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许涤龙 钟雄 汤智斌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4,共6页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从三次产业和高能耗产业两方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与其能源消耗之间显示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表现出经济增长和...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从三次产业和高能耗产业两方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与其能源消耗之间显示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表现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能耗与经济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GDP增长会引起部分高耗能产业能耗的增长,但各产业能耗的增长幅度有很大的不同,能耗需求增长最多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划分来看,上游的金属冶炼加工产业、石油炼焦加工等产业耗能大,但对GDP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下游的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耗能较小,但是对GDP的拉动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产业 高能耗产业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协同影响
下载PDF
新型磷-硅阻燃剂和聚磷酸铵对PP的协效阻燃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秀云 李小吉 +2 位作者 马寒冰 徐康林 唐安斌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0-23,39,共5页
研究了一种含磷硅高分子阻燃剂(EMPZR)和聚磷酸铵(APP)对聚丙烯(PP)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当APP/EMPZR=20/15(质量比)时,所制得的阻燃PP复合材料氧指数达到28.0%,垂直燃烧达到UL-94 V-2级;与纯PP相比,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都没有下降;... 研究了一种含磷硅高分子阻燃剂(EMPZR)和聚磷酸铵(APP)对聚丙烯(PP)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当APP/EMPZR=20/15(质量比)时,所制得的阻燃PP复合材料氧指数达到28.0%,垂直燃烧达到UL-94 V-2级;与纯PP相比,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都没有下降;热失重分析(TGA)测试表明,阻燃PP材料在600℃时的残炭量为21.20%(质量分数),成炭率显著提高;扫描电镜(SEM)对残炭形貌的表征以及氧指数测试前后的阻燃PP材料的红外图谱分析证实了EMPZR和APP在PP中良好的协效阻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磷-硅阻燃剂 聚磷酸铵 协效作用 阻燃性
下载PDF
甲基橙-Cr(Ⅵ)复合体系光催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姜丽娟 王亚军 冯长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3,共5页
以自制TiO2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研究甲基橙(MO)-Cr(VI)复合体系的光催化反应。讨论了复合体系MO和Cr(VI)的质量配比、体系pH值、入射光波长、TiO2用量、焙烧温度以及改性TiO2对MO-Cr(VI)复合体系光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自制TiO2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研究甲基橙(MO)-Cr(VI)复合体系的光催化反应。讨论了复合体系MO和Cr(VI)的质量配比、体系pH值、入射光波长、TiO2用量、焙烧温度以及改性TiO2对MO-Cr(VI)复合体系光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体系光催化受MO-Cr(VI)质量配比、入射光波长、体系pH值和TiO2焙烧温度影响较大。Cr(VI)-MO质量配比在2/3~2/5时二者光催化协同作用效果最好。复合体系下MO和Cr(VI)的光催化效果比单一体系有较大提高。可见光下,单一体系基本无反应,而复合体系可以顺利进行。体系pH=1,40mg/L MO和20 mg/L Cr(VI)组成的50mL混合液,采用80mg(1.6 g/L)550℃焙烧的TiO2,λ≥420 nm可见光催化下,MO 40min完全脱色,Cr(VI)70 min完全被光催化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光催化 协同作用 TIO2 CR(VI) 甲基橙
下载PDF
含硅及特殊结构本质阻燃环氧树脂 被引量:3
4
作者 贾修伟 楚红英 刘治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30,共7页
对含硅和特殊结构本质阻燃环氧树脂以及协同本质阻燃体系进行了评述。与添加型阻燃环氧树脂、含卤本质阻燃环氧树脂和和含磷本质阻燃环氧树脂相比,含硅和特殊结构本质阻燃环氧树脂具有阻燃效率高、阻燃持久、物理性能较少受影响、环境... 对含硅和特殊结构本质阻燃环氧树脂以及协同本质阻燃体系进行了评述。与添加型阻燃环氧树脂、含卤本质阻燃环氧树脂和和含磷本质阻燃环氧树脂相比,含硅和特殊结构本质阻燃环氧树脂具有阻燃效率高、阻燃持久、物理性能较少受影响、环境友好等优势。含硅和特殊结构环氧树脂符合绿色阻燃趋势。采用协同阻燃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基材的阻燃性能。含硅和特殊结构本质阻燃环氧树脂存在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本质阻燃 环境友好性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二元氟碳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泡沫灭火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于水军 任茉 +2 位作者 陈南 谢高超 杨岱霖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0,共5页
选用环保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和4种碳氢表面活性剂,通过分析一元体系和复配体系溶液表面张力、稳泡系数的变化,筛选出具有良好复配效果的活性剂组合,并配制成6%的泡沫灭火剂,研究其灭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YM-316与YM-309未产生协同增效作... 选用环保型氟碳表面活性剂和4种碳氢表面活性剂,通过分析一元体系和复配体系溶液表面张力、稳泡系数的变化,筛选出具有良好复配效果的活性剂组合,并配制成6%的泡沫灭火剂,研究其灭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YM-316与YM-309未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与APG-0810复配效果最好,当YM-316添加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时,相比单一体系APG-0810,复配体系表面张力降低了11.7mN/m,泡沫高度增加了23mm,稳泡系数最高为0.989;灭火实验显示,泡沫灭火剂灭火时间为3.97s,灭火剂施放瞬间降温速度达到最大值32.8℃/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复配体系 协同增效 灭火性能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卢莉敏 林俊荣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2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3组:阿奇霉素组、红霉素组和联合组(黄芪注射液联用红霉素),每组90例。比较...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2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3组:阿奇霉素组、红霉素组和联合组(黄芪注射液联用红霉素),每组90例。比较3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联合组痊愈率(77.8%)、总有效率(95.6%)高于红霉素组和阿奇霉素组的44.4%、82.2%和64.4%、92.2%(P<0.05):联合组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红霉素组和阿奇霉素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发生率最低(3.3%),其次为阿奇霉素组(11.1%),红霉素组最高(27.8%)。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肯定,可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黄芪注射液 红霉素 阿奇霉素 协同效果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天然酚类化合物与两种化学杀菌剂的联合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佳俊 陶丽红 +5 位作者 叶敏 王凯博 吴文伟 何成兴 范黎明 苏发武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4期150-157,共8页
为探索天然酚类化合物百里香酚、和厚朴酚与化学合成杀菌剂百菌清、啶酰菌胺混配的增效作用,筛选出能够防治灰霉病的混剂,本研究将百里香酚、和厚朴酚分别与百菌清、啶酰菌胺以不同比例混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灰葡萄孢菌Botryt... 为探索天然酚类化合物百里香酚、和厚朴酚与化学合成杀菌剂百菌清、啶酰菌胺混配的增效作用,筛选出能够防治灰霉病的混剂,本研究将百里香酚、和厚朴酚分别与百菌清、啶酰菌胺以不同比例混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并将Bliss法、Mansour法和孙云沛法结合,以优化筛选方案,评价混剂的联合毒力。实验结果表明:将Bliss法、Mansour法和孙云沛法结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筛选工作量,且准确率较高;百里香酚和百菌清以质量比5:1、2:3、1:5和1:10比例混配,和厚朴酚和百菌清以质量比10:1、5:1、3:2、2:3和1:10比例混配均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和厚朴酚和百菌清以10:1比例混配时协同增效作用最明显,其CTC值为309.15,以1:10比例混配时抑菌活性最高,其对B.cinerea的EC50为0.29 mg/L,高于杀菌剂百菌清。因此,将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使用是筛选杀菌剂混剂配方的合理方案,天然酚类化合物百里香酚、和厚朴酚与百菌清以合理比例混配所得混剂具有防治灰霉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酚类化合物 百里香酚 和厚朴酚 合成杀菌剂 协同作用 灰葡萄孢菌
下载PDF
盐度和胁迫时间对九孔鲍?-淀粉酶基因表达量的联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钱佳慧 栗志民 +1 位作者 刘建勇 艾加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64,共8页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盐度和胁迫时间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淀粉酶基因表达量影响的联合效应,旨在为九孔鲍盐度驯化及海区推广提供指导。实验设定盐度范围为22~40,时间范围为0~72 h,建立了盐度、...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研究了盐度和胁迫时间对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淀粉酶基因表达量影响的联合效应,旨在为九孔鲍盐度驯化及海区推广提供指导。实验设定盐度范围为22~40,时间范围为0~72 h,建立了盐度、胁迫时间与?-淀粉酶基因表达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并通过分析明确了盐度和胁迫时间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盐度对九孔鲍?-淀粉酶基因表达量影响的一次效应不显著(P>0.05),而二次效应极显著(P<0.01),说明盐度与九孔鲍?-淀粉酶基因表达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随盐度升高,淀粉酶基因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盐度为31时淀粉酶基因表达量最大,此时九孔鲍消化能力最强。胁迫时间对淀粉酶基因表达量影响的一次效应显著(P<0.05),二次效应不显著(P>0.05),表明胁迫时间与九孔鲍?-淀粉酶基因表达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即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淀粉酶基因从开始低水平表达逐渐升高并恢复至正常表达水平。盐度和胁迫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建立模型可知,?-淀粉酶基因表达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P<0.05),且失拟项不显著(P>0.05),表明实验拟合出的方程有效。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80.05%,校正系数65.80%,预测系数50.18%,表明方程拟合度较好,模型选择较为恰当,可以为不同盐度和胁迫时间诱导下的淀粉酶基因表达量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 α-蛋白酶 盐度 胁迫时间 基因表达量 联合效应
下载PDF
一种新型膨胀阻燃剂的合成及与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阻燃LLDPE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文娟 杜隆超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96,共10页
一种新型膨胀阻燃剂(IFR)螺环磷酸酯缩硝基胍(SPDD)和4种有机修饰的有机层状双氢氧化物(OLDH)被成功合成.通过熔融混合法,LLDPE/IFR和LLDPE/IFR/OLDHs复合物被制备出来.XRD显示OLDHs的片层已经被剥离,得到LLDPE/IFR/OLDH纳米复合物.TGA... 一种新型膨胀阻燃剂(IFR)螺环磷酸酯缩硝基胍(SPDD)和4种有机修饰的有机层状双氢氧化物(OLDH)被成功合成.通过熔融混合法,LLDPE/IFR和LLDPE/IFR/OLDHs复合物被制备出来.XRD显示OLDHs的片层已经被剥离,得到LLDPE/IFR/OLDH纳米复合物.TGA数据显示SPDD提高了LLDPE的热稳定性.氧指数(LOI)数据表明SPDD明显提高了LLDPE的阻燃性.4份OLDHs取代SPDD不能增加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扫描电镜(SEM)显示,对比LLDPE/IFR/OLDHs样品,LLDPE/IFR(30%)膨胀炭层表面有许多球状膨胀的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阻燃剂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 协同效果 热稳定性 阻燃
下载PDF
表面微织构与表面涂层协同作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0
作者 鹿重阳 杨学锋 +1 位作者 吴元博 陈海龙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5,共6页
表面微织构因其独特的纹理结构不仅减小了摩擦副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抑制了"犁耕现象"的出现,而且可以实现润滑液的有效存储,进而达到"二次润滑"和"动压润滑"的效果。若将表面微织构的减摩特性与表面... 表面微织构因其独特的纹理结构不仅减小了摩擦副表面间的实际接触面积,抑制了"犁耕现象"的出现,而且可以实现润滑液的有效存储,进而达到"二次润滑"和"动压润滑"的效果。若将表面微织构的减摩特性与表面涂层的润滑特性结合起来,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则有望进一步改善摩擦副间的摩擦磨损性能。介绍了表面微织构在不同润滑条件下的减摩机理以及表面微织构与表面涂层协同作用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织构 表面涂层 二次润滑 动压润滑 协同作用
下载PDF
SF_6/N_2流注放电仿真及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学斌 鲁旭臣 +5 位作者 李斌 郑格玲 李鑫涛 庚振新 单长旺 林莘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建立反映气体放电过程中粒子运动特性的二维流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和通量校正传输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了50%SF_6+50%N_2在均匀电场下的放电规律,模拟了流注发展过程中粒子密度的分布情况,分析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对均匀电场的影响... 建立反映气体放电过程中粒子运动特性的二维流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和通量校正传输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计算了50%SF_6+50%N_2在均匀电场下的放电规律,模拟了流注发展过程中粒子密度的分布情况,分析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对均匀电场的影响。搭建气体放电实验平台,测量平板电极下绝缘间隙5 mm时SF_6/N_2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将SF_6/N_2击穿电压的实测值与折算值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混合比、气体压强对SF_6/N_2协同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注向阳极运动,放电间隙内的电子数密度不断增大;在放电初始阶段,空间电荷对电场的影响很小,随着电荷数量不断增加,空间电场产生明显畸变现象。SF_6/N_2混合气体击穿电压的实验测量值大于折算值,且SF_6含量越高,实测值和折算值越接近。可以看出,SF_6/N_2的协同效应在含有少量SF_6时较明显,而当SF_6含量较高时,混合气体的协同效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N2混合气体 流注放电 电子数密度 电场畸变 绝缘强度 协同效应
下载PDF
棘孢木霉组合应用对杨树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
12
作者 刘照莹 姜传英 +4 位作者 翟彤彤 常媛 姚志红 刘志华 张荣沭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4,共11页
为研制复方棘孢木霉菌肥制剂,在大田条件下将等浓度(5×10~3cfu·cm^(-3)土)不同组合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分生孢子T1(Ta536+Ta4)、T2(Ta536+Ta4+Ta492)和T3(Ta536+Ta4+Ta492+Ta650)根施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 为研制复方棘孢木霉菌肥制剂,在大田条件下将等浓度(5×10~3cfu·cm^(-3)土)不同组合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分生孢子T1(Ta536+Ta4)、T2(Ta536+Ta4+Ta492)和T3(Ta536+Ta4+Ta492+Ta650)根施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alis)组培移栽苗,研究棘孢木霉组合施用对山新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诱导时间和不同处理对苗高、地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P_n、Cond、C_i和T_r均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组的山新杨苗高、地径及干物质量均在不同程度上高于对照组(CK),作用效果为T3>T2>T1>CK;60 d时,T3、T2和T1组杨树苗生物量分别比CK增加17.99%、14.28%和10.54%;15 d时叶绿素含量比CK分别提高7.79%,6.91%和4.17%;叶绿素a/b值分别比CK提高7.79%、5.84%和4.73%。此外,处理组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_r)均高于CK,并且处理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以及光饱和点均高于CK。同时,诱导时间和不同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检测的多数指标(除P_n和C_i外)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4个棘孢木霉菌株组合施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菌株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增强促生长和改善光合的作用效果。并且T3组对山新杨苗的影响最大、作用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新杨 棘孢木霉 协同作用 促生长 光合作用
下载PDF
DPPH法测定自制蜂王幼虫美白、抗衰老防皱面霜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曜 陈平 +1 位作者 许赛慧 朱杰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8期143-144,共2页
通过比较VC对照品与自制蜂王幼虫美白、抗衰老防皱面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了解自制蜂王幼虫美白、抗衰老防皱面霜抗衰老、防氧化功效。结果表明自制蜂王幼虫美白、抗衰老防皱面霜中加入的VC与面霜里面的其他成分具有协同作用,具... 通过比较VC对照品与自制蜂王幼虫美白、抗衰老防皱面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了解自制蜂王幼虫美白、抗衰老防皱面霜抗衰老、防氧化功效。结果表明自制蜂王幼虫美白、抗衰老防皱面霜中加入的VC与面霜里面的其他成分具有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 蜂王幼虫 面霜 协同作用 DPPH自由基
下载PDF
基质浓度对ABR反应器SAD协同脱氮除碳效能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敏 姜滢 +3 位作者 汪瑶琪 韦佳敏 陈重军 沈耀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54-3261,共8页
为改善厌氧氨氧化对总氮(TN)去除不完全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胁迫的问题,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接种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污泥,通过不同基质浓度控制,构建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系统(SAD),并考察不同进水基质(... 为改善厌氧氨氧化对总氮(TN)去除不完全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胁迫的问题,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接种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与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污泥,通过不同基质浓度控制,构建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系统(SAD),并考察不同进水基质(COD、NO-2-N、NH+4-N)浓度对耦合系统脱氮除碳效能的影响及污染物去除规律.结果表明,在ABR反应器中可实现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耦合反应,并缓解了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效应.当进水COD、NO-2-N和NH+4-N浓度为260、185和100 mg·L-1,比例为2.6∶1.85∶1时,三者出水浓度分别低于10、1.0和0.9 mg·L-1,TN去除率达到99%,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C、N污染物的超低排放.不同基质浓度和比例条件下,目标污染物去除基本在第1隔室完成,去除率均在75%以上,且厌氧氨氧化反应在SAD耦合系统脱氮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 基质浓度 贡献率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Degradation of 4-chlorophenol in aqueous solution by γ-radiation and ozone oxidation 被引量:16
15
作者 HU Jun1, WANG Jianlong1,2 & CHEN Rong1 1.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Nuclear Energy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Wang Jianlo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06年第2期186-192,共7页
The degradation of 4-chlorophenol (4-CP) by using gamma rays generated by a 60Co source in the presence of O3 was investigated. The radiolysis of 4-CP and the kinetics of 4-CP min-eralizat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 The degradation of 4-chlorophenol (4-CP) by using gamma rays generated by a 60Co source in the presence of O3 was investigated. The radiolysis of 4-CP and the kinetics of 4-CP min-eralizat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he influence of initial 4-CP concentration and the free radicals scavengers (such as NaHCO3 and t-butanol) on the 4-CP degradation was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radiation rate was 336 Gy·min?1, 4-chlorophenol at concentration of 10 mg·L?1 could be completely degraded at the radiation dose of 2 kGy. The degradation of 4-chlorophenol could be described by a first-order reaction model, the rate constant of 4-CP degradation by combined ozonation and radiation was 0.1016 min?1, which was 2.4 times higher than the sum of radiation (0.0294 min?1) and ozonation (0.0137 min?1). It re-veal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radiation and ozonation resulted in synergistic effect, which can re-markably increas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4-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lysis 4-chlorophenol PRIORITY pollutant degradation O3 SYNERGISTIC effect kinetics.
原文传递
酚类抗氧剂在分子内协同稳定体系中的抗氧活性
16
作者 刘海军(译) 《聚合物与助剂》 2007年第4期22-26,12,共6页
在61和140℃评价了带有硫代丙酸酯的羟基氧萘满酮和羟基氧杂萘满在萘满氧化过程中的抗氧活性。发现两个酚在高温比不带硫代丙酸酯基团的对应形式更为有效。这种高活性被认为是由芳环引入硫代丙酸酯基团新增的抗氧功能所造成的。
关键词 抗氧剂 羟基氧蔡满酮 羟基氧杂萘满 硫代丙酸酯 增效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