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10,c12-CLA对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脂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杜瑞平 高民 卢德勋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2-16,共5页
试验首先建立了30日龄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块体外培养体系,共设2个处理,处理1为阴性对照(添加0.1mmol/l牛血清白蛋白,BSA),处理2添加100μmol/l的t10,c12-CLA,每个处理设6个平行,接种时即加入BSA与t10,c12-CLA进行处理至第10d,试... 试验首先建立了30日龄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块体外培养体系,共设2个处理,处理1为阴性对照(添加0.1mmol/l牛血清白蛋白,BSA),处理2添加100μmol/l的t10,c12-CLA,每个处理设6个平行,接种时即加入BSA与t10,c12-CLA进行处理至第10d,试验结束后收集细胞保存备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试剂盒检测研究t10,c12-CLA对猪皮下和背最长肌脂肪代谢关键酶(FAS、ME、LPL、HSL)和激素(INSR、GHR)及甘油三酯(TG)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μmol/lt10,c12-CLA显著降低了猪皮下脂肪TG含量并提高了猪背最长肌的TG含量(P<0.05);(2)100μmol/lt10,c12-CLA显著抑制了猪皮下脂肪FAS、INSR与背最长肌HSL和LPL的基因表达,促进了猪皮下脂肪HSL和背最长肌INSR的基因表达(P<0.05);(3)本研究结果从脂肪代谢关键酶类与调控激素方面揭示了t10,c12-CLA对猪皮下和背最长肌组织脂肪代谢与沉积的差异性调控机制,进一步证实了t10,c12-CLA抑制猪皮下脂肪沉积同时提高肌内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0 c12-cla 背最长肌 皮下脂肪 脂肪代谢关键酶 调控激素
下载PDF
t10,c12-CLA对猪皮下和背最长肌脂肪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瑞平 高民 卢德勋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6-30,共5页
试验首先建立了30日龄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块培养及皮下和肌内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共设2个处理,处理1为阴性对照(添加0.1mmol/lBSA),处理2添加100μmol/l的t10,c12-CLA,每个处理设6个平行,接种时即加入BSA与t10,c12-CLA进行处... 试验首先建立了30日龄猪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块培养及皮下和肌内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共设2个处理,处理1为阴性对照(添加0.1mmol/lBSA),处理2添加100μmol/l的t10,c12-CLA,每个处理设6个平行,接种时即加入BSA与t10,c12-CLA进行处理至第10d。试验全期通过MTT法(采用上述前脂肪细胞培养体系)及油红O染色技术(采用上述组织块培养体系)从细胞形态学角度探讨t10,c12-CLA对皮下和肌内脂肪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t10,c12-CLA对猪皮下和肌内脂肪前体细胞关键分化转录因子(PPARγ,ADD1,SEEBP1)的影响。MTT法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100μmol/lt10,c12-CLA显著抑制了猪皮下脂肪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显著促进了猪肌内脂肪前体细胞的分化(P<0.05),但对其增殖影响不显著,本部分结果从细胞形态学角度说明t10,c12-CLA对猪皮下和肌内脂肪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存在差异调控作用、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100μmol/lt10,c12-CLA显著抑制了猪皮下脂肪PPARγ的基因表达,促进了猪背最长肌PPARγ和ADD1的基因表达(P<0.05),本部分结果从前脂肪细胞分化调控角度说明t10,c12-CLA对猪皮下和肌内脂肪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差异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0 c12-cla 前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c9t11-和t10c12-共轭亚油酸抗癌和影响脂质代谢的异同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佩 沈生荣 +2 位作者 阮辉 刘琦 何国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97-301,共5页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位置和构象异构体的总称,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或二者的协同作用赋予了CLA的许多生理功能,比如抗癌、降低体脂含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在结构及...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组位置和构象异构体的总称,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或二者的协同作用赋予了CLA的许多生理功能,比如抗癌、降低体脂含量、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在结构及来源上存在一定差别——由于双键位置的不同,t10c12-CLA异构体比c9t11-CLA异构体更容易氧化;而在生理功能上二者也有差异——c9t11-CLA异构体的主要作用是抗癌,而t10c12-CLA则是降低体脂、血脂等,大量单一异构体的体外实验研究表明二者在抗癌及脂肪代谢的调节上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t11-共轭亚油酸 t10c12-共轭亚油酸 抗癌作用 机体构成 脂肪代谢
下载PDF
t10,c12-共轭亚油酸的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邓其兰 余冰 陈代文 《饲料工业》 2008年第23期17-21,共5页
t10,c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是CL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在天然CLA中的含量仅次于c9,t11-CLA,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食品。它是一种功能性营养成分,具有减少脂肪沉积、调节糖代谢、抗癌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在药物和食品等研究领域具有很... t10,c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是CL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在天然CLA中的含量仅次于c9,t11-CLA,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食品。它是一种功能性营养成分,具有减少脂肪沉积、调节糖代谢、抗癌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在药物和食品等研究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关于t10,c12-CLA的生理效应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信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0 c12-共轭亚油酸 生理效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The anti-tumor efficacy of c9,t11-CLA-PTX and t10,c12-CLA-PTX o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s:in vitro and in vivo
5
作者 杨科 李星火 +3 位作者 李丹 柯曦宇 张烜 张强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751-759,共9页
Considering the results of our previous research that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mixture-paclitaxel (CLA-mixture-PTX) possesses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melanoma and brain gliom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 Considering the results of our previous research that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mixture-paclitaxel (CLA-mixture-PTX) possesses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melanoma and brain gliom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anti-tumor efficacy of cis-9, trans- 1 1-conjugated linoleic acid-paclitaxel (c9, tl 1-CLA-PTX) and trans- 1 O, cis- 12-conjugated linoleic acid-paclitaxel (tl0, c12-CLA-PTX) on MCF-7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 in vitro cytotoxicity, apoptosis induction effect and cell cycle arresting effect of c9, t1 1-CLA-PTX and t10, c12-CLA-PTX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 vitro cellular uptake of c9, tl 1-CLA-PTX and tl0, cl2-CLA-PTX in MCF-7 cells were also analyzed. Besides,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c9, tl 1-CLA-PTX and tl0, cl2-CLA-PTX was evaluated in MCF-7 tumor bearing nude mice in vivo. The in vitro cytotoxic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lue of ICs0 of the tl 0, c l2-CLA-PTX is (0.17±0.02) μM, compared with that of (1.08±0.15) μM in CLA-mixture-PTX and (6.50±1.20) μM in c9, tl 1-CLA-PTX treatment group (P〈0.01). Both tl0, cl2-CLA-PTX and c9, t l 1-CLA-PTX in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total apoptotic cells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ntrol (P〈0.01). And the rank of apoptosis induction efficacy was t 10, c 12-CLA-PTX〉CLA-mixture-PTX〉c9, t 11-CLA-PTX (P〈0.01).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ells, the tl0, c12-CLA-PTX and c9, tl 1-CLA-PTX arreste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t the S and G2-M phase. The amount of cellular uptake of t 10, c 12-CLA-PT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LA-mixture-PTX (P〈0.0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9, t1 1-CLA-PTX (P〈0.01). The rank of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y was tl0, c12-CLA-PTX〉CLA-mixture-PTX〉 c9, t1 1-CLA-PTX (P〈0.01). In conclus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both tl0, cl2-CLA-PTX and c9, tl 1-CLA-PTX has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in MCF-7 cell line. And while c9, tl 1-CLA-PTX showed weaker inhibitory effect than CLA-mixture-PTX,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 was presented by t10, c12-CLA-PTX, which could b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for CLA-mixture-P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 tl 1-cla-PtX t10 c12-cla-PtX Apoptosis cell cycle cellular uptake Anti-tumor efficacy
原文传递
C5-6、T12-L1、L4-5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压缩力学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建军 张远石 +2 位作者 王溪源 赵宝林 马洪顺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对比分析C5-6、T12-L1、L4-5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压缩力学性质,确定不同部位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是否具有不同的压缩力学性质。人死后1 h内解剖取出死者C1-S1脊柱标本,以线锯切取C5-6、T12-L1、L4-5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各13个。在日本岛... 对比分析C5-6、T12-L1、L4-5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压缩力学性质,确定不同部位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是否具有不同的压缩力学性质。人死后1 h内解剖取出死者C1-S1脊柱标本,以线锯切取C5-6、T12-L1、L4-5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各13个。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实验机上进行实验。实验速度为5mm/min,以统计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L4-5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最大载荷大于T12-L1和C5-6组,差异显著(P<0.01);C5-6组最大位移大于L4-5组和T12-L1组,差异显著(P<0.01);L4-5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最大应力大于C5-6和T12-L1组,差异显著(P<0.01);C5-6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最大应变大于L4-5和T12-L1组,差异显著(P<0.01)。C5-6、T12-L1、L4-5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的压缩力学性质有一定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脊柱 c5-6 t12-L1 L4-5 压缩 力学性质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小鼠VCAM-1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慧 朱恒 +6 位作者 褚亚男 徐芬芬 刘元林 唐博 李喜梅 胡亮钉 张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6-140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转染建立稳定高表达VCAM-1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VCAM-1基因过表达对MSC免疫学特性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构建小鼠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转染建立稳定高表达VCAM-1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并初步探讨VCAM-1基因过表达对MSC免疫学特性的影响。以小鼠脾脏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小鼠VCAM-1基因cDNA,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扩增的cDNA片段插入PMSCVmigr-1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PMSCVmigr-1-mVCAM-1,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293细胞,收获含有病毒颗粒的上清;用病毒上清感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 1/2)并检测其表达。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高表达VCAM-1的MSC在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中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正确构建了小鼠VCAM-1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逆转录病毒上清感染MSC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目的基因VCAM-1在MSC表面高表达。高表达VCAM-1的MSC对刀豆素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VCAM-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并使其在MSC中稳定高表达。高表达VCAM-1的MSC对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本课题为进一步研究VCAM-1基因调控MSC干预免疫相关性疾病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粘附分-1 间充质干细胞 c3H10t 1/2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白介素-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克罗恩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谭诗云 吴鹏波 +2 位作者 张国 罗和生 叶会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3603-3608,共6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2-08关于IL-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CD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2-08关于IL-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CD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1.4软件计算合并效用量OR及其95%CI,运用Egger's回归法、Begg秩相关法检测论文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1670例患者和3312例对照.各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IL-10基因819T/C多态性多态性与CD风险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共显性遗传模型T/TvsC/C:OR=0.90,95%CI(0.70,1.17);T/CvsC/C:OR=0.84,95%CI(0.56,1.27);显性遗传模型:OR=0.97,95%CI(0.86,1.10);隐性遗传模型:OR=0.90,95%CI(0.71,1.14)].结论:基于目前研究结果显示,IL-10基因819T/C多态性与CD风险无明显相关性.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白介素-10 819t c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C3-4、T9-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弯曲(屈曲)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彭传刚 杨琦 李鹏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3年第2期94-96,共3页
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C3-4、T9-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进行弯曲(屈曲)实验,分析C3-4、T9-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弯曲(屈曲)力学性质,确定不同部位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是否具有不同的弯曲(屈曲)力学性质。取C3-4、T9-10、L2-3椎间... 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C3-4、T9-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进行弯曲(屈曲)实验,分析C3-4、T9-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弯曲(屈曲)力学性质,确定不同部位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是否具有不同的弯曲(屈曲)力学性质。取C3-4、T9-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各13个,以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弯曲(屈曲)实验。以统计学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L2-3组最大载荷、最大弯距、最大应力大于C3-4、T9-10组,差异显著(P<0.05),T9-10组最大载荷、最大弯距、最大应力大于C3-4组,差异显著(P<0.05)。C3-4、T9-10、L2-3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的弯曲(屈曲)力学性质有一定区别,标本的横截面积越大,承受的载荷和应力越大,但不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脊柱 c3-4 t9-10 L2-3 弯曲 力学性质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hMSH2IVS12-6T>C多态性与胃癌危险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波 洪岩 +5 位作者 高兴 张国强 肖献秋 周凤英 董晓 龚伟达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36-339,344,共5页
目的 探讨碱基错配修复基因hMSH2IVS12-6T〉C多态性与江苏宜兴人群胃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552例胃癌患者和592例年龄(±5岁)、性别相匹配的非胃癌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 TaqMan M... 目的 探讨碱基错配修复基因hMSH2IVS12-6T〉C多态性与江苏宜兴人群胃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552例胃癌患者和592例年龄(±5岁)、性别相匹配的非胃癌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 TaqMan MGB (minor grove binder) 探针对hMSH2IVS12-6T〉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发生风险的关联性,通过分层分析探讨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等因素对罹患胃癌的影响.结果 与hMSH2IVS12-6TT基因型相比,TC和CC基因型均与胃癌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性(P=0.882和P=0.569).合并突变基因型TC+CC并不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调整OR=0.96, 95%CI=0.75~1.23, P=0.756).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性别、年龄等因素与胃癌的发生风险亦无显著关联性.结论 hMSH2IVS12-6T〉C多态性与江苏宜兴人群胃癌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SH2IVS12-6tc多态性 基因分型 人群胃癌易感性 胃癌发生风险因素
下载PDF
C12-10/35型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化学补水方式节能改造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增辉 叶晓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c12-10/35型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 化学补水方式 节能改造 效益分析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长链非编码RNA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晨 高艳 +1 位作者 李静 潘秋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0期3223-3229,共7页
背景:人类长链非编码RNA是现今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报道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但其在成骨分化方面的机制并不明确。目的:观察人类长链非编码RNA在经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小鼠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背景:人类长链非编码RNA是现今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报道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但其在成骨分化方面的机制并不明确。目的:观察人类长链非编码RNA在经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小鼠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首先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成骨指标基因检测。对C3H10T1/2细胞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下的成骨分化过程长链非编码RNA表达变化进行芯片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组和未经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组的表达变化,筛选出表达下降的基因。过表达相应长链非编码RNA后观察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C3H10T1/2细胞导致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72 h后,碱性磷酸酶、Id1、骨钙素、Runx2、sp7表达上升(P<0.05)。未诱导C3H10T1/2细胞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细胞芯片杂交后结果比较,下降达1.5倍的长链非编码RNAs有24条,其中只有AK035085有内含子。与未过表达AK035085的对照组相比,骨形态发生蛋白2诱导72 h后AK035085过表达的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Id1、骨钙素、Runx2、sp7表达均下降(P<0.05)。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刺激C3H10T1/2细胞发生成骨分化,AK035085可能对C3H10T1/2细胞的成骨分化存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长链非编码RNA c3H10t12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分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多用途基因捕获C3H/10T1/2细胞阳性克隆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明科 邹仲敏 +1 位作者 罗成基 粟永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以10T1/2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模型,构建用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及恶性转化分子机制等研究的基因捕获阳性克隆库.方法:Dra I线性化逆转录病毒基因捕获载体ROSAFARY后,与pIRES2-EGFP用脂质体共转染phoenix细胞,LacZ染色证明转染... 目的:以10T1/2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模型,构建用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及恶性转化分子机制等研究的基因捕获阳性克隆库.方法:Dra I线性化逆转录病毒基因捕获载体ROSAFARY后,与pIRES2-EGFP用脂质体共转染phoenix细胞,LacZ染色证明转染成功后收集病毒上清感染10T1/2细胞.经潮霉素筛选获得阳性克隆,为排除假阳性克隆用LacZ部分片段PCR进行鉴定.结果:ROSAFARY脂质体转染phoenix细胞后48h,GFP指示的转染效率约为20%~30%,LacZ染色有大约10%的阳性率.150mg/L潮霉素筛选病毒感染的10T1/2细胞,挑取药物抗性克隆,PCR鉴定后获得43个阳性克隆,LacZ染色5个为捕获基因高表达细胞克隆.结论:基因捕获技术建立非胚胎干细胞的克隆是可行的,成功建立的基因捕获阳性克隆库为应用基因捕获技术揭示成体干细胞分化及恶性转化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捕获 c3H/10t1/2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R β-半乳糖苷酶类
下载PDF
MФ1和MФ2对γδT细胞体外抗胃癌细胞SGC-7901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侠 费素娟 +2 位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吴萍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φ1)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φ2)培养上清液对人γδT细胞增殖、表面标志、杀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FN-γ诱导培养Mφ1,用M-CSF培养Mφ2,已戊烯焦磷酸法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 目的:探讨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Mφ1)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Mφ2)培养上清液对人γδT细胞增殖、表面标志、杀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FN-γ诱导培养Mφ1,用M-CSF培养Mφ2,已戊烯焦磷酸法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巨噬细胞、γδT细胞表面标志,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0、IL-12含量,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γδT细胞增殖的影响.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对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培养10d的Mφ1和Mφ2均高表达CD68(73.2%vs61.8%),Mφ1分泌IL-12的浓度显著高于Mφ2(35mg/Lvs9mg/L,P<0.01)Mφ1分泌IL-10的浓度明显低于Mφ2(15mg/Lvs87mg/L,P<0.01).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增值率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338%vs11%,0,P<0.01).Mφ1培养上清作用后的γδT细胞表面标志γδTCR表达率高于Mφ2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97.3%vs89.1%91.3%,P<0.05).不同浓度Mφ1上清组对γδT细胞的杀瘤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或Mφ2组(70.18%vs51.38%,47.25%,P<0.01).结论:Mφ1能够促进γδT细胞生长,而且能够提高γδT细胞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Mφ2对γδT细胞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 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 ΓΔt细胞 白介素-10 白介素-12
下载PDF
C4~5、T11~12、L5~S1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扭转力学的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清华 周成亮 +2 位作者 白玉和 任园 张树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2,36,共4页
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C4~5、T11~12、L5~S1椎间盘与椎体进行扭转实验,分析C4~5、T11~12、L5~S1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扭转力学性质,确定不同部位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是否具有不同的扭转力学性质。取C4~5、T11~12、L5~S1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 对正常国人新鲜尸体C4~5、T11~12、L5~S1椎间盘与椎体进行扭转实验,分析C4~5、T11~12、L5~S1椎间盘与相邻椎体的扭转力学性质,确定不同部位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是否具有不同的扭转力学性质。取C4~5、T11~12、L5~S1椎间盘与相邻椎体标本各13个。在扭转实验机上进行实验。实验速度为5度/min,以统计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C4~5组标本最大扭矩为979.6±148.94Ncm;最大扭转角为12.8±1.97°;最大切应力为4.24±0.71 MPa;T11~12组标本最大扭矩为2525.3±358.5 Ncm;最大扭转角为10.97±1.28°;最大切应力为5.86±0.83 MPa。C4~5、T11~12、L5~S1标本扭转力学性质有一定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脊柱 c4-5 t11-12 L5-S1 扭转 力学性质
下载PDF
C1235/10型汽轮机轴封漏汽、旋转隔板卡涩原因分析及改造
16
作者 李苏红 柴淑玲 赵升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7-68,共2页
中国铝业山西分公司热电分厂针对一期C1 2 35 / 1 0型 3号汽轮机轴封漏汽量大、旋转隔板卡涩 ,以及机组纯凝工况运行时 ,第 2压力级后旋转隔板前压力高、机组不能带满负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并在大修中实施 。
关键词 c12-35/10 汽轮机 轴封 漏汽 旋转隔板 卡涩 检修
下载PDF
C12—35/10型汽机超速保护系统的改进
17
作者 李兆文 卢青海 裴爱珠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4年第4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c12-35/10 气轮机 超速保护系统 改进 转速 脉冲油压
下载PDF
C12——35/10型汽轮机汽封改造前后分析
18
作者 陈仙绒 《有色金属分析》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主要介绍了汽封的工作原理及汽封改造前后的经济性、安全性分析。
关键词 c12-35/10 汽轮机 汽封 汽封环 汽封套 弹簧片 轴套 节流 凸肩式汽封 齿型汽封
下载PDF
CL-20晶型转变行为及转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牛诗尧 高红旭 +2 位作者 曲文刚 李娜 赵凤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HNIW)的晶型特征、转晶方式、转晶影响因素、转晶机理等4个方面总结了其晶型转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影响CL-20转晶的因素主要有溶剂、温度等;转晶的方向主要由各种晶型之间的吉布斯自由能决定;转晶机... 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HNIW)的晶型特征、转晶方式、转晶影响因素、转晶机理等4个方面总结了其晶型转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指出影响CL-20转晶的因素主要有溶剂、温度等;转晶的方向主要由各种晶型之间的吉布斯自由能决定;转晶机理主要通过Ostwald规则和溶液介导相变(SMPT)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指出今后转晶研究发展的重点是转晶的热动力学和抑制技术。附参考文献45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20 HNIW 晶型转变 Ostwald规则 溶液介导相变 转晶机理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晓峰 赵俊琴 +5 位作者 周青 李建勇 王旭敏 张源源 郑鑫 关琴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4期4207-420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类型及不同类型基因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40例高血压病人。MTHFR C677T基因检测:采用EDTA抗凝抽取2 mL静脉血,...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类型及不同类型基因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40例高血压病人。MTHFR C677T基因检测:采用EDTA抗凝抽取2 mL静脉血,提取、配液,使用Roche Applied Science Light Cycler480荧光PCR仪器扩增,应用PCR荧光探针法结果判读。血浆Hcy采用循环酶法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试剂盒由上海荣盛公司提供)。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人MTHFR C677T基因类型有3种,分别为CC型、CT型、TT型。MTHFR C677T 3种不同基因类型病人血浆Hcy水平不同,TT型病人血浆Hcy水平最高,CC型病人最低;TT型病人血浆Hcy水平高于CC型和CT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高血压病人MTHFR C677T基因存在多态性,该基因突变影响相关代谢酶活性及血浆Hcy代谢率,是导致血浆Hcy水平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N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