中补益方 胃肠激素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用药规律
12
作者 郭臣宇 魏玉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9期38-43,共6页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和SPSS 26统计学软件挖掘中医疗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组方规律。方法:查阅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1992年1月-2022年12月中医药防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有关文献并提取其中的处方...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和SPSS 26统计学软件挖掘中医疗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组方规律。方法:查阅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1992年1月-2022年12月中医药防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有关文献并提取其中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分析用药四气五味、归经、高频药物、高频药对以及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方组合。结果:共筛选出中医处方116首,方剂中涉及中药155种,温性为核心药性,辛味为主要药味,归经以足太阴脾经为主。使用频次≥35的中药有16种,使用频次≥50的药对有12个,有13个药物配伍规则,关联规则显示药物组合为桂枝汤和六君子汤。获得10个核心药物组合和5个新方。根据统计数据可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中医治疗以健脾补虚为原则,以温中益气为重点,辅以制酸止痛;所得新方以理气健脾为核心,辅以制酸、消食、止痛。结论:现代医家立足于中医古方古法,治疗本病以温中补虚兼以祛痰为切入点,选方用药以人为本,多选用药食同源之药,以平调阴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相关方药具有抗氧化、促进胃液分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本研究为医家治疗本病提供用药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寒证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理中汤联合脐灸治疗小儿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9例临床观察
13
作者 耿宁 陈功福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4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理中汤配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77例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9),对照组予以西医疗法(盐酸伊托必利片加泮托拉唑钠肠溶片)... 目的:探讨理中汤配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77例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9),对照组予以西医疗法(盐酸伊托必利片加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理中汤配合脐灸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资料纳入SPSS21.0软件处理,比较中医证候总积分、胃动素(Motilin,MTL)、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评分及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MTL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更高,消化不良症状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GSRS量表评价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总体疗效来看:观察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中汤配合脐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 脐灸 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动素 中医证候总积分
下载PDF
加味理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29例
14
作者 刘生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7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脾胃虚寒证患者应用加味理中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58例PU患者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理中汤治疗,...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脾胃虚寒证患者应用加味理中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58例PU患者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胃肠激素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27/29),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泌素(GAS)水平较对照组低,胃动素(MTL)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U脾胃虚寒证患者应用加味理中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减轻病痛,提升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寒证 理中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合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张芳影 张维钢 周玲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究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合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黔西市中医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附子理中丸治... 目的探究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合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黔西市中医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附子理中丸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进行黄芪建中汤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织病理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组织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病例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6,P<0.05)。结论中医辨证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联合应用黄芪建中汤、温针灸治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组织病理评分,可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寒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芪建中汤 温针灸 中医证候积分 组织病理评分
下载PDF
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温针灸对脾胃虚寒证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刘文斌 孙维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温针灸对脾胃虚寒证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68例脾胃虚寒证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温针灸对脾胃虚寒证慢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68例脾胃虚寒证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胃镜下炎性反应改善情况、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镜下炎性反应改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痛隐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泛吐清水、腹泻评分分别为(1.36±0.15)分、(1.27±0.14)分、(1.38±0.19)分、(1.07±0.11)分、(1.17±0.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28±0.26)分、(2.05±0.29)分、(2.16±0.24)分、(1.83±0.15)分、(1.99±0.2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蛋白酶原Ⅱ为(14.29±1.87)ng/mL,低于对照组的(18.41±2.56)ng/mL,胃蛋白酶原Ⅰ、胃泌素-17分别为(126.97±10.59)ng/mL、(389.89±28.86)n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0.58±8.25)ng/mL、(348.63±25.41)n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温针灸可减轻脾胃虚寒证慢性胃炎患者胃部炎症,缓解症状,改善其胃黏膜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证 加味黄芪建中汤 温针灸
下载PDF
吴茱萸汤结合艾灸百会、三阴交穴治疗胃虚肝寒型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峥亮 刘丽军 魏莹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结合艾灸百会、三阴交穴治疗胃虚肝寒型眩晕临床效果,探究眩晕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研究纳入155例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77例)与中医组(78例),参照组患者研究过程...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结合艾灸百会、三阴交穴治疗胃虚肝寒型眩晕临床效果,探究眩晕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研究纳入155例胃虚肝寒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77例)与中医组(78例),参照组患者研究过程中脱落2例,中医组患者研究过程中脱落3例,最终纳入参照组(75例)与中医组(75例),参照组患者采取西医(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中医组患者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吴茱萸汤及艾灸百会、三阴交治疗,比较各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等)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izziness assessment rating scale,DARS)变化及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S)评分变化、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72/75)比参照组患者(86.67%,65/75)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等)、DARS评分及DHI-S评分、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及双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等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等)、DARS评分及DHI-S评分、BA与VA等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改善,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昏、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形寒肢冷等)、DARS评分及DHI-S评分、基底动脉(BA)及双侧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等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中医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皮炎(1.33%),参照组1例腹泻(1.33%),两组不良反应率相当,P>0.05。结论吴茱萸汤结合艾灸百会、三阴交穴治疗胃虚肝寒型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且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虚肝寒型眩晕 吴茱萸汤 艾灸 效果 不良反应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安云 陈伟刚 +2 位作者 李强斌 方圆 多红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27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组织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分... 目的:研究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27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组织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胃黏膜组织萎缩、肠上皮化生、活动性、病理总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痞满、胃痛、便溏、恶寒、嗳气证候积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使用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治愈率为37%。结论:加味黄芪桂枝汤治疗脾胃虚寒型CAG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病理状态,减轻患者症状,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加味黄芪桂枝汤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思清 周赛男 +2 位作者 韩运宗 刘琴 周姝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改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除正常组外,...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改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用耗气破气法结合饥饱失常法以及冰醋酸法建立脾胃虚寒证胃溃疡大鼠模型。模型组继续隔日上午给予致虚药并当日禁食,共持续20 d;奥美拉唑组、黄芪建中汤组大鼠在模型组的基础上每日下午使用相应药物治疗;正常组隔日上午及每日下午蒸馏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形态改变,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学改变,评估胃黏膜损伤指数(UI),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别采用PCR、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胃黏膜EGFR mRNA、蛋白表达。结果:黄芪建中汤组与奥美拉唑组大鼠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均可见轻度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腺体排布大致规整,未见明显溃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UI评分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建中汤组和奥美拉唑组大鼠UI评分明显降低(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黄芪建中汤组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黄芪建中汤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及IL-6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黄芪建中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可显著改善胃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芪建中汤上调EGFR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黄芪建中汤 脾胃虚寒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炎症因子 大鼠
下载PDF
从脑肠轴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及ERK1/2和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思清 韩运宗 +2 位作者 刘琴 周姝 周赛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651-1655,172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肠三叶因子3(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及肠三叶因子3(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每组15只。正常组隔日蒸馏水灌胃,每日不限饮食;其余组大鼠先以小承气汤结合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胃虚寒证模型,实验第11天采用冰醋酸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之后模型组继续隔日上午给予小承气汤并当日禁食,次日恢复饮食,共持续20 d;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大鼠除同模型组的每日处理外,每日下午分别给予4.2 mg/(kg·d)奥美拉唑和6.8 g/(kg·d)黄芪建中汤灌胃;正常组隔日上午及每日下午给予蒸馏水灌胃。实验结束后摘取各组大鼠胃,记录溃疡大小并计算胃溃疡指数,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胃组织中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p-ERK1/2、TFF3蛋白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胃黏膜正常,未见溃疡点及糜烂斑等;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皱襞存在中断,有点状溃疡、糜烂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黄芪建中汤组与奥美拉唑组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溃疡。奥美拉唑组和黄芪建中汤组大鼠的胃溃疡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胃组织中HGF及下丘脑和海马区中p-ERK1/2、TFF3蛋白表达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能促进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大鼠溃疡愈合,上调HGF、ERK1/2及TFF3的表达可能是其基于脑肠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脑肠轴 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 肝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肠三叶因子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