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evitability and Emergent Problems of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cess to Integration
1
作者 刘丽君 陆辛玫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6年第2期247-252,共6页
The causes and 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novation (ISTI) and inevitability are proposed. The status of domestic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analysed. A series of emergent man... The causes and 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novation (ISTI) and inevitability are proposed. The status of domestic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analysed. A series of emergent manageri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system ISTI (SISTI) are pointed out. Because of 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s enlightenment, a three dimensional logical net diagram in which the system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based on problem in real world but not on disciplinary logic is drawn. The intelligent group' s need span is greate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elatively low material level than common groups who have lower degree of education. The SISTI is composed by multi-rule and intelligent multi-agent behavio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s of integrated technology which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must be considerded for a valid management of SIS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ence technology (S&T) the system integration of S&T innovation(SISTI) complex system multi-agent coordination technical logic relationship
下载PDF
Stakeholders' Value Proposition Research in the Enterprise Synergy Innovation
2
作者 HE Zhenqian XU Mi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6年第7期39-41,共3页
Service dominant logic is one brand new economy model and it consider all the participators to be the potential resource integrators. The enterprise should put forward the value proposition with open attitude to achie... Service dominant logic is one brand new economy model and it consider all the participators to be the potential resource integrators. The enterprise should put forward the value proposition with open attitude to achieve the enterprise synergy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value proposition on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enterprise synergy innovation and expand the one way value proposition theory to the different stakeholder groups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enterpris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enterprise synergy innovation to establish sustainable and stable stakeholders'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erprise synergy innovation STAKEHOLDER value proposition service dominant logic
下载PDF
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逻辑解构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明喜 苏牧 +1 位作者 张俊芳 周代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梳理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理论源流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创新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在理论逻辑层面,研究科技...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在梳理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理论源流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基于创新经济学基本原理,对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在理论逻辑层面,研究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基本范畴和核心要义。在历史逻辑层面,从国际实践中提炼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价值匹配与互动规律,总结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关系的新变化。在现实逻辑层面,挖掘制约我国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主要堵点与原因。基于此,面向建设金融强国,从深化改革、制度设计、资源支持、平台建设、创新服务、全球生态等方面提出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金融 逻辑解构 创新经济学 经济循环
下载PDF
从ChatGPT审视负责任创新:阻碍因素与转型方向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泳 朱政德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0,F0002,共13页
ChatGPT的勃兴再次激化了技术创新加速和社会适应水平滞后两者间的尖锐矛盾,使人类被迫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风险,进而使有关负责任创新的呼声愈演愈烈。但作为技术伦理准则的负责任创新沿袭了熊彼特范式下基于竞争逻... ChatGPT的勃兴再次激化了技术创新加速和社会适应水平滞后两者间的尖锐矛盾,使人类被迫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风险,进而使有关负责任创新的呼声愈演愈烈。但作为技术伦理准则的负责任创新沿袭了熊彼特范式下基于竞争逻辑的创新,其设计的ARDR模型一方面从未在根本上调控创新较之于负责任的支配性优势,另一方面把负责任简化为线性流程,导致负责任看似获得与创新并列的地位,实则在创新蕴含的人际竞争、公司竞争、国际竞争面前屡屡沦为点缀。唯有在后熊彼特范式下依托基于共生逻辑的创新保卫负责任,才能建构起真正具备约束力的伦理准则,削弱不负责任创新赖以扩散的社会基础,使通过负责任停滞促成制度跟进变为可能。实现上述目标不仅要求各国完善内部治理,而且需要负责任的大国制定跨国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使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全人类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负责任创新 技术伦理建设 竞争逻辑 共生逻辑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逻辑、模式与路径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蓓 马如秋 朱吉婵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农产品营销创新对于促进农产品产业链扩容提质、发挥联农带农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厘清农产品营销创新的理论逻辑,对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技术、创新网络... 农产品营销创新对于促进农产品产业链扩容提质、发挥联农带农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厘清农产品营销创新的理论逻辑,对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技术、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等要素相应地演绎为数字资源、数字主体、数字技术、数字社群和数字场景,发现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依托数字资源、数字主体、数字技术、数字社群和数字场景五要素的有机融合、均衡协同和情境共享实现了系统整体最优。以数字资源整合、数字主体联动、数字技术应用、数字社群交互及数字场景共享为依托可以实现农产品全品类营销、全渠道营销、智能化营销、全媒体营销及沉浸式营销五种农产品营销创新模式。因此,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延伸、数字主体协同、数字技术驱动、数字社群互融和数字场景构建,明确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路径,助力农产品营销拓展产品组合、培育多元主体、构筑信息生态、推进社会商务和深挖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产品营销 创新生态系统 理论逻辑 实现模式
下载PDF
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 被引量:3
6
作者 段彩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职业教育的“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定位在发展技术能力和“技术训练”,需要遵循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社会逻辑、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逻辑、产教融合的产业逻辑,在社会认识、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培养机制、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作出... 职业教育的“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定位在发展技术能力和“技术训练”,需要遵循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社会逻辑、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逻辑、产教融合的产业逻辑,在社会认识、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培养机制、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作出改变。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不是要脱离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另起炉灶,而是更加有效地实施、创新和优化方案,从贯彻国家政策、抓好关键要素、产教融合、课程链接、“三教”改革、数字技术赋能等六个着力点入手强化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逻辑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天平 潘勤情 李珍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9,25,共11页
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引领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为人类教育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愿景。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教育数字化展现出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它既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动能引擎,又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教育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引领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为人类教育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愿景。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教育数字化展现出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它既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动能引擎,又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根本保障。借助教育数字化的力量,形塑教育要素新样态、助推数字教育模式革新、赋能教育多元体系构建、促进数字教育生态重塑以及扩大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是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功能演进的内在逻辑。教育数字化有效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需要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数字化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贡献指数;矫正主体认知抵牾,加强教育数字化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多方协作;增强教育深层变革,释放教育数字化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巨大潜能;创新教育技术体系,响应教育数字化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内生需求;健全数字教育制度,保障教育数字化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持续赋能,从而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重要突破口的作用,整体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强国 功能逻辑 实践进路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理论逻辑与革新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解学芳 贺雪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8,共15页
伴随数智技术的迭代,我国文化建设开启了建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为关键词的发展演进之路。关于文化强国的研究命题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但缺乏立足数字文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的系统考量。一方面... 伴随数智技术的迭代,我国文化建设开启了建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为关键词的发展演进之路。关于文化强国的研究命题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但缺乏立足数字文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的系统考量。一方面,亟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的生成逻辑与理论蕴涵,系统构建数字文化强国发展框架。其中,意识形态领导力、制度前瞻力、文化自信力、文化科技创新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是该框架的主要构成要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应立足彰显思想引领、精神引导、文化自强的价值内核,实现由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最终建成数字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应深刻把握系统科学理论的涌现性、非线性、突变性、主体能动性、复杂性的价值内核,从思想引领、制度前瞻、文化自信、科技赋能、产业现代化五个维度协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文化强国建设的革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文化强国 理论逻辑 革新路径
下载PDF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阳 黄朝峰 胡天恩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共11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传统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转型,在国家竞争日益加剧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型举国体制成为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安... 新型举国体制是传统举国体制在新时代的适应性转型,在国家竞争日益加剧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型举国体制成为发挥中国制度优势、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实现国家战略任务的重要抓手。如何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实现方式,尤其是在国家安全、军民融合等重大战略领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已成为当前亟需回答的重要课题。鉴于此,在深入分析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及创新要素基础上,从组织体系及实现机制两个层面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军民协同推进新冠疫苗研发的全景式回顾进行案例探索,揭示新冠疫苗研发的中国经验——以新型举国体制为制度优势,以定位“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前提,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军民融合的战略支撑作用,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中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军民科技协同 内在逻辑 实践进路 新冠疫苗研发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治理的行动逻辑与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大海 莫雪杨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3,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内生动力。新质生产力作为全新质态的生产力,以创新生产力、技术生产力、要素生产力为三大核心,驱使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向新质转型,进而为教育治理蓄力赋能。发展新质生产...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内生动力。新质生产力作为全新质态的生产力,以创新生产力、技术生产力、要素生产力为三大核心,驱使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向新质转型,进而为教育治理蓄力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加速教育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及重塑教育治理的体系架构,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在教育治理中的潜能,需进一步优化教育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教育数据共享机制,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对关键领域的集聚,推动我国教育治理朝着更加科学、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教育治理 治理创新 高质量发展 行动逻辑
下载PDF
“六个必须坚持”引领体育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丛刊 王思贝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六个必须坚持”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把握其与体...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六个必须坚持”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把握其与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紧密逻辑关系。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自信自立是基本立足点,守正创新是原则方向,问题导向是主要着力点,系统观念是思想方法,胸怀天下是胸襟视野。以“六个必须坚持”为引领,新征程奋力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展现自信自立的精神特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行稳致远;弘扬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压茬拓展体育改革创新的广度和深度;落实问题导向的实践要求,解决体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遵循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促进体育全方位系统协同融合发展;彰显胸怀天下的世界情怀,建立更高水平的体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个必须坚持” 体育高质量发展 逻辑理路 实践创新 体育强国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及创新性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雷声 杭州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6,F0002,共11页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六个必须坚持”继承、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内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体现为“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统领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提供了体系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提供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方法,实现了内容创新、体系创新、路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论逻辑 创新性贡献
下载PDF
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发展理路与创新方向——基于“价值—制度—效能”分析框架
13
作者 张晓杰 王桂新 李安琪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4,共15页
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也彰显出“中国之治”的本土属性特征,对其价值取向、政策发展脉络、推进逻辑与发展趋势的深度研究,有助于客观把握改革取得的成效及现实问题,明确改革深化的方向和重点... 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也彰显出“中国之治”的本土属性特征,对其价值取向、政策发展脉络、推进逻辑与发展趋势的深度研究,有助于客观把握改革取得的成效及现实问题,明确改革深化的方向和重点。基于“价值—制度—效能”分析框架,系统阐述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演进,从以民生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均等化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到以增加制度供给促进均衡协同发展,进而迈向以治理效能驱动均等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价值实现、制度体系完善、水平提升与效能彰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形成价值-制度-效能的整体性治理经验与特色。面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其创新方向应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民生,凝聚共识、植根本土、共建共享与创新探索中国特色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理路 创新方向
下载PDF
“创新突围赛”:基层政府社会治理创新的组织逻辑
14
作者 魏来 李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1,共13页
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纷纷涌现,基层政府愈发热衷于“擦亮”治理品牌。本文以一个街道为深度案例,追踪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过程,探究基层政府将创新实践转化为政绩生产的运作机制,并揭示“创新突围赛”的组织逻辑。研究发现,基层... 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纷纷涌现,基层政府愈发热衷于“擦亮”治理品牌。本文以一个街道为深度案例,追踪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过程,探究基层政府将创新实践转化为政绩生产的运作机制,并揭示“创新突围赛”的组织逻辑。研究发现,基层政府打造创新品牌,是对组织环境变革的回应,围绕目标设置—资源汇集—经验创制形成了一种新型创新运行机制,并呈现出与“晋升锦标赛”不同的注意力竞争、资源最优化以及政绩可视化等多重组织逻辑。本文延展了“印象政绩”的建构机理,提出“创新突围赛”的整合性概念和描述性框架,在经验层面丰富了新的制度环境下基层政府创新行为的微观探讨,在理论层面拓宽了权变组织的适应性逻辑和府际创新竞争的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突围赛”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擦亮品牌” 印象政绩 组织逻辑
下载PDF
国有企业对区域创新引领作用的逻辑机理及优化路径
15
作者 王玲杰 任广乾 景曼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区域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提升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基石。国有企业作为区域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依托自身整合集聚创新要素能力强、创新溢出效应显著和资源优势突出等... 区域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提升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基石。国有企业作为区域创新活动中的主体,依托自身整合集聚创新要素能力强、创新溢出效应显著和资源优势突出等在提升区域创新水平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但在引领区域创新过程中,宏观层面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观层面区域协同发展受阻和微观层面内部制度设计有待优化依旧掣肘着国有企业创新引领作用的发挥。国有企业在扬优势、补弱项的同时强支撑、促引领,就要以开放促创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引领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依托数字技术和数字化升级,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推动制度创新,优化制度设计,充分释放国有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强化国有企业引领区域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创新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区域创新 引领作用 逻辑机理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16
作者 杨金卫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3,共9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路,用一系列重大成就书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篇章”。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蕴涵贯穿着极其深刻的理论创新逻辑、历史发展逻辑、实践探索逻辑、目标导向逻辑、价值追求逻辑,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规律性认识,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价值旨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两个结合”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逻辑 历史发展逻辑 实践探索逻辑 目标导向逻辑 价值追求逻辑
下载PDF
政府治理创新促进国家认同的逻辑理路研究
17
作者 王金水 孟源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政府治理创新成为各国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府治理创新与国家认同之间双向耦合驱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国家的发展进步。分析政府治理创新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的逻辑理路可以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政府治理创新成为各国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府治理创新与国家认同之间双向耦合驱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国家的发展进步。分析政府治理创新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的逻辑理路可以发现,我国政府治理创新面临着信息透明度、文化多样性、经济发展不均、数字技术变革等多重治理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政府治理创新是衡量其成效的重要维度,新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驱动机制多元,涵盖政策和法规激励驱动、经济和财务激励驱动、文化和教育推广驱动等方面,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促进国家认同的动力系统,有助于国家认同的建设与巩固。通过整合这些创新机制,政府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当下的治理挑战,还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政府治理创新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既反映了我国在应对内外挑战时的战略思考,也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路径,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深化治理创新,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国家认同和社会和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创新 国家认同 逻辑理路 驱动机制
下载PDF
ICT应用下居家养老服务“数字鸿沟”的形成机理与规划对策研究——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18
作者 马妍 许巍 李晋乐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2,共8页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老龄化与信息化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期。研究ICT应用下城市老年人获取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数字鸿沟”问题的形成机理与规划对策,对于老年友好社区的智慧化升级与智慧社区的适老化设计有重要意义。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老龄化与信息化相互交织的关键时期。研究ICT应用下城市老年人获取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数字鸿沟”问题的形成机理与规划对策,对于老年友好社区的智慧化升级与智慧社区的适老化设计有重要意义。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类型老年人的信息化水平,比较其对不同类型ICT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使用意愿与使用能力,进而探究ICT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形成原因和发生场景。在此基础上,结合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现状,提出社区信息中心的功能组织与空间配置策略,以期为弥合城市老年人智慧居家养老“数字鸿沟”、提升智慧养老服务供需匹配水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空间 城市更新 行动逻辑 城市硅巷 南京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逻辑: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
19
作者 刘治彦 代炳垚 王谦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5,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由高素质、懂技术、会创新的新型劳动者所驱动,以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新型劳动资料作为介质,劳动对象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维度空间更为广阔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效助推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 新质生产力是由高素质、懂技术、会创新的新型劳动者所驱动,以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新型劳动资料作为介质,劳动对象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维度空间更为广阔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效助推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为人类社会由信息时代迈向智慧时代提供重要支撑。技术进步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管理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障,二者共同构建起新质生产力的本质逻辑,组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激发创新驱动发展活力、构筑“产学研用”发展链条、筑牢绿色科技创新底色、构建相应新质生产关系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本质逻辑 科技进步 管理创新
下载PDF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逻辑与实践策略探究
20
作者 陆玲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81-82,86,共3页
劳动可驱动学习者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形成,属于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对高职院校及学生个体发展都将产生深远意义。为此,需从四个维度解析劳动教育的价值逻辑,并从不同视角审视价值体现的现实困境。以具体问题为着力点,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劳动可驱动学习者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形成,属于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对高职院校及学生个体发展都将产生深远意义。为此,需从四个维度解析劳动教育的价值逻辑,并从不同视角审视价值体现的现实困境。以具体问题为着力点,推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新策略的生成,即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协同育人、从劳动教育到就业指导与服务始终践行统筹设计、劳动教育全过程理性和智慧的价值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价值逻辑 创新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