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the choice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ese enterprises
1
作者 Zhang Hongbo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0年第2期92-96,共5页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hrough building mathematic model and real options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 the organiz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hrough building mathematic model and real options approach. The results show the organizational slack that explored and employed reached to a critical point and can promote enterprises to choos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trategy based on R & 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explore and employ organizational slack correctly for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raising its performance whe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echnological introduction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zational slack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real option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troduction
下载PDF
Absorptive Capacities for Sustainability Technologies:Perspectives from the BRICS and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Rainer Walz Katrin Osterta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年第2期3-10,共8页
Fo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rapidly growing economies,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re becoming important issues.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s are key indicators for the absorptive c... Fo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rapidly growing economies,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re becoming important issues.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s are key indicators for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sustainability technologies and for the ability to export them. These issues are analyzed empirically for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BRICS). Sustainability related research in BRICS is mostly carried out within broader, more sector oriented programmes. Specialization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patents and in foreign trade indicate variou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BRICS countries. The differences within the countries imply that the analysis must proceed at a technology specific level. China has considerable capabilities in technologies such as photovoltaics, solar thermal or buildings. 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the countries and for coordination of the various policy fields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tainability technologies innovation absorptive capacities BRICS
下载PD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Knowledge Flows for Large International Finns: A Survey
3
作者 Luigi Aldieri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1年第1期51-66,共16页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hat of surveying both theoretic and econometric models exploring the existence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quantifying firm's ability to identify, assimilate, and exploit existing...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hat of surveying both theoretic and econometric models exploring the existence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quantifying firm's ability to identify, assimilate, and exploit existing inform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In so doing, we explor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through which we may analyze the knowledge transmission: both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and the knowledge function approach.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spillover stocks, different dimensions are considered: geographic and technolog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investmen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nowledge diffusion absorptive capacity knowledgespillovers
下载PDF
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源 刘承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4-765,共12页
发展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使用专利数据界定数字技术并将其作为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度量指标,使用空间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发展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时代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使用专利数据界定数字技术并将其作为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度量指标,使用空间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数字技术创新规模在需求与政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呈现单调增长的态势,7类数字技术领域创新规模保持相对稳定的等级格局。②中国城市数字技术创新空间差异显著,其演化表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趋势,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引领及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为多点支撑的数字技术创新格局。7类数字技术创新的空间演化表现出由核心城市向外围城市扩散的相似历程,各类数字技术产出均始终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头部城市,但不同类型数字技术的主要城市构成略有差别,部分处于中高位序的城市在特定数字技术领域表现突出。③知识基础、技术引进是促进本地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而制度因素对本地数字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仍待凸显,邻地各项解释变量对本地数字技术创新通常在虹吸作用下呈现出反向影响,或在溢出作用下表现为同向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7类数字的影响因素表现相似性与异质性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创新 知识基础 技术引进 制度供给 中国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GVC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识别与技术来源的差异效应
5
作者 文武 卢媛婷 吕建阳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基于附加值贡献测度数字技术应用强度,利用2002—2020年74个国家行业层面的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其对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影响与机制,并明晰技术来源的差异效应。结果显示:应用数字技术能显著提升各行业GVC分工地位,其中,国内数字技... 基于附加值贡献测度数字技术应用强度,利用2002—2020年74个国家行业层面的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其对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的影响与机制,并明晰技术来源的差异效应。结果显示:应用数字技术能显著提升各行业GVC分工地位,其中,国内数字技术是主导力量,技术引进会制约上述作用,实现数字技术自立自强是促进产业跃升GVC中高端的关键。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可通过提高生产率与中间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促进GVC分工地位攀升。相比发展中国家而言,数字技术对发达国家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大,并且这一作用不受技术引进的明显制约;该制约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同时,对于高分工地位国家以及数字技术高强度应用国家,数字技术促进GVC分工地位提升的作用更强。以上结论对于我国迈向GVC中高端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GVC分工地位 中间品 附加值 产业数字化 技术引进 创新
下载PDF
数字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6
作者 井辉 江可慧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9,共16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应用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流程、推进创新、提升绩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运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资源编排理论和动态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应用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流程、推进创新、提升绩效,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运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资源编排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考察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商业模式创新在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和技术吸收能力强企业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认识数字技术应用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提供了一个新解释,也揭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绩效提升的潜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应用 商业模式创新 技术吸收能力 企业绩效
下载PDF
数字化知识管理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动态能力视角 被引量:5
7
作者 邵兵 匡贤明 王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1-121,共11页
随着数字技术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数字化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新手段。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 随着数字技术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数字化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新手段。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主要通过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从数字化知识管理角度拓展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也可为企业实施数字化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适应能力 创新能力
下载PDF
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对人才引培影响的调查研究
8
作者 贾清萍 黄星月 陈雅静 《科技广场》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是实现高端人才引培量质齐升和科技强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部A省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的调查,发现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职务职称晋升、个人地位和成长空间等都有显著影响。但高层次... 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是实现高端人才引培量质齐升和科技强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中部A省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的调查,发现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对入选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职务职称晋升、个人地位和成长空间等都有显著影响。但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实施中也存在不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人才遴选程序、放宽人才遴选限制条件;构建科学精准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彰显价值的人才激励制度;营造一流的人才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计划 科技创新 高层次人才 人才引培
下载PDF
区域潜在比较优势、创新激励政策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倪一宁 孟宁 马野青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1,共24页
因地制宜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证层面检验了区域潜在比较优势和创新激励政策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潜在比较优势显著提升了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 因地制宜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证层面检验了区域潜在比较优势和创新激励政策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潜在比较优势显著提升了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进一步地,在受到创新激励政策的支持后,属于区域潜在比较优势行业的企业通过杠杆效应和技术内化效应实现了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对于外资企业、研发强度更高的企业、产业链更长的企业和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区域潜在比较优势和创新激励政策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创新促进效应更强。最后,本文发现区域潜在比较优势与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属于实质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潜在比较优势 创新激励政策 企业创新 杠杆效应 技术吸收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李嘉欣 武力超 吕越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44,共15页
基于“双循环”视角和实现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研究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GVC)上游嵌入度和全球价值链(GVC)下游嵌入度对企业国内外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机制,包括国内技术创新和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发现:GVC上游嵌入度... 基于“双循环”视角和实现创新驱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研究了企业在全球价值链(GVC)上游嵌入度和全球价值链(GVC)下游嵌入度对企业国内外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和机制,包括国内技术创新和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发现:GVC上游嵌入度显著促进了国内技术创新,对外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高行业竞争度企业的影响更明显,而GVC上游嵌入度对国外技术创新没有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GVC下游嵌入度则对企业国内外技术创新均产生抑制效应,对内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低竞争程度企业的作用尤其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吸收能力有助于增强GVC上游嵌入度对国内创新的促进效应,同时弱化GVC下游环节嵌入对企业国内外技术创新的阻碍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GVC上游嵌入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和GVC下游嵌入度的绿色技术创新抑制效应,仅在非污染行业中存在。研究结论为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嵌入过程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内技术创新 国外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
下载PDF
后发国最优动态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一个统一的理论和经验分析
11
作者 苗二森 李俊青 高瑜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4,共18页
基于种类扩张模型,将知识产权保护、前沿技术差距和技术追赶统一于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该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产生的技术追赶效应会随着前沿技术差距动态变化,致使知... 基于种类扩张模型,将知识产权保护、前沿技术差距和技术追赶统一于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研究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该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产生的技术追赶效应会随着前沿技术差距动态变化,致使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追赶的影响关于技术差距存在“门槛效应”.该“门槛效应”合理解释了国别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和抑制技术进步同时并存的悖论和发达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悖论,并且国家基础创新转化能力与国家技术引进吸收能力会显著影响该门槛值.数值模拟显示:恒定低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会使技术后发国落入“技术追赶陷阱”中.随着技术差距由远及近,先松后紧地逐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是最优动态技术追赶策略,有利于后发国摆脱“技术追赶陷阱”,完成技术追赶过程.运用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模型验证了存在“门槛效应”的结论,实证结果不受内生性问题和核心指标不同测度方法影响.本研究有助于中国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地制定最优动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促进自主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前沿技术差距 国家基础创新转化能力 国家技术引进吸收能力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创新过程和创新产出
12
作者 李瑜 李杰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41,共15页
以往研究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重要影响,但缺乏对创新过程的整体考察和对创新过程各个环节之间关系的系统分析。从过程的角度出发,考察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企业创新产出。提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 以往研究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重要影响,但缺乏对创新过程的整体考察和对创新过程各个环节之间关系的系统分析。从过程的角度出发,考察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企业创新产出。提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企业功能的变化,对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迥异又相互关联的影响,重塑了企业创新过程的全流程,从多个方面弥补了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的众多劣势,从而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关系对吸收能力较弱、重组潜力较低以及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作用更显著。使用A股制造业企业2007-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支持了提出的假设。并揭示了面对创新的高失败率,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来解决创新过程各环节中的困难,从而驱动创新的背后的深层次逻辑,为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创新困境、驱动技术创新提供了多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重组潜力 中小企业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动态能力与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
13
作者 侯佳妮 李刚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第6期648-658,共11页
开展开放式创新,不仅可帮助中小制造企业克服资源约束,也能降低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对提升中小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的中小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 开展开放式创新,不仅可帮助中小制造企业克服资源约束,也能降低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对提升中小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的中小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对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显著促进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当融资约束程度较低时,开放式创新对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相较于非高科技行业,属于高科技行业的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当市场竞争较强时,开放式创新对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明晰开放式创新对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和政府从动态能力视角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适应能力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多元技术进步路径与工业高质量发展——基于国际环境的调节作用
14
作者 孙雅慧 严海娟 彭飞 《创新科技》 2024年第7期48-62,共15页
探讨了内外源技术进步路径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考察了国际环境的调节效应。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自主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而直接技术购买、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等3种技术引进路径均对工业高... 探讨了内外源技术进步路径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考察了国际环境的调节效应。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自主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而直接技术购买、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等3种技术引进路径均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无直接促进作用,但直接技术购买与自主创新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协同效应。(2)国际环境通过强化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协同作用对工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对外商直接投资路径的调节效应最强。(3)进一步讨论发现,与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关系体现出更强的调节效应,这说明国际环境是通过影响引进技术的水平而发挥作用的;本土创新质量提升对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强。上述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仍保持稳定。研究结论为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靶向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国际环境 工业高质量发展 “卡脖子”技术
下载PDF
数字化水平、技术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金磊 朱英英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收集2015-2020年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30个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探索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同时分析技术创新效率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 收集2015-2020年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30个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探索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同时分析技术创新效率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存在“数字化水平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即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先作用于技术创新效率,进而间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水平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幅度会受当地人力资本吸收能力的影响,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效率 人力资本吸收能力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知识型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的双重视角
16
作者 郭怡笛 撒凯悦 《山东工会论坛》 2024年第3期22-37,共16页
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都是城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并未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共识,且未区分自主型技术创新和引进型技术创新对于知识型劳动力影响的差异。通过构建基于任务框架的理论模型,并使用PCSE模型、固定效应... 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都是城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并未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共识,且未区分自主型技术创新和引进型技术创新对于知识型劳动力影响的差异。通过构建基于任务框架的理论模型,并使用PCSE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研究了技术创新对知识型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自主型技术创新对知识型劳动力的相对需求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引进型技术创新对知识型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影响为负。此外,研究还发现,技术创新对知识型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和群体异质性:东部地区的自主型技术创新存在技能偏向的特点,但其引进型技术创新在抑制低水平人力资本就业的同时,也相对降低了对高水平人力资本的需求;在两种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中部地区对低水平人力资本的需求有所上升,而西部地区则呈现出偏向高水平人力资本的趋势。总体结果表明,现阶段技术创新尚未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极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型技术创新 引进型技术创新 知识型劳动力
下载PDF
外资股东涉入对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
17
作者 李倬 李元齐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
本文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外资股东涉入对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外资股东参股在家族企业中存在“同股不同权”的现象,但是外资股东涉入依然能促进家族企业创新。其中,公... 本文基于2006—2021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外资股东涉入对家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外资股东参股在家族企业中存在“同股不同权”的现象,但是外资股东涉入依然能促进家族企业创新。其中,公司治理能力和技术吸纳能力的提高是其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股东涉入促进了家族企业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并且对直接创办型以及处于高新技术行业的家族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放宽对外国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的限制;家族企业应合理引入外资股东参股,充分发挥异质性外资股东的技术优势与管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股东涉入 家族企业 创新产出 公司治理能力 技术吸纳能力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化工导论课程的教学创新设计——以百色学院为例
18
作者 郭效瑛 李知来 李勇刚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84-188,共5页
针对百色学院当前学生心态和政策环境,对应用型本科化工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制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重塑和及时更新,增加了化工前沿技术与技术发展、化学化工领域挫折与机遇的转化哲学、双碳时代对于化工行业的挑战... 针对百色学院当前学生心态和政策环境,对应用型本科化工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制定,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重塑和及时更新,增加了化工前沿技术与技术发展、化学化工领域挫折与机遇的转化哲学、双碳时代对于化工行业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化工工业余热回收技术等内容,构建了课后开放式思考题题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跨领域思维,并建立了独特的知识与科技哲学史相统一的课程思政微视频教学形式。整个教学设计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跨界思维,同时,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并将重要化工领域的发展变化与未来职业规划相关联,提高了专业学习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导论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本科生 创新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创新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陈菲琼 钟芳芳 陈珧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0-181,共12页
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基于本地的研发投入所形成的自主创新;二是基于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吸收及消化所引发的二次创新。在明确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机理,并分析在对外直接投资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过... 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基于本地的研发投入所形成的自主创新;二是基于对国外技术的引进、吸收及消化所引发的二次创新。在明确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机理,并分析在对外直接投资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过程中吸收能力的影响基础上,选取2003-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在L-P模型中加入技术吸收能力与对外直接投资获取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溢出的交叉项,通过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创新;我国东部的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积极的逆向技术溢出,中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其技术创新能力则具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OFDI)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吸收能力 区域差异
下载PDF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与碳排放——不同技术进步路径对碳减排的作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何彬 范硕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66,共9页
技术进步是实现碳减排的根本性措施,但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技术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以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碳减排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将技术进步方式分为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又将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 技术进步是实现碳减排的根本性措施,但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技术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以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对碳减排的作用各不相同。本文将技术进步方式分为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又将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和模仿创新,以期通过更加细化的方式对技术进步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还以环境规制成本作为门限变量,应用动态面板门限估计,研究环境规制的门限效应。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原始创新不但没有降低碳排放,反而增加了碳排放,说明我国的技术创新更多地关注了产能的提升,绿色创新程度不高,创新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模仿创新对碳减排效果较好,其原因在于模仿创新是一种"跟随型"的创新;技术引进的作用很小,说明我国不可能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最适宜的技术。第二,在不同的地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技术引进对碳减排的作用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促进技术进步以及减排政策制定不能采取"一刀切"。第三,原始创新、技术引进与碳减排之间均具有门限效应,当环境成本达到门槛值时,原始创新、技术引进开始促进碳减排。因此,需考虑不同技术进步路径的不同碳减排效应,选择不同的激励、扶持与规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技术进步路径 原始创新 模仿创新 技术引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