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fferent Farming Methods and Their Effects o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Guilin Maojian Tea Gardens
1
作者 Lingyun ZHANG Shuyi LI +5 位作者 Sisi Qin Changjian JIANG Qifa LONG Min SU Chusheng LIU Qianhua W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5期186-190,共5页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and agronomic technology of Guilin Maojian tea gardens, the effects, efficiencies and costs of different farming method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and agronomic technology of Guilin Maojian tea gardens, the effects, efficiencies and costs of different farming method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a garden soil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test sites with the non-farming land as the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uman farming, mini-tiller farming and crawler tractor farming could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fter farming, the soil had good water retention but low moisture conten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soil bulk density and hardness valu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nd the porosity of soi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ast.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soil bulk density and hardness value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farming, while the porosity of soil decreased gradually. There we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efficiencies and costs of different farming methods. Crawler tractor had the best and most stable farming effect, and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was 10 times that of human farming while the cost was only 0.39 times of human farming. Therefore, it was feasible to adopt mini-tiller or crawler tractor to carry out mechanical farming of Guilin Maojian tea garden, 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soil property improvement using mechanical farming and was favorable for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farming machine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mechanization of tea gardens. But for tea plantations that are intended to be mechanized, apart from the mechanic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be configured in place, the site conditions, planting modes and mechanical way reservation of tea garden should be planned accordingly. It is recommended to select flat or gentle slope for reclamation, and preference is given to non-sexual tea tree varieties with big line spacing over 180 cm long. Moreover, the main road construction should be more than 3.0 m, and trunk road 2.0 m or above. And isolation ditch and drain should be set between the tea garden and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 forests and farm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lin Maojian tea tea garden Farming methods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四川茶区幼龄茶园高效管理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东娜 罗凡 +3 位作者 李兰英 高万君 梁星 尧渝 《中国茶叶》 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
幼龄茶园管护存在的前期投入较大、投产周期较长、技术要求较高等突出问题,是制约茶农收入和良种更换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文章总结了四川茶区幼龄茶园高效栽培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推动幼龄茶园优质、降本、高效栽培管理,为促进茶园... 幼龄茶园管护存在的前期投入较大、投产周期较长、技术要求较高等突出问题,是制约茶农收入和良种更换积极性的关键所在。文章总结了四川茶区幼龄茶园高效栽培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推动幼龄茶园优质、降本、高效栽培管理,为促进茶园优良茶树新品种更新换代及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茶园 茶园管理 茶树栽培
下载PDF
科技创新推动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管控能力提升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红平 蔡晓明 +1 位作者 吴正浩 袁海波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现阶段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高,饮茶安全有保障。茶叶饮用安全得益于茶叶科技创新日益发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清洁化茶叶加工技术、茶叶质量安全精准检测技术与风险评估理论创新,将茶叶质量安全从末端监管调整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 现阶段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高,饮茶安全有保障。茶叶饮用安全得益于茶叶科技创新日益发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清洁化茶叶加工技术、茶叶质量安全精准检测技术与风险评估理论创新,将茶叶质量安全从末端监管调整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为茶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性诱剂化学生态防控技术、杀虫灯与诱虫色板物理诱杀技术、茶尺蠖与茶毛虫病毒生物防治技术、以草抑草绿色除草技术等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提升了茶叶农药残留控制水平;清洁化能源加热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材加热方式,显著降低了茶叶加工中环境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质谱创新技术将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提升到高通量精准检测与非靶向筛查水平,速测创新技术前移了茶叶农药残留的监测环节。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分析了科技创新对茶叶质量安全全程管控能力提升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质量安全 茶园绿色防控 茶叶清洁化生产 高通量精准检测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优质高效出口茶基地高产稳产管护技术——以婺源为例
4
作者 马立锋 李延升 +5 位作者 黄彤 杨向德 方丽 曾建明 陈敏 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2期13-16,共4页
针对出口绿茶生产茶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茶园养分管理技术、机械深施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树冠培养技术为核心的出口茶园高效管护技术模式,在婺源示范应用后,实现了高产稳产。该模式既提高了茶叶品质,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值... 针对出口绿茶生产茶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茶园养分管理技术、机械深施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和树冠培养技术为核心的出口茶园高效管护技术模式,在婺源示范应用后,实现了高产稳产。该模式既提高了茶叶品质,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在出口绿茶茶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婺源茶园 出口绿茶 管护技术模式
下载PDF
生态茶园套种灵芝栽培技术
5
作者 刘新永 林忠宁 +1 位作者 陆烝 范颖洁 《中国茶叶》 2024年第9期72-76,共5页
生态茶园套种灵芝是一种低碳循环的农业模式,不仅能够增加茶园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提升茶园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文章分析了生态茶园套种灵芝模式的优点,并根据生产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生态茶园套种灵芝的... 生态茶园套种灵芝是一种低碳循环的农业模式,不仅能够增加茶园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提升茶园的建设与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文章分析了生态茶园套种灵芝模式的优点,并根据生产中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生态茶园套种灵芝的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茶园 灵芝 套种 茶菌融合
下载PDF
2023年我国茶叶产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梅宇 梁晓 《中国茶叶》 2024年第4期18-26,共9页
2023年,我国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定增长,茶类结构基本稳定,内销总量基本持平。18个主要产茶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茶园总面积343.31万hm^(2),干毛茶总产量为333.95万t,总产值3 296.68亿元。全国茶叶内销总量240.4万t,内销总额3 346.7... 2023年,我国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定增长,茶类结构基本稳定,内销总量基本持平。18个主要产茶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茶园总面积343.31万hm^(2),干毛茶总产量为333.95万t,总产值3 296.68亿元。全国茶叶内销总量240.4万t,内销总额3 346.7亿元。2023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36.75万t,出口额17.39亿美元,均出现小幅回调。文章基于2023年中国茶叶产销数据,从不同茶叶品类的生产、国内销售、进出口等角度对当前全国茶产业的产销形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就当前产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面积 茶叶产量 茶叶产值 内销 进出口
下载PDF
印度大吉岭地区有机茶叶种植理念与实践探析——以拉贾·班纳吉的玛卡依巴利茶园为中心
7
作者 金永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本文从全球有机茶叶生产与消费情况切入,介绍了印度大吉岭地区有机茶叶的生产情况,重点考察了拉贾·班纳吉在玛卡依巴利茶园所从事的有机茶叶的种植理念与实践,分析了其思想来源。其中包括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的整体农... 本文从全球有机茶叶生产与消费情况切入,介绍了印度大吉岭地区有机茶叶的生产情况,重点考察了拉贾·班纳吉在玛卡依巴利茶园所从事的有机茶叶的种植理念与实践,分析了其思想来源。其中包括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的整体农耕和生物动力学理论、圣雄甘地的经济自给自足思想和日本哲人和农人福冈正信博士的自然农耕思想主张等。拉贾的有机茶叶种植理念具有印度文化特色,实践难能可贵,但也面临很多客观因素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贾·班纳吉 玛卡依巴利茶园 有机茶叶种植 理念与实践
下载PDF
南方地区茶园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建议
8
作者 翁晓星 王海燕 +5 位作者 王刚 李玉 陈长卿 罗广 张旭升 郑凌燕 《农业工程》 2024年第9期5-11,共7页
我国是茶叶大国,茶叶种植具有面积大、分布广、地形复杂等特点,茶叶产业发展必须通过茶园生产机械化来实现。茶叶生产主要包括耕作施肥、植保、灌溉、修剪和采摘等关键环节。其中耕作目前以人工浅耕除草为主,在规模较大的茶园有微耕机... 我国是茶叶大国,茶叶种植具有面积大、分布广、地形复杂等特点,茶叶产业发展必须通过茶园生产机械化来实现。茶叶生产主要包括耕作施肥、植保、灌溉、修剪和采摘等关键环节。其中耕作目前以人工浅耕除草为主,在规模较大的茶园有微耕机的应用;植保则以手动喷雾器喷洒农药为主,同时引入物理防治手段加以辅助;大众茶采摘以手工或手持机具为主,在宜机化茶园有乘坐式采茶机等大型设备的应用,而对于名优茶采摘仍依赖手工。通过对南方地区茶园耕作、植保和茶叶采摘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现状的研究,分析了目前南方地区茶园种植机械化在茶园基础建设、作业机械、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快茶园种植机械化进程的思路,旨在为南方地区茶园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机械 南方地区茶园 耕作 茶叶采摘 茶叶 全程机械化
下载PDF
黔中某茶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
9
作者 滕浪 李相楹 +1 位作者 杨正红 何腾兵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6期47-55,共9页
为了解黔中山区土壤和茶叶重金属含量、风险及来源,以黔中某农旅一体化茶园为研究对象,对应采集土壤与茶叶样品各30个,测定重金属镉(Cd)、汞(Hg)、砷(As)、铬(Cr)、铅(Pb)、铜(Cu)、锌(Zn)含量,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 为了解黔中山区土壤和茶叶重金属含量、风险及来源,以黔中某农旅一体化茶园为研究对象,对应采集土壤与茶叶样品各30个,测定重金属镉(Cd)、汞(Hg)、砷(As)、铬(Cr)、铅(Pb)、铜(Cu)、锌(Zn)含量,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目标危害系数与综合影响指数对茶园土壤和茶叶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进行评价,结合相关性分析与组成份分析探究茶园土壤和茶叶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茶园土壤Cd、As、Hg、Cr、Pb、Cu、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4、16.92、0.24、62.93、25.48、54.59、56.84 mg/kg;茶叶Cd、As、Hg、Cr、Pb、Cu、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48、0.049、0.022、0.630、0.305、26.949、53.417 mg/kg。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显示有50.00%的点位存在Cu污染,3.30%的点位存在Cd与As污染,茶叶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33,表明茶叶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综合生态危害指数为51.84,生态危害指数为轻微,土壤和茶叶综合质量影响指数显示茶园土壤有50.00%的点位受到重金属污染,Cu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元素,饮茶重金属摄入风险<1,表明土壤与饮茶摄入的重金属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要防治茶园土壤和茶叶重金属污染,必须减少车辆进入茶园,施用无重金属有机肥,控制重金属的带入,减少茶园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茶叶 重金属 污染特征 防治对策
下载PDF
茶园间种桉树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柳 肖艳琴 +4 位作者 陈秋月 周增志 阿开贤 赵明 马燕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调查发现云南昌宁、云县等地部分茶园间种了桉树。本研究采集了间作和未间作桉树的茶鲜叶分别烘干和阴干制备茶样,应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了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黄酮醇、茶氨酸等41种成分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分... 调查发现云南昌宁、云县等地部分茶园间种了桉树。本研究采集了间作和未间作桉树的茶鲜叶分别烘干和阴干制备茶样,应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了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黄酮醇、茶氨酸等41种成分含量,结合感官审评分析了间种桉树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茶样内含生化成分经主成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间作桉树茶样的没食子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甘氨酸、鞣花酸、木犀草素、花旗松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等9种成分含量显著升高(VIP>1,p<0.05,FC>1.2),而谷氨酸含量显著降低(VIP>1,p<0.05,FC<0.83)。感官审评发现,间作桉树的阴制茶样香气与滋味都辛辣,品质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昌宁、云县等茶区茶园间种桉树会降低茶叶品质,不宜在茶园间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间种 桉树 茶叶品质
下载PDF
茶树与绿肥间作对茶园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礼献 徐慧芳 +1 位作者 黄国勤 黄俊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54-63,共10页
茶树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与管理方式对茶叶品质、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茶树间作绿肥对茶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茶树与绿肥间作的现状,综合阐述了茶树与绿肥间作在促进茶树生长、提高... 茶树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与管理方式对茶叶品质、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茶树间作绿肥对茶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茶树与绿肥间作的现状,综合阐述了茶树与绿肥间作在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状,以及减轻茶园水土流失和病虫草害,调节茶园小气候、增强温室气体排放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茶园发展绿肥生产、茶园生态化管理和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间作 绿肥 茶园生态环境
下载PDF
间作绿肥对茶园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黄伟红 王倩颖 +6 位作者 钱虹 林文超 翁雨博 张兰 毛翼虎 李征珍 李鑫 《中国茶叶》 2024年第8期30-34,共5页
茶园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关键。间作绿肥可以有效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已作为1项生态低碳茶关键技术在茶叶主产区广泛应用。文章通过总... 茶园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园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关键。间作绿肥可以有效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已作为1项生态低碳茶关键技术在茶叶主产区广泛应用。文章通过总结茶园间作绿肥相关研究,系统探讨了间作绿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茶园土壤质量,以及对茶园病虫草害防控的影响,旨在为茶园间作绿肥技术推广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间作 茶园生态系统 生态低碳茶
下载PDF
景迈山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13
作者 於莉军 王桥美 +2 位作者 彭文书 严亮 杨瑞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7,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究,采用冗余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之间关系进行探索。【结果】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铵态氮、有效磷和水分高于古茶园,具有显著差异;不同茶园的优势细菌种群均为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真菌种群均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除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属以外,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的优势菌属组成非常相似,但是每个菌属在不同茶园中的相对丰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冗余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和铵态氮是造成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养分与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古茶园,不同茶园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属组成高度相似,但其丰度差异显著,与土壤养分呈现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普洱茶 古茶园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优质高效出口茶基地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
14
作者 蒋清海 李向前 +3 位作者 周冉 陈佳 孙翔灵 宋志禹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2期23-28,共6页
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出口茶已逐渐成为国内茶园除名优茶之外的重要收入来源,但出口茶与传统名优茶生产茶园的管理存在明显不同,茶园生产管理技术的机械化与智能化已成为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出口茶已逐渐成为国内茶园除名优茶之外的重要收入来源,但出口茶与传统名优茶生产茶园的管理存在明显不同,茶园生产管理技术的机械化与智能化已成为提升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文章针对当前出口茶生产茶园常见问题,重点分析了出口茶生产对茶园管理机械化的要求,提出了当前出口茶基地机械化管理的相关措施,介绍婺源出口茶基地机械化生产模式,同时,针对茶园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为提升出口茶生产茶园的机械化管理技术装备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茶 茶园管理 机械化生产
下载PDF
高海拔设施茶园中不同茶树品种生长特性比较
15
作者 罗维叶 王贞红 +3 位作者 加永平措 马智恒 田岗 叶倩琳 《高原农业》 2024年第5期520-526,共7页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不同品种茶苗生长特性,筛选适宜高海拔地区的优良茶树品种及栽培方法,试验以设施茶园里5个不同品种1 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梨茶间作下相同品种的1 a生实生苗为对照,测定其苗高、地径、叶面积及新生芽和新生叶片数量等... 为研究高海拔地区不同品种茶苗生长特性,筛选适宜高海拔地区的优良茶树品种及栽培方法,试验以设施茶园里5个不同品种1 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梨茶间作下相同品种的1 a生实生苗为对照,测定其苗高、地径、叶面积及新生芽和新生叶片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设施茶园中不同品种茶苗福选9号、安吉白茶、黄金芽长势较好,与其它两个品种存在明显差异性。5个茶苗品种在设施茶园模式里的长势均高于梨茶间作模式,说明高海拔地区设施茶园种植模式比梨茶间作更适合茶苗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茶园 茶树品种 生长特性
下载PDF
茶园土壤硒含量与茶叶硒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陈雅玲 范新会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65-69,共5页
本研究在皖南部分茶园采集茶叶样和背景土壤样,分别测定其土壤有机质、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硒量以及茶叶中硒含量,探究茶园土壤全硒量与茶叶硒的相关性,以及土壤有机质、pH和常规养分氮磷钾等对土壤全硒量与茶叶硒含量相关性(... 本研究在皖南部分茶园采集茶叶样和背景土壤样,分别测定其土壤有机质、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硒量以及茶叶中硒含量,探究茶园土壤全硒量与茶叶硒的相关性,以及土壤有机质、pH和常规养分氮磷钾等对土壤全硒量与茶叶硒含量相关性(用硒转化系数表示)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茶园土壤平均硒含量较高(0.404 mg/kg),属于富硒土壤,茶叶中硒含量达到富硒茶标准。茶叶中硒含量主要受到土壤全硒量的影响,与土壤全硒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2=0.7066(n=9)。土壤有机质、pH以及常规养分等对其相关性具有一定影响;总体上土壤全硒量与茶叶硒的相关性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pH和全氮量的变化呈现相同变化趋势,而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本研究旨在为当地茶区生产优质富硒茶和开发利用富硒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土壤全硒量 茶叶硒含量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湘、鄂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氟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7
作者 马立锋 石元值 +1 位作者 阮建云 韩文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55个茶园165个土样进行了水溶性氟,全氟及pH,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同时也测定了上述茶园的茶样水溶性氟。结果表明,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土壤全氟含量略低于全国水平(440μg/g),但明显... 对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55个茶园165个土样进行了水溶性氟,全氟及pH,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同时也测定了上述茶园的茶样水溶性氟。结果表明,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土壤全氟含量略低于全国水平(440μg/g),但明显高于世界水平(200μg/g)。从土层来看,土壤含量0-5cm土层最高,0-20cm土层次之,20-40cm土层较低。氟在茶树体内具有较强的累积作用,且茶叶中氟含量与叶子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茶叶成熟度越高,氟含量越高。土壤中水溶性氟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交换性铝,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交换性钾,钙,镁,有效态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钠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砖茶主产区 茶园 土壤氟含量 影响因素 湖南 湖北
下载PDF
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氮素营养及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9
18
作者 朱旭君 王玉花 +2 位作者 张瑜 肖润林 黎星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4,共7页
通过设置施氮水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双因素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有机质和氮素营养、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种施肥处理均能有效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且均在900 kg·hm-2... 通过设置施氮水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比双因素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茶园土壤有机质和氮素营养、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种施肥处理均能有效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且均在900 kg·hm-2的施氮水平下75%有机肥+25%化肥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春茶芽叶密度、百芽重等产量指标;有机肥比例高于25%的氮素处理能显著提高春茶的品质指标,有机肥比例50%以上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结构 茶园 氮素营养 茶叶产量 茶叶品质
下载PDF
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慧 肖斌 +2 位作者 张云鹏 张婷婷 金立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5-208,218,共5页
观光茶园须同时满足人们所提出的观光的物质功能和茶文化的精神感受这两方面要求,并且以这两方面的因素作为基本内容而谋求与之相适应的园林形式。通过分析"中国著名茶乡"陕西西乡县的枣园生态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实案,探求如... 观光茶园须同时满足人们所提出的观光的物质功能和茶文化的精神感受这两方面要求,并且以这两方面的因素作为基本内容而谋求与之相适应的园林形式。通过分析"中国著名茶乡"陕西西乡县的枣园生态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实案,探求如何使观光茶园在功能性设计上与艺术精神得以完美结合,并针对观光茶园的空间序列安排和节奏韵律的把握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光茶园 茶文化 空间 功能 精神
下载PDF
不同茶园茶叶氟含量及土壤氟的形态分布 被引量:29
20
作者 谢忠雷 陈卓 +1 位作者 孙文田 尹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298,共6页
通过对我国中西南产茶区12个茶园土壤样品和茶叶样品的采集,探讨了不同茶园茶叶氟含量和茶园土壤氟的形态分布规律。老叶和嫩叶氟含量分别为2211 504 mg/kg和49.0602 mg/kg,老叶氟含量是嫩叶的2.58.1倍。各形态氟含量随土壤层次加深没... 通过对我国中西南产茶区12个茶园土壤样品和茶叶样品的采集,探讨了不同茶园茶叶氟含量和茶园土壤氟的形态分布规律。老叶和嫩叶氟含量分别为2211 504 mg/kg和49.0602 mg/kg,老叶氟含量是嫩叶的2.58.1倍。各形态氟含量随土壤层次加深没有统一变化规律,但各层土壤不同形态氟含量均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态〉有机结合态〉水溶态〉交换态。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对茶园土壤氟的形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叶和嫩叶氟含量随水溶态氟含量的增加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但与其他形态氟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茶叶 形态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