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8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式设计影响要素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沙春发 伍贝贝 苏文成 《设计》 2024年第12期94-96,共3页
针对参与式设计概念模糊以及用户参与性较弱现状,明确参与式设计要素,梳理用户参与目的、参与方法和工具。围绕参与式设计协作要素:参与者知识和参与工具,具体阐述参与对象和参与模式。并将参与式设计中的工具、技术和方法从参与形式角... 针对参与式设计概念模糊以及用户参与性较弱现状,明确参与式设计要素,梳理用户参与目的、参与方法和工具。围绕参与式设计协作要素:参与者知识和参与工具,具体阐述参与对象和参与模式。并将参与式设计中的工具、技术和方法从参与形式角度分成制作、讲述和表演3类,探讨具体应用时目的与方式。参与式设计是一种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获取用户的需求以及创新想法。通过分析参与要素与方法特点,设计实现非专家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工具,将对参与式设计在用户研究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设计 隐性知识 协作模型 设计工具 用户研究
下载PDF
组织支持对专利密集型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知识贡献为中介
2
作者 周霞 邱晓晴 黎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3期106-115,共10页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46家专利密集型企业的150名专利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并采用研发人员参与研发的专利数量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探讨组织支持与研发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贡献(显性知识贡献和隐性知识贡献)的中介作用和成...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46家专利密集型企业的150名专利研发人员为调研对象,并采用研发人员参与研发的专利数量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探讨组织支持与研发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贡献(显性知识贡献和隐性知识贡献)的中介作用和成长需求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组织支持与研发人员绩效呈正相关,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可以从更高水平的隐性知识贡献中受益,组织支持对隐性知识贡献的积极效应部分由成长需求强度来调节。由此提出企业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民主政策等方法来塑造高水平的组织支持、注重组织内部评估体系以增强员工贡献的意识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支持 显性知识贡献 隐性知识贡献 成长需求强度 创新绩效
下载PDF
基于蔡氏混沌的隐性知识转移仿真研究
3
作者 苏屹 刘桐赫 张傲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9,共11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过程已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分析隐性知识转移阻力变化对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形态的影响,在梳理现有隐性知识转移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混沌理论构建蔡氏混沌隐性知识转移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隐性知识在...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过程已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分析隐性知识转移阻力变化对隐性知识转移过程及形态的影响,在梳理现有隐性知识转移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混沌理论构建蔡氏混沌隐性知识转移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隐性知识在主体间转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隐性知识转移具有初始状态敏感性等混沌特征,随着知识主体间合作与竞争平衡关系的变化,输出方转移意愿、输出方转移能力、接收方吸收动机、合作信任强度、互动交流程度也随之变化,隐性知识转移呈现出隐性知识转移全阻力类型、隐性知识转移高阻力类型、隐性知识转移中阻力类型、隐性知识转移低阻力类型以及隐性知识转移零阻力类型5种类型。基于仿真研究结果,提出隐性知识转移效果提升对策,同时,为隐性知识具有反馈机制的双向非线性转移过程研究提供新的量化方法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转移 知识管理 混沌理论 蔡氏混沌
下载PDF
包容性文化视域下隐性知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喻登科 熊曼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7-117,共11页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背景下,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成为重中之重。丰富多样的知识是支持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核心资源,而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资源中最具价值的部分。从丰富性、异质性、动态性三维度考察隐性知识多样性,将创新绩效分为探索式...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背景下,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成为重中之重。丰富多样的知识是支持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核心资源,而隐性知识是企业知识资源中最具价值的部分。从丰富性、异质性、动态性三维度考察隐性知识多样性,将创新绩效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种,以2017—2021年1613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来源,开展包容性文化视域下隐性知识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隐性知识丰富性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隐性知识异质性和动态性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部分路径上,包容性文化三维度(低权力距离、集体主义、低不确定性规避)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能够强化隐性知识多样性的作用效果。对直接效应的进一步检验表明,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但在不同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企业中存在一定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隐性知识多样性在创新情境中复杂作用机制的认识,丰富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理论,对企业组织建设包容性文化与开展创新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绩效 知识多样性 隐性知识 包容性文化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投桃报李:临时员工助人行为对正式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影响机制
5
作者 刘善仕 玉胜贤 刘嫦娥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7,共14页
多元雇佣触发的员工内部关系矛盾问题日趋复杂,如何促进多元雇佣聚力发展,已成为零工经济情境下理论和实践领域着力探讨的核心议题。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关系认同和感知义务作为中介变量,将任务相依性作为边界条件,构建临时员工... 多元雇佣触发的员工内部关系矛盾问题日趋复杂,如何促进多元雇佣聚力发展,已成为零工经济情境下理论和实践领域着力探讨的核心议题。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引入关系认同和感知义务作为中介变量,将任务相依性作为边界条件,构建临时员工助人行为对正式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双路径机理模型,旨在分析临时员工助人行为对正式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作用效果及潜在机制。通过对三阶段收集的237份纵向数据分析表明:关系认同和感知义务在临时员工助人行为与正式员工隐性知识分享之间起中介作用;任务相依性会强化临时员工助人行为对关系认同和感知义务的影响效应,并且任务相依性能够调节关系认同和感知义务的中介路径,即任务相依性程度越强,临时员工通过关系认同和感知义务对正式员工隐性知识分享的正向影响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人行为 关系认同 感知义务 任务相依性 隐性知识分享
下载PDF
体育教学中默会知识的存在形式及习得路径
6
作者 罗海平 全朝云 蒋建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默会知识广泛存在于体育教学之中,精准识别体育教学中的默会知识,是深化认知、创新教法、提升质量的重要基础。该文以维特根斯坦对强弱默会知识的分类研究为理论依据,从学科知识阻隔、运动感觉具身性、运动技能情境依赖3个方面,论述体... 默会知识广泛存在于体育教学之中,精准识别体育教学中的默会知识,是深化认知、创新教法、提升质量的重要基础。该文以维特根斯坦对强弱默会知识的分类研究为理论依据,从学科知识阻隔、运动感觉具身性、运动技能情境依赖3个方面,论述体育教学中默会知识的存在形式及形成机理。以此为基础,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提出:运用“家族相似”整合跨学科知识;建立单项一体化课程,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创设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对背景类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等默会知识的习得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默会知识 存在形式 习得路径
下载PDF
西方文学理论语言中心论的困境和中国文学理论崛起的历史使命
7
作者 孙绍振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期45-62,I0003,I0004,共20页
西方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后现代文学理论,以反本质主义对正统理性观念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甚至颠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但对文学的质疑,以其文化批评的普遍性淹没了文学的特殊性,导致文学虚无论和反审美占据... 西方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后现代文学理论,以反本质主义对正统理性观念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甚至颠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但对文学的质疑,以其文化批评的普遍性淹没了文学的特殊性,导致文学虚无论和反审美占据主流,后虽有新审美等号称审美的“复仇”,其排斥心理情志的语言中心论之线性思维却依然故我。当此百年文化巨变之际,吾人当以实践真理论和辩证法结合中国文学优秀传统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作历史之崛起。本文本着文本第一性的原则,首先从经典文本中概括出文学文本并非语言中心论单因单果之线性关系,而是表层意象、中层意脉、深层文学形式的三维立体结构。文本的整体结构不但在数量上大于各要素之和,而且在性质上是“形质俱变”的。西方文论之失更在于把文本作为成品被动接受,成品作为结果的单一化淹盖着丰富复杂的原因。有效解读当如海德格尔所言“进入作品创作过程中”,才能看出作家创作的匠心。想象自己是作者,想象自己如何驾驭意象、文脉、形式,对照经典文本,发现其间的差距,这就有望从仰望转到攀登经典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中心 线性思维 反审美 新审美 默知识 文本的三层次 设想自己是作者
下载PDF
科学教育中科学家的角色与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晶 姜雪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63,共14页
部分科学家参与科学教育的专业实践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是发展高质量科学教育的关键要素。科学家为何以及应该如何深度参与到其他专业群体之中,即科学教育中科学家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问题,尚缺乏适当的分析框架。互动型专长这一概念框... 部分科学家参与科学教育的专业实践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是发展高质量科学教育的关键要素。科学家为何以及应该如何深度参与到其他专业群体之中,即科学教育中科学家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问题,尚缺乏适当的分析框架。互动型专长这一概念框架,强调科学研究中的默会规范,以及外行沉浸于科学研究活动与科学群体之中的重要性,适用于分析当前科学教育如何实现实践转向。当下的科学实践存在着社会−认知上的层级迁移、更强的默会程度和交叉性等特征,科学发展的动态性和科学探索的复杂性给科学教育变革带来了新挑战。科学教育在将科学认知实践的真实过程、与认知实践相关的社会维度等转化为教育资源时,衔接不足。通过参与校内外科学教育,科学家能够促进科学外行的互动型专长,自身也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认知受益。科学家深度参与科学教育有多重角色,是促进学生参与和理解真实的科学认知实践的衔接者和资源提供者、科学教育领域的合作研究者。通过传递真实的科学研究过程、澄清学科交叉中的多重概念与推理、促进理解科学模型、促进有科学证据的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家能够发挥的功能可以是:提升课程质量、影响教学实践、提升基础教育科学教师的培养层次,助力学生成为认知实践的主体,培养科技人才、促进有科学证据的科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家 交叉科学 互动型专长 默会知识 科学教师
下载PDF
从知识管理角度探讨中医传承新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兴 杨正 +3 位作者 孙鹏程 白明华 方旖旎 王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中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本文从知识管理角度,阐述了五种中医传承模式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组成,系统梳理了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创新性地将SECI知识管理模型引入中医传承研究中,构建中医知识传承创新模式... 中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本文从知识管理角度,阐述了五种中医传承模式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组成,系统梳理了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创新性地将SECI知识管理模型引入中医传承研究中,构建中医知识传承创新模式,通过隐性知识社会化、隐性知识外部化、显性知识组合化、显性知识内部化4个方面提出中医知识传承的新思路。该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医传承中的显隐性知识循环转化,为中医传承事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中医药 传承模式
下载PDF
运动技能的本质定位、获得机制及教学策略——基于波兰尼默会认知理论的考察
10
作者 朱丹阳 李启迪 邵伟德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5,共7页
当前,学界对于“运动技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人是如何习得运动技能的”等体育教学原理问题仍缺乏哲学认识论层面的深入探讨。基于波兰尼的默会认知理论,认为运动技能的本质是能力之知,并在探究身体具身性、主体亲知性、动态整合性... 当前,学界对于“运动技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人是如何习得运动技能的”等体育教学原理问题仍缺乏哲学认识论层面的深入探讨。基于波兰尼的默会认知理论,认为运动技能的本质是能力之知,并在探究身体具身性、主体亲知性、动态整合性等认知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运动技能的获得机制:运动技能的习得是认识主体发挥自身的默会能力,进行动态反复的默会整合过程。基于此,在运动技能教学中,应突出范例优先规则、形成共感、亲身体验、生成理解力4个方面,即提供直接的手把手教学、建立师生身体运动感觉共同体、创设深度体验的运动学习情境、优选领会式教学模式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尼 默会认知 运动技能 焦点意识 辅助意识 寓居
下载PDF
零件加工隐性工艺知识获取方法研究
11
作者 张一鸣 刘金锋 +3 位作者 陈亚杰 瞿鹏飞 景旭文 刘晓军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08,共10页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工艺的深入应用,如何高效利用积累的工艺知识,已成为提升工艺设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然而隐性工艺知识却存在难以获取、描述与转化的技术瓶颈,严重阻碍智能化工艺设计模式推广。为此,提出了一种复杂零件加工的隐性工艺... 随着制造业数字化工艺的深入应用,如何高效利用积累的工艺知识,已成为提升工艺设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然而隐性工艺知识却存在难以获取、描述与转化的技术瓶颈,严重阻碍智能化工艺设计模式推广。为此,提出了一种复杂零件加工的隐性工艺知识获取方法。首先,利用等宽法对结构化工艺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构建基于文本挖掘的隐性工艺知识获取流程,并通过产生式规则对隐性工艺知识表达;然后,基于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融合的知识推理方法,并采用最近邻算法实现隐性工艺知识的识别;最后,以船用柴油机缸盖类复杂加工零件为验证对象,对加工隐性工艺知识获取方法进行了有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产生式规则 文本挖掘 案例推理 规则推理 最近邻算法
下载PDF
重访科层制:对议事协调机制的类型学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心怡 孟天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6,共13页
议事协调机制长期被视为破解科层制协同困境的制度设计,但现有研究对议事协调机制的类型学缺乏系统考察。基于对W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参与式观察发现,领导小组在调度中出现“小组失灵”,而工作组与工作专班表现出更强的议事协调能力。以行... 议事协调机制长期被视为破解科层制协同困境的制度设计,但现有研究对议事协调机制的类型学缺乏系统考察。基于对W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参与式观察发现,领导小组在调度中出现“小组失灵”,而工作组与工作专班表现出更强的议事协调能力。以行政知识和政治权威的正式与非正式形式为框架,研究分析三种议事协调机制的类型与适用情境:领导小组是权力导向型,适用于改革性、开创性情境;工作组是事务导向型,适用于任务性、统筹性情境;工作专班是资源导向型,适用于攻坚性、焦点性情境。科层制作为理解现代政府的理论基础,伴随着行政改革的浪潮历经衰落与回归,其与议事协调机制的关系尚未在理论层面得到充分讨论。重访科层制有助于在常规政治生活的视野内锚定议事协调机制的类型与功能,呈现新时代整体性政府建设的组织调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层制 议事协调机制 应急管理 工作组 工作专班 领导小组 隐性知识
下载PDF
无知知识观:教学认识的新视角
13
作者 魏同玉 徐文彬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
知与无知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认识论中的重要话题,但无知在认识活动中却常常被刻板化为不知、偏见和误解。无知因整合了内容之知、能力之知和状态之知等知识要素而具有多层内涵:一是指分立的个人知识和理性不及之下“知道那个”的“一般无... 知与无知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认识论中的重要话题,但无知在认识活动中却常常被刻板化为不知、偏见和误解。无知因整合了内容之知、能力之知和状态之知等知识要素而具有多层内涵:一是指分立的个人知识和理性不及之下“知道那个”的“一般无知”,二是指“知道如何”的“默会无知”,三是指只能应对不能克服或避免的“必然无知”,由此超越了对无知的单向度认识,使无知本身具有的逻辑品格和情境特质得以澄清。无知知识观为诠释当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教学的本质在于开智启慧,教学的价值诉求在于学生主体性在场的显现,教学的发生过程在于实施无知之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知知识观 教学认识 无知之教 默会无知 必然无知
下载PDF
写作课程知识的默会属性及其转化研究
14
作者 邹佳叡 荣维东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根据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所有知识都是由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构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默会属性,写作课程知识也不例外。将古德莱德课程层级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可以从理想课程、正式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层面揭示出写作课程知识在开发、... 根据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所有知识都是由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构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默会属性,写作课程知识也不例外。将古德莱德课程层级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可以从理想课程、正式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层面揭示出写作课程知识在开发、选择与呈现以及教学中所蕴含的默会属性。在默会知识视域下,根据不同层面课程的性质和需求,可以确定四条写作课程知识的转化路径,分别是建立权威的学术研究共同体,提升写作课程知识开发的认可度和合法性;研制全面的写作课程知识选择标准,并优化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提升语文教材编制的科学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实践;创设开放、互动、共享的写作情境,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写作实践社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课程知识 古德莱德课程层级理论 显性知识 默会知识 知识转化
下载PDF
隐性知识深度服务体系架构及其协同机制
15
作者 张建华 张淑唯 +1 位作者 温丹丹 杨岚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99,134,共9页
[研究目的]明晰需求导向下的隐性知识深度服务体系功能、要素、架构及其协同机制,提升隐性知识应用价值、改善其创新效益。[研究方法]基于深度服务理念,融合系统科学和协同学思想,从用户与环境双重视角,利用Kano模型与WBS方法剖析隐性... [研究目的]明晰需求导向下的隐性知识深度服务体系功能、要素、架构及其协同机制,提升隐性知识应用价值、改善其创新效益。[研究方法]基于深度服务理念,融合系统科学和协同学思想,从用户与环境双重视角,利用Kano模型与WBS方法剖析隐性知识服务需求、厘清其结构;在此基础上,由需求结构推演系统功能结构,基于一般系统方法论之结构方法反演隐性知识服务体系架构;进而,以WSR系统方法论分析隐性知识深度服务体系要素及其间作用机理,并基于协同学思想讨论该体系架构的协同机制。[研究结论]明确了隐性知识深度服务体系架构及其协同机制,丰富了相关理论成果,为实践域内应用系统的顶层设计提供了遵循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服务 深度服务 用户需求 体系架构 系统科学 协同机制 KANO模型 WBS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意会”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对费孝通扩展学科界限思想的再研究
16
作者 刘亚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72,共14页
费孝通晚年的社会学思想发生了从生态研究向心态研究的转向。心态研究包括两方面含义: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和人性的整全特征。这在其2003年扩展社会学学科界限的思想中得到进一步强化。扩展学科界限思想至少包括两个方面:议题的扩展和... 费孝通晚年的社会学思想发生了从生态研究向心态研究的转向。心态研究包括两方面含义: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和人性的整全特征。这在其2003年扩展社会学学科界限的思想中得到进一步强化。扩展学科界限思想至少包括两个方面:议题的扩展和方法的扩展。在议题方面,“意会”概念扩展了传统社会关系的概念,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层面的关系。费孝通在对“讲不清楚的我”的“意会”探索中,与美学的“意象”“意境”有了对接。后者提供了“意会”在现象学层面的表征,社会学对此思考的方法随之发生扩展,这便是走出传统实证主义藩篱,由此自内而外构建世界图景的“直觉”方法得到重视。“意会”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纳入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扩大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根本上受益于中国古典思想天人合一观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意会 心态 人与自然
下载PDF
河北省吸纳京津隐性知识资源的对策研究
17
作者 陈威莉 刘志国 薛梅 《河北科技图苑》 2024年第2期89-92,81,共5页
隐性知识资源是决定区域发展水平的核心变量。由于隐性知识资源存量的差距,导致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中处于劣势地位。河北省应该通过人才交流、产业合作和成果交易、高校之间的多元互动等措施有效吸收京津地区的隐性知识资源。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 隐性知识 知识管理
下载PDF
黎族织锦工艺中的经验、技术与知识
18
作者 李康 张君 金嘉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黎族织锦工艺知识体系是指黎族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经过长期潜移默化传承的手工艺经验、技术、艺术和知识的聚合,是黎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黎族织锦的发展经历了“无纺布—麻纺—棉纺”的漫长历程,其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手工艺... 黎族织锦工艺知识体系是指黎族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经过长期潜移默化传承的手工艺经验、技术、艺术和知识的聚合,是黎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黎族织锦的发展经历了“无纺布—麻纺—棉纺”的漫长历程,其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手工艺人,他们集构思、制作、生产于一体,通过在日常生活、长期劳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促进技术的发展,而这种技术进步和知识体系的形成伴随着织锦的制作逐渐产生,涵盖了自然社会、工艺技术、思维认知、文化思想等各个方向和层面。在经验、技术知识化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织锦工艺知识体系。该文以黎族织锦工艺为例,探寻黎族传统工艺中的经验、技术、艺术与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经验 织锦技术 审美意识 具身性 隐性知识 知识体系
下载PDF
药品技术转移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探讨
19
作者 孙利民 赵震震 +1 位作者 刘雪松 韩莹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药品技术转移是药品生命周期中重要环节,技术转移的成功与否密切关系着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而知识转移是技术转移的核心。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药品知识管理相关指南要求,整理药品技术转移的常见问题,探讨技术转移过程中知识... 药品技术转移是药品生命周期中重要环节,技术转移的成功与否密切关系着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而知识转移是技术转移的核心。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药品知识管理相关指南要求,整理药品技术转移的常见问题,探讨技术转移过程中知识管理面临的挑战,为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品生命周期管理和提升药品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库恩科学诠释学的核心要义:理解即思想革命
20
作者 赵翊圻 史现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6-27,共12页
分析库恩思想从1947年顿悟所带来的“旧科学文本之新读法”,到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作为世界观的范式;从1964年《思想实验的作用》中的理解即“重新概念化过程”,到1969年《再论规范》中范式本质之体现的意会知识——“发现相似... 分析库恩思想从1947年顿悟所带来的“旧科学文本之新读法”,到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作为世界观的范式;从1964年《思想实验的作用》中的理解即“重新概念化过程”,到1969年《再论规范》中范式本质之体现的意会知识——“发现相似性的能力”;从1982年《可通约性、可比较性、可交流性》中强调理解是对科学文本中整体思维结构的理解,到专业词典的分类结构的三次变化可见:库恩以“理解即思想革命”为核心的科学诠释学思想为弥合科学和人文的鸿沟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工具和本体论视角,其核心——理解即身处其中的研究者自身思想革命与视域融合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独特探索路径与思维模式。一方面,库恩通过“新读法”揭示出文本背后作为整体世界观的范式,另一方面他又将思想革命呈现为词汇网络变革的语言革命,指出对科学史学家与科学哲学家来说,理解是解释的基础,诠释是包含学习—理解—解释的整个过程。在库恩科学诠释学中,历史情境的重要性与在方法论诠释学中相同,但其包含着实践性这一自然科学所带来的本质属性,同时,对系统性的要求更强,并因库恩而自然地含有着主客统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文本 范式 意会知识 语言革命 不可通约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