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hnology Importation and Domestic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1
作者 Yu Liping Yuan Shengjun +1 位作者 Peng Changsheng Zhong Changbiao 《China Economist》 2019年第3期66-81,共16页
Foreign and domestic technologi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a country's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firms have spent less on importing foreign technology and more on acquiring domestic technology. Based on ... Foreign and domestic technologi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a country's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firms have spent less on importing foreign technology and more on acquiring domestic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model, state space model(SSM) and the Bayesian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purchase of domestic technolog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innovation of high-tech firms with a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higher than that of technology importation before 2010. China's high-tech firms can effectively absorb purchased domestic technology, which also brings about an increase in their independent R&D input and contributes more to innovation output than imported technology.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 importation is lackluster but shows an improving trend. Technology importation is not correlated with innovation output and has a substitutive effect with independent R&D input. China is yet to enhance its absorption of imported technology.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technology importation turned positive in 2007 and increased year by year. China should promot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importation and domestic technology acqui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importation ACQUISITION of domestic technology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ate space MODEL (SSM) Bayesian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下载PDF
浅谈技术革新对大气科学发展的推动——以数值天气预报为例
2
作者 薛建军 吴灿 +1 位作者 马杰 魏晓敏 《气象科技进展》 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
随着电子计算机、卫星遥感观测、通信网络等技术的持续进步与革新,数值天气预报从百年前的理论构想得以照进现实并不断发展。作为数值天气预报两大革命性进展,资料同化和集合预报的发展既得益于数值天气预报相关交叉领域的技术进步,同... 随着电子计算机、卫星遥感观测、通信网络等技术的持续进步与革新,数值天气预报从百年前的理论构想得以照进现实并不断发展。作为数值天气预报两大革命性进展,资料同化和集合预报的发展既得益于数值天气预报相关交叉领域的技术进步,同时又在技术和理念等方面推动了数值天气预报的百年发展。回望过去,随着技术革新,以统计和经验为主的天气图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天气预报发展时,数值天气预报应运而生;着眼当下,人工智能助力科学探索的新范式展现出巨大的技术优势,在短时临近预报、气候预测和气象大模型领域迅速涌现出积极进展;放眼未来,我们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科学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利与弊,不断强化政策分析与前沿战略研究,加速和谋划大气科学的新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天气预报 资料同化 集合预报 技术革新 人工智能
下载PDF
进口竞争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作者 江永红 陆宇晴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59,共18页
经济全球化时代扩大进口贸易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在进口竞争压力下如何实现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总体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消费升级效应、技... 经济全球化时代扩大进口贸易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在进口竞争压力下如何实现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总体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消费升级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是进口竞争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同时分地区检验结果显示,进口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金融体系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不同的地区呈现出异质性。因此,在持续扩大进口的同时,立足国内消费需求,通过积极推动消费升级、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市场化改革等方式,充分激发进口竞争的促进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产业结构升级 消费升级 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韩雨辰 高正礼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内涵非常丰富,寓意非常深刻。习近平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深刻阐释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内涵,科学回答了“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的重要问题,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内涵论;指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位作用,回...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内涵非常丰富,寓意非常深刻。习近平立足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深刻阐释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内涵,科学回答了“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的重要问题,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内涵论;指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地位作用,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地位论;明确“技术突破、要素配置、产业转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回答了“新质生产力从哪来”的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新质生产力形成论;阐明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要求,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主体论;总结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回答了“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形成了新质生产力路径论;概括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原则,回答了“怎样发展好新质生产力”的问题,构成了新质生产力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质生产力 重要论述 逻辑体系 科技创新
下载PDF
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进口异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张玉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9期81-85,共5页
贸易自由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进口异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明确企业成长的驱动机制。基于进口异质性以及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分析,选取企业创新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进口关税、进口... 贸易自由化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贸易自由化背景下进口异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明确企业成长的驱动机制。基于进口异质性以及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分析,选取企业创新能力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进口关税、进口技术转化程度、进口产品质量等进口异质性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设置企业规模、总资产收益率、企业性质等指标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企业创新能力计量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贸易自由化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不同属性、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存在差异。进口质量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利用贸易自由化背景,能够提升国家以及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进口异质性 企业创新能力 进口关税 企业规模 技术转化程度
下载PDF
我国技术引进创新时滞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程进 韩玉启 陈小文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共7页
一国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引进技术与模仿,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一国研发体制是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以及创新的基础,决定了一国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及创新的时滞,本文首先测算技术引进、技术吸收到技术创新的时滞,然后从多方面对... 一国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引进技术与模仿,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一国研发体制是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以及创新的基础,决定了一国从技术引进到消化吸收及创新的时滞,本文首先测算技术引进、技术吸收到技术创新的时滞,然后从多方面对技术引进创新时滞产生的原因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科教投入、优化研发资源的配置和加快国企改革等缩短时滞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 分布滞后 时滞
下载PDF
技术引进、创新和扩散的双向循环──论我国的“技术与市场联动”策略 被引量:20
7
作者 肖洪钧 张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69,共4页
本文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经验,提出“技术与市场联动”策略,并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双向循环着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详细分析了双向循环中的各关键环节及主要要素。最后结合我国... 本文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经验,提出“技术与市场联动”策略,并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双向循环着手,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详细分析了双向循环中的各关键环节及主要要素。最后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给出技术与市场联动的总体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发展战略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技术扩散 双向循环 联动 技术 市场
下载PDF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替代或互补 被引量:39
8
作者 孙建 吴利萍 齐建国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通过对替代互补关系的数理刻画,研究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替代互补关系。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具有较弱的互补关系;科技人才是影响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从企业规模、所... 通过对替代互补关系的数理刻画,研究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替代互补关系。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具有较弱的互补关系;科技人才是影响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及技术水平三个层次来考察可以发现,在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技术工业企业以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二者的互补关系较强,而在低技术工业企业中二者则显现出替代关系。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正确定位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联立方程模型
下载PDF
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52
9
作者 魏巍贤 杨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44,共9页
本文将内生增长理论与环境污染模型相结合,运用1997-2007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CO2减排的贡献。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总体而言,我国CO2排放总量上升... 本文将内生增长理论与环境污染模型相结合,运用1997-2007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CO2减排的贡献。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总体而言,我国CO2排放总量上升与经济总量的扩大、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正相关;其次,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我国的CO2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主研发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较低,在促进生产率提高和节能减排方面,与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的能力尚待提高;再次,技术进步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碳排放峰值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卫东 许晓敏 牛东晓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共7页
我国既是第二大经济体,又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政府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左右能否达到峰值,人均碳排放量又是多少?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减少人均碳排放量?文章基于1999-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 我国既是第二大经济体,又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我国政府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左右能否达到峰值,人均碳排放量又是多少?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减少人均碳排放量?文章基于1999-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将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引入二氧化碳的库兹涅茨曲线方程,构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面板计量模型研究上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人均CO2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对应的拐点处的人均GDP数值为95415.85元;煤炭消费量对CO2排放具有正的显著影响作用,2020年后煤消费量下降有利于碳排放减少;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有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要大于技术引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碳排放 能源经济
下载PDF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解释:1979—2009年 被引量:134
11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12,共10页
本文首先利用索洛残差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随后从制度变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进行定量考察。分析表明:(1)技术引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 本文首先利用索洛残差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随后从制度变迁、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进行定量考察。分析表明:(1)技术引进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2)1994年以后中国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从推动资本、劳动增长转到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上来。(3)虽然改革开放以来R&D经费投入增长迅速,但这些R&D投入只是大大增加了中国技术知识存量,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制度变迁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下载PDF
技术市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志娟 李建琴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5,共4页
在界定技术市场和区域创新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技术市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并构建计量模型,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2006-2010年的技术吸纳额和技术输出额的面板数据,就技术市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力和影响途径进行... 在界定技术市场和区域创新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技术市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并构建计量模型,利用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2006-2010年的技术吸纳额和技术输出额的面板数据,就技术市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力和影响途径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市场通过技术内生增长、技术扩散以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等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市场不管是技术引进还是技术输出,对区域创新能力都有积极影响,但技术输出的影响力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市场 区域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 技术输出
下载PDF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 被引量:30
13
作者 黄凌云 谢会强 刘冬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102,共9页
本文采用考虑反馈性出口隐含碳的MRIO模型,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14个制造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基于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 本文采用考虑反馈性出口隐含碳的MRIO模型,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14个制造业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在此基础上,基于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视角,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自主研发、模仿创新显著降低了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而国外技术引进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能够显著降低其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受到制造业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即只有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分工地位越过门槛值后,技术进步路径才能显著降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此外,将制造业分为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三类,发现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还存在着显著的行业差异。因此,中国制造业应充分发挥中间品进口、自主研发、模仿创新在降低中国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中的作用,在引进FDI和国外技术的过程中,优先考虑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低碳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同时,中国制造业还应积极培育自身竞争优势,构建自我主导的国内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体系,主动嵌入全球创新链,提升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此外,政府应根据技术创新和引进政策在不同制造业行业中的执行效果,有所侧重地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引进 隐含碳排放强度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下载PDF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 被引量:7
14
作者 侯晓辉 王青 冯宗宪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5,共7页
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自主研发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引进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高技术与一般技术行业中的差别.研究发现,总体上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正向影响,... 利用2001—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自主研发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引进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高技术与一般技术行业中的差别.研究发现,总体上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对我国的技术创新都具有正向影响,但自主研发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技术引进.并且,我国工业行业存在着技术引进的门槛效应,当消化吸收投入增加时,出口与FDI的溢出效应也随之增强.对高技术和一般技术行业的分组估计表明,高技术行业自主研发的人力投入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弱于一般技术行业,但资本投入的作用却强于一般技术行业.同时,与高技术行业相比,一般技术行业中出口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高技术行业
下载PDF
关于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技术融合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孟庆伟 扈春香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0,共5页
本文从对自主性技术创新中的技术融合内涵的基本理解开始 ,在对技术融合产生的前提和条件考察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技术融合的拓展的理解 ,突破了把技术融合单纯理解为技术行为的认识 。
关键词 自主性技术创新 技术融合 技术引进 技术选择
下载PDF
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组织间技术转移效率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耿子扬 汪贤裕 张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2,共6页
在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组织间技术转移效率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将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背景下的技术转移实现模式分为"推式"和"拉式"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每种模式下都存... 在通过技术引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组织间技术转移效率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将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背景下的技术转移实现模式分为"推式"和"拉式"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每种模式下都存在多次技术转移,发现一般意义下的转移效率因素的重要性将发生分化并呈现两个特征:一是"推式"模式下变化的不确定性比"拉式"模式下更大;二是转移效率因素在二次技术转移中的重要性和相对重要性会因处于"推式"或"拉式"模式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技术转移 推式 拉式
下载PDF
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谢国辉 李琼慧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23,共6页
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由战略构想转为现实行动,迫切需要加快能源电力技术创新。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五大重点领域,涵盖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大电网安全运行和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及并网调控技术、先进储能技术和互联网信息通... 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由战略构想转为现实行动,迫切需要加快能源电力技术创新。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的五大重点领域,涵盖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大电网安全运行和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及并网调控技术、先进储能技术和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等,分析了各领域对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判了各类关键技术未来的研发重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能源互联网 技术创新 五大重点领域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技术引进、市场结构、研发效率与二次创新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光泗 徐翔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二次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中国引进技术二次创新投入低下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基于产品垂直创新内生增长理论,文章构建了二次创新的内生决定模型,讨论了技术引进选择、市场结构、企业研发效率等因素对二次创新... 二次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中国引进技术二次创新投入低下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基于产品垂直创新内生增长理论,文章构建了二次创新的内生决定模型,讨论了技术引进选择、市场结构、企业研发效率等因素对二次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1998-2004年我国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加大引进技术二次创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市场结构 研发效率 二次创新
下载PDF
技术引进方式、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光泗 沈坤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20,共6页
技术创新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围绕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技术引进方式及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不同技术引进方式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专利专有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围绕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技术引进方式及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不同技术引进方式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专利专有技术引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强相关性,而采用合资合作生产方式的技术引进、硬件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存在弱的负相关性。吸收能力是制约技术引进技术外溢效应的核心变量,技术引进的创新绩效严重依赖于吸收能力的提高,否则国外技术引进将对本土创新产生严重替代,即所谓的"创新毁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引进方式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与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基于SBM-DDF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蔡宁 丛雅静 李卓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70,共14页
本文以非径向、非导向基于松弛变量的SBM-DDF模型构建工业节能减排指数评估2005—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并重点分析了内生创新努力、本土创新溢出、国外技术引进三种类型技术创新对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本文以非径向、非导向基于松弛变量的SBM-DDF模型构建工业节能减排指数评估2005—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并重点分析了内生创新努力、本土创新溢出、国外技术引进三种类型技术创新对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呈现"东部较高、中西部较低"的局面;内生创新努力、本土创新溢出、国外技术引进三种类型技术创新对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且影响程度上,内生创新努力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作用都是最大;本土创新溢出在创新环境优异的东部地区更显著,而国外技术引进在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作用更突出;环境规制对节能减排效率的作用有限,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创新努力 本土创新溢出 国外技术引进 工业节能减排效率 SBM-DDF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