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Based Protocols for Global/Semi-Global Finite-Time Consensus of Multi-Agent Systems
1
作者 Zongyu Zuo Jingchuan Tang +1 位作者 Ruiqi Ke Qing-Long Han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4年第6期1381-1397,共17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global/semi-global finite-time consensus for integrator-type multi-agent sys-tems.New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based protocols are pro-posed to achieve global and semi-global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global/semi-global finite-time consensus for integrator-type multi-agent sys-tems.New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based protocols are pro-posed to achieve global and semi-global finite-time consensus for both single-integrator and double-integrato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leaderless undirected and leader-following directed commu-nication topologies.These new protocols not only provide an explicit upper-bound estimate for the settling time,but also have a user-prescribed bounded control level.In addition,compared to some existing results based on the saturation function,the pro-posed approach considerably simplifies the protocol design and the stability analysis.Illustrative examples and an application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nsus protocol finite-time consensus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multi-agent systems.
下载PDF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roximation of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with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Zhi-xiang CAO Fei-long 《Applied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some analytic properties of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and estimate some approximation errors of neural network operators with the hyperbolic tan- gent activation function. Firstly, an equa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some analytic properties of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and estimate some approximation errors of neural network operators with the hyperbolic tan- gent activation function. Firstly, an equation of partitions of unity for the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is given. Then, two kinds of quasi-interpolation type neural network operators are con- structed to approximate univariate and bivariate functions, respectively. Also, the errors of the approximation are estimated by means of the modulus of continuity of function. Moreover, for approximated functions with high order derivatives, the approximation errors of the constructed operators are 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 APPROXIMATION modulus of continuity
下载PDF
Vibration suppression for rotating space slender flexible structures based on novel deformation description and NNSMC controller with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3
作者 Dongyang SHANG Xiaopeng LI +1 位作者 Men YIN Sainan ZHO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39-364,共26页
Rotating Space Slender Flexible Structures(RSSFS)are extensively utilized in space operations because of their light weight,mobility,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To realize the accurate space operation of the RSSFS,it i... Rotating Space Slender Flexible Structures(RSSFS)are extensively utilized in space operations because of their light weight,mobility,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To realize the accurate space operation of the RSSFS,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precise mechanical model and develop a control algorithm with high precision.However,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ontrol strategies,the RSSFS often suffers from the chattering phenomenon,which will aggravate structure vibration.In this paper,novel deformation description is put forward to balance modeling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RSSFS,which is better appropriate for real-time control.Besides,the Neural Network Sliding Mode Control(NNSMC)strategy modified by the hyperbolic tangent(tanh)function is put forward to compensate for modeling errors and reduce the chattering phenomenon,thereby improving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accuracy of the RSSFS.Firstly,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RSSFS i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novel deformation description and the vibration theory of flexible structure.Comparison of the deformation accuracy between different models proves that the novel modeling method proposed has high modeling accuracy.Next,the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property of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neural network is put forward to determine and compensate for modeling errors,which consist of higher-order modes and the uncertainties of external disturbances.In addition,the tanh function is proposed as the reaching law in the conventional NNSMC strategy to suppress driving torque oscillation.The control law of modified NNSMC strategy and the adaptive law of weight coefficients a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Lyapunov theorem to guarantee the RSSFS stability.Finally,the simulation and physical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RSSFS with different control strategies are conduct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law according to the novel deformation description and the modified NNSMC strategy can obtain accurate tracking of the rotation and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RSSFS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slender flexible structure Novel deformation description RBF neural network Vibration suppression Hyperbolic tangent function
原文传递
Smoo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 based on circular tangent func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Zhang Jie Fan Xuhui Ban Dengke 《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I CSCD 2016年第1期68-72,96,共6页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have been intensively applied in the domains of speech recognmon, text categorization, and faults detection. Howeve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VMs is limited by the non-smooth fea...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s) have been intensively applied in the domains of speech recognmon, text categorization, and faults detection. Howeve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VMs is limited by the non-smooth feature of objective function.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a novel smooth function based on the geometry of circle tangent is constructed. It smoothes the non-differentiable term of unconstrained SVM, and also proposes a circle tangent smooth SVM (CTSSVM). Compared with other smooth approaching functions, its smooth precision had an obvious improvement. Theoretical analysis proved the global convergence of CTSSVM. Numerical experiments and comparisons showed CTSSVM had better classification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than competitive base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IFIERS SVM circle tangent function smooth technique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型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敏 李林林 周俊鹏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4年第2期22-33,共12页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采用不连续的符号函数作为滑模面切换函数所引起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来削弱抖振,从而改善系统的动、静态性能。首先,设计了改进型滑模控制器和改进型滑...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采用不连续的符号函数作为滑模面切换函数所引起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滑模变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来削弱抖振,从而改善系统的动、静态性能。首先,设计了改进型滑模控制器和改进型滑模观测器的变结构控制系统。其次,采用连续的开关函数——双曲正切函数作为滑模面切换函数,并通过模糊逻辑控制对双曲正切函数的形状系数进行调整,减弱固定边界层厚度所引起的抖振。然后,运用李雅普诺夫第二定理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与其他方法相比,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器 滑模观测器 双曲正切函数 模糊逻辑控制
下载PDF
基于微分平坦的板球系统反步滑模控制
6
作者 韩光信 王嘉伟 胡云峰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60-268,共9页
为改善板球系统轨迹跟踪控制误差大,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平坦的板球系统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板球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合理简化得到解耦线性状态空间模型。以X轴方向控制器设计为例,利用... 为改善板球系统轨迹跟踪控制误差大,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平坦的板球系统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板球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合理简化得到解耦线性状态空间模型。以X轴方向控制器设计为例,利用微分平坦技术获得系统的目标状态量以及前馈控制量,建立误差系统,进而采用反步法实现对误差系统的滑模控制,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算法中使用双曲正切函数抑制滑模的抖动,实现了对板球系统的轨迹高精度跟踪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球系统 轨迹跟踪 微分平坦 反步滑模控制 双曲正切函数
下载PDF
改进SMO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仁仁 张懿 魏海峰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
对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中,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存在滑模抖振,以及在观测到的反电动势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LPF)消除高频谐波造成的相位滞后的问题和高速下由于电流采样造成的数字延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 对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中,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SMO)存在滑模抖振,以及在观测到的反电动势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LPF)消除高频谐波造成的相位滞后的问题和高速下由于电流采样造成的数字延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锁频环(SOGI-FLL)的改进SMO方法。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利用双曲正切函数来代替sign函数,来减少滑模的抖振;然后引入SOGI-FLL代替LPF来对观测的反电动势进行滤波,进而消除相位滞后。其次在此基础上补偿由于数字延时造成的角度误差。最后搭建PMSM实验平台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实现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在中高速域转子速度和位置的准确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双曲正切函数 角度补偿
下载PDF
基于SMO的永磁同步电机抖振分析及其改进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波 梅建伟 韩文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0-63,75,共5页
针对传统基于SMO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中存在抖振较大、观测精度差的问题,在传统SMO基础上,引入了自适应增益替代固定增益,采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开关函数,提出了改进型SMO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对控制... 针对传统基于SMO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中存在抖振较大、观测精度差的问题,在传统SMO基础上,引入了自适应增益替代固定增益,采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开关函数,提出了改进型SMO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对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验证并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MO控制策略显著减小了电机抖振,具备较高的转子位置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O 双曲正切函数 自适应增益 抖振
下载PDF
六阶电力系统混沌振荡的有限时间滑模控制
9
作者 曹骞 韦笃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6-162,共7页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动态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特定的参数及初始值可能会使其产生混沌振荡,甚至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崩溃。为了抑制电力系统的混沌,该研究为六阶电力系统设计混沌控制器。首先,利用时间序列图和相图对复杂的六阶...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动态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特定的参数及初始值可能会使其产生混沌振荡,甚至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崩溃。为了抑制电力系统的混沌,该研究为六阶电力系统设计混沌控制器。首先,利用时间序列图和相图对复杂的六阶电力系统的基本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证明其存在混沌行为;然后,基于电力系统混沌振荡由能量过剩引起的思路,引入储能装置的动态模型,吸收受控系统过剩的有功功率,并提出了一种稳定的有限时间滑模控制方法来抑制系统的混沌振荡;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阶电力系统 混沌振荡 储能装置 有限时间滑模控制 双曲正切函数
下载PDF
双曲正切函数的新型变步长LMS算法
10
作者 李俊毅 邓志祥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8期2272-2278,共7页
针对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LMS)滤波算法迭代步长在算法收敛速度、稳态误差间的折中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新型变步长算法,算法以双曲正切函数为基础,建立步长因子μ(n)与误差信号e(n)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并... 针对自适应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LMS)滤波算法迭代步长在算法收敛速度、稳态误差间的折中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新型变步长算法,算法以双曲正切函数为基础,建立步长因子μ(n)与误差信号e(n)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并引入参数α、β和m,设计了一种新的步长调整公式,使得在算法迭代初始阶段采用较大步长因子,达到更快的收敛速度,在接近收敛时采用较小的步长因子,获得更小的稳态误差。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与已有典型变步长算法相比,论文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小的稳态误差和更优的追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均方算法 双曲正切函数 变步长算法
下载PDF
基于模糊全阶滑模观测器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
11
作者 于辉 周士贵 +1 位作者 马飞鸿 张可程 《电气传动》 2024年第7期3-10,共8页
为解决传统滑模观测器采用固定滑模增益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低速抖振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旨在提高宽调速范围滑模抖振抑制性能的模糊自适应调节滑模增益的全阶滑模观测器。首先,以定子电流与扩展反电动势为观测对象构建全阶滑模观... 为解决传统滑模观测器采用固定滑模增益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低速抖振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旨在提高宽调速范围滑模抖振抑制性能的模糊自适应调节滑模增益的全阶滑模观测器。首先,以定子电流与扩展反电动势为观测对象构建全阶滑模观测器,采用定子电流实际值与观测值的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为输入量构建模糊控制规则,并根据实时观测的电机转速,实现在不同转速时的滑模增益自适应调节。然后,采用双曲正切函数代替传统的符号开关函数实现软开关切换的连续滑模控制,并且为消除转速造成的影响,采用归一化正交锁相环获得扩展反电动势中准确的转子位置信息。最后,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试验平台,在低速与中高速范围内分别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滑模观测器,所提算法在宽调速范围时控制性能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全阶滑模观测器 模糊自适应控制 无传感器控制 双曲正切函数
下载PDF
基于神经正切核的小数据集回归任务
12
作者 翟玥璟 刘海忠 《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73-80,共8页
回归是常见的一类任务,两类特殊的回归模型:支持向量回归(SVR)与核岭回归(KRR)通过核函数解决数据在原始空间线性不可分的问题。一种新型核函数(NTK)被提出用于拟合无限宽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相关研究显示NTK利于处理小数据集。选取多... 回归是常见的一类任务,两类特殊的回归模型:支持向量回归(SVR)与核岭回归(KRR)通过核函数解决数据在原始空间线性不可分的问题。一种新型核函数(NTK)被提出用于拟合无限宽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相关研究显示NTK利于处理小数据集。选取多领域数据集在两种模型中比较NTK与常用核的性能,并对NTK进行了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NTK-SVR模型在部分数据集上取得了2.5%~20%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正切核 核岭回归 核函数 支持向量回归 小数据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超声图像去噪与边缘增强 被引量:22
13
作者 付树军 阮秋琦 +1 位作者 李玉 王文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1-1195,共5页
超声图像利用不同组织和局部细节的不同回声信号强度和分布来捕捉重要的医学病变信息.然而,超声图像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斑点噪声使得超声图像质量较差,给以后的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病情诊断及定量分析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利用局部坐标变... 超声图像利用不同组织和局部细节的不同回声信号强度和分布来捕捉重要的医学病变信息.然而,超声图像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斑点噪声使得超声图像质量较差,给以后的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病情诊断及定量分析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利用局部坐标变换,边缘、局部细节的一、二阶法向导数和双曲正切函数,结合各向异性扩散方程,提出了一种超声图像去噪与边缘增强算法:可以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持重要的边缘、局部细节和超声回声亮条.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各向异性扩散 法向导数 双曲正切函数 去噪 边缘增强
下载PDF
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动作特性的风电场集电线路反时限保护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喻锟 林湘宁 +4 位作者 童宁 李浩 赵航 李正天 张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846-3857,共12页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存在的选择性失配与速动性弱化问题,分析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与箱变熔断器间的动作配合策略,理论推导双馈异步风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故障电流稳态工频交流分量幅值随电压跌落程度与Crow...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存在的选择性失配与速动性弱化问题,分析风电场集电线路保护与箱变熔断器间的动作配合策略,理论推导双馈异步风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故障电流稳态工频交流分量幅值随电压跌落程度与Crowbar阻值的变化规律,揭示集电线路保护发生选择性失配的机理与速动性弱化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动作特性的风电场集电线路反时限保护方法,实现风机箱变熔断器与集电线路保护之间的反时限动作特性配合。利用PSCAD/EMTDC搭建含DFIG的规模化风电场模型模拟多种故障条件对集电线路反时限保护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全面优化熔断器与集电线路保护的配合特性,解决不同集电线路保护之间的选择性失配难题,同时大幅提升动作域内集电线路保护的速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集电线路 反时限保护 双曲正切函数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烟支污点面积测量方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勇 张文 +3 位作者 夏营威 董浩 林建南 张龙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针对目前烟支污点检测人工测量的各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烟支污点面积测量方法。该方法以机器视觉系统为硬件平台,首先采用柱面模型进行图像转换,建立图像坐标系与展开坐标系的映射关系;然后利用正切函数对图像作增强处理... 针对目前烟支污点检测人工测量的各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烟支污点面积测量方法。该方法以机器视觉系统为硬件平台,首先采用柱面模型进行图像转换,建立图像坐标系与展开坐标系的映射关系;然后利用正切函数对图像作增强处理,增强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最后通过改进的区域生长法分割污点,排除烟支周期纹理和颜色分布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效率高,稳定性强,精度达到0.03 mm2,能够满足烟支污点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烟支污点 机器视觉 柱面模型 正切函数 区域生长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滑模观测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73
16
作者 史婷娜 肖竹欣 +1 位作者 肖有文 夏长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43-2051,共9页
为实现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线反电势滑模观测器,为减少系统的抖振,该观测器引入了一种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使得控制系统不必外加低通滤波器和相位补偿模块就可以获得平滑的线... 为实现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线反电势滑模观测器,为减少系统的抖振,该观测器引入了一种光滑的双曲正切函数,使得控制系统不必外加低通滤波器和相位补偿模块就可以获得平滑的线反电动势估计值,进而避免了反电势估计值的相位滞后。文中将估计得到的线反电势信号对应为3个虚拟霍尔信号,直接获得6个离散的换相信号,从而无需固定相移电路和相移角的计算。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估计BLDCM的线反电动势,实现了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观测器 双曲正切函数 线反电势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理论的车辆质心侧偏角估算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健 余贵珍 +2 位作者 张为 李丹华 丁能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5-341,共7页
在线性二自由度单轨车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滑模观测器估算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作为观测器的切换函数,有效地减弱了传统滑模观测器符号切换函数易引起的抖振.在veDYNA/Simulink平台上,设计了虚拟道路试验,验证了滑模观... 在线性二自由度单轨车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滑模观测器估算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作为观测器的切换函数,有效地减弱了传统滑模观测器符号切换函数易引起的抖振.在veDYNA/Simulink平台上,设计了虚拟道路试验,验证了滑模观测器的估算结果.通过与仅使用车辆模型和使用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质心侧偏角的方法对比,滑模观测器的估算方法优于其他2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观测器 质心侧偏角估算 单轨车辆模型双曲正切函数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磁滞算子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动态Preisach模型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玉川 徐鸿翔 +1 位作者 陈龙 李跃松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170,共6页
经典Preisach算子存在不能反映单元算子磁滞输出依赖于输入变化率的固有缺陷,为扩大Preisach磁滞模型的应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动态Preisach磁滞算子,其形状参数为输入变化率的双曲正切函数,该算子可描述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经典Preisach算子存在不能反映单元算子磁滞输出依赖于输入变化率的固有缺陷,为扩大Preisach磁滞模型的应用范围,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动态Preisach磁滞算子,其形状参数为输入变化率的双曲正切函数,该算子可描述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磁滞依赖输入变化率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构造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动态Preisach模型,并利用BP神经网络完成动态Preisach模型的参数辨识.进行超磁致伸缩驱驱动器磁滞输出试验研究,将驱动频率分别为40 Hz、70 Hz、100 Hz的正弦电流下超磁致伸驱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GMA)输出位移试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数据,并另取训练样本数据中未包含的100 Hz以下20 Hz、50 Hz、80 Hz与100 Hz以上120 Hz、130 Hz、150 Hz共六种频率信号下GMA输出位移试验数据对其预测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动态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描述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动态磁滞现象并具有较好的模型泛化能力.在0~150 Hz频率的输入电流下,该动态Preisach模型的最大预测位移均方误差为2.87 μm,最大绝对位移误差为4.4 μin.研究结果可广泛应用于GMA实时控制系统,提高GMA器件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Preisach模型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双曲正切算子
下载PDF
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智能天线变步长LMS算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钟慧湘 郑莎莎 冯月萍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35-939,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智能天线变步长最小均方(LMS)算法.通过建立步长因子与误差信号的双曲正切函数关系改进LMS算法,解决了固定步长时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间的矛盾.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步长最小均方算法比标准的最小均方算法... 提出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智能天线变步长最小均方(LMS)算法.通过建立步长因子与误差信号的双曲正切函数关系改进LMS算法,解决了固定步长时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间的矛盾.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步长最小均方算法比标准的最小均方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天线 最小均方算法 变步长 双曲正切函数
下载PDF
基于双曲正切函数的光伏/温差自适应MPPT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立舒 白龙 +3 位作者 房俊龙 李欣然 李闯 董宇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84-191,共8页
为了提高光伏/温差联合发电系统的效率,需要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针对传统电导增量法步长固定不变导致跟踪速度慢和稳态误差大的缺点,该研究提出一种恒定电压法和双曲正切型自适应变步长算法结... 为了提高光伏/温差联合发电系统的效率,需要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针对传统电导增量法步长固定不变导致跟踪速度慢和稳态误差大的缺点,该研究提出一种恒定电压法和双曲正切型自适应变步长算法结合的MPPT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双曲正切函数单调递增、变化速度快的特点,使步长可以根据光强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自适应地快速调整,同时利用恒定电压法加快追踪的响应速度。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和硬件试验表明,该研究所提方法在光照强度剧烈变化时,系统能够在15 ms内快速跟踪到最大功率点,同时稳态误差低于0.3%,实现了MPPT控制在跟踪速度和稳态精度方面的同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温差 自适应 双曲正切函数 MPP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