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叶茶与小叶紫檀对汉麻纤维套染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朱莉娜 陈艳琴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15,45,共5页
为扩展天然染料染色的色谱范围,采用桑叶茶和小叶紫檀对汉麻纤维进行套染,分析了桑叶茶染液的质量分数、媒染剂的质量分数、小叶紫檀染液的质量分数对套染汉麻纤维K/S值的影响,以及套染后汉麻纤维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皂洗... 为扩展天然染料染色的色谱范围,采用桑叶茶和小叶紫檀对汉麻纤维进行套染,分析了桑叶茶染液的质量分数、媒染剂的质量分数、小叶紫檀染液的质量分数对套染汉麻纤维K/S值的影响,以及套染后汉麻纤维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结果表明,桑叶茶与小叶紫檀套染的汉麻纤维可以获得颜色较深的紫红色。综合分析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得到桑叶茶与小叶紫檀对汉麻纤维套染的优化工艺条件如下:桑叶茶染液质量分数60%,媒染剂质量分数10%,小叶紫檀染液质量分数100%。在该条件下所套染汉麻纤维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符合国家服用性能标准,耐皂洗色牢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染 桑叶茶 小叶紫檀 汉麻纤维 植物染料
下载PDF
TEA CO_2激光去除光纤涂敷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仁翔 周次明 朱海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0-672,共3页
采用波长为10.6μm的高能TEA CO2激光去除SMF28光纤涂敷层,研究了激光脉冲数和能量密度与涂敷层去除效果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涂敷层去除厚度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成对数增长,且在某个范围内去除效果存在一个最佳值。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剥离 激光去除 激光蒸发 光纤加工 tea CO2激光器
下载PDF
植物中药抗菌驱蚊功能棉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宋慎群 田丽 +2 位作者 范甫军 宋向荣 黄惠标 《纺织报告》 2024年第1期19-21,31,共4页
为了赋予棉纤维抗菌、防蚊功能,将植物精油微胶囊、尼姆树果实、绿茶提取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液,再放入经过预处理的棉纤维进行特殊处理,制得抗菌驱蚊棉纤维,并利用相关仪器或设备测试了该纤维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棉... 为了赋予棉纤维抗菌、防蚊功能,将植物精油微胶囊、尼姆树果实、绿茶提取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液,再放入经过预处理的棉纤维进行特殊处理,制得抗菌驱蚊棉纤维,并利用相关仪器或设备测试了该纤维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棉纤维相比,处理后的抗菌驱蚊棉纤维断裂强度降低了0.33 cN/dtex,断裂伸长率增加了1.04%,回潮率增加了1.51%。由抗菌驱蚊棉纤维洗前和水洗20次抗菌效果对比分析可知,功能棉纤维对3种菌的抑制率分别可以达到98.60%、97.22%、95.34%和95.42%、93.51%、90.46%;水洗0次和水洗20次的驱蚊率分别达到78.80%和4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抗菌驱蚊棉纤维 植物精油微胶囊 尼姆树果实 绿茶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茶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家伟 张克宏 +2 位作者 李文慧 郭星雨 丁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5,共6页
以茶粉(TPF)为原料,经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改性后采用溶液法与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复合,制得PHA/TPF复合材料;采用智能拉伸试验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和微... 以茶粉(TPF)为原料,经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改性后采用溶液法与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复合,制得PHA/TPF复合材料;采用智能拉伸试验机、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TPF和GMA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HA/TP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TPF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TPF含量为15%(质量分数,下同)时,PHA/TP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与纯PHA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约28.87%、断裂伸长率提高了约52.31%。经GMA改性后,TPF在PHA基体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了PHA/TP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随GMA用量的增大,PHA/TPF/GM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GMA用量为3%时复合材料性能最佳,与PHA/GMA复合材料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约66.03%、断裂伸长率提高了约4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茶粉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碱法提取普洱茶渣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
5
作者 孟圆 夏婷 +6 位作者 程艳 耿贝贝 权冰艳 宋睿喆 于金浩 王敏 白晓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58-164,共7页
以普洱茶渣为原料,通过碱法提取茶渣中膳食纤维,研究影响因素(碱液浓度、碱解温度、碱解时间和料液比)对普洱茶渣中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合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3.35%、碱解温度100℃、碱解时间2.36 h、... 以普洱茶渣为原料,通过碱法提取茶渣中膳食纤维,研究影响因素(碱液浓度、碱解温度、碱解时间和料液比)对普洱茶渣中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结合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3.35%、碱解温度100℃、碱解时间2.36 h、料液比1∶28(g/mL)。在该条件下,普洱茶渣中膳食纤维的得率为82.26%,较提取前极显著提高(P<0.001)。提取后的茶渣膳食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的含量分别为52.10%、14.20%、15.30%和5.00%,以不溶性纤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 普洱茶 膳食纤维 碱法 响应面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沙棘茶粉颗粒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晶晶 郭建峰 +5 位作者 马心茹 徐晨帅 李颖 白玉洁 郭仕伟 王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8-204,共7页
以沙棘叶乳酸菌发酵茶为原料,通过粗粉碎、干法超微粉碎、湿法超微粉碎3种方式制备沙棘茶粉,探究超微粉碎对沙棘茶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粗粉碎相比,经超微粉碎后粉体粒径、休止角、润湿性、黄酮含量4项指标均显著减小(P&... 以沙棘叶乳酸菌发酵茶为原料,通过粗粉碎、干法超微粉碎、湿法超微粉碎3种方式制备沙棘茶粉,探究超微粉碎对沙棘茶粉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粗粉碎相比,经超微粉碎后粉体粒径、休止角、润湿性、黄酮含量4项指标均显著减小(P<0.05),粉体亮度、ζ电位绝对值、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干法超微粉碎后粉体持水性、持油性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了28.53%和20.63%,但多酚含量略有增加;湿法超微粉碎后粉体持水性、持油性显著增加(P<0.05),分别增加了22.32%和95.24%。综上所述,超微粉碎可以很好地提升沙棘茶粉性能,且湿法效果优于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茶粉 乳酸菌发酵茶 超微粉碎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下载PDF
茶叶纤维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崔晓宁 侯伟华 +2 位作者 杨晓萍 谭杨 蔡金鑫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对茶叶纤维吸附Cu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纤维对Cu2+有明显的吸附作用。pH值为4.55左右,温度在30℃左右时,对Cu2+的吸附较为有利;当Cu2+的质量浓度为200mg/L时,随着茶叶纤维添加量增加,吸附量先升后降,茶叶纤维添加量为90mg... 对茶叶纤维吸附Cu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纤维对Cu2+有明显的吸附作用。pH值为4.55左右,温度在30℃左右时,对Cu2+的吸附较为有利;当Cu2+的质量浓度为200mg/L时,随着茶叶纤维添加量增加,吸附量先升后降,茶叶纤维添加量为90mg左右时吸附量最大。茶叶纤维对Cu2+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描述茶叶纤维对Cu2+的平衡吸附行为,最大吸附量达到16.78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纤维 吸附 CU2+
下载PDF
茶下脚料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8
8
作者 杨红 汪亚明 +2 位作者 张凌云 晋松 后家衡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2,共6页
以茶下脚料为原料,采用酶解处理和碱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酶浓度、碱浓度、反应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得到茶中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0.5%α-淀粉酶于60℃处理90min,洗涤过滤,再用0.5%的氢... 以茶下脚料为原料,采用酶解处理和碱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酶浓度、碱浓度、反应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得到茶中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0.5%α-淀粉酶于60℃处理90min,洗涤过滤,再用0.5%的氢氧化钠70℃处理25min,漂洗至中性烘干即可。由茶渣获得的膳食纤维成品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而由茶梗获得的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膨胀率和持水率,开发利用的前景更佳。同时,对茶下脚料的开发利用可获得功能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脚料 膳食纤维 提取工艺 性质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博 叶阳 +1 位作者 周小芬 钱园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6,共8页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螺杆转速>...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喂料速度>物料含水量,获得低粗纤维含量的最佳挤压膨化参数为物料含水量70%,喂料速度90 r/min,螺杆转速90 r/min,套筒温度50℃。在此条件下,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为15%,与膨化前原料相比,粗纤维含量下降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绿茶茶渣 粗纤维
下载PDF
普洱茶氟与粗纤维和主要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观世 侯波 +2 位作者 龚雪莲 童华荣 刘蓓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9-414,共6页
以普洱茶作为试验样品,测定样品可溶性氟、粗纤维、铝、铁、钙、铜、锰、镁等几种元素含量,并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这些物质含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不同茶样的粗纤维含量变化较大,范围从8.19%~14.50%。可溶性氟含量... 以普洱茶作为试验样品,测定样品可溶性氟、粗纤维、铝、铁、钙、铜、锰、镁等几种元素含量,并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这些物质含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不同茶样的粗纤维含量变化较大,范围从8.19%~14.50%。可溶性氟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66。不同茶样的铝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变化范围从245.43~991.95mg/kg。铝元素含量与可溶性氟含量和粗纤维含量之间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5和0.8620。样品中铁、钙及锰元素的含量与可溶性氟含量和粗纤维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铜、镁元素含量与可溶性氟含量和粗纤维含量都呈极显著负相关。样品的干茶嫩度、叶底嫩度得分与可溶性氟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可溶性氟 粗纤维 矿质元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利用茶渣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安凤平 宋江良 +1 位作者 黄彩云 宋洪波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在分析茶渣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研究以酸、碱处理和脱脂制备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酸的种类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H的影响显著.在考察HCl溶液的pH、温度及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单因素影响规律基础上,采... 在分析茶渣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研究以酸、碱处理和脱脂制备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酸的种类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H的影响显著.在考察HCl溶液的pH、温度及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单因素影响规律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酸提取工艺,优化的结果为:pH为1、温度90℃、时间1.5 h,获得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31.27%的初品,初品得率为58.30%.采用NaOH溶液对初品进一步处理,在研究pH、温度及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单因素影响规律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碱提取工艺,优化的结果为:pH13.5、温度90℃、时间3h,获得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85.25%的中间品,中间品得率为21.47%.中间品经乙醚脱脂后制备的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中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91.32%,产品得率为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渣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下载PDF
茶叶膳食纤维在冲泡过程中和模拟人胃环境下的溶出动态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立虎 陈善书 +2 位作者 邓小云 邓春霞 胡敏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9-80,共2页
膳食纤维(Dietary fibre)是指不能为人体消化系统或其中的酶类消化和吸收的以食物多糖类为主体的高分子物质的总称,它包括水溶性的植物胶质、粘质、部分半纤维素等和水不溶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表明,膳... 膳食纤维(Dietary fibre)是指不能为人体消化系统或其中的酶类消化和吸收的以食物多糖类为主体的高分子物质的总称,它包括水溶性的植物胶质、粘质、部分半纤维素等和水不溶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对肥胖病、肠癌、糖尿病等多种人体疾病具有预防与抑制作用^([1-3]),被列为第六营养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浸出率 冲泡 胃环境
下载PDF
武夷岩茶茶渣非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宇华 王淑培 +1 位作者 郑宝东 王亚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冲泡后的岩茶茶渣为原料,采用酶法研究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用α-淀粉酶处理茶粉的粗膳食纤维提取条件是: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0.06 g/g、p H 9、酶解时间1 h、料液比1∶15(g/m L);木瓜蛋白酶精制ID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以冲泡后的岩茶茶渣为原料,采用酶法研究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参数,得出用α-淀粉酶处理茶粉的粗膳食纤维提取条件是: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0.06 g/g、p H 9、酶解时间1 h、料液比1∶15(g/m L);木瓜蛋白酶精制ID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0.004 g/g、p H值为4、酶解时间2 h、料液比1∶15(g/m L),此条件下膳食纤维的提取率最高,为9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膳食纤维 酶提取法 优化工艺
下载PDF
茶叶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艾仄宜 张洁 +2 位作者 杨晓萍 韩雪萍 阿丽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对酶法提物茶叶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及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料液比、pH值、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对茶叶非水溶性膳食纤维(IDF)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pH值对茶叶... 对酶法提物茶叶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及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料液比、pH值、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对茶叶非水溶性膳食纤维(IDF)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pH值对茶叶IDF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料液比;其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65℃、酶添加量0.004g/g、pH4.0、酶解时间2h、料液比1:10(g/mL),提取率达94.12%;所获茶叶IDF具有良好的持水力、膨胀力、结合水力、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及对胆固醇、胆酸钠的吸附能力等特性,是一种优质膳食纤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非水性膳食纤维 酶法 提取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微滤膜技术在茶饮料澄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建力 王龙兴 +1 位作者 戴海平 王静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99,共3页
用不同孔径的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 (PVDF)微波膜及截留分子质量为 5万u和 8万u的超滤膜澄清处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汁。结果表明 ,PVDF微滤膜不仅能有效去除茶汁中的胶体、颗粒、细菌等杂质 ,使瓶装茶饮料在保质期内清澈透明 ,而且... 用不同孔径的中空纤维聚偏氟乙烯 (PVDF)微波膜及截留分子质量为 5万u和 8万u的超滤膜澄清处理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汁。结果表明 ,PVDF微滤膜不仅能有效去除茶汁中的胶体、颗粒、细菌等杂质 ,使瓶装茶饮料在保质期内清澈透明 ,而且与超滤相比 ,能保留茶汁的有效成分。近 2年来的实际应用表明 ,PVDF微滤膜组件使用寿命均已达到 2a以上 ,微滤技术用于茶饮料澄清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超滤 中空纤维膜 茶汁 澄清
下载PDF
天然茶色素对棉纤维的铁离子媒染染色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凤艳 杨巧芬 +1 位作者 洪彩虹 钟智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3,68,共5页
以硫酸亚铁为媒染剂,用绿茶萃取液对棉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不同媒染方式以及后媒染的染浴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质量浓度和染色时间对棉纤维染色性能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染色前后纤维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媒染前后纤维的力... 以硫酸亚铁为媒染剂,用绿茶萃取液对棉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不同媒染方式以及后媒染的染浴pH值、媒染剂用量、染料质量浓度和染色时间对棉纤维染色性能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染色前后纤维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媒染前后纤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后媒染对纤维染色效果最好,K/S值最大。天然茶色素对棉纤维的铁离子后媒染染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料质量浓度10 g/L,染色温度100℃,pH值4,媒染剂用量5%(o.w.f)。纤维素的羟基与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金属络合物。媒染后棉纤维的断裂强力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呈现一定幅度的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茶多酚 铁媒染 棉纤维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法制备茶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左茜 张士康 +2 位作者 朱科学 王彬 周惠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141,共4页
以茶渣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研究以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茶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发酵工艺的影响,利用L9(34)... 以茶渣为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研究以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茶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发酵工艺的影响,利用L9(34)正交实验对茶渣SDF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法制备茶渣SD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3%,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25h,料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茶渣SDF的平均得率可达1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 乳酸菌 可溶性膳食纤维SDF 发酵
下载PDF
茶末水溶性膳食纤维碱法提取工艺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明元 王丽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5-208,共4页
采用碱法提取茶末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SDF),研究提取SDF的工艺以及茶末SDF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碱法提取SDF的适宜工艺为:NaOH的质量分数为8%,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75min。影响SDF提取的因素依次是温度,碱浓度... 采用碱法提取茶末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SDF),研究提取SDF的工艺以及茶末SDF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碱法提取SDF的适宜工艺为:NaOH的质量分数为8%,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75min。影响SDF提取的因素依次是温度,碱浓度与时间。SDF在pH值2.0时NO2-的吸附量达到19.70μmol/g,显著高于pH值7.0的吸附量(15.83μmol/g)。SDF在pH值7.0时对胆固醇的吸附量为82.09 g/g,高于pH值2.0下的吸附量71.28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末 可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下载PDF
茶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艾仄宜 张洁 +2 位作者 杨晓萍 韩雪萍 阿丽亚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7-411,共5页
对酶法提物茶叶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工艺及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料液比、pH值、酶添加量、温度及时间对SDF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pH值对茶叶SDF提取的影响最大,其次... 对酶法提物茶叶水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工艺及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料液比、pH值、酶添加量、温度及时间对SDF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pH值对茶叶SDF提取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温度、酶添加量、时间、料液比;茶叶SDF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温度60℃、酶添加量0.08g/g、pH值9.0、时间2.0h、料液比1∶20,提取率达53.72%,所得SDF具有较好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对胆固醇、胆酸钠也有一定吸附作用,为一种优质膳食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水溶性膳食纤维 酶法 提取 理化特性
下载PDF
竹叶纤维吸附法制备茶多酚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兴一 刘晓平 +1 位作者 谢捷 王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605-609,613,共6页
研究了利用竹叶纤维吸附绿茶提取液制备低咖啡碱(CAF)含量的茶多酚(TP)工艺.首次报道应用逆流提取技术和竹叶纤维吸附法对茶多酚进行提取、吸附分离.吸附柱经水洗除杂质,40%乙醇洗脱获产品,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筛选工艺参数,最后经冷冻... 研究了利用竹叶纤维吸附绿茶提取液制备低咖啡碱(CAF)含量的茶多酚(TP)工艺.首次报道应用逆流提取技术和竹叶纤维吸附法对茶多酚进行提取、吸附分离.吸附柱经水洗除杂质,40%乙醇洗脱获产品,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筛选工艺参数,最后经冷冻干燥制得茶多酚产品.实验结果表明:竹叶纤维对茶多酚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而对咖啡碱吸附能力差,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室温,TP,EGCG和CAF静态吸附量分别为117.81,53.10,9.00mg/g;洗脱条件为水2BV,40%醇2BV.茶多酚产品TP,EGCG,CAF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8%,48%,0.5%,得率10.18%.工艺纯绿色,低成本,高得率,适合茶多酚的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竹叶纤维 逆流提取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