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jax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框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凤 陈福丹 钟志强 《软件工程师》 2014年第11期35-36,共2页
为满足用户对图书管理系统主页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新兴的Ajax+jQuery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框架结构。应用该框架,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的自由拖动来设置并保存自己想要的布局;同时也可以完成搜索自动补全,且当鼠标进入标签时会自动提示相关... 为满足用户对图书管理系统主页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新兴的Ajax+jQuery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框架结构。应用该框架,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的自由拖动来设置并保存自己想要的布局;同时也可以完成搜索自动补全,且当鼠标进入标签时会自动提示相关信息,在提高系统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大大改善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ajax+jQuery 自动补全
下载PDF
光电稳瞄系统装调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18
2
作者 姜峰 白波 +1 位作者 张锦亮 张燕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6-158,共3页
鉴于光电稳瞄系统的复杂性和科研开发的不可预见性,传统装调技术远不能满足产品科研设计发展的需求。着重分析探讨了光电稳瞄系统中各探测器光谱范围的差异性、光学平台结构的复杂性、光学轴系与回转轴系的一致性带来的精度难以实现的... 鉴于光电稳瞄系统的复杂性和科研开发的不可预见性,传统装调技术远不能满足产品科研设计发展的需求。着重分析探讨了光电稳瞄系统中各探测器光谱范围的差异性、光学平台结构的复杂性、光学轴系与回转轴系的一致性带来的精度难以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多组自准直仪架设空间过渡基准,采用特定的大口径光轴调校装置,解决了光轴平行性调校问题。以调校光学轴系与机械回转系统的同步精度为出发点,确定了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及装配误差的影响。通过设计的方位/俯仰天顶测量仪,解决了回转轴系正交性精度调校难题,实现了传统工艺方法和普通调校装置无法达到的设计指标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瞄系统 装调技术 光轴调校
下载PDF
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定标系统装调技术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健 张国玉 +1 位作者 孙高飞 张建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07-1215,共9页
为了实现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的快速高精度定标,依据标准散射体校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校准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定标系统,重点研究了该系统的装调技术。根据定标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定标系统... 为了实现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的快速高精度定标,依据标准散射体校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校准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定标系统,重点研究了该系统的装调技术。根据定标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定标系统装调光学模型,并提出由抛物面反射镜与全景成像能量检测系统相对位置装调以及抛物面反射镜与低反射率球形屏幕系统相对位置装调组成的定标系统装调方案。建立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定标系统极限误差计算模型,在入射光线角度为45°的情况下,计算出装调过程中抛物面反射镜与低反射率球形屏幕系统平移误差与倾斜误差的极限装调误差分别为3.18°和0.847°,抛物面反射镜与全景成像能量检测系统平移误差与倾斜误差的极限装调误差的极限装调误差均为2.14 pixel。实验证明装调后的校准能见度仪用标准散射体定标系统的最大角度检测误差为0.795°,满足定标系统的角分辨率是1°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 定标系统 装调技术 极限误差 光轴一致性
下载PDF
数控双轴转台的研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吉存 刘春时 +2 位作者 李焱 张文博 张丽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1-192,共2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内转子力矩电机的双轴转台的主要结构特点,并综述了直接驱动技术在双轴转台设计中的主要关键技术,解决了内转子力矩电机在双轴转台设计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内转子力矩电机 双轴转台 直接驱动技术
下载PDF
不锈钢叶轮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中仿真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邓维鑫 许明恒 +1 位作者 陈思 曾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分析了五轴联动数控中心加工不锈钢叶轮的技术难点,并运用仿真技术加以解决。提出了仿真方法和仿真流程,并基于VERICUT仿真平台,以某型号叶轮的加工过程为例,实际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加工刀具、加工参数对叶轮质量有重要影响。分... 分析了五轴联动数控中心加工不锈钢叶轮的技术难点,并运用仿真技术加以解决。提出了仿真方法和仿真流程,并基于VERICUT仿真平台,以某型号叶轮的加工过程为例,实际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加工刀具、加工参数对叶轮质量有重要影响。分析了仿真出现的问题,通过改变刀具、优化加工方案,最终完成了加工。实践证明,仿真技术有利于提高不锈钢叶轮的加工成功率,改进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叶轮 五轴联动数控 加工中 仿真技术 应用研究 MACHINING center parts STAINLESS steel 重要影响 加工质量 加工过程 加工方案 加工刀具 加工参数 技术难点 分析 仿真平台 仿真流程 仿真结果 仿真方法
下载PDF
A/C轴双摆角铣头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焱 高秀峰 +3 位作者 刘春时 林剑峰 徐吉存 化春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5-197,共3页
A/C轴双摆角铣头是中、大规格龙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关键功能部件。分析了国内外A/C轴双摆角铣头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国内现有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并详细阐述了该类产品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直驱技术、机械传动消隙技术、旋... A/C轴双摆角铣头是中、大规格龙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关键功能部件。分析了国内外A/C轴双摆角铣头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国内现有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并详细阐述了该类产品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直驱技术、机械传动消隙技术、旋转轴夹紧定位技术、A轴自动交换技术,几何误差检测与补偿技术,详细阐述了各个关键技术的技术特点以及在A/C轴双摆角铣头中的应用方法,对我国A/C轴双摆角铣头今后的研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轴双摆角铣头 发展现状 关键技术
下载PDF
Web2.0,以个人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志国 《农业网络信息》 2005年第12期97-98,100,共3页
本文介绍了Web2.0的知识和背景,对Web2.0出现的基础以及典型技术和应用作了阐述,同时对其作出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WEB2.0 RSS BLOG ajax CC Trackback TAG SNS Wiki网 PODCAST
下载PDF
非均质空间各向异性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康凯 张会云 +1 位作者 苏建旭 张志颖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0-24,共5页
应用非均质空间各向同性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以及随机游动理论[1],对技术创新在轴向以及轴间域元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构造了扩散轴正交和非正交两种情况下非均质空间多源各向异性扩散随机模型.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动... 应用非均质空间各向同性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以及随机游动理论[1],对技术创新在轴向以及轴间域元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构造了扩散轴正交和非正交两种情况下非均质空间多源各向异性扩散随机模型.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动态过程,构造了动态空间扩散随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 非均质空间 各向异性 扩散模型 多源扩散
下载PDF
论战略性产业政策和国际合作创新:一个扩展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9
作者 任重 朱延福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2期25-29,共5页
Brander-Spencer模型主张创新竞争,而AJ模型主张创新合作。文章结合两个对立的模型形成一个扩展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到国际市场环境中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该采用战略性产业政策支持本国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竞争或者是根据AJ模型鼓励本国... Brander-Spencer模型主张创新竞争,而AJ模型主张创新合作。文章结合两个对立的模型形成一个扩展的分析框架并运用到国际市场环境中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该采用战略性产业政策支持本国企业进行国际市场竞争或者是根据AJ模型鼓励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创新合作依赖于三个重要因素:技术外溢效应的程度、政府是否具有政策先行能力以避免被企业的投资行为所操纵以及本国企业的研发投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产业政策 国际创新合作 aj模型 技术外溢
下载PDF
基于两轴共振模式的风电叶片疲劳加载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磊安 王忠宾 +1 位作者 刘卫生 黄雪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为了缩短风电叶片疲劳测试周期,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驱动的两轴共振疲劳加载方法。给出了两加载源速度和相位的检测方法,并以此制定了同步控制策略。整个控制系统采用主从式两级网络构架模式,采用高速脉冲计数传感器测量2个加载源的速度和... 为了缩短风电叶片疲劳测试周期,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驱动的两轴共振疲劳加载方法。给出了两加载源速度和相位的检测方法,并以此制定了同步控制策略。整个控制系统采用主从式两级网络构架模式,采用高速脉冲计数传感器测量2个加载源的速度和相位,采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叶片振幅,并采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上位机监控界面。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能很好地测量加载源的转速、相位和叶片振幅等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 风电叶片 两轴加载 控制系统 监控界面 疲劳试验
下载PDF
述评典型阿舍利遗址的石器技术及其蕴含的古人类行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浩 雷蕾 +1 位作者 李大伟 张萌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4-369,共16页
近年来,有关中国含手斧石器工业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在更深层次的人群社会行为研究方面的相关工作较为薄弱。本文以肯尼亚Olorgesailie遗址、以色列Gesher Benot Ya‘aqov遗址和英国Boxgrove等典型遗址为例,对国外不同地区、... 近年来,有关中国含手斧石器工业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在更深层次的人群社会行为研究方面的相关工作较为薄弱。本文以肯尼亚Olorgesailie遗址、以色列Gesher Benot Ya‘aqov遗址和英国Boxgrove等典型遗址为例,对国外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阿舍利遗址中有关古人类社会行为的研究案例进行介绍和评述。通过这些述评,一方面促进我们对手斧人群社会行为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为推动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舍利手斧 技术策略 环境适应 社会行为 文化演进
下载PDF
基于V+v开发模型研制双轴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立宁 穆春阳 +1 位作者 杜志江 陈燕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2-1018,共7页
使用基于模型和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研究整车控制器(VCU)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及其代码化,结合软件开发平台技术,按照V+v开发模型对双轴并联混合动力客车的VCU进行了开发。分析讨论了V+v模型中每个节点的关键技术,全新开发了VCU的控制策略和算... 使用基于模型和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研究整车控制器(VCU)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及其代码化,结合软件开发平台技术,按照V+v开发模型对双轴并联混合动力客车的VCU进行了开发。分析讨论了V+v模型中每个节点的关键技术,全新开发了VCU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基于相同模型利用多种仿真模式对自动生成的产品质量代码进行了测试。以符合OSEK标准的OS为核心构建了适用于32位微控制器的软件开发平台。最后,在半车试验台和整车上对VCU进行了功能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V+v模型开发VCU可以提高开发质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整车控制器 V+v开发模型 双轴并联混合动力客车 软件开发平台
下载PDF
五轴加工中心旋转轴几何误差元素区别建模辨识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华林 项锡平 +2 位作者 胡腾 米良 刘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7-555,共9页
构建五轴加工中心空间误差模型的关键环节在于准确辨识旋转轴位置相关几何误差元素(PDGE)和位置无关几何误差元素(PIGE)。以某五轴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面向旋转轴PDGE和PIGE的区别建模辨识方法。以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 构建五轴加工中心空间误差模型的关键环节在于准确辨识旋转轴位置相关几何误差元素(PDGE)和位置无关几何误差元素(PIGE)。以某五轴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面向旋转轴PDGE和PIGE的区别建模辨识方法。以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为基础,以两运动链末端所构空间向量欧氏范数的演变规律为依据,推导建立旋转轴PDGE与PIGE辨识基本方程,并借助球杆仪获取辨识基本方程求解所需参数;结合所建辨识基本方程揭示旋转轴PDGE与PIGE的耦合机制,提出了一种迭代方法以实现旋转轴PDGE和PIGE的准确分离与解耦。为验证上述辨识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样机的数值验证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辨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五轴加工中心旋转轴两类几何误差元素之间的耦合问题,可为建立加工中心空间模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加工中心 旋转轴 几何误差元素 辨识技术 区别建模
下载PDF
基于VERICUT的水轮机叶片五轴联动数控加工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维鑫 周奎 +1 位作者 司徒渝 许明恒 《机械》 2009年第7期28-30,共3页
针对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水轮机叶片存在的技术难点,采用仿真技术加以解决。首先说明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功能特点,然后介绍了VERICUT软件的结构和用途。根据黑箱控制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仿真函数概念,并根据加工使用的数控系统条件,给... 针对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水轮机叶片存在的技术难点,采用仿真技术加以解决。首先说明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功能特点,然后介绍了VERICUT软件的结构和用途。根据黑箱控制原理,创造性地提出了仿真函数概念,并根据加工使用的数控系统条件,给出了仿真函数的求解流程以及软件的操作方法。最后以某型号水轮机叶片的加工过程为例,实际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说明了仿真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五轴联动 水轮机叶片 仿真技术 VERICUT
下载PDF
A/C轴双摆角铣头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秀峰 李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8-13,共6页
A/C轴双摆角铣头是中、大规格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关键功能部件。针对A/C轴双摆角铣头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详细阐述直驱技术、夹紧定位技术、齿轮消隙技术、蜗轮蜗杆消隙技术在A/C轴双摆角铣头中的应用。这些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将... A/C轴双摆角铣头是中、大规格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关键功能部件。针对A/C轴双摆角铣头共性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详细阐述直驱技术、夹紧定位技术、齿轮消隙技术、蜗轮蜗杆消隙技术在A/C轴双摆角铣头中的应用。这些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将促进我国A/C轴双摆角铣头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轴双摆角铣头 共性关键技术 直驱技术 夹紧定位 齿轮消隙 蜗轮蜗杆消隙
下载PDF
力矩电动机直驱技术在双摆角铣头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卫朝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2,共6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力矩电动机直驱技术的应用现状,双摆角铣头的使用要求和典型结构;重点阐述了力矩电动机在双摆角铣头应用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障碍;最后给出了两个典型应用实例。
关键词 力矩电动机 直驱技术 双摆角铣头
下载PDF
零传动万能自动镗铣头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平 孙江宏 《机械工程师》 2006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前国产数控机床精度、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文中在建立了直接驱动技术(零传动)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万能自动镗铣头结构方案,以满足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需要。同时提出了采用CAD/CAE可视化技术,用Pro/... 目前国产数控机床精度、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文中在建立了直接驱动技术(零传动)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万能自动镗铣头结构方案,以满足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需要。同时提出了采用CAD/CAE可视化技术,用Pro/E实现从产品的概念设计、零件建模、装配分析、结构分析、工程图的生成、运动分析、动态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驱动 万能自动镗铣头 换头技术
下载PDF
面向中小型城镇的WebGIS构建方法研究
18
作者 张娅莉 李淑玉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7-20,共4页
WebGIS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考虑到WebGIS系统建设投资较高,针对中小型城镇门户网站对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城镇WebGIS构建方法,分析了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和算法,并基于Ajax和图片分割技术,设计开发了原... WebGIS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考虑到WebGIS系统建设投资较高,针对中小型城镇门户网站对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城镇WebGIS构建方法,分析了系统实现的若干关键技术和算法,并基于Ajax和图片分割技术,设计开发了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aj ax 政府网站
下载PDF
双摆头自动交换技术研究
19
作者 刘春时 张磊 +1 位作者 林剑锋 李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具有自动换头功能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为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其应用可满足复杂曲面、复杂型腔及特殊工序的加工,使工件在一次装卡后,可完成全部工序或大部分工序从粗到精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本文针对双摆头自动交换中的机电液... 具有自动换头功能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为近年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其应用可满足复杂曲面、复杂型腔及特殊工序的加工,使工件在一次装卡后,可完成全部工序或大部分工序从粗到精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本文针对双摆头自动交换中的机电液耦合、铣头夹紧自锁保护及交换状态监测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采用电气液快插快换结构、液压夹紧自锁机构、液压流量监测等解决方案,实现铣头自动交换安全可靠,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摆头 耦合 自动交换
下载PDF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查找羊绒纤维中轴线
20
作者 李学佳 李志红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0-62,共3页
文章介绍了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查找羊绒纤维中轴线的方法。从羊绒纤维图像的获取到对纤维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最终实现对纤维图像中轴线的查找。文章对每个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做了基础工作。
关键词 纤维 图像处理技术 中轴线 查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