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quence Thickness and its Response to Episodic Tectonic Evolution in Paleogene Qikou Sag, Bohaiwan Basin 被引量:10
1
作者 CHEN Si WANG Hua +4 位作者 ZHOU Lihong HUANG Chuanyan WANG Jiahao REN Peigang XIANG Xuem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077-1092,共16页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amework of Paleogene of Qikou Sag has been built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law of episodic subsidence in Qikou Sag has been expound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sequence...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amework of Paleogene of Qikou Sag has been built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law of episodic subsidence in Qikou Sag has been expound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sequence thickness, as well as the study of consedimental tectonic activity, subsidence history, paleogeomorphology 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The faults controlling action was the dominant mechanism during rifting stage I , as the depression was the dominant mechanism during rifting stage III, which embodies a process from intense disparity fault depression to integral subsidence. Meanwhile, under the control of regional faulting and later stage depression, subsidence rate centers and paleogeomorphic concave centers are always corresponding to the sequence thickness centers, and the changes of subsidence centers and paleogeomorphology concave center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migration of thickness centers, which presents the restriction, coupling and response among them and clarifies the law that tectonic activity controls the basin fill by means of controlling the subsidence rate and paleogeomorphology from contributing factor angle. On this basis,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composite pattern of structure-subsidence-deposition in the fault controlling actic region during the three rifting stages and their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has been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e thickness episodic tectonic evolution response relationship PALEOGENE Qikou Sag
下载PDF
Spatial Interpolation Applied a Crustal Thickness in Brazil
2
作者 Cesar Garcia Pavao George Sand Franca +3 位作者 Giuliano S.Marotta Paulo Henrique B.J.Menezes Gervasio Barbosa S.Neto Henrique Llacer Roig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2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The use of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of dat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mon in geophysical analysis, for that reason, currently, several software already contain many of these methods, allowing more detailed stud... The use of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of dat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mon in geophysical analysis, for that reason, currently, several software already contain many of these methods, allowing more detailed studies. In the present work four interpolation methods are evaluated, for the crustal thickness data of Brazil tectonic provinces, with the intention of making Moho’s map of the regions. The methods used were IDW, Natural Neighbor, Spline and Kriging. We compiled 257 data that constituted a geographic database implemented in the template Postgree PostGIS and were processed using the tools of interpolation located in the Spatyal Analyst Tools program ArcGIS?9 ESRI. Traditional methods, IDW, Natural Neighbor and Spline, generate artifacts in their results, the effects of aim,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behavior of crust. Such anomalies are generated because of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methods added to data compiled gravimetry.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geostatistical Kriging are more refined and consistent, showing no specific anormalities, i.e., the crustal thickness variation (thinning and thickening) is introduced gradually. Initial our estimates were separated in four specific blocks. With the approval of new networks (BRASIS, RSISNE and RSIS), the crustal thickness database for Brazil may be amended or supplemented so that new models may be generated more consistently, complementing studies of regional tectonics evolution and seism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Interpolation Crustal thickness tectonic Provinces of Brazil
下载PDF
Restoration of eroded stratal thickness in key periods of tectonic change in a multi-stage superimposed Tarim Basin in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Hao1, Wang Yingmin2 1. School of Marine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chool of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2012年第2期149-171,共23页
With an area of 56×104km2, the Tarim Basin is the largest inland basin in China and is also generally acknowledg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for potenti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data fr... With an area of 56×104km2, the Tarim Basin is the largest inland basin in China and is also generally acknowledg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for potenti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data from 22 regional seismic profiles and 40 drilling wells, 15 important first-order and second-order regional unconformities were defined.Almost all the main unconformities are superimposed unconfomities. Since the Cambrian, 5 key periods of tectonic change have occurred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Tarim Basin. The total eroded stratal thickness of the above-mentioned unconformities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virtual extrapolation of seismic reflec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eroded stratal thickness of different periods is quit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basin. Taking the Upper-Middle Ordovician as an example, its thickness restoration of eroded strata was calculated into individual stages i.e. its thickness restoration of eroded strata was calculated to different tectonic periods. Otherwise, as for the specific period of tectonic change, the underlying strata were, respectively eroded and thus the thickness restoration of eroded strata was calculated into individual intervals. Taking the Early Hercynian period as an example, the eroded stratal thickness was calculated into individual intervals to calculate the ratio of intervals of various ages occupying the total eroded thickn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same stratum, its degree of erosion is quit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due to the varying influence of tectonic movement. The unconformities of some key periods of tectonic change have different controls on the degree of erosion and the eroded range of the individual period of the underlying strata which are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tage superimposition of unconformities in the Tarim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Basin extrapolation of virtual surface key period of tectonic change superimposed unconformity restoration of eroded stratal thickness
原文传递
花岗岩与地壳厚度关系探讨 被引量:40
4
作者 张旗 金惟俊 +2 位作者 李承东 王焰 王元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文中首先从板块构造与大陆构造的对比出发,指出板块构造主要研究洋壳,洋壳主要研究玄武岩,玄武岩主要研究构造环境。大陆构造主要研究陆壳,陆壳玄武岩少花岗岩多,因此,花岗岩在大陆构造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由于花岗岩比玄武岩复杂得... 文中首先从板块构造与大陆构造的对比出发,指出板块构造主要研究洋壳,洋壳主要研究玄武岩,玄武岩主要研究构造环境。大陆构造主要研究陆壳,陆壳玄武岩少花岗岩多,因此,花岗岩在大陆构造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由于花岗岩比玄武岩复杂得多,其中尤以源岩和深度对花岗岩的影响最大,是大陆花岗岩研究最重要的课题。文中接着讨论了Sr和Yb的变化对于花岗岩的意义,指出它们可以作为花岗岩新的分类的标志,主要与其形成的深度有关。由于花岗岩大多形成于下地壳底部,于是,形成于不同深度的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即与地壳厚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用来研究大陆垂直运动的变化,识别地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但现在已经消失的古高原和古山脉。大陆构造主要研究块体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由于垂直运动研究的难度大,而且花岗岩在垂直运动研究中具有的优越性,因此,花岗岩研究最重要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即在于地壳厚度问题。文中还讨论了花岗岩地壳厚度研究与其他方面研究的关系,指出了花岗岩与地壳厚度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花岗岩与地壳厚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前景,将推进大陆构造学的研究,将推进花岗岩迈入新时代,将开辟花岗岩研究的新纪元,将创立花岗岩堪与玄武岩媲美的新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壳厚度 板块构造 大陆构造
下载PDF
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格局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3
5
作者 张长厚 张勇 +5 位作者 李海龙 吴淦国 王根厚 徐德斌 肖伟峰 戴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83,共19页
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集中分布于三个NE向带状区域中,三个带状区域的间隔约为60km,延伸长度自东向西依次减小,呈现出明显的逆冲构造发育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形区域的北界为“内蒙地轴”南缘断裂西段,南西界与中元古代... 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集中分布于三个NE向带状区域中,三个带状区域的间隔约为60km,延伸长度自东向西依次减小,呈现出明显的逆冲构造发育的三角形区域。三角形区域的北界为“内蒙地轴”南缘断裂西段,南西界与中元古代早期古盆地构造边界一致,东南部边界则与华北克拉通基底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部碰撞造山带的东部边界大致吻合。逆冲构造具有基底卷入的厚皮构造与盖层内部的薄皮构造共存的构造属性,上盘运动方向总体指向NW,逆冲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140~130Ma。逆冲后伸展构造变形以发育在主要逆冲构造后侧为主,并利用先存构造薄弱带。先存构造薄弱带在有利区域构造应力和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构造活化,可能是燕山板内构造变形的重要机制之一。主要逆冲变形前后均有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构造-岩浆时空组合表明,收缩构造造成地壳加厚及由此引发的深部地壳重熔,难以作为统一的机制对这些特征进行合理阐释,需要有其他方式的深部热物质与能量的参与。北京西山霞云岭-长操、教军场-大安山以及马兰-胡林等逆冲断层,是一个统一的大规模的逆冲构造的不同组成部分,具典型、连续的断坪-断坡结构,它形成于髫髻山组(148~146Ma)之后、南窖闪长岩(128Ma)侵入之前,而不是“印支期(或更早)”,它与南大寨-八宝山逆冲构造构成北京西山晚中生代逆冲构造格局。区域性的NW-SE向收缩构造作用及南大寨-八宝山逆冲构造上覆岩席的构造加载,可能是北京西山的蓝晶石带和硬绿泥石带为代表的高压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构造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层 厚皮构造 伸展构造 燕山 北京西山
下载PDF
塔西南地区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研究 被引量:76
6
作者 牟中海 唐勇 +2 位作者 崔炳富 肖又军 王国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4,共5页
根据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实际条件 ,提出了相邻层厚度比值法和同一层内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 ,并结合传统的声波时差法、沉积速率法、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 ,对塔西南地区的地层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相邻层厚度比值法是根据同一构... 根据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的实际条件 ,提出了相邻层厚度比值法和同一层内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 ,并结合传统的声波时差法、沉积速率法、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 ,对塔西南地区的地层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相邻层厚度比值法是根据同一构造层内的沉积具有继承性和持续性这一特点 ,从而依据保存完整的相邻层厚度比值及下伏层厚度估算上覆层沉积厚度 ;参考层厚度变化率法是在计算点处的遭受剥蚀的地层底部选择一完整层段作为参考层 ,并以该层段厚度变化率作为整个地层的厚度变化率进行剥蚀厚度恢复。这一方法由于采用了地震资料 ,控制点多、可信度高 ;并以厚度资料为基础 ,因而几乎可以估算所有情况下的地层剥蚀厚度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地区 剥蚀厚度 恢复 地震资料 不整合面 构造层 油气地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估算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8
7
作者 陈瑞银 罗晓容 +2 位作者 陈占坤 王兆明 周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5-693,共9页
盆地演化中地层的沉积与剥蚀及盆地的历史构造形态变动是盆地分析及其矿产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考虑到盆地西部白垩系的声波时差资料的分段性和估算中生代三叠纪以来抬升剥蚀事件强度所需选择合理方法的重要性,采用钻井分层资料“... 盆地演化中地层的沉积与剥蚀及盆地的历史构造形态变动是盆地分析及其矿产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考虑到盆地西部白垩系的声波时差资料的分段性和估算中生代三叠纪以来抬升剥蚀事件强度所需选择合理方法的重要性,采用钻井分层资料“点连线,线线相交闭合”方式,应用以地层对比为主的方法估算了三叠纪以来4期地层抬升并遭受剥蚀的剥蚀量。估算结果发现,白垩纪末期为三叠纪以来最强烈一期全盆抬升剥蚀事件,三叠纪末期、中侏罗世和侏罗纪末期等3期剥蚀事件相对较弱。剥蚀强度分布与盆地演化模拟结果表明,盆地自三叠纪以来的构造变动表现为一掀斜过程;对盆地三叠系油气生成、运聚的影响分析认为,三叠系烃源岩在晚侏罗世前已生烃,掀斜构造演化过程使油气运移指向盆地东部及东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盆地演化 剥蚀厚度 掀斜构造 生烃期
下载PDF
基于钻孔勘探数据的煤层厚度分布与构造预判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凡刚 马亚杰 +2 位作者 王国华 王坤 李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3-237,211,共6页
针对煤层厚度是煤矿钻孔勘探获得的准确性较高数据,研究了基于钻孔煤厚数据对煤厚分布预测与构造预判中的作用。以开滦东欢坨矿-690 m水平南翼采区为研究区,重点分析了煤层厚度数据缺失的不同情况,分别基于不含零值与含零值的钻孔煤厚数... 针对煤层厚度是煤矿钻孔勘探获得的准确性较高数据,研究了基于钻孔煤厚数据对煤厚分布预测与构造预判中的作用。以开滦东欢坨矿-690 m水平南翼采区为研究区,重点分析了煤层厚度数据缺失的不同情况,分别基于不含零值与含零值的钻孔煤厚数据,应用Surfer软件绘制了5、7与8煤层厚度等值线,对比分析了煤层厚度的空间特征,并推断了导致煤层缺失的构造位置。结果表明,钻孔煤层缺失情况普遍存在,由沉积尖灭、构造断失、风化剥蚀与钻孔深度不足等4种原因导致,前2种情况下煤厚应视为零值。不考虑零值与考虑零值时,预测得到煤厚小于0.6 m的不可开采区分布范围差别较大。在钻孔车102/车10—东观22—车32/车106—车105—车14一带存在多孔煤厚构造断失,推测沿NW方向展布有断层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厚度 煤层缺失 地质构造 厚度等值线 构造预判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鹏程 李三忠 +5 位作者 刘鑫 余珊 刘博 索艳慧 薛友辰 安慧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18-3430,共13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著名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构造等特征,将该区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划分为华北地块、大别造山带、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并进一步将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细分为保...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著名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及邻近地区构造等特征,将该区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划分为华北地块、大别造山带、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并进一步将长江中下游前陆构造带细分为保康-武汉-宿松-巢湖褶冲带、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坳陷带、通山-瑞昌-石台-宁国褶冲带三个次级构造带。在燕山早期,长江以北的保康-武汉-宿松-巢湖褶冲带逆冲构造极性指向SE,而长江以南的通山-瑞昌-石台-宁国褶冲带逆冲构造极性指向NW。长江以南褶皱样式在岳阳-通山-瑞昌一线以南由隔挡式变为隔槽式,叠瓦式逆冲断裂更发育。在九岭-幕阜山隆起及南部的白垩纪红色盆地基底中逆冲断裂多为高角度,褶皱多为隔槽式,元古宇的浅变质岩卷入逆冲作用,为典型的厚皮构造。长江以北的紧闭同斜褶皱主体形成在印支期,随后被早燕山期的逆冲推覆作用改造。结合野外地质调查,通过对已有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深地震剖面重新解释,发现以长江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侧深部、浅部构造处于耦合状态;而南侧深部、浅部构造已经脱藕,形成上下地壳的"鱼骨刺"结构,深部构造可能是是印支期扬子地块向华北地块下俯冲的残余结构。长江中下游地区浅部从北向南的逆冲作用应该与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挤出有关,而从东南向北西的逆冲推覆作用可能同中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早燕山期 逆冲推覆 薄皮构造 厚皮构造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模式探讨 被引量:30
10
作者 潘文庆 侯贵廷 +3 位作者 齐英敏 张鹏 陈永权 鞠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8-195,共8页
从影响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研究实例解剖分析,分别从岩性、层厚、风化作用、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和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热液改造7个方面探讨了各种因素如何控制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并提出各种因素分别控制... 从影响碳酸盐岩构造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研究实例解剖分析,分别从岩性、层厚、风化作用、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和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热液改造7个方面探讨了各种因素如何控制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并提出各种因素分别控制裂缝发育的概念模型。在考虑单一条件下,认为较粗粒的碳酸盐岩比较细的碳酸盐岩更易发育裂缝;薄层比厚层更易发育裂缝;风化壳顶部比下部更易发育裂缝;断裂附近比远离断裂更易发育裂缝;褶皱的转折端比翼部更易发育裂缝;区域应力场的应力集中部位更易比其他地区发育裂缝。热液改造裂缝可分为水力作用型和后充填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构造裂缝 岩性 层厚 风化作用 热液作用 构造作用
下载PDF
苏鲁变质带北部的岩石构造单元及结晶块体推覆构造 被引量:37
11
作者 翟明国 郭敬辉 +3 位作者 王清晨 叶凯 从柏林 刘文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26,共11页
虽然苏鲁变质带北部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的类型及其特征与大别山超高压带相似,但是要划出与大别山相对应的岩石构造单元是困难的。详细的区域地质、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已将超高压带的西界大致圈定在牟平断裂至米山断裂... 虽然苏鲁变质带北部的超高压变质岩石的类型及其特征与大别山超高压带相似,但是要划出与大别山相对应的岩石构造单元是困难的。详细的区域地质、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已将超高压带的西界大致圈定在牟平断裂至米山断裂的范围内。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荣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分布区的南北两侧,出露有3 种不同成因的麻粒岩,即榴辉岩化的麻粒岩;由超高压变质岩经高压升温变质作用生成的麻粒岩;以及未经过榴辉岩相变质的麻粒岩。它们有规律地成带分布。这些麻粒岩带以及在荣成地区出露的未经过麻粒岩相叠加变质的超高压变质带,各自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变质历史,并且都以深大韧性剪切带为其边界。由此笔者将苏鲁变质带北部由南向北划分为海阳所变质地块(榴辉岩化扬子陆块基底变质单元)、荣成变质地块(超高压变质单元)、威海变质地块(麻粒岩相叠加变质的超高压构造岩片)、昆嵛山边界杂岩带。这些来源于地壳深层的结晶块体是超高压带形成和演化的产物,在后来的进一步碰撞挤压中,这些来源于深层而就位于中上地壳水平的结晶块体,有可能发生了与薄皮构造机制(thin-skin thrust)类似的构造过程。它们有如一系列的推覆体挤压叠置,使华北和华南陆块最后挤压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构造单元 大地构造意义 结晶块体 推覆构造
下载PDF
塔北地区变形样式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光亚 陈发景 汪新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55-768,共14页
塔北地区包括库车前陆盆地和塔北前陆克拉通地区两大变形带。在库车前陆盆地,垂向上,主要受滑脱层发育及其展布、构造地层组合及岩层埋深等因素控制,深层一般为被动顶板双冲构造及断弯褶皱,中层为三角带、冲起构造,浅层为断展、滑脱及... 塔北地区包括库车前陆盆地和塔北前陆克拉通地区两大变形带。在库车前陆盆地,垂向上,主要受滑脱层发育及其展布、构造地层组合及岩层埋深等因素控制,深层一般为被动顶板双冲构造及断弯褶皱,中层为三角带、冲起构造,浅层为断展、滑脱及底辟褶皱;横向上,与挤压应力大小、地层岩石力学性质、滑脱层发育程度等相关,自造山带前缘向前陆克拉通方向,褶皱一般由紧闭、不对称或倒转变为平缓、开阔,并由断弯、断展褶皱变为滑脱褶皱;变形程度由强变弱;变形层次由深变浅。在前陆克拉通地区,主要受岩石力学性质、多层次滑脱、先存构造格局和挤压应力大小控制,深层一般为基底卷入型逆冲断层及其相关褶皱,中层为盖层滑脱型断展褶皱、低幅度滑脱背斜、滑脱-底辟背斜、冲起构造,浅层为披覆-生长背斜;由近造山带一侧趋向克拉通内部,构造样式一般由基底卷入型断层及其相关褶皱→盖层滑脱型构造→基底翘曲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变形样式 薄皮构造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楚雄盆地北部上三叠统一侏罗系裂缝发育期次 被引量:23
13
作者 赖生华 余谦 +1 位作者 周文 孙来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9,共5页
运用露头描述,裂缝充填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包裹体测温、石英自旋共振测年分析、定向样品声发射实验和岩石力学性质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楚雄盆地北部上三叠统一侏罗系裂缝的形成期次和控制因素。认为裂缝发育经历了5个时期:第一期裂缝... 运用露头描述,裂缝充填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包裹体测温、石英自旋共振测年分析、定向样品声发射实验和岩石力学性质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楚雄盆地北部上三叠统一侏罗系裂缝的形成期次和控制因素。认为裂缝发育经历了5个时期:第一期裂缝形成于燕山早期,裂缝充填物包裹体均一温度约95℃;第二期裂缝形成于燕山晚期,均一温度为110~130℃;第三、第四、第五期裂缝舂别形成于喜马拉雅早期、早中期和中晚期,均一温度分别约为146℃、173℃和220℃,以喜马拉雅期中晚期构造活动最强烈,产生的破裂最强。研究区裂缝发育主要受两个因素控制:①构造应力强度决定的岩层构造变形程度,一般变形程度越大,构造裂缝越发育,如构造高部位,轴部等裂缝较发育。②岩石本身的力学性质及刚性岩石的分布情况、岩层厚度等,随着岩石密度降低,孔隙度增加,抗张强度减小,易产生破裂;砂层厚度越薄,裂缝越发育,二者具有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形成期次 构造运动 砂层厚度 稳定同位素分析
下载PDF
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重磁异常与构造格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姜素华 高嵩 +4 位作者 李三忠 曹伟 汪刚 张慧璇 赵斐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70,共19页
西太平洋的重磁异常和构造格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使用最新的覆盖全球的重力和磁力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对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的重力异常进行了研究,使用离散小波变换、解析延拓和Parker-Oldenburg迭代反演法,反演得到了西... 西太平洋的重磁异常和构造格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使用最新的覆盖全球的重力和磁力数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对西太平洋洋-陆过渡带的重力异常进行了研究,使用离散小波变换、解析延拓和Parker-Oldenburg迭代反演法,反演得到了西太平洋莫霍面深度,结合水深地形数据,得到地壳厚度;通过对地壳厚度的分析,结合磁异常场分布,重新绘制了该区的超壳断裂体系分布图,明确了断层对西太平洋构造格架的控制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海陆综合考虑,结合地块构造层序列、沉积建造、变质作用以及构造演化历史,以地块之间的蛇绿岩带、洋-陆转换带、俯冲带和洋中脊作为二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对东亚大陆构造域和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划分出9个二级构造单元和40个三级构造单元,依据地壳类型、位置与板块边缘的性质以及动力学模式,划分了中国近海24个盆地的类型,明确了西太平洋-中国海的现今基本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重磁异常 地壳厚度 断裂体系 构造格局
下载PDF
义马煤田冲击地压发生的地质规律 被引量:29
15
作者 许胜铭 李松营 +3 位作者 李德翔 张万鹏 廉洁 魏全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15-2020,共6页
为了科学指导矿井防冲工作,利用统计学原理,通过收集200余个钻孔资料、深部井巷素描,绘制了相关地质因素等值线与冲击地压事件关系图等,分析了引起义马煤田冲击地压的地质原因,研究了主要地质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冲击地压是地质... 为了科学指导矿井防冲工作,利用统计学原理,通过收集200余个钻孔资料、深部井巷素描,绘制了相关地质因素等值线与冲击地压事件关系图等,分析了引起义马煤田冲击地压的地质原因,研究了主要地质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冲击地压是地质因素与采矿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义马煤田地质因素对冲击地压具有主导作用;冲击地压与顶板砾岩厚度、煤层厚度、开采深度等呈正相关关系,与距F16断层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两硬一软"、煤层上硬下软、底更软的煤岩结构是义马煤田冲击地压发生在煤巷段且以底臌冲击破坏居多的主要原因;义马向斜核部和紧邻F16断层的条带受巨厚砾岩传递应力、构造应力、特厚煤层膨胀应力等耦合作用,具有强冲击地压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地质规律 巨厚砾岩 构造应力 义马煤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储层裂缝分布规律 被引量:50
16
作者 曾联波 周天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3-25,i023,共4页
根据岩心、测井和露头区资料 ,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储层裂缝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对白垩系储层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了预测。该区主要发育有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中高角度构造裂缝。纵向上 ,以三叠系、下... 根据岩心、测井和露头区资料 ,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储层裂缝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 ,对白垩系储层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了预测。该区主要发育有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中高角度构造裂缝。纵向上 ,以三叠系、下侏罗统阿合组、下白垩统巴什基其克组和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裂缝发育 ,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岩性和层厚控制。在平面上 ,下白垩统裂缝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 ,古近系裂缝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克拉苏—大北一带 ,在依南构造带 ,三叠系、中下侏罗统和新近系吉迪克组裂缝也比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侏罗统 构造带 下白垩统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储层裂缝 古近系 裂缝发育 三叠系 岩心
下载PDF
塔中地区加里东中期古地貌特征及沉积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志前 樊太亮 +2 位作者 薛艳梅 王宏语 段锐晖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3,27,共4页
利用地震、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镜质体反射率剥蚀厚度恢复法和地震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对塔中地区中加里东期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加里东中期塔中地区古地貌整体格局表现为西高东低、中央高四周低、地势平缓、构造不太发育.古地貌格局... 利用地震、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结合镜质体反射率剥蚀厚度恢复法和地震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对塔中地区中加里东期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加里东中期塔中地区古地貌整体格局表现为西高东低、中央高四周低、地势平缓、构造不太发育.古地貌格局的变化受控于区域构造运动变化,影响着沉积速率变化、沉积中心迁移及沉积物保存,制约着塔中地区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 古地貌 剥蚀厚度 不整合面 构造运动
下载PDF
超化井田煤厚变化的构造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曹代勇 刘钦甫 +3 位作者 彭苏萍 穆宣社 施先忠 傅正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3-397,共5页
构造作用是控制井田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超化井田二1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中生代以来三期挤压应力场作用导致煤层厚度展布的分带性和方向性;
关键词 厚度变化 煤层 煤田构造 构造控制 煤田地质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晚白垩世—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33
19
作者 能源 杨桥 +2 位作者 张克鑫 任红民 郑元财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5-32,共8页
本文应用回剥法及地层骨架厚度不变模型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沉积地层进行了去压实校正,利用声波时差及镜质体反射率法对三垛期末盆地剥蚀量进行恢复,用艾里公式对盆地的构造沉降量及总沉降量进行估算,进而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晚白垩世—... 本文应用回剥法及地层骨架厚度不变模型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沉积地层进行了去压实校正,利用声波时差及镜质体反射率法对三垛期末盆地剥蚀量进行恢复,用艾里公式对盆地的构造沉降量及总沉降量进行估算,进而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晚白垩世—新生代沉降史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邮凹陷为典型的裂陷盆地,经过了拗断期-断拗期-断陷期-坳陷期的盆地演化阶段。演化过程经历了三期沉降和两期隆升。在不同的阶段凹陷的沉降中心略有不同,其受主边界断层的控制,围绕着边界断层呈串珠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晚白垩世—新生代 剥蚀量 沉降史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余海波 漆家福 +3 位作者 杨宪彰 孙统 刘骐峣 曹淑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4-653,666,共11页
运用地震资料、地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以及非地震物探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的盆地结构、构造样式、区域构造演化进行区域构造解析,采用地层趋势厚度法计算中生界剥蚀厚度,结合沉积学资料对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进行... 运用地震资料、地表露头、钻井和测井资料以及非地震物探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的盆地结构、构造样式、区域构造演化进行区域构造解析,采用地层趋势厚度法计算中生界剥蚀厚度,结合沉积学资料对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进行成因分析。库车坳陷残留中生界总体上为北厚南薄、北剥南超的地质结构,北部强烈角度不整合在南天山海西运动期褶皱带之上,南部微角度不整合在寒武系—奥陶系之上。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属于上覆于南天山海西运动期造山带和塔里木克拉通边缘过渡带的拗陷盆地,地壳均衡可能是盆地沉降的主要动力。海西运动使南天山褶皱隆升,早二叠世在塔里木克拉通和南天山有强烈的火山作用,在盆山过渡带形成了库车坳陷盆地雏形。三叠纪地壳开始均衡下沉,造山带塌陷,在盆山过渡带发育拗陷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坳陷继承性发育,但是盆地轴线、沉降和沉积中心发生轻微的迁移,白垩纪晚期发生区域抬升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坳陷 中生界 原型盆地 构造运动 剥蚀厚度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