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tegrated north–south paleo-Dadu-Anning River: New insights from bulk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analyses of the Xigeda Formation
1
作者 Yong Zheng Hai-bing Li +3 位作者 Jia-wei Pan Ping Wang Ya Lai Zheng Gong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1-103,共13页
The Xianshuihe-Anninghe fault extends SE–S and constitutes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However,the Dadu River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ault does not flow following the path,but makes a 90º... The Xianshuihe-Anninghe fault extends SE–S and constitutes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However,the Dadu River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ault does not flow following the path,but makes a 90ºturn within a distance of 1 km at Shimian,heading east,and joins the Yangtze River,finally flowing into the East China Sea.Adjacent to the abrupt turn,a low and wide pass near the Daqiao reservoir at Mianning separates the N–S course of the Dadu River from the headwater of the Anning River which then flows south into the Yunnan Province along the Anninghe fault.Therefore,many previous studies assumed southward flow of the paleo-Dadu River from the Shimian to the Anning River.However,evidences for the capture of the integrated N–S paleo-Dadu-Anning River,its timing,and causes are still insufficient.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aleo-drainage pattern of the Dadu and Anning Rivers based on bulk miner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fluvial/lacustrine sediments along the trunk of the Dadu and Anning Rivers.Similar with sands in the modern Dadu River,the Xigeda sediments also exhibit a granitoid affinity with the bulk major mineral compositions of quartz(>50%),anorthite(about 10%),orthoclase(about 5%),muscovite(about 5%),and clinochlore(about 4%).Correspondingly,bulk major elements show high SiO_(2),with all samples>60%,and some of them>70%,low TiO_(2)(≤0.75%),P_(2)O_(5)(≤0.55%),FeO*(≤5%),and relatively high CaO(1.02%–8.51%),Na_(2)O(1.60%–2.52%),and K_(2)O(2.17%–2.71%),with a uniform REE patterns.Therefore,synthesizing al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lacustrine sediments have similar material sources,which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its course in the Songpan-Ganzi flysch block,implying that the paleo-Dadu originally flowed southward into the Anning River and provided materials to the Xigeda ancient lake.The rearrangement of the paleo-Dadu River appears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cally focused uplift driven by strong activities of the 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du river Anninghe fault river diversion Xigeda Formation tectonic uplift PROVENANCE Songpan-Ganzi flysch Ancient lake 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system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1D-2D Hydraulic Modeling of a Diversion Channel on the Cavally River in Zouan-Hounien,Cote d’Ivoire
2
作者 Kouassi Kouakou Lazare Brou Loukou Alexis +4 位作者 Yao Affoue Berthe Kouadio Zile Alex Konan Kouakou Seraphin Konan Koffi Felix Koffi Berenger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9年第8期1036-1048,共13页
On the Cavally River, located on the border between C?te d’Ivoire and Liberia, several hydraulic structures such as bridges and diversion channels are planned to be mad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operating perimeter of ... On the Cavally River, located on the border between C?te d’Ivoire and Liberia, several hydraulic structures such as bridges and diversion channels are planned to be mad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operating perimeter of the Ity mining company. A 1D-2D hydraulic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sign a diversion channel to cut a meander of the Cavally River in order to ensure hydraulic operation similar to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river (water levels, flow and velocities). This model was designed with a flow rate of 240 m3/s and a Manning coefficient of 0.052 m1/3·s-1 for the minor bed and 0.06 m1/3·s-1 for the major bed. The results from the hydraulic model show that the hydraulic conditions (water levels, velocities) in the channel before and after the diversion remain almost like those of the Cavally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Modeling diversion channel Cavally river Ity Cote d’Ivoire
下载PDF
Engineering Strategies on Flood Control in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China
3
作者 Li Chang’an Yin Hongfu Zhang Yufen Gu Yansheng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9-102,共4页
Flood disaster has been a serious hidden danger since the ancient time. The essential cause for the fact that floods have not been eliminat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is that time honored strategies do not suit the case... Flood disaster has been a serious hidden danger since the ancient time. The essential cause for the fact that floods have not been eliminat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is that time honored strategies do not suit the cases of flood prevention. In the view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alyses of flood formation and from the synthesis of experiences gained in flood control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sluggish draining of flood, silt sedimentation in channel and building levee blindly constitute the main cause of intractable floo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 Draining away silt and water is the only way to stamping out flood disaster. Opening up artificial waterways for flood diversion, draining away the silt of channel into the polders, and storing the flood water are important engineering measures for the flood control and damage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flood disaster opening artificial waterways for flood diversion draining away the silt of channel into the embarked lowlands storing flood water.
下载PDF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涵闸引水能力变化原因分析
4
作者 李自明 卞艳丽 白昀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2,共5页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受河床下切、河势变化等因素共同影响,引水条件与设计情况相比发生了变化,造成部分河段涵闸引水困难,影响农业适时灌溉和生产。为给应对引黄涵闸引水能力下降问题提供参考,基于黄河下游2000—2016年引黄涵闸引水水位和...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受河床下切、河势变化等因素共同影响,引水条件与设计情况相比发生了变化,造成部分河段涵闸引水困难,影响农业适时灌溉和生产。为给应对引黄涵闸引水能力下降问题提供参考,基于黄河下游2000—2016年引黄涵闸引水水位和河道断面实测数据,分析引黄涵闸引水水位变化、河槽冲刷、引黄渠道淤积变化等因素对引黄涵闸引水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6年黄河来水300~900 m^(3)/s时,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实际引水能力仅为设计引水能力的13.63%~39.43%,引黄涵闸引水能力明显下降;2)相较2000年,2016年的引黄涵闸设计值对应黄河流量的水位,高村以上河段下降了2.95~3.35 m,高村以下河段下降了1.55~2.95 m;3)从河段河床平均冲刷厚度看,花园口—夹河滩、夹河滩—高村、高村—孙口、孙口—艾山、艾山—泺口、泺口—利津河段的冲刷厚度分别为3.88、3.06、1.84、1.88、1.88、2.02 m,河槽连续冲刷导致同流量水位明显降低,严重影响河南和山东段引黄涵闸正常引水;4)涵闸前后引、输水渠道淤积会导致引黄涵闸引水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涵闸 引水能力 引水水位 河槽冲刷 黄河下游
下载PDF
现行黄河口分汊河道的分流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5
作者 葛春海 范勇勇 +5 位作者 巴旗 孙超 吴振 吴晓 王厚杰 毕乃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5,共15页
自2013年黄河尾闾河道出汊形成双槽入海的河口汊道,控制了河口流量的分配,但其分流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基于Delft3D构建了黄河口汊道的水动力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河口汊道的分流特征,揭示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 自2013年黄河尾闾河道出汊形成双槽入海的河口汊道,控制了河口流量的分配,但其分流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基于Delft3D构建了黄河口汊道的水动力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河口汊道的分流特征,揭示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河口汊道的分流不对称性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流量增加加大了东汊与北汊河道的水位梯度差,使得从东汊河道的流量增量较北汊河道大,河流流量的分配更加均匀。潮汐作用增强了河口汊道的流量不对称性,而随着径流量的增加,潮汐的增强作用逐渐减弱。这主要由于在半日潮的作用下,东汊和北汊河道水位梯度的差异,形成河口潮汐的“东阻北促”效应,增强了河口汊道的分流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分流不对称性 潮汐 径流量 黄河口
下载PDF
混凝土衬砌机在引江济淮施工中的应用
6
作者 贺燕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3期41-43,50,共4页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以实现水资源的调节和可持续发展。阐述了针对引江济淮J009-1标段对岩石边坡格构梁开挖采用的新工艺、变化坡比的渠道坡面混凝土衬砌机的应用、薄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繁杂工序的施工组织管理、高度...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以实现水资源的调节和可持续发展。阐述了针对引江济淮J009-1标段对岩石边坡格构梁开挖采用的新工艺、变化坡比的渠道坡面混凝土衬砌机的应用、薄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繁杂工序的施工组织管理、高度机械化施工作业等施工技术,所取得的经验可为其他类似项目的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工程 渠道混凝土衬砌 格构梁开挖 衬砌机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引黄济青青岛段渠道断面流速测量与分析
7
作者 宋晓冉 赵喜富 赵凌云 《山东水利》 2024年第8期69-71,74,共4页
论述了采用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和手持式流速仪进行渠道断面流速测量的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图,旨在通过对引黄济青青岛段渠道流速和流量的精确测量,更好地评估渠道水文动态,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 论述了采用实时动态测量技术(RTK)和手持式流速仪进行渠道断面流速测量的方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成图,旨在通过对引黄济青青岛段渠道流速和流量的精确测量,更好地评估渠道水文动态,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以及突发水质安全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持,为渠道的运行管理、水资源调配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济青工程 流速测量 渠道断面 水资源管理 GIS技术
下载PDF
Why Does the Repaired Len Small Levee, Alexander County, Illinois, US Continue to Breach during Major Flooding Events? 被引量:2
8
作者 Kenneth R. Olson David R. Speidel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0年第1期16-43,共28页
One only needs to study the soil and geologic history and location of the ancient Mississippi and Ohio Rivers to understand why Len Small levee if patched will continue to fail. Much of Dogtooth Bend located in Alexan... One only needs to study the soil and geologic history and location of the ancient Mississippi and Ohio Rivers to understand why Len Small levee if patched will continue to fail. Much of Dogtooth Bend located in Alexander County, Illinois was originally in the ancient Ohio River valley (Figure 1) alluvial sediments north and east of the confluence with the ancient Mississippi River. The ancient Ohio River valley soils underlain by alluvial sediments and have been easily eroded by the re-aligning modern Mississippi River which now travels through the bedrock controlled Thebes Gap (Figure 2) and into the Ancient Ohio river valley.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1) to explain why Len Small levee, Alexander County, Illinois, US will continue to breach during major flooding events if repaired and 2) to develop a new combined raised causeway and levee system which will provide a Mississippi River floodwater bypass, be sustainable, encourage and fund a land use change, restore the degraded highway road beds, protect remaining Dogtooth Bend farmsteads and farmland that have not yet been degraded by past flooding events and provide floodwater storage during major flooding events at the confluence of the Mississippi and Ohio Ri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SISSIPPI river FLOODING Navigation Water Storage LAND Use Change Len SMALL LEVEE Little river diversion channel LAND Degradation LEVEE Breach
下载PDF
长江口白茆沙河段南强北弱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德军 王晓俊 +3 位作者 成泽霖 贾梦豪 闻云呈 李阳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格局增强的态势是白茆沙汊道历年来周期性演变中某一阶段的表现形式;鉴于不同方法计算的汊道分流比存在差异,故用分流比表征汊道强弱时,应选用同一类型的值进行比较;深水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实施遏制了白茆沙冲刷后退的态势,改变了该河段周期性演变的模式,有利于河势稳定;在现有水情、工情及河势条件下,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的格局变化将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茆沙 南水道 北水道 南强北弱 分流比 长江口
下载PDF
冲决:河道演化关键环节的综述与讨论
10
作者 陈薪凯 周树勋 +7 位作者 辛红刚 李成 李卫成 冯胜斌 毛振华 朱立文 李弛 殷亮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1328,共18页
有关冲决的研究已充分应用于地质学、地貌学、水工学等领域,但尚未受到国内沉积学家的充分重视。在梳理相关争议性问题的基础上,综述并讨论有关冲决概念、成因、演化、识别、应用等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包括:(1)阐述冲决的概念,以及冲决... 有关冲决的研究已充分应用于地质学、地貌学、水工学等领域,但尚未受到国内沉积学家的充分重视。在梳理相关争议性问题的基础上,综述并讨论有关冲决概念、成因、演化、识别、应用等关键问题。主要成果包括:(1)阐述冲决的概念,以及冲决与决口、改道的异同,并建议使用狭义的冲决概念来解释大规模的河道改道;(2)明确坡度比是冲决的主要控制因素,天然堤的抗冲性(砂质天然堤还是泥质天然堤)、泛滥平原的地貌特征(地表植被,水位,排水状况,废弃河道)是河道冲决的次要控制因素;(3)总结了冲决的演化模式与识别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储层沉积学的分类方案;建议国内的沉积学家使用决口型冲决与废弃河道再占用型冲决识别不同的河道类型与演化方式,或使用地层过渡型冲决与地层突变型冲决的分类方案来区分河道之间的叠置关系;(4)讨论了冲决在储层构型、河型转化等当前热点问题中的应用前景。建议引入冲决的概念来完善储层构型领域5级构型的演变、大型河道化体系的地质知识库的建立,以及异旋回对储层构型的影响;补充河型转化当中大型单一河道与网状化河道相互转化的沉积模式。有关冲决问题的综述与讨论为储层沉积学家恢复古河道演化方式,建立更加精准的地质模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决 河道演化 决口扇 储层构型 砂体叠置 河型转化 曲流河 改道
下载PDF
长江下游崩岸预警模型水动力指标阈值研究
11
作者 张帆一 闻云呈 +3 位作者 王晓俊 徐华 贾梦豪 夏明嫣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64,共12页
长江下游河道崩岸灾害频发,多指标崩岸预警模型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岸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水动力作为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其指标阈值的确定缺少理论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理论推导、数模计算和统计方法,确定了对应不同风险等级岸坡... 长江下游河道崩岸灾害频发,多指标崩岸预警模型是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岸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水动力作为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其指标阈值的确定缺少理论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理论推导、数模计算和统计方法,确定了对应不同风险等级岸坡稳定性的水动力预警指标阈值,具体包括造床流量当量、近岸流速、水位变幅和汊道分流比变化率等指标。其中造床流量当量和水位变幅指标阈值确定考虑了感潮河段潮流参与造床和周期性潮位波动的作用。近岸流速指标引入了河床稳定性计算公式。汊道分流比变化率指标阈值计算区分了主支汊,得出当变化率大于8%时,主汊岸坡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支撑长江下游多指标崩岸预警模型的建立,并应用于崩岸灾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崩岸 多指标预警模型 造床流量当量 汊道分流比变化率 径流潮汐相互作用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半专道输水方案对淮河入江水道行洪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饶贵康 徐津 +2 位作者 王玲玲 胡礼涵 唐洪武 《江苏水利》 2023年第2期14-18,共5页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泄洪水的主要通道,承担来自淮河中上游约66%~79%的洪水,是淮河行洪的安全阀。为了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半专道输水方案对淮海入江水道行洪的影响,建立北抵洪泽湖三河闸、南至长江三江营的一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在...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下泄洪水的主要通道,承担来自淮河中上游约66%~79%的洪水,是淮河行洪的安全阀。为了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半专道输水方案对淮海入江水道行洪的影响,建立北抵洪泽湖三河闸、南至长江三江营的一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在设计洪水工况下分析工程方案对入江水道行洪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入江水道上段、下段行洪水位低于设计值;中段邵伯湖由于东侧修建隔堤侵占河道,行洪时部分区域水位有少量抬高,当对新民滩南部实施切滩补偿后,可有效消除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淮河入江水道 半专道输水方案 一二维耦合 行洪
下载PDF
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导流明渠混凝土铰链排防护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磊 郝中州 +2 位作者 邵云强 罗岚 曾俊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8期60-64,共5页
为了验证混凝土铰链排在工程实践中的防护效果,以湖北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介绍了其导流明渠铰链排防护设计的具体参数与结构,并结合2019~2022年汉江洪峰流量和铰链排防护区典型断面的水下地形变化情况,分析铰链排防护效果以... 为了验证混凝土铰链排在工程实践中的防护效果,以湖北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介绍了其导流明渠铰链排防护设计的具体参数与结构,并结合2019~2022年汉江洪峰流量和铰链排防护区典型断面的水下地形变化情况,分析铰链排防护效果以及设计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混凝土铰链排具有柔性防护的特性,能够适应地形冲刷变化,抗冲能力强,防护效果好,适合平原易冲刷地区大流量导流明渠关键部位的防护。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铰链排 导流明渠 明渠防护 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汉江
下载PDF
分汊河道不同治理方案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锦焯 翟丽嫦 +1 位作者 刘晓鹏 李偲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10期20-24,共5页
为模拟分汊河道水动力,以增江下游分汊河道为例,利用MIKE 21FM建立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不同治理方案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建筑物较多、水系复杂区域的河道分流计算,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分汊河道 MIKE 21FM 分流
下载PDF
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福姜沙河段分流分沙不平衡性
15
作者 刘高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分流分沙比是研究分汊河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收集和分析2012—2019年长江口福姜沙河段实测水文资料,并采用了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ECOM-Sed对分流分沙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径流增加或下游潮差减小均会导致福北水道的分流分沙... 分流分沙比是研究分汊河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收集和分析2012—2019年长江口福姜沙河段实测水文资料,并采用了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ECOM-Sed对分流分沙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径流增加或下游潮差减小均会导致福北水道的分流分沙不平衡度增加,航道的维护量和分流分沙不平衡度呈正相关性。福北水道仅有约30%的流量难以输移40%沙量,这种分流分沙比的不平衡性会导致福北水道航道严重淤积。根据研究成果,可在福姜沙目前的三座丁坝上实施加长或加高等工程措施,以降低福北水道的分流分沙不平衡性来减少福北航道的淤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福姜沙河段 福北水道 分流分沙比 不平衡度
下载PDF
追赶法在含闸分洪河道水动力计算中的改进研究
16
作者 张晓波 闪丽洁 张瑶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2,共13页
基于追赶法的Preissmann隐式格式是对圣维南方程组进行离散的常见方法,然而在包含有分洪闸等具有分洪功能的河道水动力计算中,难以用传统的追赶法直接进行求解。本文针对分洪河道中闸门的不同出流情况,对传统追赶法进行改进。首先将分... 基于追赶法的Preissmann隐式格式是对圣维南方程组进行离散的常见方法,然而在包含有分洪闸等具有分洪功能的河道水动力计算中,难以用传统的追赶法直接进行求解。本文针对分洪河道中闸门的不同出流情况,对传统追赶法进行改进。首先将分洪河道断面反向编码,将流出河道改为流入河道,形成适用于传统追赶法计算思路的一般树状河网结构;然后,针对分洪闸不同出流方式,分别讨论与之对应的模型概化的方法,通过采取河网分割、边界类型转换衔接等方法进行特殊处理,实现与传统树状河网计算思路的统一;最后,以东苕溪流域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处理方法合理,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有效解决含闸分洪河道的树状河网水利计算问题,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水动力学 圣维南方程组 树状河网 分洪河道 追赶法
下载PDF
闽江下游南北港分流比变化数值模拟分析
17
作者 夏厚兴 《人民珠江》 2023年第4期71-78,共8页
为分析闽江下游南北港分流比变化过程以及河道演变对分流比的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测资料,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分流比变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997—2020年,闽江南北港分流比变化明显,2009年之前分流比变化程度强于2009年以后;199... 为分析闽江下游南北港分流比变化过程以及河道演变对分流比的影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测资料,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分流比变化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997—2020年,闽江南北港分流比变化明显,2009年之前分流比变化程度强于2009年以后;1997—2020年,河床冲淤变化是南北港分流比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导致50~200年一遇洪水北港分流比减小9.1%~10.6%,河道平面束窄对南北港分流比也有一定影响,影响幅度约3%。研究成果可为闽江下游南北港整治和保护管理及涉河开发建设等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演变 分流比 数学模型 闽江
下载PDF
汶川Ms8.0级地震的水系响应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勇 黄润秋 +2 位作者 周荣军 曹叔尤 DENSMORE Alexander L.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32,共13页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汶川8.0级地震导致了映秀—北川断裂、彭县—灌县断裂、小鱼洞断裂和擂鼓断裂发生了地表破裂,在平面上显示为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断层,在剖面上显示为叠瓦状。汶川地震的地震破裂和同震变形在瞬间就改...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汶川8.0级地震导致了映秀—北川断裂、彭县—灌县断裂、小鱼洞断裂和擂鼓断裂发生了地表破裂,在平面上显示为两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逆冲—走滑型断层,在剖面上显示为叠瓦状。汶川地震的地震破裂和同震变形在瞬间就改变了地形坡度,并导致地貌和河流体系产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记录了整个区域的位移情况,为探索地震与水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关键信息。在整合汶川地震所导致的地表破裂、地形和水系变化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描述了汶川地震驱动的逆冲作用和右旋走滑作用引发的河道垂向位错和水平位错,标定了汶川地震导致的河道坡折点和河道转折点,刻画了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和小鱼洞断裂等活动断裂对河床剖面、河道走向、河道分段性和不规则水系样式等方面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汶川地震驱动了隆升作用对河流剖面的影响与调整,建立了汶川地震的水系响应及其识别标志。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作用对该区水系的河道走向、河道坡折点、河道流转折点和河床剖面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重塑龙门山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水系演化提供一个范例和定量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 水系响应 河道走向 河道坡折带 河道转折带 河床剖面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及贯通时间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信宝 刘彧 +2 位作者 王世杰 刘维明 薛雯轩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1-668,共8页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是在新生代以来统一构造-气候-地貌体系中发生的重大地貌事件。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和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了中国大陆地势从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和随之的东亚季风形成、强化,导致黄河、长江水... 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是在新生代以来统一构造-气候-地貌体系中发生的重大地貌事件。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和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之下俯冲,造成了中国大陆地势从东高西低变为西高东低,和随之的东亚季风形成、强化,导致黄河、长江水系形成。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导致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加速隆升,进入了冰冻圈,季节性冰川融水加大了河川径流,为两大河流的贯通奠定了水动力基础。末次间冰期的气候突然变暖,不但导致冰冻圈融水补给的河川径流陡增,可能给了长江、黄河贯通最后一击,而且加速了三峡一带碳酸盐岩地下化学溶蚀,促进地下河发育和瞿塘峡地表河袭夺的完成。黄河、长江在末次间冰期期间彻底贯通,现今的水系格局形成。黄河三门峡的贯通时间为0.125 Ma左右,长江三峡可能在0.30~0.12 Ma期间完成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长江 构造-气候-地貌 连通 贯通
下载PDF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河段河床演变预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倪晋 虞邦义 +1 位作者 张辉 王久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3,共6页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河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是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之一,治理后的河床稳定性问题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以非均匀不平衡输沙理论为基础,运用水沙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工程实施后未来30年的河道冲淤演变及水位变化。研究表明,...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河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是进一步治淮38项工程之一,治理后的河床稳定性问题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以非均匀不平衡输沙理论为基础,运用水沙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工程实施后未来30年的河道冲淤演变及水位变化。研究表明,蚌浮段河道年际间呈冲淤交替变化,一般丰水年多表现为冲刷,枯水年多表现为淤积,冲淤相抵后累计表现为微冲,总冲刷量为128万m^3。随着河床刷深,河道沿程各节点控制水位有所降低,在设计洪水条件下吴家渡站30年后水位降幅为0.18 m。若同时考虑规划中冯铁营引河的影响,蚌浮段河道的冲刷量和水位降低的幅度还会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河道整治 河床稳定性 冯铁营引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