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in NE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Yong-fei Ma Yong-jiang Liu +5 位作者 AYuPeskov Yan Wang Wei-min Song Yu-jin Zhang Cheng Qian Tong-jun Liu 《China Geology》 CAS 2022年第4期555-578,共24页
The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in NE China is a key area for investigating continental growth.However,the complexity of its Paleozoic geological history has meant that the tectonic development of this be... The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CAOB)in NE China is a key area for investigating continental growth.However,the complexity of its Paleozoic geological history has meant that the tectonic development of this belt is not fully understood.NE China is composed of the Erguna and Jiamusi blocks in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parts and the Xing’an and Songliao-Xilinhot accretionary terranes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The Erguna and Jiamusi blocks have Precambrian basements with Siberia and Gondwana affinities,respectively.In contrast,the Xing’an and Songliao-Xilinhot accretionary terranes were formed via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processes.These blocks and terranes were separated by the Xinlin-Xiguitu,Heilongjiang,Nenjiang,and Solonker oceans from north to south,and these oceans closed during the Cambrian(ca.500 Ma),Late Silurian(ca.420 Ma),early Late Carboniferous(ca.320 Ma),and Late Permian to Middle Triassic(260-240 Ma),respectively,forming the Xinlin-Xiguitu,Mudanjiang-Yilan,Hegenshan-Heihe,Solonker-Linxi,and Changchun-Yanji suture zones.Two oceanic tectonic cycles took place in the eastern Paleo-Asian Ocean(PAO),namely,the Early Paleozoic cycle involving the Xinlin-Xiguitu and Heilongjiang oceans and the late Paleozoic cycle involving the Nenjiang-Solonker oceans.The Paleozoic tectonic pattern of the eastern CAOB generally shows structural features that trend east-west.The timing of accretion and collision events of the eastern CAOB during the Paleozoic youngs progressively from north to south.The branch ocean basins of the eastern PAO closed from west to east in a scissor-like manner.A bi-directional subduction regime dominated during the narrowing and closure process of the eastern PAO,which led to“soft collision”of tectonic units on each side,forming huge accretionary orogenic belts in central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Paleo-Asian Ocean Continental growth Soft collision Accretionary orogenic belt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ne china Siberia
下载PDF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Late Paleozoic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 被引量:38
2
作者 ChengWen Wang YueWu Sun +2 位作者 Ning Li GuoWei Zhao XiaoQin M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5期619-626,共8页
A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te Paleozoic strata on Northeast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 reveals a zonal pattern of th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core of the Jiamusi-Mongolia Block.The main part of Late Paleo... An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te Paleozoic strata on Northeast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 reveals a zonal pattern of the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core of the Jiamusi-Mongolia Block.The main part of Late Paleozoic marine strata in this area is considered the continental margin deposits of the Jia-musi-Mongolia Block by analyzing the stratigraphic contact relationship,lithofacies,etc.The results are exhibited in a series of tectonic paleogeographic maps.This presents an important proof for the foundation of the Jiamusi-Mongolia Block,and confines the forming time of Jiamusi-Mongolia Block to the Late Silur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 china and adjacent area Late PALEOZOIC STRATA tectonic paleogeographic character Jiamusi-Mongolia Block
原文传递
Paleogene Tectonic Evolution Controls 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Deepwater Area of Qiongdongnan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6
3
作者 Guangzeng Song Hua Wang +6 位作者 Huajun Gan Zhipeng Sun Xiaolong Liu Meng Xu Jinfeng Ren Ming Sun Di Su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75-288,共14页
In active rift basins, tectonism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affecting both 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 and internal makeup.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a Paleogene rift successio... In active rift basins, tectonism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affecting both 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 and internal makeup.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a Paleogene rift succession in Qiongdongnan Bas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as built using seismic profiles, complemented by well logs and cores. One first-order and three second-order sequence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basin-scale unconformities, and seven third-order sequences are defined by unconformities along the basin margins and correlative conformities within the central basin. Through unconformity analysis and backstripping procedure, the Paleogene synrift tectonic evolution of deep- water area of Qiongdongnan Basin was proved to be episodic,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rifting stage-I, rifting stage-II and rifting stage-III. Episodic rifting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struc- tural slope break belts, which controlled different architectures and internal makeup of sequences. This study enh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ol of tectonic evolution o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 terns and establishes relevant patterns in a typical rift basin, and further proposes the favorable sand- stone reservoirs developing in different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s, which will be pretty helpful for subtle pool exploration in deepwater area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deepwater area tectonic evolution structural slope break belt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新认识及攻关方向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玉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5,I0001,共14页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已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构造演化史复杂,该区不同凹陷的沉积—构造特征、烃源岩生烃—储层成岩演化和成藏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准确认识该区油气勘探潜力和方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 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已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但由于构造演化史复杂,该区不同凹陷的沉积—构造特征、烃源岩生烃—储层成岩演化和成藏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准确认识该区油气勘探潜力和方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在综合分析烃源岩、储层、差异成藏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剖析了南海北部陆缘盆地深水区成藏特征、油气勘探作业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下一步油气攻关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受地壳拆离作用及强烈薄化影响,该区地层沉积特征特殊,岩石地球物理性质多样;②软流圈差异抬升形成深水区独特的高热流背景,促使区域性湖相、煤型及叠合型等3类烃源灶快速、高强度生烃,生烃门限变浅;③深水盆地群的演化和成盆规模差异大,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几何形态和储集体时空展布,深水区独特的板块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演化史、温压变化剧烈的地质特征等控制了油气成藏模式。结论认为:①该区油气勘探面临地震资料解析度低、规模有效储层预测困难、勘探成本高等技术与经济的双重挑战;②需要创新形成高地温背景下优质储层差异化分布规律的研究思路;③亟需提升勘探设备能力建设,攻关高效地震采集、“重磁电震”地球物理一体化采集处理、双井架钻探作业、多井段“一趟钻”等勘探关键技术,为我国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高质量发展做好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陆缘盆地深水区 烃源岩类型 烃源灶 成藏模式 构造演化 勘探挑战 高效勘探作业
下载PDF
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沉积充填过程及其对物源区构造演化的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帅 王永诗 +4 位作者 王学军 陈世悦 景安语 田雯 信延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共20页
受古亚洲洋俯冲、闭合及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碰撞作用的影响,内蒙古隆起在石炭纪—二叠纪发生了重要的构造隆升,控制着华北东部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与充填演化,并成为沉积盆地的物源区。通过对3条野外地质剖面及盆地覆盖区大... 受古亚洲洋俯冲、闭合及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碰撞作用的影响,内蒙古隆起在石炭纪—二叠纪发生了重要的构造隆升,控制着华北东部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与充填演化,并成为沉积盆地的物源区。通过对3条野外地质剖面及盆地覆盖区大量钻井岩心开展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对华北东部石炭系—二叠系进行详细的沉积体系研究及物源区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沉积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经历了陆表海—海陆过渡—陆相的演化过程,从早到晚依次发育台地-堡岛复合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河流沉积体系,沉积相类型包括碳酸盐岩台地、潮坪、潟湖、障壁岛、三角洲、曲流河及辫状河等。砂岩碎屑颗粒成分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物源区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再旋回造山带及岛弧双重性质,母岩岩石组合为早古生代富燧石条带碳酸盐岩与中-新元古代碎屑岩、浅变质岩等先期沉积盖层,以及晚古生代岛弧火山岩、深成侵入岩和基底变质岩。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盆地沉降和充填速率、沉积演化过程以及碎屑岩颗粒组分变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充分响应了物源区随造山带在本溪组沉积时期—太原组沉积时期受持续洋-陆俯冲作用及陆缘岛弧的形成发生陆内隆升、山西组沉积时期—下石盒子组沉积时期古亚洲洋逐渐闭合及板块陆-陆碰撞导致物源区隆升加剧并伴有褶皱冲断、上石盒子组沉积时期进入板块强烈陆-陆碰撞及全面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二叠纪 沉积充填 物源区 构造演化 华北东部
下载PDF
中蒙边界地区侵入岩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构造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付超 李俊建 +3 位作者 张帅 党智财 唐文龙 Orolmaa Demberel 《华北地质》 2023年第1期1-19,共19页
中国与蒙古交界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各类侵入岩十分发育,是中亚造山带复杂多变构造环境中的重要一隅;区内岩浆侵位形成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组合丰富多样,呈现多期次多旋回特征,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侵入岩时空分布格架,对理解区域构造演... 中国与蒙古交界地区,岩浆活动频繁,各类侵入岩十分发育,是中亚造山带复杂多变构造环境中的重要一隅;区内岩浆侵位形成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组合丰富多样,呈现多期次多旋回特征,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侵入岩时空分布格架,对理解区域构造演化和壳幔活动有重要意义。以岩浆旋回为主线,通过提取和对比研究区前吕梁期至燕山期不同期次侵入岩的时空分布特征,清楚反映了区内地壳碰撞拼合活跃期始于加里东期,在华力西期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衰退,整体呈现由西向东地壳逐渐拼合的构造演化趋势,揭示了阿尔泰造山带西段与兴蒙造山带东段不同构造单元下造山过程的独特性和差异。此外,区域断裂带两侧多分布有规模宏大的岩浆岩带,区域构造线对岩浆侵入活动范围和规模的控制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蒙边界 中亚造山带 侵入岩 时空分布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时代及其对中国东北及邻区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重建的制约 被引量:202
7
作者 李锦轶 莫申国 +2 位作者 和政军 孙桂华 陈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中国东北及邻区 ,在中生代期间是否经历了大规模走滑运动而发生向东的逃逸和地壳加厚 ,是该区乃至碰撞造山带后碰撞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可以划分为四期 :( 1 ... 中国东北及邻区 ,在中生代期间是否经历了大规模走滑运动而发生向东的逃逸和地壳加厚 ,是该区乃至碰撞造山带后碰撞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可以划分为四期 :( 1 )可能发生在侏罗纪晚期的向南逆冲推覆运动 ;( 2 )平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作用 ;( 3)切割上述韧性走滑剪切带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向南东的逆冲断裂作用 ;( 4)新生代北北东走向的正断作用。根据时空展布和运动学特征 ,推测前两期变形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有关 ,第三期变形与古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下的俯冲有关 ,第四期变形与现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对采自第二期构造变形带内的同构造变质矿物黑云母的Ar Ar定年 ,获得了 1 2 7~ 1 30Ma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 ,据此确定该区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白垩纪初期。这一研究成果与中国东北南部燕山地区走滑运动资料的结合 ,揭示出在白垩纪初期 ,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壳被向东挤出加厚。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 ,中国东北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 4个阶段 :( 1 )三叠纪期间与古亚洲洋关闭和杭盖—肯特洋及古太平洋收缩有关的地壳挤压与伸展变动 ;(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构造变形 AR-AR定年 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壳演化
下载PDF
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I型和A型花岗岩Nd同位素变化趋势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竞妍 郭锋 +2 位作者 李超文 李红霞 赵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95-2008,共14页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巨型增生陆缘的东段,分布着巨量的具有新生特征的显生宙花岗岩和火山岩。本文对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I和A型花岗岩年代学和Nd同位素组成开展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东北地区的I型花岗岩有两种Nd同位素变化趋势...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巨型增生陆缘的东段,分布着巨量的具有新生特征的显生宙花岗岩和火山岩。本文对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I和A型花岗岩年代学和Nd同位素组成开展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东北地区的I型花岗岩有两种Nd同位素变化趋势:一是以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为代表,其εNd(t)随着年龄变新而增大,与造山带垮塌、软流圈上涌的幔源熔体或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交代地幔楔熔体加入引起的地壳增生作用相关。二是以松嫩地块西南区和张广才岭为代表,εNd(t)随着年龄变新而下降,反映花岗岩的熔融源区有从早期的新生岛弧中、下地壳向晚期含更多再循环物质的中、上地壳迁移的趋势。A型花岗岩侵位时代主要有三期,总体上具有正的εNd(t)值,绝大部分tDM2<1.0Ga,反映了东北地区强烈的地壳增生作用。晚古生代A型花岗岩主要沿着贺根山-黑河断裂分布,可能与兴安和松嫩地块碰撞后伸展作用相关;早中生代A型花岗岩主体分布于张广才岭,与松嫩、佳木斯和兴凯地块的碰撞后伸展作用相关;早白垩世A型花岗岩遍布整个东北地区,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导致的区域性伸展作用相关。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的Nd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与侵位年龄(t)的对比展示了东北各构造单元地壳增生作用的差异。与华北北缘中生代花岗岩的特征相似,额尔古纳和佳木斯地块的花岗岩表现出tDM2>t+1000Ma的特征,表明这两个地块具有古老的结晶基底。兴安地块、松嫩地块西南区和张广才岭花岗岩的tDM2和侵位年龄差值集中在300~1000Ma,反映不同属性(年轻vs.古老)的地壳物质对熔融源区的贡献。东北地区tDM2和侵位年龄差值小于300Ma的花岗岩岩体极少,仅有乌兰浩特的查干岩体一例,可能由新近增生的新生地壳熔融形成。由Nd同位素特征显示,晚古生代-中生代东北地区显著的地壳增生作用主要发生在缝合带和岩石圈规模的断裂带,幔源岩浆沿断裂带上升到地壳不同深度并形成高εNd(t)和低tDM2的中酸性火成岩。除几个特殊岩体表现出过于亏损或富集Nd同位素的特征,早白垩世东北地区酸性火成岩的Nd同位素组成相近,εNd(t)值集中在0^+3之间,可能暗示此时期东北地区的中、下地壳成分组成趋于一致并与同时期的古太平洋俯冲作用有关。我们的结果显示东北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的起源与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的构造演化相关。这三个古大洋的扩张和俯冲作用提供了大量新生地壳物质,而新生和再循环地壳物质的重熔形成了东北地区大规模的显生宙花岗岩及其对应成分的喷出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同位素 构造演化 花岗岩 晚古生代-中生代 东北地区
下载PDF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265
9
作者 张功成 米立军 +3 位作者 吴时国 陶维祥 何仕斌 吕建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共7页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期(早—中中新世)发生了区域性拗陷作用,形成了隆坳相间格局,沉积厚度小于2 000m;新构造期(晚中新世—第四纪)沉降幅度加大,并沉积了巨厚的地层,断裂活动东强西弱。上述3期构造演化均形成了沉积厚度很大的叠加伸展盆地。深水区生烃凹陷是裂谷期的断陷,已经证实的主力烃源岩是渐新统下部中深湖相泥岩、海陆过渡相泥岩、海相泥岩与煤系地层,可能的烃源岩是始新统中深湖相泥岩,潜在的烃源岩是渐新统上部和中新统海相泥岩,生、排烃产物主要是天然气。深水区至少有3套储层,即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砂岩、新近系海相砂岩及生物礁、始新统陆相砂岩。盖层发育广泛,区域性盖层是新近系海相泥岩和渐新统泥岩。圈闭数量较多,其类型主要有披覆背斜、断层圈闭和深水扇体等。油气运移方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变化很大,受新构造期断裂活动控制,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以侧向运移为主;白云凹陷早期以侧向运移为主,晚期以垂向运移或断坡-断坪运移为主。深水区成藏单元有凸起、凹中次凸、断裂带和深水扇等。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策略是优先勘探凹陷内部及其周边正向构造上的构造圈闭,然后逐渐向凹陷内的非构造圈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构造演化 生烃凹陷 烃源岩 储层 油气运移 勘探领域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区新生代热演化史 被引量:12
10
作者 袁玉松 郑和荣 +2 位作者 张功成 钟锴 何丽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11-921,共11页
在构造沉降史恢复的基础上确定拉张期次,再采用非瞬时非均匀多期拉张纯剪切模型恢复南海北部深水区新生代热流史,结果表明:始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深水区存在多期热流升高的加热事件。裂谷阶段盆地基底热流幕式升高,裂后阶段也并非完全处... 在构造沉降史恢复的基础上确定拉张期次,再采用非瞬时非均匀多期拉张纯剪切模型恢复南海北部深水区新生代热流史,结果表明:始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深水区存在多期热流升高的加热事件。裂谷阶段盆地基底热流幕式升高,裂后阶段也并非完全处于热衰减期。琼东南盆地新生代存在56.5~32 Ma、32~16 Ma和5.3 Ma以来3期加热事件,珠江口盆地存在56.5~32 Ma和32~23.3 Ma两期加热事件。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基底热流始新世末为56~62mW/m^2;早中新世末上升到60~64 mW/m^2;上新世末在深断陷区最高达75 mW/m^2。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基底热流始新世末升高到60 mW/m^2;渐新世末升高到70 mW/m^2。深水区新生代裂谷阶段多期拉张决定了基底热流幕式升高的多期加热事件,琼东南盆地晚期加热事件与红河走滑断裂在10~5 Ma时由左旋走滑转变为右旋走滑拉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构造沉降史 热演化 热流史
下载PDF
西南三江地区洋板块地层特征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24
11
作者 任飞 潘桂棠 +2 位作者 尹福光 常梦瑶 肖庆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9-16,共8页
以大地构造研究为主导,初步梳理了三江地区洋板块地层系统的分布及其构造演化规律。本文阐述了三江地区经历原-古特提斯大洋连续演化、分阶段拼贴增生至最终俯冲消亡的地质演化历程。甘孜-理塘弧后洋盆于早石炭世打开,二叠纪—中三叠世... 以大地构造研究为主导,初步梳理了三江地区洋板块地层系统的分布及其构造演化规律。本文阐述了三江地区经历原-古特提斯大洋连续演化、分阶段拼贴增生至最终俯冲消亡的地质演化历程。甘孜-理塘弧后洋盆于早石炭世打开,二叠纪—中三叠世进入顶峰扩张期,晚三叠世洋盆萎缩引起向西俯冲,最终在晚三叠世末局部地区保留残留海。哀牢山弧后洋盆不晚于早石炭世形成,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整体扩张发育,早二叠世末或晚二叠世初开始向西俯冲,晚三叠世最终完全关闭。金沙江洋盆早石炭世时已扩张成洋,到早二叠世晚期开始俯冲,石炭纪—早二叠世早期是金沙江洋盆扩张的主体时期,早二叠世晚期至早、中三叠世俯冲消亡。澜沧江弧后洋盆中晚泥盆世开始扩张,在石炭纪—早二叠世发育为成熟洋盆,早二叠世晚期洋内俯冲形成洋内弧,晚二叠世—早、中三叠世双向俯冲消亡。昌宁-孟连洋为特提斯洋主带,具有原-古特提斯洋连续演化的地质记录,晚奥陶世开始向东俯冲消减,二叠纪末、早三叠世发生弧-陆碰撞作用,昌宁-孟连洋盆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板块地层 蛇绿混杂岩 构造演化 西南三江
下载PDF
东北地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其与晚中生代盆地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23
12
作者 汪新文 刘友元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34-443,共10页
东北地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大致分为如下阶段:(1)中、新元古代阶段;(2)早古生代加里东阶段;(3)泥盆纪—早石炭世早华力西阶段;(4)晚石炭世—三叠纪晚华力西—印支阶段。多旋回构造演化使该区形成由多期褶皱带和多中间... 东北地区前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大致分为如下阶段:(1)中、新元古代阶段;(2)早古生代加里东阶段;(3)泥盆纪—早石炭世早华力西阶段;(4)晚石炭世—三叠纪晚华力西—印支阶段。多旋回构造演化使该区形成由多期褶皱带和多中间或边缘地块组成的“镶嵌构造区”,并为晚中生代大型含油气盆地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构造演化 镶嵌构造区 中生代 盆地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玉 王锶淼 +5 位作者 于倩 陈井胜 杨浩 葛文春 毕君辉 井佳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49-2268,I0001-I0008,共28页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由多个不同构造属性的微陆块拼贴而成,包括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佳木斯地块以及那丹哈达地体。伴随不同微陆块的复杂拼贴演化过程,东北地区发育强烈的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因此这... 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由多个不同构造属性的微陆块拼贴而成,包括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佳木斯地块以及那丹哈达地体。伴随不同微陆块的复杂拼贴演化过程,东北地区发育强烈的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因此这些岩浆作用的产物是记录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媒介。根据东北地区晚古生代岩浆岩的岩石学、年代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特征,发现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岩浆作用以石炭纪-二叠纪为主,其中早石炭世岩浆作用的产物为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组合,晚石炭世产物以花岗质岩石为主以及少量辉长岩,二叠纪岩浆作用的产物以花岗质岩石为主,同时这些晚古生代岩浆岩大部分具有典型的弧属性特征;而吉黑东部地区则广泛发育的晚古生代岩浆岩,以二叠纪花岗质岩石为主,同时包含少量辉长岩,且这些二叠纪岩浆岩普遍表现出典型的弧属性特征。结合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等资料,认为大兴安岭地区和吉黑东部岩石可能具有不同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同时东北地区内各微陆块具有复杂的地壳增生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 中国东北 晚古生代 岩浆作用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区新生代盆地三层结构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37
14
作者 能源 吴景富 +3 位作者 漆家福 张功成 何玉 陈玮常 《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3-414,共12页
位于陆壳与洋壳之上的大陆边缘记录了大陆裂解-大洋打开的全部过程,是研究地球动力学的重要场所。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新生代盆地表现为裂陷期盆地、裂后拗陷期盆地及裂后洋盆沉降期盆地3层结构。裂陷期盆地表现为... 位于陆壳与洋壳之上的大陆边缘记录了大陆裂解-大洋打开的全部过程,是研究地球动力学的重要场所。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新生代盆地表现为裂陷期盆地、裂后拗陷期盆地及裂后洋盆沉降期盆地3层结构。裂陷期盆地表现为一系列地堑及半地堑结构,拗陷盆地表现为中间厚两侧薄的"碟形"盆地特征,裂后拗陷期盆地表现为大陆坡局部加厚,向南海洋盆方向厚度逐渐减薄的"挠曲"盆地形态。南海北部深水区盆地经历了3期构造演化过程,盆地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机制。裂陷期盆地受地幔物质上涌影响表现为水平伸展作用为主,盆地内普遍发育伸展构造样式,裂后拗陷期盆地表现为区域均匀沉降特征。而裂后洋盆沉积期受南海强烈沉降作用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向南海洋盆倾斜特征。大陆架-陆坡-深海平原的构造格局主要形成于裂后洋盆沉降期。南海及其北部盆地下伏地幔物质活动的差异性决定了盆地内的3层结构的形成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盆地结构 构造样式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试论江南造山带西南段构造演化——以黔东及邻区为例 被引量:36
15
作者 戴传固 李硕 张慧 《贵州地质》 2005年第2期98-102,共5页
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黔东及邻区,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南陆块的过渡区,发育中、新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和多种类型的岩浆岩、变质岩,存在多期次构造运动,可划分出洋陆转换阶段的武陵构造旋回期、加里东构造旋回期和板内活动阶段的海西—燕山构... 江南造山带西南段,黔东及邻区,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南陆块的过渡区,发育中、新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和多种类型的岩浆岩、变质岩,存在多期次构造运动,可划分出洋陆转换阶段的武陵构造旋回期、加里东构造旋回期和板内活动阶段的海西—燕山构造旋回期、喜马拉雅构造旋回期。具有从洋陆转换阶段的B型俯冲造山向板内活动阶段的A型俯冲造山演化、从活动型地壳向稳定型地壳的演化历程,是一个由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造山作用构成的复合造山带,反映出扬子陆块向东南增生及江南造山带向东南迁移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旋回期 构造演化 江南造山带西南段 黔东及邻区
下载PDF
中国东北及邻区若干地质构造问题的新认识 被引量:237
16
作者 李锦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9-347,共9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笔者对中国东北及邻区地质构造的新认识,首次提出了该区侏罗纪晚期可能发育与现今青藏高原类似的古高原的初步见解,对前人“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和“滨太平洋构造体制”等概念进行了讨论,对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台中元古... 本文简要叙述了笔者对中国东北及邻区地质构造的新认识,首次提出了该区侏罗纪晚期可能发育与现今青藏高原类似的古高原的初步见解,对前人“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和“滨太平洋构造体制”等概念进行了讨论,对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台中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活动性作了简要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株罗纪晚期 古高原 东北 邻区 中国
下载PDF
白垩纪: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 被引量:90
17
作者 吴根耀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4-77,共14页
中国及邻区是一系列不同起源的微大陆(克拉通)和地块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复合大陆,海西—印支旋回和新特提斯旋回在其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部分新特提斯洋(有人称中特提斯)闭合,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白垩纪末... 中国及邻区是一系列不同起源的微大陆(克拉通)和地块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复合大陆,海西—印支旋回和新特提斯旋回在其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部分新特提斯洋(有人称中特提斯)闭合,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白垩纪末新特提斯洋全面消减,亚洲大陆形成,因而白垩纪是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笔者从地球动力学系统的变换、构造格局的变换、北东向新生构造的出现和造山作用类型的多样化等方面论述了这一变换。这一变换集中表现在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演化由原来的南、北分异在白垩纪转变为东、西两部发生分异,西部以构造的继承性为特色,东部则新生构造起了主要作用。反映在地形-地貌上,早白垩世该区东高西低,白垩纪末开始出现今日的西高东低面貌。盆地发育和“盆”“山”系统也在白垩纪开始发生重要变换,说明东亚大陆边缘因向太平洋的蠕散而不断解体,大陆内部构造则日趋复杂。中国及邻区的这一实例再次说明必须坚持活动论构造观,以动态演化的思路来重塑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板块演化 构造变换 中国及邻区 东、西两部分异
下载PDF
中国海及邻域宏观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训华 侯方辉 +4 位作者 孙军 温珍河 郭兴伟 王忠蕾 朱晓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通过对我国海域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进行解释分析,并结合近十年来的编图成果,概要论述了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以及宏观地质特征,总结了中国海及邻域的宏观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国海及邻域所在的欧亚板块可进一步分为东亚大陆... 通过对我国海域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资料进行解释分析,并结合近十年来的编图成果,概要论述了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以及宏观地质特征,总结了中国海及邻域的宏观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国海及邻域所在的欧亚板块可进一步分为东亚大陆构造域和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地质构造复杂;印支运动结束了古全球构造阶段转而进入新全球构造阶段,从而奠定了中国海及邻域形成演化的基础;古全球构造阶段是由北向南发展,北老南新;新全球构造阶段是由南向北、自西向东发展,南早北晚,西老东新;从古全球构造阶段到新全球构造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块体的发展存在同序时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构造演化 中国海及邻域
下载PDF
从新疆地学断面的成果讨论中国西北盆-山区的地壳构造演化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训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本文从新疆独山子泉水沟地学断面的资料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等新疆南部不同地区的地壳结构构造,进而对中国西北盆 山地区地壳构造及演化的某些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国西部 盆山地区地壳构造运动发生的主要原... 本文从新疆独山子泉水沟地学断面的资料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等新疆南部不同地区的地壳结构构造,进而对中国西北盆 山地区地壳构造及演化的某些特征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国西部 盆山地区地壳构造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及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包括结构构造的不均一性以及物质成分的不均一性)。强调了现代盆山构造面貌虽然是新生代的产物,但其形成从中生代就已经开始,是一个延续的历史过程;但二者又有所不同,目前的盆山构造格局已明显不同于中生代甚至古生代的盆山构造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 地壳构造演化 新疆地学断面 盆-山构造 山区 不均一性 地壳构造运动 结构构造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新疆南部 物质成分 中国西部 历史过程 构造格局 中生代 独山子 昆仑山 上地幔 新生代 古生代 山地 面貌 天山
下载PDF
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0
作者 詹文欢 钟建强 +1 位作者 丘学林 陆成斌 《华南地震》 1992年第3期11-20,共10页
将南海及邻域的现代构造应力问题视为弹性板的平面应力问题,用有限元法对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计算。以海沟俯冲带为主要边界,全区离散成1130个单元和612个节点。根据各单元的地壳厚度、P波速度、密度以及泊松比将区内地壳分成5种类型。... 将南海及邻域的现代构造应力问题视为弹性板的平面应力问题,用有限元法对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计算。以海沟俯冲带为主要边界,全区离散成1130个单元和612个节点。根据各单元的地壳厚度、P波速度、密度以及泊松比将区内地壳分成5种类型。考虑了4种外力作用方式,这些外力分别反映了印澳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研究区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将计算得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向进行比较,选择一种和后者符合最好的边界条件和计算结果作为可取模式,并分析了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数值模拟 震源 南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