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1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eology study of supercritically extracted tea-oil
1
作者 张党权 陈胜铭 +4 位作者 彭万喜 刘其梅 谷振军 樊绍刚 邓顺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506-508,共3页
The rheological analysis on dynamic shear rate-viscosity relationship of tea-oil extracted from tea-oil tree seeds by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method was carried out at gradient temperatures and constant shear rate,re... The rheological analysis on dynamic shear rate-viscosity relationship of tea-oil extracted from tea-oil tree seeds by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method was carried out at gradient temperatures and constant shear rate,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20,40,60 and 80 ℃,once the shear rate increases gradually,the torque enlarges correspondingly,while the viscosity shows little difference.However,at the constant shear rate,the rising temperature results in a steady downtrend on tea-oil viscosity.This results reveal that tea-oil viscosity is not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shear rate at constant temperature,ye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 at constant shear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oil RHEOLOGY dynamic SHEAR RATE VISCOSITY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下载PDF
超声有机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庆松 向晨曦 +3 位作者 李建芳 张阳阳 贾陈思 赵子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以茶树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有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以茶树花精油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与索氏抽提法对比分析茶树花精油得率及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超声有机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的最佳工艺为... 以茶树花为原料,采用超声有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以茶树花精油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与索氏抽提法对比分析茶树花精油得率及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超声有机溶剂法提取茶树花精油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240W、超声时间50min、石油醚添加量160mL、浸泡时间6h,在此条件下,茶树花精油得率为3.34%,而索氏抽提法的茶树花精油得率为1.59%。成分分析显示,在超声有溶剂法提取的茶树花精油中共检出23种挥发性成分,而在索氏抽提法提取的茶树花精油中只检出18种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 精油 得率 超声有机溶剂法
下载PDF
中国主要油茶产区山茶炭疽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义勋 徐小文 +2 位作者 郑露 黄俊斌 谢先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12-217,共6页
以中国主要油茶产区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炭疽病优势种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16个地理种群168个菌株为供试材料,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16个地理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 以中国主要油茶产区的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炭疽病优势种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的16个地理种群168个菌株为供试材料,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分析。16个地理种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PPB)为98.9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8,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s)为0.43,遗传相似度(I)平均为0.834,遗传距离(D)平均为0.183,表明山茶炭疽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且异质性较强,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相关性。湖北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和广西5个省级种群总基因多样度(Ht)为0.274 8,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17 4,基因流(Nm)为0.466 4,表明山茶炭疽菌5个省级种群虽然被分化,但是不存在基因流动现象(N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ISSR 遗传多样性 种群遗传结构 油茶产区
下载PDF
茶树油对脂多糖诱导奶牛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陈明 蔡淑先 +2 位作者 杨红 张佳豪 赵国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2-395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油(TTO)对脂多糖(LPS)诱导奶牛小肠上皮细胞(BIECs)损伤的影响。试验选取3头健康新生中国荷斯坦犊牛的空肠组织,分离并获得BIECs进行培养。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LPS(0、1、2和4μg/mL)和不同浓度的TTO(0、0.00625%、0.0...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油(TTO)对脂多糖(LPS)诱导奶牛小肠上皮细胞(BIECs)损伤的影响。试验选取3头健康新生中国荷斯坦犊牛的空肠组织,分离并获得BIECs进行培养。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的LPS(0、1、2和4μg/mL)和不同浓度的TTO(0、0.00625%、0.01250%、0.02500%、0.05000%和0.10000%),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然后,对照组以不含TTO和LPS的培养基处理细胞;LPS组以1μg/mL的LPS处理细胞12 h;LPS+TTO组采用0.01250%和0.02500%的TTO预处理细胞12 h,经水洗后,再暴露于LPS处理12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未添加TTO)相比,添加0.00625%、0.01250%、0.02500%和0.05000%TTO对BIECs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TTO显著提高跨膜电阻(TEER)(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1250%TTO显著提高BIECs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封闭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和闭合蛋白-4(claudin-4)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2)与LPS组相比,LPS+TTO组TEER以及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LPS+TTO组ZO-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可知,TTO可以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下调炎性因子表达,缓解LPS诱导的犊牛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和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奶牛小肠上皮细胞 炎症 紧密连接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油茶习俗的保护传承研究
5
作者 朱阳 《中国茶叶》 2024年第8期76-81,共6页
瑶族油茶习俗是南岭走廊瑶族聚居区的一种地缘性茶俗,它是广西瑶族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融入了瑶族的传统文化和礼仪,成为了一套完整的茶规礼俗。茶俗(瑶族油茶习俗)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 瑶族油茶习俗是南岭走廊瑶族聚居区的一种地缘性茶俗,它是广西瑶族日常饮食的重要部分,融入了瑶族的传统文化和礼仪,成为了一套完整的茶规礼俗。茶俗(瑶族油茶习俗)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章以瑶族油茶习俗为研究对象,介绍其起源、发展、技艺礼俗,并探究如何在当下做好非遗茶俗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族油茶习俗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油茶SNP标记开发及指纹图谱构建
6
作者 廖宏泽 孙曼曼 +5 位作者 黄小娟 郝丙青 孙佳星 江泽鹏 王东雪 刘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目的】基于简化基因组,挖掘油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筛选可用于油茶种质鉴定的简化SNP组合位点,构建SNP指纹图谱,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广西油茶主栽良种苗木的SNP分子标记方法。【方法】以12个油茶无性系种质的两个重复共24份油... 【目的】基于简化基因组,挖掘油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筛选可用于油茶种质鉴定的简化SNP组合位点,构建SNP指纹图谱,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广西油茶主栽良种苗木的SNP分子标记方法。【方法】以12个油茶无性系种质的两个重复共24份油茶标准样本为材料,采用ddRADseq流程进行文库构建,使用BWA将过滤后的测序数据比对到已发布的南荣油茶Camellia oleifera var.“Nanyongensis”参考基因组上,利用GATK进行SNP位点筛选,ANNOVAR软件进行SNP位点注释,STRUCTU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果分析,使用PLINK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R语言,使用条件随机筛选法(CRS),筛选能够区分出油茶种质的最简SNP组合,绘制指纹图谱。【结果】测序数据质量良好,可用于SNP分子标记位点的开发筛选。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后,共获得622064个为SNP标记位点,其中无基因型缺失的SNP位点40147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大于0.35的SNP位点2094个,前后60 bp碱基保守无变异的SNP位点共184个。最终筛选出可以将12个油茶无性系种质区分开的15个核心SNP标记位点组合,并以此绘制出SNP指纹图谱。【结论】基于简化基因组,建立了广西主要栽培油茶种质的SNP标记开发和指纹图谱绘制的方法,为苗期油茶种质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助力规范油茶苗木市场,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简化基因组测序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指纹图谱
下载PDF
茶树精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唐歆 李晓冰 +4 位作者 田颖 李鸿喜 李佳铠 曹翀 邱龙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46-2261,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精油(TT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1日龄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各TTO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100、200 mg/...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树精油(TT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1日龄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各TTO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100、200 mg/kg TTO,饲喂28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指标、血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而后根据生长性能与血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选择对照组和50 mg/kg TTO组进行肠黏膜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肠道组织结构,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结果显示:1)各TTO组的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TTO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50 mg/kg TTO组料重比最低。2)与对照组相比,25、50、100、200 mg/kg TTO组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MD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3)50、100、200 mg/kg TTO组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5、200 mg/kg TTO组血浆中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100 mg/kg TTO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 TTO组回肠绒毛隐窝比极显著升高(P<0.01)。5)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 TTO组十二指肠、回肠黏膜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十二指肠、空肠黏膜中GSH-Px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回肠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空肠、回肠黏膜中MD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6)50 mg/kg TTO组十二指肠及回肠黏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7)在门水平上,50 mg/kg TTO组十二指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50 mg/kg TTO组十二指肠和回肠中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回肠和盲肠中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 mg/kg TTO组在氨基酸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代谢、萜类化合物和聚酮酸的代谢等功能上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强(P<0.01)。综上可知,在饲粮中添加TTO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提升仔猪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精油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屏障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的油茶籽油掺伪量快速测定及特征波长特性研究
8
作者 刘强 龚中良 +4 位作者 李大鹏 文韬 汪志强 管金伟 郑文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9,共8页
为了探索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油茶籽油掺伪量的方法,按照不同掺伪比例制备了244个油茶籽油掺伪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的样本,以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采集所制备样本在200~1100 nm范围内的反射光谱。将原始光谱进行Savit... 为了探索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油茶籽油掺伪量的方法,按照不同掺伪比例制备了244个油茶籽油掺伪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的样本,以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采集所制备样本在200~1100 nm范围内的反射光谱。将原始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SG)-连续小波变换(CWT)预处理后,利用Kennard-Stone(K-S)算法以2∶1的比例将样本划分成校正集和预测集。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自主软收缩算法(BOSS)、迭代变量子集优化算法(IVSO)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分别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极限学习机(ELM)、随机森林(RF)的油茶籽油掺伪量快速预测模型,同时对特征波长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光谱经过SG-CWT(L5)预处理和BOSS特征波长筛选后,建立的基于SVM的油茶籽油掺伪量快速预测模型能够鉴别掺伪量为1%及以上的油茶籽油,该模型在十折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法下得到最佳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γ)分别为5.2780和0.1088,其预测决定系数(R_(P)^(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_P)、预测平均绝对误差(MAE_(P))分别为0.9985、0.0134、0.0102。特征波长聚集程度和陡度对模型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影响。综上,建立的基于反射光谱的油茶籽油掺伪量快速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小,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反射率 BOSS-SVM 特征波长特性
下载PDF
纳米茶籽油微囊对低脂猪肉糜制品品质影响
9
作者 余康 邹俊 +2 位作者 袁梦 季秋雅 梅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高脂产品低脂化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是未来肉制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无茶籽油脂肪替代肉糜为对照组,考察了两种形式的茶籽油(Tea seed oil,TSO)及纳米微囊化茶籽油(Nano tea seed oil microcapsules,NTM)代替猪背膘对猪肉糜制品... 高脂产品低脂化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是未来肉制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无茶籽油脂肪替代肉糜为对照组,考察了两种形式的茶籽油(Tea seed oil,TSO)及纳米微囊化茶籽油(Nano tea seed oil microcapsules,NTM)代替猪背膘对猪肉糜制品理化性质的影响,对不同脂肪替代肉糜制品保水性、蒸煮得率、水分分布、质构、微观结构、脂肪氧化水平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50%、70%NTM可以改善添加TSO造成的肉糜制品保水能力的下降;NTM替代组的T_(21)弛豫时间、占比与无替代对照组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TSO替代组不易流动水占比显著下降(P<0.05);NTM替代组,其L^(*)、b^(*)值较于无茶籽油替代组有所增强,a^(*)降低,且具有明显的脂肪氧化抑制效果,有效延长贮藏期;微观结构结果表明,NTM替代组油脂分布较TSO添加组更均匀,与蛋白质结合更紧密;质构特性结果表明,TSO替代会造成质构的劣化,而NTM可以改善劣化情况,其中添加70%NTM的肉糜弹性和粘度优于50%和70%NTM替代组。综上,添加70%NTM可以均匀分布于猪肉糜中,并与蛋白质之间形成更多的氢键,从而达到稳定低脂猪肉糜保水力,硬度,弹性等理化性质的目的。因此添加70%NTM的低脂肉糜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茶籽油微囊(NTM) 茶籽油(TSO) 脂肪替代 低脂肉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抗炎效果
10
作者 陈宇 杨纪元 +5 位作者 邱之阳 张笑 邱昌扬 周凯 郝泽金 陈志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7,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效果,并探究油茶籽油中的主要抗炎物质,分别制备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热榨油茶籽原油、热榨精炼油茶籽油、土榨油茶籽油和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及添加不同... 为了明确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效果,并探究油茶籽油中的主要抗炎物质,分别制备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热榨油茶籽原油、热榨精炼油茶籽油、土榨油茶籽油和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及添加不同活性物质的油茶籽油对ACD模型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并结合ELISA法、HE染色和免疫组化探究其对小鼠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对ACD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最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其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降低率超过10%,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好转,耳廓肿胀组织中NF-κB阳性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预防性给药的抗炎效果普遍低于造模后给药;倍数添加角鲨烯和生育酚的油茶籽油对ACD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显著提高,在50%左右,且角鲨烯、生育酚处理组小鼠耳廓组织中NF-κB阳性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因此,外用超临界CO_(2)萃取的油茶籽油治疗小鼠ACD效果最佳,其抗炎效果并非源于单一活性成分,与角鲨烯和生育酚等活性成分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抗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超临界CO_(2)萃取
下载PDF
胶原蛋白-茶多酚-肉桂精油涂膜对调理黑鱼鱼片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张容 白利荣 +3 位作者 霍栓 李璐 袁志宁 郑捷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5-33,80,共10页
以黑鱼为原料制备调理黑鱼鱼片,研究蒸馏水(CK组)、5%胶原蛋白(C1组)、5%胶原蛋白+0.4%茶多酚(C2组)、5%胶原蛋白+1.5%肉桂精油(C3组)和5%胶原蛋白+0.4%茶多酚+1.5%肉桂精油(C4组)涂膜处理对其在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 以黑鱼为原料制备调理黑鱼鱼片,研究蒸馏水(CK组)、5%胶原蛋白(C1组)、5%胶原蛋白+0.4%茶多酚(C2组)、5%胶原蛋白+1.5%肉桂精油(C3组)和5%胶原蛋白+0.4%茶多酚+1.5%肉桂精油(C4组)涂膜处理对其在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密封冷藏条件下,涂膜处理可以有效延缓调理黑鱼鱼片冷藏过程中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增加,维持调理黑鱼鱼片的L^(*)值、硬度和弹性等,抑制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的降低。CK组鱼片的菌落总数在冷藏9 d时达到了1.70×10^(6) CFU/g,而C4组鱼片的菌落总数在冷藏15 d时为1.91×10^(6) CFU/g,说明5%胶原蛋白+0.4%茶多酚+1.5%肉桂精油涂膜处理可以延长调理黑鱼鱼片保质期6~7 d。这为调理黑鱼鱼片以及其他水产品的保藏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茶多酚 肉桂精油 调理黑鱼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油茶粉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12
作者 李官丽 吴秋月 +4 位作者 陈锡霞 伍淑婕 段秋霞 黎小椿 罗杨合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究适合油茶粉的干燥方式,以便油茶食用和贮藏。方法: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油茶汤进行干燥处理,并对干燥后油茶粉的品质(水分含量、感官评价、色泽)及挥发性物质进行评价。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油茶粉... 目的:探究适合油茶粉的干燥方式,以便油茶食用和贮藏。方法: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油茶汤进行干燥处理,并对干燥后油茶粉的品质(水分含量、感官评价、色泽)及挥发性物质进行评价。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油茶粉感官得分最高(93),含水量最低(3.78%),色泽较优(ΔE值49.74)。利用SPME-GC-MS技术从3种方式干燥油茶粉中共鉴定出104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影响油茶粉风味的有14种。冷冻干燥的特征风味物质(壬醛、癸醛、(Z)-2-癸醛、(Z)-2-壬烯醛、(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呈现青香、油脂香,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的特有香气均为(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癸醛,呈现青香、果香、蜡香。结论:真空冷冻干燥风味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粉 喷雾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真空干燥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基于DEM-MBD的油茶林分层切抛式开沟刀组研制
13
作者 曾熠 蒋啸虎 +3 位作者 吴明亮 赵智豪 唐乐为 黎鹏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42,共13页
针对油茶种植林地土壤粘重板结环境下因刀片剧烈冲击导致开沟效果不理想、功率消耗较大和机具振动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油茶林分层切抛式开沟刀组。根据油茶开沟施肥的农艺要求,分析土壤与切土刀片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土壤颗粒在抛土... 针对油茶种植林地土壤粘重板结环境下因刀片剧烈冲击导致开沟效果不理想、功率消耗较大和机具振动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油茶林分层切抛式开沟刀组。根据油茶开沟施肥的农艺要求,分析土壤与切土刀片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土壤颗粒在抛土刀面上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得到影响刀组切抛性能的关键因素为偏心系数、最大工作半径r1处滑切角、安装角和刀轴转速。通过EDEM-RecurDyn耦合仿真,以作业功耗与沟深稳定性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及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基于NSGA-Ⅲ算法对构建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进行循环逼近优化,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为:偏心系数1.3、最大工作半径r1处滑切角64.7°、安装角55.1°、刀轴转速301 r/min,与对照组单一外层切土刀和正装抛土刀的组合方式相比,最优参数组合下分层切抛式开沟刀组的扭矩波动降低率为21.5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参数刀组下仿真与田间试验的作业功耗、沟深稳定性系数相对误差分别为10.25%和4.55%,验证了耦合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田间试验的作业功耗与沟深稳定性系数分别为25.96 kW和88.31%,比功耗和现有的果园开沟刀组相比降低了8.31%,沟深稳定性系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油茶林开沟刀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仿真 DEM-MBD耦合 油茶林 开沟刀组 分层切抛
下载PDF
黑茶籽油成分分析及其对于H_(2)O_(2)诱导HFF-1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李健 邓建明 +3 位作者 黄源城 余敏 王光丽 王靖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3-400,共8页
对茶籽油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对不同产地的茶籽油的脂肪酸、α-生育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黑茶籽油的三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含量(83.72%),α-生育酚(1.33 mg/g)相比于其他茶籽油(绿茶籽油、普洱茶籽... 对茶籽油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对不同产地的茶籽油的脂肪酸、α-生育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黑茶籽油的三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含量(83.72%),α-生育酚(1.33 mg/g)相比于其他茶籽油(绿茶籽油、普洱茶籽油)、山茶籽油(有机山茶油)和油茶籽油(有机油茶籽油、古树茶籽油)含量更高。在此基础上,测试了黑茶籽油对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茶籽油在0.15 g/mL质量浓度时,对于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93.08%和94.85%;在0.3 g/mL质量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25%,相较于其他茶籽油表现出更好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此外,还测定了黑茶籽油对于双氧水诱导的人成纤维细胞(HFF-1)氧化应激以及衰老的抑制作用。细胞增殖实验、活性氧自由基测定实验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的结果表明,黑茶籽油在10~5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双氧水诱导的HFF-1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现出抗氧化、抗衰老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籽油 自由基 抗氧化 抗衰老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子下茶籽油在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15
作者 魏林 李涛 李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该研究评估茶籽油在不同温度和气体环境下的储藏稳定性,分析其质量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温条件下茶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构稳定性下降,氧化程度加深。然而,经过CO_(2)和N_(2)气调处理后的茶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显著降低,证明气调处理... 该研究评估茶籽油在不同温度和气体环境下的储藏稳定性,分析其质量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温条件下茶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构稳定性下降,氧化程度加深。然而,经过CO_(2)和N_(2)气调处理后的茶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显著降低,证明气调处理可以有效抑制甘油三酯结构的破坏。此外,在高温条件下,茶籽油中的生育酚、油酸和亚油酸损失严重,而气调处理可以保护上述活性物质不被破坏。因此,低温和无氧气调处理将是茶籽油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油 温度 气调储藏 品质评价 脂质氧化
下载PDF
茶油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的探索
16
作者 潘小吕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6期116-118,共3页
茶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油酸含量高达78%,还含有维生素E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文概述了压榨法、浸出法、超声波提取法、水酶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等5种茶油的加工工艺,并对茶油的营养成分和茶油的保健功效进行综述,为开发出高附加... 茶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油酸含量高达78%,还含有维生素E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文概述了压榨法、浸出法、超声波提取法、水酶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法等5种茶油的加工工艺,并对茶油的营养成分和茶油的保健功效进行综述,为开发出高附加值茶油保健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工艺 营养成分 保健功效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提取油茶果壳木质素及其结构特性研究
17
作者 孟蒙 巫明惠 +3 位作者 周海洋 吕世豪 高振忠 孙瑾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为提高油茶果壳中木质素的利用价值,实现油茶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在优化工艺:油浴温度160℃、处理时间6 h、油茶果壳与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固液质量比为1:10、DES与H2O的质量比为10∶1的条件下,使用氯化胆碱-尿素... 为提高油茶果壳中木质素的利用价值,实现油茶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在优化工艺:油浴温度160℃、处理时间6 h、油茶果壳与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固液质量比为1:10、DES与H2O的质量比为10∶1的条件下,使用氯化胆碱-尿素(ChCl-U)、氯化胆碱-尿素-H2O(ChCl-U-H)、氯化胆碱-尿素-乙二胺(ChCl-U-E)、氯化胆碱-无水草酸(ChCl-OA)四种DES对废弃油茶果壳进行处理,研究不同DES对油茶果壳中木质素的提取效果,并对提取木质素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hCl-U-E处理油茶果壳后木质素的提取率最高,达到84.40%;DES中氢键供体解离的质子(H+)能够促进木质素苯丙烷单元间不稳定醚键断裂,形成小分子物质,引入酚羟基、甲氧基和羟甲基等;提取得到的木质素的分子量较小,空间位阻减小,活性增强;提取木质素主要是愈创木基苯丙烷单元,含有少量的对-羟苯基苯丙烷单元,且基本单元结构较为完整。本研究为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等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壳 低共熔溶剂 木质素 提取率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武夷茶区3种茶叶籽油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
18
作者 于立志 刘奇琳 周聪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196,共8页
以武夷茶区3种茶叶籽油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3种茶叶籽油的感官属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E-nose)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区分和比较。结果表明,不... 以武夷茶区3种茶叶籽油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3种茶叶籽油的感官属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E-nose)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区分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叶籽油在多个感官属性上差异明显,E-nose可有效区分3种茶叶籽油,GC-MS在3种茶叶籽油中共检测出5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采用香气活力值(OAV)确定了3种茶叶籽油的关键香气物质,3种茶叶籽油香气成分和关键香气物质的组成、含量各不相同。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茶叶籽油的品种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茶产区 茶叶籽油 感官评价 电子鼻 香气分析
下载PDF
不同茶叶原料制作油茶对比试验初探
19
作者 廖贤军 《南方园艺》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瑶族油茶习俗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感官特性与加工过程及原料品种息息相关。本研究基于HPLC对不同品种制成的油茶进行主要成分分析,并对比加工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制成的油茶间存在... 瑶族油茶习俗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感官特性与加工过程及原料品种息息相关。本研究基于HPLC对不同品种制成的油茶进行主要成分分析,并对比加工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制成的油茶间存在着显著的物质差异。兴安茶品种中富含EGCG,而其他的儿茶素单体则在龙胜茶品种中含量较高。通过建立OPLS-DA模型发现,加工前后的样本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所有物质经过油茶加工后均发生了较大程度的降低。该研究结果解释了儿茶素及生物碱的降低贡献于油茶浓醇口感的形成,并为油茶加工后主要成分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油茶加工 品种对比 主要成分 品质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5种植物源性食品中氯酞酸和草芽畏残留量
20
作者 付萌 毕瑞锋 +3 位作者 张伟伟 邓锁成 刘茵 陈祥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37-243,共7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蔬菜、茶叶、粮谷及花生油等植物源食品中氯酞酸和草芽畏两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针对非油基质样品,选取柚子、生菜、茶叶及小麦粉样品,经2%甲酸乙腈溶液提取,三甲基硅烷化试剂衍生,MAS-Q盐...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果、蔬菜、茶叶、粮谷及花生油等植物源食品中氯酞酸和草芽畏两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针对非油基质样品,选取柚子、生菜、茶叶及小麦粉样品,经2%甲酸乙腈溶液提取,三甲基硅烷化试剂衍生,MAS-Q盐包吸附色素等杂质,再经HLB柱净化的前处理方法;针对含油基质,选取花生油样品,经甲醇提取,三甲基硅烷化试剂衍生,再经HLB柱净化。净化后样品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结果为消除基质效应影响,补偿前处理提取过程中的损失,采用过程标准校正法,两种农药在不同基质样品中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0.01、0.02、0.05 mg/kg加标水平下,两种农药在不同基质中的回收率均在93.6%~11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9.8%之间(n=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在水果、蔬菜、粮谷、乃至茶叶、花生油等复杂基质中,氯酞酸和草芽畏的定量限均可达到0.01 mg/kg,满足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临时限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氯酞酸 草芽畏 水果蔬菜 茶叶 粮谷 花生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