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erature Responses to External Heat Fluxes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on 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1
作者 YANG Fei DU Wenjing +2 位作者 MEDVEDEVA Tatiana CHENG Lin SUN Qie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3期802-815,共14页
High-temperature warnings frequently occurred at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PDS)of the 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To investigat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AMS PDS was established und... High-temperature warnings frequently occurred at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PDS)of the 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AMS).To investigat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AMS PDS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normal and special operating conditions.With the model,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xternal heat fluxes and the temperature responses of the PDS.The effects of ISS special operations on the PDS’s thermal environment were also investigated.Results reveal that the total external heat flux at the PDS reaches its maximum value when the angleβis around–25°,where high-temperature warning frequently occurs.Under the ISS 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the temperature response hysteresis at the PDS varies from 116 s to 230 s.When the ISS performed special operations,locking the ISS solar arrays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PDS’s external heat fluxes,and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at the PDS fell by 1.7°C.When the ISS performed multiple special operations,simultaneously locking the ISS solar arrays and adjusting the ISS flight attitude were the most frequent operations,of which the influences on the PDS temperature were the largest,i.e.,the changes in peak temperature reached up to+2.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rnal heat fluxes temperature responses 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spatial thermal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基于多岛遗传算法与响应面法的横向磁通感应加热装置参数优化设计
2
作者 刘志赢 汪友华 +2 位作者 刘成成 彭江湃 宋华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80-3191,共12页
对金属带材进行横向磁通感应加热(TFIH)时,通常会存在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加热温度偏离目标值两个问题。该文研究了加热器结构参数与电源参数对45号钢带材回火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参数分别进行优化,使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 对金属带材进行横向磁通感应加热(TFIH)时,通常会存在加热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加热温度偏离目标值两个问题。该文研究了加热器结构参数与电源参数对45号钢带材回火热处理温度的影响,并对两种参数分别进行优化,使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均温度达到目标值600℃,同时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采用Morris法对加热器结构参数进行全局灵敏度分析,选取显著影响相对不均匀度的参数并建立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对筛选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初步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最后以降低温度分布的相对不均匀度和达到理想平均温度为目标,在优化后的加热器结构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RSM)优化电源参数,实现多目标优化设计。仿真验证结果表明,45号钢带材在加热器出口处的平均温度为600.06℃、相对不均匀度为2.36%,满足45号钢回火热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磁通感应加热 全局灵敏度分析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多岛遗传算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快速响应热流/温度传感器设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庆涛 白菡尘 +2 位作者 张涛 杨娟 王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7-934,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长时间地面试验中同时测量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快速响应的新型热阻式热流传感器,在不同金属层界面上形成热电偶接点,通过测量交界面温度响应,获得传感器表面热流和温度。建立了传感器有限元数值模型,通...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长时间地面试验中同时测量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快速响应的新型热阻式热流传感器,在不同金属层界面上形成热电偶接点,通过测量交界面温度响应,获得传感器表面热流和温度。建立了传感器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传感器内部传热计算,分析了其响应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短时间响应后,传感器的内部温度响应和分布满足理论假定;在数据处理时考虑温差项和储能项,可同时得到传感器表面热流和温度,比稳态处理方法更真实地反映壁面温度对热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试验技术 热流传感器 热流测量 表面温度测量 有限元分析 响应特性
下载PDF
基于恒温法与恒热流法的土壤热响应测试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娜 王继林 +2 位作者 王建栓 于晓慧 张于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0-325,共6页
分别采用恒温法(取热工况:进水温度5℃,排热工况:进水温度33℃)和恒热流法(8kW,4kW)进行现场土壤热响应测试,热响应测试孔为2个(A孔92.5m、B孔92.8m),A孔采用恒温法,B孔分别采用恒温法和恒热流法。以单位孔深换热量为评价指标,对2种测... 分别采用恒温法(取热工况:进水温度5℃,排热工况:进水温度33℃)和恒热流法(8kW,4kW)进行现场土壤热响应测试,热响应测试孔为2个(A孔92.5m、B孔92.8m),A孔采用恒温法,B孔分别采用恒温法和恒热流法。以单位孔深换热量为评价指标,对2种测试方法得到的地埋管换热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在排热工况和取热工况下,恒温法得到的B孔单位孔深换热量分别高于恒热流法5.5%和23.2%。其测试结果可为地源热泵优化设计提供直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响应测试 恒温法 恒热流法 地埋管换热器
下载PDF
无水冷条件下温度与热流复合传感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庆涛 王辉 +1 位作者 朱新新 周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针对飞行试验中参数测量需求,研究长时间飞行过程中无水冷条件下传感器表面温度和热流的快速响应测量技术。在分析环境特点和测量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锁紧固的柱塞式复合传感器,根据圆柱体侧面的温度响应处理得到表面温度和热流。... 针对飞行试验中参数测量需求,研究长时间飞行过程中无水冷条件下传感器表面温度和热流的快速响应测量技术。在分析环境特点和测量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自锁紧固的柱塞式复合传感器,根据圆柱体侧面的温度响应处理得到表面温度和热流。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拟合数据处理方法,有限元数值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数据抗畸变和抗噪声能力。标定该热流传感器的热流测量结果,得到不锈钢传感器的98%热流响应时间约为0.7 s,热流测量结果受到侧向隔热结构的影响明显。表面温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所测结果能够反映表面温度对热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技术 表面温度 热流测量 快速响应 传感器
下载PDF
有渗流地埋管传热模型及快速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友明 张训水 +1 位作者 杜立志 刘向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地埋管传热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地埋管换热的实际工况,现有的考虑渗流的地埋管传热解析模型计算繁琐耗时.提出了计算速度更快的g-函数解析解,并利用该解析解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解析解在保证合理计算精度的同时,...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地埋管传热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地埋管换热的实际工况,现有的考虑渗流的地埋管传热解析模型计算繁琐耗时.提出了计算速度更快的g-函数解析解,并利用该解析解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解析解在保证合理计算精度的同时,计算速度有了显著提高,钻孔壁中点温度g-函数较积分平均温度g-函数计算值偏大.在阶跃热流作用下,地下水渗流能显著改善地埋管换热工况.多钻孔埋管布置方式对钻孔域温度场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渗流 地埋管换热器 温度响应 算法 G-函数
下载PDF
薄板在周期热流作用下的热响应(Ⅰ):温度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世荣 周凤玺 吴红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53,共6页
基于具有热流延迟相的双曲型热传导方程,研究了薄板在周期热流作用下的温度响应。首先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了以热流矢量为基本未知量的热传导方程,得到了板内热流场分布,然后再利用能量守恒方程,获得了板内温度响应的解析表达式。通过计... 基于具有热流延迟相的双曲型热传导方程,研究了薄板在周期热流作用下的温度响应。首先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了以热流矢量为基本未知量的热传导方程,得到了板内热流场分布,然后再利用能量守恒方程,获得了板内温度响应的解析表达式。通过计算,分析了板内温度响应随不同热流矢量延迟相以及边界热流频率的变化趋势,并与经典的Fourier热传导方程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高频热流加热下,双曲型热传导模型所给出的温度响应与经典的Fourier热传导模型具有显著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 周期热流 非Fourier模型 温度响应 薄板
下载PDF
蓄水屋面的传热特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东 童明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1-13,17,共4页
建筑物的屋面是外围护结构中受室外热作用影响最大的部位 ,在屋面上蓄上一定深度的水后 ,增大了蓄水屋面传热分析的复杂性。在对蓄水层的热湿交换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蓄水屋面的传热数学模型 ,用传递函数法得出了蓄水屋面... 建筑物的屋面是外围护结构中受室外热作用影响最大的部位 ,在屋面上蓄上一定深度的水后 ,增大了蓄水屋面传热分析的复杂性。在对蓄水层的热湿交换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蓄水屋面的传热数学模型 ,用传递函数法得出了蓄水屋面温度和热流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 ,蓄水层大大降低了屋顶内表面的温度和热流输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特性 动态分析 蓄水屋面 传递函数 温度 热流响应 隔热 节能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芍药的生理生化响应和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佳平 李丹青 +1 位作者 聂晶晶 夏宜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48-1856,共9页
南方夏季的高温胁迫,使芍药茎叶因热害提早枯萎,并导致地下块根更新发育不良,是"芍药南移"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探讨南方夏季高温胁迫下芍药的生理生化响应,比较耐热性评价方法,以浙江本土药用植物杭白芍和9个菏泽的观赏品种... 南方夏季的高温胁迫,使芍药茎叶因热害提早枯萎,并导致地下块根更新发育不良,是"芍药南移"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探讨南方夏季高温胁迫下芍药的生理生化响应,比较耐热性评价方法,以浙江本土药用植物杭白芍和9个菏泽的观赏品种为材料,对夏季高温下的芍药茎叶进行热害指数观测,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隶属函数法结合主成分分析2种方法对10个品种的耐热性展开评价。结果表明,杭白芍、杨妃出浴和春晓具备较好的耐热性,适合江南地区选用;隶属函数法是芍药耐热评价的简便、直观、有效的评价方法。本研究结果为"芍药南移"及抗性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响应 耐热评价 隶属函数法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薄膜高温热流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友文 谢贵久 +3 位作者 何峰 张建国 袁云华 宋祖殷 《微处理机》 2012年第5期1-3,共3页
薄膜热流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快,体积小等优势,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高速飞行器表面短时间的高温热流瞬态测量。热流传感器原理基于不同热障层薄膜下薄膜热电偶温度变化量的大小,通过离子束溅射镀膜工艺成功制备快速响应薄膜高温热流... 薄膜热流传感器具有响应时间快,体积小等优势,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高速飞行器表面短时间的高温热流瞬态测量。热流传感器原理基于不同热障层薄膜下薄膜热电偶温度变化量的大小,通过离子束溅射镀膜工艺成功制备快速响应薄膜高温热流传感器。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热响应时间可达0.1s,温度可达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热流检测 离子束溅射 高温 快速响应
下载PDF
测定地下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忻尚杰 王国杰 茅靳丰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4期64-68,共5页
提出在地下建筑围护结构原件上获取有关信息 ,用传热反问题原理确定外围结构热特性参数。用该方法确定热特性 (导热系数与导温系数 ) ,在平板导热仪及地下建筑模型中进行测定结果的比较 ,论证方法的可行性及工程的适用性。
关键词 围护结构热特性 导热系数与导温系数 传热反问题 温度(热流)反应函数 杜哈梅定理
下载PDF
竖直圆管内脉动流量下临界热流密度预测
12
作者 赵大卫 苏光辉 秋穗正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
以预测脉动流动下临界热流密度下降阈值的温度反馈模型为基础,用实验数据对理论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临界热流密度下降阈值拟合了一个流量脉动条件下竖直小管径圆管内临界热流密度的半理论半经验预测公式。该公式预测值与低... 以预测脉动流动下临界热流密度下降阈值的温度反馈模型为基础,用实验数据对理论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临界热流密度下降阈值拟合了一个流量脉动条件下竖直小管径圆管内临界热流密度的半理论半经验预测公式。该公式预测值与低压低质量流速下Umekawa和Ozawa的脉动流动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结果相比较,平均相对误差为11.15%,低于Kim关系式21.04%的预测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流量 临界热流密度 临界热流密度下降阈值 温度反馈模型
下载PDF
高温陶瓷薄膜热流传感器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
13
作者 张梅菊 郭怡雪 +3 位作者 黄漫国 杜子睿 康志鹏 张丛春 《测控技术》 2023年第11期1-5,39,共6页
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对精密热流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苛的挑战。ITO/In_(2)O_(3)陶瓷材料相比贵金属材料有着更高的塞贝克系数,并拥有低密度和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基于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了ITO/In_(2)O_(3)热电堆型薄膜热流传感... 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对精密热流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苛的挑战。ITO/In_(2)O_(3)陶瓷材料相比贵金属材料有着更高的塞贝克系数,并拥有低密度和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基于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了ITO/In_(2)O_(3)热电堆型薄膜热流传感器热电学仿真模型,设计了2种薄膜热流传感器结构,综合分析了热电堆在不同的热阻层分布、热阻层厚度和热流密度下的传热性能和输出动态响应变化,提出了ITO/In_(2)O_(3)薄膜热流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薄膜热流传感器 ITO/In_(2)O_(3)热电堆 有限元分析 动态响应
下载PDF
地温未恢复时热响应试验的线热源叠加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宽 崔文智 周世玉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14,共4页
针对热响应试验中2次测试间地温未恢复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热源叠加法计算岩土平均导热系数的方法,根据时间函数和流体平均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岩土导热系数。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的线热源模型,对3个钻孔分别依次进行了高、低... 针对热响应试验中2次测试间地温未恢复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热源叠加法计算岩土平均导热系数的方法,根据时间函数和流体平均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岩土导热系数。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的线热源模型,对3个钻孔分别依次进行了高、低2种输入功率的热响应测试,2次测试间地温未完全恢复至初始地温。分别采用常规线热源法和线热源叠加法对第2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线热源叠加法2次测试结果偏差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响应试验 线热源叠加法 地源热泵 导热系数 时间函数 流体平均温度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随机响应面法的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流计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乾 张沈习 +4 位作者 程浩忠 王舒萍 原凯 宋毅 韩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075-8088,共14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随机响应面法的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热网节点温度方程,验证并分析混沌多项式随机响应面法和稀疏混沌多项式随机响应面法计算热网节点温度时的局限性;然后,建立径向基函数随机响应面模型...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随机响应面法的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热网节点温度方程,验证并分析混沌多项式随机响应面法和稀疏混沌多项式随机响应面法计算热网节点温度时的局限性;然后,建立径向基函数随机响应面模型并利用线性多项式扩充模型,同时改进其配点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流计算的径向基函数随机响应面法并给出详细计算流程;最后,采用标准算例和实际算例进行有效性验证和性能评估。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在对含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概率能流计算时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概率能流计算 热网节点温度 径向基函数 随机响应面法
下载PDF
热流密度对垂直地埋管群周围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裴秉科 周亚素 +2 位作者 何侃 张根祥 许丽洁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2年第2期19-21,18,共4页
地埋管群换热器的换热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其中U型埋管群周围土壤的温度特性主要受到排列形式、埋管深度、地上负荷特性以及土壤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实验来定性分析热流密度的改变对埋管群周围土壤的过余温... 地埋管群换热器的换热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其中U型埋管群周围土壤的温度特性主要受到排列形式、埋管深度、地上负荷特性以及土壤传热系数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实验来定性分析热流密度的改变对埋管群周围土壤的过余温度以及热响应时间造成的影响,为地下埋管群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密度 过余温度 热响应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复合材料裂尖温度场及微观损伤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琳琳 陈长征 +3 位作者 周勃 孙宇梦 康爽 杜金尧 《发电技术》 2019年第6期605-610,共6页
依据热力耦合建立含微缺陷叶片的裂尖温度场数值模型,并研究了微缺陷叶片断裂微观损伤方式。首先,建立裂尖温度场数学模型需要确定塑性区范围和塑性区内的内热流密度函数。基于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裂纹尖端应力场和Tsai-Wu屈服准则理... 依据热力耦合建立含微缺陷叶片的裂尖温度场数值模型,并研究了微缺陷叶片断裂微观损伤方式。首先,建立裂尖温度场数学模型需要确定塑性区范围和塑性区内的内热流密度函数。基于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裂纹尖端应力场和Tsai-Wu屈服准则理论推导,得到含微缺陷风电叶片I/II复合型裂纹的塑性区范围;内热流密度函数按照裂纹扩散规律构造。其次,利用电子扫描电镜技术对叶片试件的断口失效微观结构进行检测。通过红外热像仪监测微缺陷叶片试件表面温度实验,验证了裂尖温度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确定计算温度场模型中内热流密度函数幂数为2;通过显微技术发现含气泡缺陷的叶片试件有纤维断裂、基体开裂损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红外热像 热耗散 裂尖温度场 微观结构 损伤 气泡缺陷 热流密度函数
下载PDF
基于全尺度线热源解的地热换热器集群的温度响应
18
作者 李平 李旻 +1 位作者 马卫武 肖莲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19-2824,共6页
针对地热换热器集群的跨尺度传热难题,运用匹配渐进展开法和叠加原理,构建全尺度线热源解。计算2种钻孔布置形式(单行和矩阵)的温度响应,分析钻孔间距对地下温度演化过程的影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探讨简化计算地热换热器集群平均温度的... 针对地热换热器集群的跨尺度传热难题,运用匹配渐进展开法和叠加原理,构建全尺度线热源解。计算2种钻孔布置形式(单行和矩阵)的温度响应,分析钻孔间距对地下温度演化过程的影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探讨简化计算地热换热器集群平均温度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全尺度线热源解扩展了国内外现有解析解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温度响应函数 全尺度模型
下载PDF
基于PLC的织物型零热通量体核温度测量仪的研发
19
作者 岑英歌 万贤福 +1 位作者 汪军 江慧 《纺织器材》 2017年第6期7-10,共4页
为了提高体核温度测量仪的舒适性和可靠性,介绍零热通量体核温度测量技术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织物型零热通量体核温度测量仪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论述可穿戴织物型探头、系统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开发出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PLC)... 为了提高体核温度测量仪的舒适性和可靠性,介绍零热通量体核温度测量技术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织物型零热通量体核温度测量仪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论述可穿戴织物型探头、系统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开发出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PLC)的采集控制系统,以自动控制模块为例阐述软件程序的实现过程,并与耳温计测量仪进行实测对比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织物型零热通量体核温度测量仪能够实现体核温度的实时监测,探头柔软舒适,测量结果与耳温计测量值高度线性相关,基本达到了研发目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热通量 体核温度 织物型探头 实时测量 PLC 可穿戴 温度传感器 功能模块
下载PDF
竖直地埋管热响应试验与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童欣 刘媛 阎波 《岩土工程技术》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武汉某项目为例,分别采用恒热流法(R1孔:3 kW、6 kW)和恒温法(R2孔:进水温度30℃、35℃)对竖直双U型地埋管试验孔进行热响应试验。在介绍了项目地质情况、试验原理及试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及结果分析与比较,并结合场地的水文... 以武汉某项目为例,分别采用恒热流法(R1孔:3 kW、6 kW)和恒温法(R2孔:进水温度30℃、35℃)对竖直双U型地埋管试验孔进行热响应试验。在介绍了项目地质情况、试验原理及试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及结果分析与比较,并结合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岩土体可钻性,分析了竖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其结果可为地源热泵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响应试验 恒热流法 恒温法 竖直双U型地埋管 适宜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