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沪通长江大桥工程河段河床演变及桥位比选 被引量:6
1
作者 杜德军 张胡 +1 位作者 夏云峰 吴道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6,共5页
沪通长江大桥是新建沪通铁路及通苏嘉城际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初步选定十二圩、十三圩和西界港作为备选桥位,随后通过河床演变分析,从岸线、等高线、深泓线和断面的变化4个方面对桥位进行了... 沪通长江大桥是新建沪通铁路及通苏嘉城际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初步选定十二圩、十三圩和西界港作为备选桥位,随后通过河床演变分析,从岸线、等高线、深泓线和断面的变化4个方面对桥位进行了深入比选。分析结果认为:工程河段具备建桥的宏观河势条件;十二圩河段较为稳定,十三圩河段次之,西界港河段变化较大。综合考虑岸线资源利用,推荐十三圩桥位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拟建桥梁的设计与决策提供更为充分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深泓线 桥位比选 横港沙 沪通长江大桥
下载PDF
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河段纵剖面演变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兴菊 虞邦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7-110,共4页
以1992年实测淮河中游纵剖面为基础,分析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河段纵剖面形态,研究了1951~2005年54年来沿程纵剖面变化规律.除局部河段外,淮河中游深泓以下切为主,近期下切速度加快,文中系统分析了深泓下切成因.
关键词 淮河中游 纵剖面 深泓 下切
下载PDF
南黄海辐射沙洲主要潮沟的变迁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海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利用1966年和1977年海图、1995年和2000年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结合1980年以来的陆地卫星影像和2000年的岸滩实测剖面资料对南黄海辐射沙洲区主要潮沟的位置进行了解译与分析,得出上述4个时期研究区内主要潮沟深泓线位置图。对不同时期潮... 利用1966年和1977年海图、1995年和2000年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结合1980年以来的陆地卫星影像和2000年的岸滩实测剖面资料对南黄海辐射沙洲区主要潮沟的位置进行了解译与分析,得出上述4个时期研究区内主要潮沟深泓线位置图。对不同时期潮沟深泓线位置图进行几何校准与叠加,对比潮沟深泓线的迁移。结果表明:潮沟具有往返周期性摆动的特点,短期摆动速度明显快于长期摆动,主沟槽最大变动速度达127m/a,而支沟槽变动速度更大。潮沟摆动与沙洲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两者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辐射沙洲目前处于破碎、萎缩阶段,除沙洲中心及陆岸岸滩仍有淤积外,大部分沙洲处于侵蚀状况,同时沙洲有整体向陆迁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洲 潮沟深泓线 SAR影像 配准与叠加 南黄海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网河近20年河床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静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7,20,共4页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前珠江三角洲网河河床演变特征,并采用80年代和90年代末的河道地形图,通过对比珠江三角洲各主要河道的深泓线、平均河底高程以及河道容积、河床断面宽深比的变化,分析珠江三角洲80年代后的河床演变特征。对比分析结...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前珠江三角洲网河河床演变特征,并采用80年代和90年代末的河道地形图,通过对比珠江三角洲各主要河道的深泓线、平均河底高程以及河道容积、河床断面宽深比的变化,分析珠江三角洲80年代后的河床演变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河床演变规律——20世纪80年代前以淤积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末转变为以冲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河道演变 深泓线 河床断面宽深比
下载PDF
洪潮双向水流作用下的急弯河段治理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磊岩 包增军 何震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受洪潮水流交互作用的水域,水沙条件复杂,其弯道治理较一般河流难度更大,实施效果具有更多不确定性。为了解受洪、潮水双向水流作用下的急弯河段治理效果,以钱塘江河口闻家堰段弯道治理为例,在已实施完成的凹岸抛石护岸结合凸岸退堤切... 受洪潮水流交互作用的水域,水沙条件复杂,其弯道治理较一般河流难度更大,实施效果具有更多不确定性。为了解受洪、潮水双向水流作用下的急弯河段治理效果,以钱塘江河口闻家堰段弯道治理为例,在已实施完成的凹岸抛石护岸结合凸岸退堤切滩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利用治理前后多年实测水文地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弯道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洪潮水水流条件、深槽分布、冲刷高程、回淤速度等因素变化。结果表明,闻家堰段弯道治理后,其弯道效应大为减弱,水流条件得到改善,深槽分布向江中外移且最低冲刷高程抬高,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为类似急弯治理工程提供借鉴。同时,还采用河相关系法和断面平均值统计法对工程实施后的平衡断面进行了预测分析,初步确定了河段清淤条件,可对后续工程的运行维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潮水流 急弯河道 河道治理 深槽分布 回淤特征
下载PDF
1990年以来黄河第一湾齐哈玛河段砾质网状河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高超 王随继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2-1364,共13页
黄河第一湾的网状河型因其砾石质的河床质而与砂床质网状河明显不同,但是其具体的冲淤特性、河道与河间地的稳定性等是否与砂质网状河具有相似之处,尚待揭示。以齐哈玛乡主河道长约为12 km的砾石质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1... 黄河第一湾的网状河型因其砾石质的河床质而与砂床质网状河明显不同,但是其具体的冲淤特性、河道与河间地的稳定性等是否与砂质网状河具有相似之处,尚待揭示。以齐哈玛乡主河道长约为12 km的砾石质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年、2001年、2013年和2016年共4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和2011年与2013年两期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图像数据,结合野外采样观测分析其1990-2016年间的平面形态变化与沉积特征。结果表明:砾石质网状河整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众多分支河道与河间地无明显冲淤现象。网状带面积仅增加2.43%,陆地与水体面积比例接近1∶1;网状带部分小型河间湿地及河间岛屿呈现碎片化现象,导致河间湿地个数逐渐增加,最大增加率为62.16%。河道主流线长期左右迁移交替变化,且变化率相对稳定,受主流线迁移的影响,主河道内部河间岛屿形态变化较大,其河岸变化率为5 m/a。网状河众多支河道非常稳定,平均河宽变化率仅为1 m/a左右。河岸沉积物以细砂或粉砂为主,黏土含量较高,粒度分布曲线呈现多峰,这与砂质网状河流河岸以泥质沉积物为主略有不同,但河岸及河间湿地茂密的植被保护了众多分支河道免受侵蚀、维持了河道的稳定性,这也是砾石质网状河流体系具有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质网状河 网状带 河间湿地 主流线 沉积物 黄河
原文传递
Evolution of the gravel-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 within the Qihama reach of the First Great Bend of the Yellow River 被引量:1
7
作者 GAO Chao WANG Suij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306-320,共15页
The anastomosing river that is present within the First Great Bend of the Yellow Riv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and-bedded rivers of this type because it contains gravel-bedded material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 The anastomosing river that is present within the First Great Bend of the Yellow River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and-bedded rivers of this type because it contains gravel-bedded material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nastomosing river are similar to those seen in sand-bedded form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channel and interchannel wetlands. Four Landsat images from 1990, 2001, 2013, and 2016 alongside two Google Earth(GE) images from 2011 and 2013 were utilized in this study in tandem with field sampling and observations to select a 12 km main channel length section of the Qihama reach anastomosing river. This section was then used to determine variations in channel planform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ver a 26 year perio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is gravel-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 has exhibited a high degree of stability overall, and that there has been no obvious channel and wetland bank erosion and deposition. Data also show that over the 26 years of this study, anastomosing belt area increased by 2.43%, while the ratio of land to water area remained almost equal. The number of wetlands has also increased along this river section at a rate as high as 62.16% because of the fragmentation of some small interchannel examples, while the talweg has alternately migrated to either the left or right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at a relatively stable rate. Indeed, as a result of the migration of this line, there has been significant turnover in the number of islands within the main channel while bank shift has occurred at a rate of about 5 m/yr. The numerous anastomosing channels within this river section remained very stable over the course of this study, characterized by a mean annual migration rate of just 1 m/yr, while the sediments in bank columnar section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fine sands or silts with a relatively high clay content. The sediment grain-size distribution curve for this river section contains multiple peaks, distinct from the muddy sediments within bank columnar sections from sand-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s. The dense vegetation within riparian and interchannel wetlands alongside this river reach has also protected anastomosing channels from erosion and maintainedtheir stability, a key feature of this gravel-bedded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l-bedded anastomosing RIVER anastomosing belt WETLANDS talweg sediments Yellow RIV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