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禅宗的生态文化精神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兵 迟丕贤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60,共7页
禅宗真如缘起思想将自然万物视作真如的显现,从真如的视角肯定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一体性,客观上导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观;禅宗"无情说法""无情成佛"等观念赋予自然万物以超越性、神圣性,并将人自身的解... 禅宗真如缘起思想将自然万物视作真如的显现,从真如的视角肯定自然万物与人的平等性、一体性,客观上导向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观;禅宗"无情说法""无情成佛"等观念赋予自然万物以超越性、神圣性,并将人自身的解脱与自然万物的解脱成佛相联系,体现了终极层面的生态关怀;禅宗对自然万物超越性、神圣性的认同,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则是诗意栖居的生存方式。禅宗相关思想文化对于我们今天生态文化建设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代表,其思想深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影响,具有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文化特质。其对自然万物存在价值的肯定,对自然万物本性状态的认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简朴、清净悠然生活理念的崇尚,均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文化一脉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生态 真如缘起 无情说法 诗意栖居
下载PDF
论后现代主义的华严趋归 被引量:2
2
作者 桑大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大乘佛教义理之间存在着可以比照的思想,在语言论、认识论、本体论层面均有暗合的地方,西方哲学的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也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本性而崩溃,后现代主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运作汇成了一种走向人类最高悟性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大乘佛教义理之间存在着可以比照的思想,在语言论、认识论、本体论层面均有暗合的地方,西方哲学的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也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本性而崩溃,后现代主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运作汇成了一种走向人类最高悟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华严境界 删除下书写 真如 解构
下载PDF
寻找入世的真理——以章太炎、太虚与欧阳竟无的观点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兰芬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2-97,共6页
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从入世担当角度重视理性研究,与佛教内外学者对佛法、佛学与哲学关系的看待有关。文章通过比较章太炎、太虚、欧阳竟无三位著名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指出,代表世俗理性的哲学,与佛教的理性,对自然宇宙、社会人... 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从入世担当角度重视理性研究,与佛教内外学者对佛法、佛学与哲学关系的看待有关。文章通过比较章太炎、太虚、欧阳竟无三位著名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指出,代表世俗理性的哲学,与佛教的理性,对自然宇宙、社会人生,虽都采取说理的方式,但仍有不同。更重要的是,佛教理性与改变人生、改变社会的实践、体验必然相关。欧阳竟无警示,佛教理性使学佛之人学会自觉批评自身狭隘的执著,哲学理性则有可能致哲学家太过自信,而放弃对自己局限性的自觉批判,拒绝对他人的理解。何为有担当意义的真理?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佛法 哲学 真理(真如)
下载PDF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被引量:2
4
作者 冯焕珍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6-74,共9页
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和圆满的见地,非人们所谓“... 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和圆满的见地,非人们所谓“以忠孝节义示及门”所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函昰 曹洞宗 妙明真心 禅教并重
下载PDF
智旭佛化易学的圆融之境
5
作者 张韶宇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3,共8页
智旭身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不仅摒除门户之见,调和佛教各宗派,而且主张儒佛会通,以佛释儒,力倡儒佛互融。就易学和佛学,智旭认为二者并无本质分别,《易》之心性之学和佛门心法是一脉相承的,因而智旭以禅解《易》,以《易》释佛,融通佛易... 智旭身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不仅摒除门户之见,调和佛教各宗派,而且主张儒佛会通,以佛释儒,力倡儒佛互融。就易学和佛学,智旭认为二者并无本质分别,《易》之心性之学和佛门心法是一脉相承的,因而智旭以禅解《易》,以《易》释佛,融通佛易,圆融致思。就佛易学理言,智旭立足于心性论,力倡儒释道同根共源于"本源佛性",释"易"为"理"、"太极"而归结为"佛性"之"心",以此作为其佛易互通圆融的学理依据,并据此分别从"六即"与"六爻"、"六位"的互诠及其融通、乾坤阴阳与止观定慧的互相楷定与圆融及"乾元"与"佛性"之圆融展开论述,企以实现"不易而易、易而不易"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圆融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如 太极 乾坤 止观 六即
下载PDF
永明延寿“性宗圆教”思想研究
6
作者 伊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6-71,共6页
"性宗圆教"是延寿"禅教一致"思想的核心,其根本含义是"无相真心不变随缘,与一切法不一不异",该思想以融通性、空、相三宗为特点,其主旨是"以心为宗",而其依据的主要经典则是《华严经》和《大... "性宗圆教"是延寿"禅教一致"思想的核心,其根本含义是"无相真心不变随缘,与一切法不一不异",该思想以融通性、空、相三宗为特点,其主旨是"以心为宗",而其依据的主要经典则是《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这是他深受宗密和澄观影响的结果。通过研究延寿的这一思想可以看出,其立场是"性宗",并强调"性宗"对空、相二宗的兼容,其目的是试图用"性宗"切换掉"空宗"在禅门中的主导地位,进而为针砭唐末五代禅宗时弊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延寿 性宗圆教 无相真心 不变随缘 无性之宗 性相融通
下载PDF
章太炎佛学思想之自我问题研究
7
作者 冯前林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2-66,共5页
章太炎将"我"分为两种:"依他起之我"与"遍计所执之我",通过破除二我,真我才得以显现。如此,方能舍"小我"而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革命,挽救处于危难之秋的中华民族。其佛学思想虽存诸多遗憾,但其... 章太炎将"我"分为两种:"依他起之我"与"遍计所执之我",通过破除二我,真我才得以显现。如此,方能舍"小我"而以大无畏的精神投身革命,挽救处于危难之秋的中华民族。其佛学思想虽存诸多遗憾,但其忧患意识、责任感及慈悲精神令人尊敬,且其"依自不依他"之主张亦具永恒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自我 我执 真如
下载PDF
王弼的本体论与庄子齐物论的关系
8
作者 程强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3-17,共5页
汤用彤、冯友兰皆认为王弼之学来自老子,此说已成为魏晋玄学的一个定论。然而,究其实质,王弼的本无论乃是从庄子"自本自根"演化而来。庄子的"自本自根"从纵、横两向消解了老子独立之道,为王弼之说开辟新途。王弼实... 汤用彤、冯友兰皆认为王弼之学来自老子,此说已成为魏晋玄学的一个定论。然而,究其实质,王弼的本无论乃是从庄子"自本自根"演化而来。庄子的"自本自根"从纵、横两向消解了老子独立之道,为王弼之说开辟新途。王弼实乃用庄学来注解《老》《易》,正因此,王注却能独立于《老子》而自成一统,而非仅类汉人的章句,由此王学与汉学划清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本无 庄子 独化
下载PDF
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 被引量:11
9
作者 傅新毅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24,共10页
本体论远非是佛学研究的一个自明可靠的诠释构架,在相关语境中对其边界的重新厘定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佛教的基本精神既不是西学意义上的本体论,也不是体用论意义上的本体论,而是阐明空相应缘起的缘起论;体用论是中国化佛教的主体构架之... 本体论远非是佛学研究的一个自明可靠的诠释构架,在相关语境中对其边界的重新厘定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佛教的基本精神既不是西学意义上的本体论,也不是体用论意义上的本体论,而是阐明空相应缘起的缘起论;体用论是中国化佛教的主体构架之一,它的根源不在于佛教,而是经魏晋玄学改造后的老子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法 比较哲学 本体论 体用论 如来藏 大乘佛教 缘起论 佛学研究
原文传递
法藏“真妄互融”的语言哲学思想探究
10
作者 单欣 邱高兴 《理论界》 2014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法藏吸收了唯识学有关语言的看法,并发展其师智俨关于法界缘起的理论,统摄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统一了虚妄分别的世界和恒常不变的法界,将语言的"染",变为了"净",得出语言可以显示诸法实相的结论,从而改变了中观以... 法藏吸收了唯识学有关语言的看法,并发展其师智俨关于法界缘起的理论,统摄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统一了虚妄分别的世界和恒常不变的法界,将语言的"染",变为了"净",得出语言可以显示诸法实相的结论,从而改变了中观以来的去除名言戏论才能获得诸法实相的观点,扭转了唯识学世间与出世间的割裂,表现出了对世间、对言说的尊重,从中可以看出法藏"真妄互融"的语言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虚妄分别 世界 法界 真如
原文传递
本无、法性与实相——汉晋时期般若中观“本体”概念接受史
11
作者 刘成有 刘锦程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41,共11页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表明佛教之为佛教的本质规定性,差异性则表明中国“选择性接受”原生型印度佛教时的种种“误读”或“异解”。就汉传佛教所表现出来的大乘般若中观哲学接受史而言,涉及认识对象的“本体... 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表明佛教之为佛教的本质规定性,差异性则表明中国“选择性接受”原生型印度佛教时的种种“误读”或“异解”。就汉传佛教所表现出来的大乘般若中观哲学接受史而言,涉及认识对象的“本体”概念接受史,先后表现为“本无”“法性”“实相”三个关键词。支娄迦谶翻译《道行般若经》所使用的“本无”概念,反映着老庄哲学的深刻影响;道安基于《放光般若经》而开显出来的“法性”概念,深度影响到慧远佛教中国化的思想与实践;基于鸠摩罗什翻译般若中观经典而予以中国化诠释的僧肇“实相”哲学,更是极大地推进了汉传佛教对于般若中观的正确理解。而僧肇实相哲学以及后来三论宗的迅速盛极而衰,更是表明汉传佛教解决“此时此地此人”关怀时思维倾向的不可逆转。汉传佛教佛性与心性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古代社会佛教中国化的显著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无 法性 实相 佛教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