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糠醛交联黑茶茶色素树脂的制备及其吸水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媛 肖锦涛 +3 位作者 彭子兴 陈群雁 蹇丹 刘湛军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73-78,共6页
高吸水树脂在农业、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丙烯酸和茶色素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糠醛为交联剂,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以此来研究温度、p H值、吸水时间等... 高吸水树脂在农业、医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丙烯酸和茶色素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糠醛为交联剂,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以此来研究温度、p H值、吸水时间等外界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丙烯酸质量为2 g,中和度为90%,茶色素用量为0.0030 g,引发剂用量0.0050 g,糠醛用量0.0008 m L时,制备的糠醛交联黑茶茶色素树脂吸水倍率最高,可达到1187.9 g·g^(-1),且其在中性环境中吸水16 h能达到最高吸水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丙烯酸 高吸水树脂 吸水倍率
下载PDF
白茶滋味与色泽化学特征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晨昕 林雨 +5 位作者 胡文娇 胡晓俊 王丽鸳 胡善树 林智 郭丽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2-310,共9页
将不同品种茶树鲜叶按传统工艺加工成白茶,采用感官审评法、分光光度计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液相色谱法分析分析白茶的品质特征及其脂溶性色素和滋味成分,探析不同品种白茶的呈味呈色特征差异。结果表明:白茶的感官品质存在品种差... 将不同品种茶树鲜叶按传统工艺加工成白茶,采用感官审评法、分光光度计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超高液相色谱法分析分析白茶的品质特征及其脂溶性色素和滋味成分,探析不同品种白茶的呈味呈色特征差异。结果表明:白茶的感官品质存在品种差异,‘中茗7号’、‘中茶108’和‘中茶302’绿翠且有白毫,‘福鼎大毫茶’、‘中茶302’与‘鸠坑’的汤色与滋味因子得分超过90分。‘鸠坑’和‘中茶302’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接近‘福鼎大毫茶’(2.3),小于‘中黄1号’(3.3);‘中茶108’的有机酸和糖类化合物含量分别比其它品种高2.9 mg/g和11.6 mg/g,‘福鼎大毫茶’的氨基酸类化合物在的含量较其它品种高,达到22.3 mg/g;同一品种中,糖类化合物的含量高于有机酸和氨基酸类化合物,蔗糖、半乳糖醇、果糖和肌醇等组分的含量较高,高达15.1 mg/g;儿茶素在‘鸠坑’中的总量高于其他品种,且比‘福鼎大毫茶’高了40.3%。由此可见,白茶滋味、色泽品质及其表征成分存在明显的品种特色,可为开发白茶新产品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色素 有机酸 氨基酸 气相色谱-质谱 儿茶素
下载PDF
茶成分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储思远 钱利生 陈海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67,共11页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之一,富含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和茶皂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肠道是一个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肠道菌群是茶成分发挥生理调节作用和健康效应的...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之一,富含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和茶皂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肠道是一个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肠道菌群是茶成分发挥生理调节作用和健康效应的主要作用靶点,本文对近年来几种重要茶成分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茶成分主要通过靶向肠道菌群调节糖代谢和脂代谢,减轻炎症和肠道损伤,缓解情绪和记忆障碍以及调节昼夜节律,发挥其健康效应。阐明茶成分调控肠道菌群的内在作用机制将为更好地利用茶产品来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茶色素 茶多糖 茶籽皂素 肠道菌群 健康效应
下载PDF
聚多巴胺/壳聚糖改性棉织物的茶色素染色及其抗菌和防紫外线性能
4
作者 李丽丽 袁亮 +2 位作者 唐雨霞 杨文菊 王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3,共8页
为提高棉织物的天然色素染色性和多功能性,利用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多巴胺(DA)在织物表面快速聚合沉积后,采用壳聚糖(CS)整理制备聚多巴胺/壳聚糖(PDA/CS)改性棉织物,再用茶色素对其进行染色处理。探究了DA快速聚合沉积过程... 为提高棉织物的天然色素染色性和多功能性,利用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多巴胺(DA)在织物表面快速聚合沉积后,采用壳聚糖(CS)整理制备聚多巴胺/壳聚糖(PDA/CS)改性棉织物,再用茶色素对其进行染色处理。探究了DA快速聚合沉积过程中各因素对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得到较佳工艺条件:CuSO_(4)浓度为3 mmol/L,DA质量浓度为2.0 mg/mL,H_(2)O_(2)浓度为13 mmol/L,沉积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PDA/CS改性棉织物染色后的K/S值达到6.21。研究结果表明:CuSO_(4)/H_(2)O_(2)氧化体系下DA在棉织物表面形成PDA层,可与CS产生氢键作用在织物表面均匀成膜;茶色素染色PDA/CS改性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沾色)和耐人造光色牢度均达到4级及以上;PDA/CS改性织物染色后的UPF值为3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具备抗菌和防紫外线的双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聚多巴胺 壳聚糖 茶色素染色 天然染料 功能整理
下载PDF
基于CNKI数据库的茶色素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徐悦菱 李新生 燕飞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3期47-51,共5页
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类天然色素,因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在多个学科领域受到关注。为探究2004—2024年茶色素的研究内容、热点与发展趋势,采用CNKI数据库2004—2024年茶色素的研究文献数据,运用COOC、VOSviwer以及CiteSpace可视化软... 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类天然色素,因其潜在的健康益处而在多个学科领域受到关注。为探究2004—2024年茶色素的研究内容、热点与发展趋势,采用CNKI数据库2004—2024年茶色素的研究文献数据,运用COOC、VOSviwer以及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图像,并对中文文献中的发文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相应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2004—2024年共发表文献735篇,其中云南农业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与湖南农业大学对中文文献的贡献度位列前三。关键词中“茶黄素”的研究数量最多且是一直以来的热点,“茶色素”与“茶褐素”位列其后。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综合分析,系统地评价和梳理茶色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期为其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文献计量学 CNKI数据库
下载PDF
狗牯脑2号茶树红茶适制性研究
6
作者 张贱根 江新凤 +7 位作者 曾永强 陈裕林 曾斌 李琛 王礼献 曹挥华 曹盛 樊秀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6-123,共8页
【目的】探明狗牯脑2号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为狗牯脑茶树资源开发利用和丰富地方茶产品种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遂川种植的福鼎大白为对照,遂川本地自育的狗牯脑2号、狗牯脑群体种为试验对象,进行红茶适制性研究,对比分析各茶树... 【目的】探明狗牯脑2号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为狗牯脑茶树资源开发利用和丰富地方茶产品种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遂川种植的福鼎大白为对照,遂川本地自育的狗牯脑2号、狗牯脑群体种为试验对象,进行红茶适制性研究,对比分析各茶树品种红茶制品的理化成分、茶色素含量和感官品质。【结果】狗牯脑2号和狗牯脑群体种红茶制品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35.48%与39.78%,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9%与2.91%,均显著高于福鼎大白;狗牯脑群体种和福鼎大白红茶制品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较高,显著高于狗牯脑2号。红茶制品的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方面,狗牯脑2号和狗牯脑群体种略优于福鼎大白。红茶制品综合感官品质评分狗牯脑2号为92.30分,狗牯脑群体种为91.05分,均明显高于福鼎大白。【结论】狗牯脑2号和狗牯脑群体种均适制红茶,尤其以狗牯脑2号红茶品质更优,整体呈汤色橙红明亮、滋味浓强醇厚、香气清鲜甜韵的特点。结合遂川红茶加工工艺技术,在加工过程中适度提高干燥温度、延长干燥时间有利于提高红茶关键香气物质含量,提升红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狗牯脑2号 红茶 适制性 品质 茶多酚 茶色素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快速检测茶叶及其制品中35种合成色素
7
作者 周庆琼 胡凌 +7 位作者 戚平 刘春生 彭名军 曾豪威 林子豪 陈婷 郑洁玲 毛新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2期138-146,共9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茶叶及其制品中35种合成色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5%氨水甲醇溶液超声提取,采用C18为材料净化,一定比例稀释后,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茶叶及其制品中35种合成色素的方法。方法样品经5%氨水甲醇溶液超声提取,采用C18为材料净化,一定比例稀释后,经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电离模式,一级母离子全扫描和数据依赖的二级子离子扫描模式进行质谱检测,同时获得一级母离子和二级碎片子离子的高质量精度质谱数据。通过与自建数据库检索比对进行初步筛查,发现可疑样品再与标准品二级谱图比对确证,外标法定量。结果本方法在无标准品的情况下可实现对茶叶及其制品中35种合成色素快速筛查,有标准品的情况下无需基质标准曲线即可实现准确定性和定量,方法检出限为0.02~2.97mg/kg,3水平加标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71.4%~117.7%,相对标准偏差为0.1%~15.3%,采用本方法对市售实际样品进行检验,9批次样品分别检出柠檬黄、日落黄和亮蓝。结论该方法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可用于茶叶及其制品中35种合成色素的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快速检测 合成色素 茶叶及其制品
下载PDF
茶儿茶素体外氧化产物分析 被引量:41
8
作者 萧伟祥 宛晓春 +2 位作者 胡耀武 钟瑾 萧慧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采用体外模拟发酵, 对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 其中儿茶素含量为78-09 % ) 进行酶促氧化、化学氧化和自动氧化, 制取茶色素, 经HPLC分析, 结果表明, 酶促氧化和化学氧化的产物吸收峰均能得到明确分辨, 其保留时间与红茶汤中茶色素成分相... 采用体外模拟发酵, 对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 其中儿茶素含量为78-09 % ) 进行酶促氧化、化学氧化和自动氧化, 制取茶色素, 经HPLC分析, 结果表明, 酶促氧化和化学氧化的产物吸收峰均能得到明确分辨, 其保留时间与红茶汤中茶色素成分相吻合, 而自动氧化的产物中则缺少TFs。优化的化学氧化法制得的茶色素中, TFs 和TRs1 含量高于酶促氧化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儿茶素 氧化产物 茶色素
下载PDF
普洱茶茶色素提取工艺条件的响应面分析及其抗氧化性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新河 李勤 +3 位作者 黄建安 陆英 沈智 刘仲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优化普洱茶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研究其抗氧化性活性。方法:以与蒸馏水的色差作为普洱茶茶色素提取的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普洱茶茶色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清除1,1-二苯基... 目的:优化普洱茶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研究其抗氧化性活性。方法:以与蒸馏水的色差作为普洱茶茶色素提取的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普洱茶茶色素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评价普洱茶茶色素的抗氧化性活性。结果:普洱茶茶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5:1(mL/g)、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50min、色差52.97,高出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组合中的最高色差4.73%;普洱茶茶色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30.83μg/mL。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普洱茶茶色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可行;普洱茶茶色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色素 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性活性
下载PDF
茶色素制取及其化学组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吕虎 孔庆友 +1 位作者 冷和平 洪德臣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3-68,共6页
茶色素是茶叶中的水溶性有色物质或茶叶水提物经酶性 /非酶性氧化聚合而得的水溶性有色物质的总称 ,根据颜色可分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3类。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非酶性氧化制取茶色素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并对产物的化... 茶色素是茶叶中的水溶性有色物质或茶叶水提物经酶性 /非酶性氧化聚合而得的水溶性有色物质的总称 ,根据颜色可分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 3类。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非酶性氧化制取茶色素工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 ,并对产物的化学组成、分子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天然食用色素 制取 非酶性氧化法 化学组成
下载PDF
茶叶中色素的测试方法概述 被引量:18
11
作者 谭和平 叶善蓉 +1 位作者 陈丽 邹燕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2期78-82,共5页
在参阅1907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茶叶色素分析的150余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叶中色素的分析方法做了较系统的比较与研究,并针对茶叶色素的特点,就茶叶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Roberts法、柱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 在参阅1907年以来国内外关于茶叶色素分析的150余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茶叶中色素的分析方法做了较系统的比较与研究,并针对茶叶色素的特点,就茶叶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Roberts法、柱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等)进行了评述,建议对茶叶色素测定的前处理,测定条件及最佳测试方法实行标准化,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色素 茶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法
下载PDF
茶色素中茶黄素类的HPLC定量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大祥 宛晓春 +1 位作者 刘莉华 夏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对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茶黄素,TF1;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TF2+TF3;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4)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以它们为标样,建立了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的HPLC定量法.精密度和加样...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对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茶黄素,TF1;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TF2+TF3;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4)进行了分离纯化,并以它们为标样,建立了茶色素中三种主要茶黄素的HPLC定量法.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TF1、TF2+TF3和TF4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6(8.5%、2.0(3.8%和2.0(3.9%,三者总量的变异系数为2.2(4.1%.应用该法对Sigma公司的混合茶黄素标样测定表明,其相对误差为3.4%.对自制茶色素中茶黄素类含量分析表明,茶黄素类总量可达20.5%、其中TF1、TF2+TF3和TF4的含量则分别为6.0%、9.1%和5.4%.茶色素中茶黄素类HPLC定量方法的建立,对于茶色素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并有助于茶色素的开发以及药理功能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茶黄素 HPLC定量
下载PDF
茶多酚和茶色素对紫外线照射致小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素慧 吕俊华 +1 位作者 李校堃 郑青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 :研究茶多酚、茶色素对紫外线照射致小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方法 :光镜下观察茶多酚、茶色素对真皮弹性纤维的影响 ;通过嵌套PCR检测皮肤组织线粒体DNA(mtDNA)的缺失突变。结果 :茶多酚、茶色素组的弹性纤维断裂、卷曲的程度... 目的 :研究茶多酚、茶色素对紫外线照射致小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方法 :光镜下观察茶多酚、茶色素对真皮弹性纤维的影响 ;通过嵌套PCR检测皮肤组织线粒体DNA(mtDNA)的缺失突变。结果 :茶多酚、茶色素组的弹性纤维断裂、卷曲的程度较模型组轻 ,且mtDNA的缺失突变也无模型组严重。结论 :茶多酚、茶色素能改善光老化模型小鼠真皮弹性纤维的病变 ,两者可不同程度地缓解小鼠皮肤组织mtDNA的缺失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茶色素 紫外线 弹性纤维 线粒体DNA 防护作用
下载PDF
双液相系统酶化学技术制取茶色素 被引量:22
14
作者 萧伟祥 钟瑾 +1 位作者 胡耀武 萧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9-52,共4页
应用双液相酶化学技术研究茶色素的形成与制取 ,并以单液 (水 )相系统进行茶多酚酶促氧化制取茶色素为对照。引入氧载体后 ,构成了双液相酶化学氧化系统 ,对其中溶解氧浓度、PPO活性、TFs、TRs含量的变化和HPLC图谱等分析研究。制品中TF... 应用双液相酶化学技术研究茶色素的形成与制取 ,并以单液 (水 )相系统进行茶多酚酶促氧化制取茶色素为对照。引入氧载体后 ,构成了双液相酶化学氧化系统 ,对其中溶解氧浓度、PPO活性、TFs、TRs含量的变化和HPLC图谱等分析研究。制品中TFs的HPLC图谱可知 :TOP 1中TFs的峰高和峰面积均高于TOP 2制品中TFs ,尤以TFG与TFDG较高。TOP 1制品中儿茶素类残留量较对照少 ,尤其是简单儿茶素的残留量 (如DL C ,(— ) 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双液相系统 氧载体 酶化学技术 生成 提取 茶叶
下载PDF
茶色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丽如 张娜 +1 位作者 杨更亮 王利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8-612,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茶中茶色素的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红茶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色素对时间的稳定性良好,提取和存放温度不宜超过60℃,在较低pH值下稳定,有较好的耐光性,但对金属离子...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茶中茶色素的条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红茶色素水溶液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色素对时间的稳定性良好,提取和存放温度不宜超过60℃,在较低pH值下稳定,有较好的耐光性,但对金属离子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红茶 正交实验 超声波辅助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普洱茶茶色素对小鼠的预防肥胖作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静静 王雪青 +8 位作者 宋文军 白晓丽 李长文 周彤 罗崇景 徐金葵 赵心怡 陈钊琦 王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46-350,共5页
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普洱茶茶色素低(0.45g/kg)、中(0.90g/kg)、高(1.35g/kg)浓度组。每天灌胃给药,称体重及测体长,连续灌胃29d后,禁食24h,取血测血清中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 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普洱茶茶色素低(0.45g/kg)、中(0.90g/kg)、高(1.35g/kg)浓度组。每天灌胃给药,称体重及测体长,连续灌胃29d后,禁食24h,取血测血清中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处死小鼠,记录体内脂肪湿重,计算小鼠的Lee’s指数和脂体比,以研究普洱茶茶色素对小鼠的预防肥胖作用。结果显示:普洱茶茶色素能显著降低小鼠的体重、脂体比、Lee’s指数和脂肪系数(p<0.05),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Glu、TG、TC、LDL-C的水平(p<0.05),升高HDL-C的水平(p<0.05)。因此,普洱茶茶色素对小鼠具有预防肥胖、降血糖及调节血脂的作用,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症、II型糖尿病及血症异常的功能性饮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色素 肥胖 血脂
下载PDF
茶色素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新河 吕帮玉 +1 位作者 毛清黎 刘仲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综述了近10年来有关茶色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如茶色素在抗癌、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抗炎、抗菌等方面的研究,并探讨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茶色素 茶黄素 茶红素 茶褐素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茶色素及其药理学功能 被引量:62
18
作者 宛晓春 李大祥 夏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5-70,共6页
茶色素是茶叶中多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为茶黄素类、茶红素类。茶色素含有大量的活性酚羟基等活性基因 ,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茶色素具有防癌抗癌、防紫外线照射、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 茶色素是茶叶中多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为茶黄素类、茶红素类。茶色素含有大量的活性酚羟基等活性基因 ,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茶色素具有防癌抗癌、防紫外线照射、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龋护齿等多种药理功能。茶色素产品的开发可广泛用于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茶色素 药理学功能
下载PDF
茶色素在低钙及高钙浓度下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董帅 唐泽耀 +3 位作者 张冬梅 宫德正 孙艺平 傅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茶色素(Tea pigment,TP)溶液在低钙和高钙条件下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50只蟾蜍随机分为正常任氏液组,任氏液+茶色素组,低钙任氏液+茶色素组,高钙任氏液+茶色素组。采用斯氏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标本...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茶色素(Tea pigment,TP)溶液在低钙和高钙条件下对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50只蟾蜍随机分为正常任氏液组,任氏液+茶色素组,低钙任氏液+茶色素组,高钙任氏液+茶色素组。采用斯氏法制备离体蛙心灌流标本。正常任氏液组离体蟾蜍心脏只灌流任氏液,任氏液+茶色素组在离体蟾蜍心脏灌流任氏液中加入茶色素溶液,低钙任氏液+茶色素组在离体蟾蜍心脏灌流低钙任氏液中加入茶色素溶液,高钙任氏液+茶色素组在离体蟾蜍心脏灌流高钙任氏液中加入茶色素溶液。通过蟾蜍心室外加药,利用心室收缩波动,心室吸收药物的方法给药,心室外容积固定为1.0 mL,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茶色素进行灌流,每次加入茶色素后记录40 min。应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离体蟾蜍心肌收缩曲线,并进行心肌收缩力和心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低钙条件下,灌流茶色素溶液浓度为50μg·mL-1时,心肌收缩力开始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钙条件下,灌流200μg·mL-1茶色素时,心肌收缩力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低钙任氏液条件下,一定浓度的茶色素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而在高钙任氏液条件下则茶色素对心肌收缩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色素 离体蟾蜍心脏 低钙 高钙 心肌收缩力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阶段色泽的变化及其与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秋萍 龚加顺 邹莎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94-399,共6页
为阐明普洱茶不同发酵阶段色泽变化及其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研究了恒温恒湿与恒温非恒湿条件下,接种外源优势菌(酿酒酵母)与未接种外源优势菌的云南普洱茶在不同发酵阶段的感官品质、汤色的定量分析及茶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明度指... 为阐明普洱茶不同发酵阶段色泽变化及其与普洱茶品质的关系,研究了恒温恒湿与恒温非恒湿条件下,接种外源优势菌(酿酒酵母)与未接种外源优势菌的云南普洱茶在不同发酵阶段的感官品质、汤色的定量分析及茶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明度指数L及明度指数差△L与感官指标汤色的评分呈正相关;色品指数a、b及色差值△a、△b与汤色感官评分、滋味评分和品质总评分均呈正相关;不同发酵阶段样的△L、△b的值逐渐减小,而△a的值逐渐增大,这与其茶红素和茶黄素的值逐渐减小和茶褐素的值不断增大是一致的。普洱茶发酵阶段色泽的量化分析可作为普洱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自动化恒温恒湿条件下发酵普洱茶,有利于实现普洱茶清洁化加工和提高普洱茶品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色泽 品质 普洱茶 感官评价 定量分析 茶色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