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unoff Losses from Orchard Soils in South China as Affected by Fertilization Depths and Rates 被引量:25
1
作者 ZENG Shu-Cai SU Zhi-Yao +2 位作者 CHEN Bei-Guang WU Qi-Tang OUYANG Y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53,共9页
Fertilizers are heavily applied in orchard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of South China and may increase nutrient loadings to receiving waters.A simple runoff collecting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 Fertilizers are heavily applied in orchard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of South China and may increase nutrient loadings to receiving waters.A simple runoff collecting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e runoff in a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orchard in Dongyuan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In such orchards,fertilizer was typically applied in two short furrows or pits on either side of each tree.Treatments included three application depths (surface,10cm and 20 cm),and three application rates (low,median and high).Results showed that 90.5% of the runoff water samples had a total N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35 mgL^(-1) and 54.2% had a total P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1 mgL^(-1).Fertilizer application at all depths and at all but the lowest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water.Fertilization with chemical compound fertilizer at a soil depth of 20cm produce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otal N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than both surface and 10-cm depth fertilization,an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otal P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than surface fertilization.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organic fertilizers.With the exception of total P concentrations,whic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fertilization at a rate of 119 kg P ha-1 in organic form,all the othe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N and total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than the control.A fertilization depth≥20cm and an application rate≤72 kg N ha^(-1) or 119 kg P ha^(-1) for compound organic fertilizer was suggest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N and P runoff losses from hillslope orchards and to protect receiving waters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沃深度 肥沃比率 径流 氮元素 磷元素
下载PDF
Are the total fertility rates of men and women different at below-replacement levels?An answer obtained from the G7 countries
2
作者 Nan Li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2023年第3期281-293,共13页
A child is born to a father and a mother.This fact,however,is yet to be recognized by demography,in which fertility refers to women’s natural ability to give birth.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sence of men is that data ... A child is born to a father and a mother.This fact,however,is yet to be recognized by demography,in which fertility refers to women’s natural ability to give birth.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sence of men is that data on births are more often available for women than for men.But in the last few decades,data availability has greatly improved.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total fertility rates(TFRs)of men can be calculated for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n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FRs of men and women can be quite large.For low-fertility countries,nonetheless,these studies show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FRs of men and women,giving rise to the question:Is men’s fertility worth further investigation?To avoid ambiguity in describing a particular difference as small or big,this paper provides a formula for probabilistic TFRs.Using hypothesis test on probabilistic TFRs,we can say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FRs of men and women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all the G7 countries,except for France.To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FRs of men and women,this study uses models of stable population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one-sex stable population models cannot explain the results whereas a two-sex joint stable population model can do so.By using the two-sex population model,we can explain why the TFR of men in France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of women,and why it is lower than that of women in the other six G7 countries.More specifically,by using the model,we can help explain 76%of the variance 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FRs of men and women.Future studies may be able to show that men’s TFR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women’s in other countries too and explain why it is so.The above findings,however,require closer attention 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because low fertility could lead to socioeconomic problems.Beyond TFRs,extending fertility studies from women to men as well,that is,conducting fertility studies on both women and men,will fundamentally improve our knowledge about fertility age patterns,trends,determinants,policies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fertility rate of men Probabilistic total fertility rate Hypothesis test Explanation model
原文传递
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钾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钾量初步研究
3
作者 孙洪仁 王显国 +2 位作者 张运龙 杜雪燕 李林霞 《中国奶牛》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钾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速效钾第1~3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58、117~258和&l...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钾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速效钾第1~3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58、117~258和<117mg/kg,全钾第1~4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1、21~31、11~21和<11 g/kg。当钾肥当季利用率40%~60%时,目标产量1.5~6.0t/hm^(2)籽实燕麦第1~4级土壤推荐施钾量分别为0、10~60、20~120和30~180kg/hm^(2);目标产量4.5~15t/hm^(2)饲草燕麦第1~4级土壤推荐施钾量依次为0、18~90、36~180和54~270kg/hm^(2)。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钾素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燕麦测土施钾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燕麦 测土施肥 速效钾 全钾 丰缺指标 钾肥 施肥量
下载PDF
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动态关系研究
4
作者 关爱萍 武洪琪 姚文鑫 《开发研究》 2024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生育水平变动会影响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尚有争议。基于我国1970—2021年生育率水平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 生育水平变动会影响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尚有争议。基于我国1970—2021年生育率水平和女性劳动参与率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从宏观角度揭示生育水平变动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我国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相关性由1979—1990年的负相关转变为1991—2021年的正相关,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总和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已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1991—2021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互动响应关系显著,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对总和生育率变动的冲击影响呈现滞后性,且影响程度没有总和生育率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冲击影响大。因此,在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我国应充分重视生育水平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互动影响和冲击响应关系,有效保障女性生育和劳动权益,推进性别平等的生育支持体系建设,在提振社会生育水平的同时稳定女性劳动参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 总和生育率 生育水平 女性劳动参与率 动态关系
下载PDF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施林林 柳开楼 +4 位作者 董林林 沈园 陈培峰 沈明星 王海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化肥减量的关键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肥替代率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有机氮肥替代率提供理论基础。依托40 a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分别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单施有机肥(OM)...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化肥减量的关键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明确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肥替代率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提高有机氮肥替代率提供理论基础。依托40 a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分别选择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和单施有机肥(OM)3个处理,研究有机氮肥替代率与土壤碳氮关系。其中,化肥采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年均施氮225~300 kg/hm^(2),年均施磷(P2O5)119.4 kg/hm^(2),年均施钾(K2O)179.1 kg/hm^(2);有机肥采用猪粪和菜籽饼,年均折合施氮103.1 kg/hm^(2),折合施磷(P2O5)82.7 kg/hm^(2),折合施钾(K2O)70.1 kg/hm^(2)。测定指标包括土壤有机碳、总氮,计算有机氮肥替代率和土壤碳氮比。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水平,OM、NPK和C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用米氏方程拟合,且前10 a内快速累积、后30 a趋近平衡,平均含量分别为16.8、15.8、15.1 g/kg。长期施肥处理线性提高了土壤总氮含量,OM、NPK和CK处理土壤平均总氮含量分别为1.71、1.64、1.47 g/kg。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时序演变可用分段线性模型拟合,有机氮肥替代率前期略降低后期增加,稻麦两季有机氮肥替代率的时间拐点分别出现在第11年和第15.5年。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有机氮肥替代率与土壤总有机碳无显著关系,但与土壤总氮和碳氮比显著线性相关。在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中,长期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碳氮库容,具有较高水平土壤有机碳(>17.0 g/kg)是提升有机氮肥替代率的前提,但在有机碳趋近饱和后,土壤总氮和碳氮比是限制有机氮肥替代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稻麦轮作 有机氮肥替代率 土壤有机碳 土壤总氮
下载PDF
新人口转变论:人口负增长下对传统人口转变理论的发展
6
作者 周文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4期167-181,共15页
基于当前世界人口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传统人口转变理论,并提出新人口转变理论。完整的人口转变应该包含原始人口发展、传统人口发展、现代人口发展、后现代人口发展四个阶段。“较低生育率、较高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的人... 基于当前世界人口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传统人口转变理论,并提出新人口转变理论。完整的人口转变应该包含原始人口发展、传统人口发展、现代人口发展、后现代人口发展四个阶段。“较低生育率、较高死亡率、负自然增长率”的人口转变过度是现代人口发展阶段中最重要的特征,并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主导人类发展进程。人口爆发式增长与人口持续负增长都是人口转变客观规律下的结果,但未来需要高度重视人口负增长的社会经济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变 新人口转变 后现代人口发展 人口负增长 总和生育率
下载PDF
2025—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变化及政策建议:基于学前人口预测的分析
7
作者 许燕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23,共12页
基于人口平衡方程,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对死亡率、生育率和在园幼儿占比等因素进行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对2025—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及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预测期内我国总和生育率水平虽... 基于人口平衡方程,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在对死亡率、生育率和在园幼儿占比等因素进行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对2025—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规模及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预测期内我国总和生育率水平虽有所回升,但仍较低,2035年约为1.344;预测期内适龄幼儿人数在2026年达到最低,整体是先降后趋缓和,呈一较扁平的U型;随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人数增加,生均教育经费需求逐年增长。在此期间,无论是在2026年还是在2035年,专任教师、保育员及教职工均会出现需求不足,并低于2022年水平;若调整2035年总和生育率水平为1.4或1.2时,与2022年相比,前者导致教育资源需求增加,后者导致教育资源供给过剩。据此提出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做好未来出生人口监测、增加学前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等建议,以保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人口预测 教育资源 资源配置 总和生育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教育经费
下载PDF
稳定性氮肥对甬优15经济性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8
作者 张怀杰 胡铁军 许熔熔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31-535,共5页
为了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稳定性氮肥“易及氮”与常规尿素的追肥对比,以及不同氮肥用量的对比,探索新型氮肥替代尿素追肥是否能保证水稻高产,同时探明施用不同的氮肥后氮肥利用率和土壤全氮的变化... 为了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稳定性氮肥“易及氮”与常规尿素的追肥对比,以及不同氮肥用量的对比,探索新型氮肥替代尿素追肥是否能保证水稻高产,同时探明施用不同的氮肥后氮肥利用率和土壤全氮的变化情况。试验分为稳定性氮肥和尿素的追肥对比试验以及稳定性氮肥不同用量试验两个部分。结果表明,等量的稳定性氮肥追肥效果不如尿素,增量20%施用可一定程度地增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稳定性氮肥施用量624 kg·hm^(-2)时分蘖最快,产量最高,利用率也最高,同时相对尿素而言,保持土壤氮素平衡的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氮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土壤全氮
下载PDF
复合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
9
作者 周超 李代兵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通过凯氏定氮法对复合肥料进行精密度试验和加标回收率试验,将复合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结果与蒸馏后滴定法(仲裁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凯氏定氮法操作简单、耗时少、节约试验成本,并且准确率和重复率高,数据准确可靠。
关键词 复合肥料 凯氏定氮法 加标回收率 精密度 总氮含量 因素分析
下载PDF
DOUBLE-EDGED LIMIT OF TOTAL FERTILITY RATES
10
作者 宋健 于景元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11期1354-1361,共8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otal fertility rates, prove the theorem of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double-edged limit and provide the formulas of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total fertility rat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otal fertility rates, prove the theorem of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double-edged limit and provide the formulas of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total fertility rates. Based on these estimations and statistical data, we calculate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of the double-edged limit for 46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Furthermore, we describe the positive growth rate, negative growth rate and zero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hese result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to control population not only in theory but also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fertility rate (TFR) double-edged LIMIT (DEL) upper BOUND of DEL lower BOUND of DEL.
原文传递
鼓励生育政策的国际比较
11
作者 唐龙妹 许佳琳 +2 位作者 张军 洪苹 张维宏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753-1759,共7页
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尽管中国实施了新的生育政策,但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仍然较低,中国生育率进入极低水平。构建支持性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促进政策间的配套衔接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文比较了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 受到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尽管中国实施了新的生育政策,但育龄夫妇生育意愿仍然较低,中国生育率进入极低水平。构建支持性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促进政策间的配套衔接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文比较了亚洲的韩国、日本、新加坡及欧洲的法国、德国、瑞典和俄罗斯共7个国家的鼓励生育措施及措施的实施效果,为我国生育支持政策及相关社会公共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 低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下载PDF
新疆人口转变与发展--回应西方有关新疆人口“种族灭绝”谬论
12
作者 李建新 秋丽雅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共13页
以回应西方学者AdrianZenz有关新疆人口“种族灭绝”谬论为例,展现如何有效揭露和反驳西方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和政策的污蔑。从学术立场出发,根据新疆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材料,全面描述分析新疆人口转变及发展;应用人... 以回应西方学者AdrianZenz有关新疆人口“种族灭绝”谬论为例,展现如何有效揭露和反驳西方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和政策的污蔑。从学术立场出发,根据新疆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材料,全面描述分析新疆人口转变及发展;应用人口学理论和方法,揭露和批判“种族灭绝”谬论的知识和逻辑错误。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人口变化符合一般人口转变规律,伴随着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制度法规落实、婚育观念改变,新疆人口生育水平必然会不断下降。西方对新疆人口发展的谬论无视人类人口转变规律、无视影响生育水平下降的多重因素、混淆人口学统计指标、错误使用人口预测中的重要参数等,无论是在问题预设、观点论证上还是在结论上都完全不能成立。西方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成就和政策的污蔑多为三段论式的“套路”:站在“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上,从“有罪推定”假设出发;在这个假设下选择性地收集“证据”和“材料”;最后对片面的“证据”进行错误的使用和解读,最终证明得出他们预先设定的结论。对新疆人口发展成就的展现、对“种族灭绝”谬论的彻底批判,有助于纠正国际社会对中国、对新疆的“偏见”,具有积极正面的现实意义;全面解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期,新疆人口生育模式急剧变化引起的人口时期指标异常现象,对扩展和完善边疆民族地区的人口转变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人口转变 总和生育率 队列指标
下载PDF
施氮方式对牛樟苗期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王先棒 周再知 +3 位作者 韩强 潘栋康 王丹薇 黄桂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1-2388,共8页
【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1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 【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1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规施氮处理:集中施氮200 mg/株、常规平均施氮200 mg/株;4个指数施肥处理:200、400、600和800 mg/株;以不施氮肥为对照。每次施肥间隔10天,试验共施肥10次。试验结束后,测定牛樟苗高、地径,根、茎和叶生物量,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叶、茎和根的氮含量,分析不同施氮方式下牛樟苗木生长状况、根系生长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施肥显著提升了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常规施肥相比,指数施肥可提高幼苗株高、地径和茎、叶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体积、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提升植株氮积累量和叶、茎、根部含氮量。指数施肥方式下,随施氮量的提升,各指标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施氮量为400 mg/株时最优。【结论】施氮对牛樟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指数施氮方式优于常规施氮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推荐是氮总量为400 mg/株,按照3.54、5.30、7.95、11.9、17.9、26.8、40.2、60.3、90.4、136.0 mg分为10次施用,可获得生物学性状较好、氮素积累量较高的优质牛樟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 指数施肥 总施氮量 氮肥分配量 幼苗生长指标 幼苗氮含量
下载PDF
欧洲生育趋势的构成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梦芸 顾宝昌 《南方人口》 2023年第5期1-14,共14页
借助国际经验加深对低生育率的认识与理解是国内低生育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欧洲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大范围低生育率现象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一直以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内大多数对欧洲生育率变动的考察多停留在总和生育率(TFR... 借助国际经验加深对低生育率的认识与理解是国内低生育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欧洲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大范围低生育率现象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一直以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内大多数对欧洲生育率变动的考察多停留在总和生育率(TFR)水平变动视角,较少关注TFR的构成变动。这对本身存在内部差异且正在经历第二次人口转变、婚育行为已经发生较大改变的欧洲而言是不全面的,因而也难以对生育率变动的原因作出恰当的解读。为此,本文选择了5个来自欧洲不同地区、代表不同生育水平的低生育率国家作为近期欧洲TFR变动的缩影,通过对其TFR的构成分解,试图从构成变动视角解读欧洲近期生育率变动。研究发现,这些欧洲国家的TFR在年龄构成、婚姻构成上变化较为显著,TFR回升的主要动力来自非婚生育的补充。与欧洲相比,中国目前的生育率并无依赖非婚生育补充的现实可能性,而欧洲国家婚内生育推延效应的加深以及非婚生育补偿效应的减弱警示我们,即使存在非婚生育的补充,也不能对低生育率发展趋势掉以轻心,促进生育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和生育率 年龄构成 孩次构成 婚姻构成 推延效应 补偿效应
下载PDF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生育水平演变研究——以古田县为例
15
作者 施美凤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3期48-55,共8页
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对比乡镇的总和生育率、孩次结构以及育龄妇女生育模式等指标,系统分析了古田县妇女生育水平现状与其发展趋势,以探究生育模式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人口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古... 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对比乡镇的总和生育率、孩次结构以及育龄妇女生育模式等指标,系统分析了古田县妇女生育水平现状与其发展趋势,以探究生育模式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人口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古田县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主要受到低龄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明显减弱的影响,整体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平均初婚年龄的逐渐推迟影响了平均生育年龄。为此,从重视正确的婚恋观引导,降低结婚成本,提高结婚欲望;优化现行生育政策并完善生态支持政策,减轻女性抚幼负担、完善0~3岁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缓解女性家庭与工作间的矛盾等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次结构 育龄妇女 发展趋势 总和生育率
下载PDF
三孩政策的实施对山西省人口增长的影响——基于Leslie模型
16
作者 刘秀芳 郭文喾 +1 位作者 宋增禹 吴凡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帮助山西省落实2021年新出台的生育政策——“三孩政策”,结合省政府对政策的调控效果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建立了Leslie矩阵人口模型,依此对山西省未来50年的总和生育率和人口数量做出预测,并利用Matlab进行了可视化处理。结果显示,山西... 为帮助山西省落实2021年新出台的生育政策——“三孩政策”,结合省政府对政策的调控效果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建立了Leslie矩阵人口模型,依此对山西省未来50年的总和生育率和人口数量做出预测,并利用Matlab进行了可视化处理。结果显示,山西省的人口数量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三孩政策的实施会使峰值点过后的人口下降速度变慢。最后,简要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供政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slie模型 三孩政策 人口预测 MATLAB 调控效果系数 总和生育率
下载PDF
长期有机培肥黑土有机碳、全氮及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秀芝 高洪军 +3 位作者 彭畅 李强 朱平 高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73-1481,共9页
[目的]探讨东北黑土区长期有机培肥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为优化黑土培肥技术及玉米稳产高效提供指导。[方法]以 38 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选择 6 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氮磷钾配施(N 150 kg/hm^2、P2O5 75 kg... [目的]探讨东北黑土区长期有机培肥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为优化黑土培肥技术及玉米稳产高效提供指导。[方法]以 38 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选择 6 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氮磷钾配施(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75 kg/hm^2,NPK),常量有机肥(有机肥 30 t/hm^2,折纯 N150 kg/hm^2、P2O5 135 kg/hm^2、K2O 45 kg/hm^2,m^2),常量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m^2NPK),高量有机肥(有机肥 60t/hm^2,M4),高量有机肥配施氮磷钾肥(M4NPK)。测定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玉米籽粒产量。[结果]玉米籽粒产量以 M4NPK 处理最高,平均产量为 9637 kg/hm^2,其次是 m^2NPK 处理,平均产量为 9422 kg/hm^2,CK 处理产量最低,平均产量为 3551 kg/hm^2,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前 10 年试验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升土壤基础地力,降低玉米籽粒产量对化肥的依赖,m^2 与 M4 处理的籽粒产量与 NPK 处理均无显著差异。之后至2017 年,单施有机肥处理玉米产量较 NPK 处理平均提高 3.8%。拟合方程表明,地力产量每增加 1000 kg/hm^2,肥料贡献率降低 9.2%~12.2%。在培肥 30 年后,肥料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开始下降。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下,玉米产量变异系数较低,平均为 19.3%,产量可持续性指数 SYI 为 0.58,达到稳定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施肥年限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逐步变大,且在 10 年后出现显著差异,增施有机肥后,土壤有机碳显著增加,以M4NPK 和 M4 处理最高;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r = 0.826**),土壤有机碳每升高 1 g/kg,土壤全氮含量增加 0.086 g/kg。施用有机肥,玉米籽粒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表明长期有机培肥对实现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贡献。[结论]在供试黑土条件下,单施有机肥在一段时间内主要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可以提高产量。有机肥配合氮磷钾化肥可以快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提高玉米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土壤有机碳年增加量为 0.35~0.47 g/kg,全氮含量增加 46.3%~84.2%,玉米产量稳定系数(SYI = 0.58)达到较高水平。土壤基础地力的提高可减少玉米产量对外源肥料的依赖,地力产量每增加 1000 kg/hm^2,肥料贡献率降低 9.2%~12.2%。因此,有机肥配施化肥是黑土区保证玉米稳产高产、不断提升土壤肥力、保障黑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肥料贡献率 土壤有机碳 全氮 产量可持续指数
下载PDF
中国生育水平的空间与社会趋同研究——基于“五普”和“六普”微观数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贺丹 黄匡时 +1 位作者 陈佳鹏 张许颖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1,共11页
本研究以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35岁妇女平均曾生子女数作为终生生育率的估计指标对当前中国的生育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妇女的终生生育率为1.52,通过教育部9岁学龄儿童人数估算的妇女终生生育率也介... 本研究以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35岁妇女平均曾生子女数作为终生生育率的估计指标对当前中国的生育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妇女的终生生育率为1.52,通过教育部9岁学龄儿童人数估算的妇女终生生育率也介于1.5~1.6之间,因此,当前中国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文化教育程度、职业、城乡、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生育水平有趋同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微观数据 生育率 终生生育率 曾生子女数
下载PDF
中国的生育率低在何处?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金菊 陈卫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81,共12页
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全国生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考察了中国低生育率的变化进程及特征。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表现为波浪式的进程,或多或少反映的是一种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波动。利用多种数据和方法的... 利用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全国生育调查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考察了中国低生育率的变化进程及特征。中国的低生育率趋势表现为波浪式的进程,或多或少反映的是一种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性规律波动。利用多种数据和方法的估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的生育率要明显低于当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中的生育率,而2000年以来的生育率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出生人数中的生育率接近。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极低"生育率既与一孩生育率低有关,更是二孩及多孩生育率低的结果。不过,人口抽样调查和2017年生育调查数据在揭示近年来女性初婚初育巨变上存在高度一致性。这种趋势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一场婚姻革命,也预示着中国存在陷入极低生育率的巨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总和初婚率 广义稳定人口模型
下载PDF
长期施氮引起的黄土高原旱地土壤不同形态碳变化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小涵 李富翠 +2 位作者 刘金山 郝明德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795-2803,共9页
【目的】提高土壤碳固持,特别是增加有机碳累积、减少碳损失,对于提高旱地土壤肥力、缓解大气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增施氮肥是这一地区重要的作物增产措施,但氮肥投入对土壤碳的影响如何,一直没有报道... 【目的】提高土壤碳固持,特别是增加有机碳累积、减少碳损失,对于提高旱地土壤肥力、缓解大气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低,增施氮肥是这一地区重要的作物增产措施,但氮肥投入对土壤碳的影响如何,一直没有报道。【方法】利用黄土高原旱地持续2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在每年施磷39 kg P2O5·hm-2条件下,设置0、45、90、135、180 kg N·hm-2 5个氮水平种植冬小麦,在小麦收获期采集0—40 cm不同土层的土壤样品,研究长期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对旱地土壤总碳、有机碳、轻质有机碳及无机碳的影响,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引起的土壤有机碳、轻质有机碳及无机碳累积量的变化,定量分析氮肥用量对旱地土壤不同形态碳的影响。【结果】随氮肥用量增加,旱地土壤不同土层总碳无显著变化,但0—3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却随之增加,与不施氮肥相比,增幅可达7%—28%;0—40 cm土层轻质有机碳含量也增加,增幅达31%—106%,但施氮量过高不利于有机碳累积。对不同形态土壤碳累积量与氮肥用量的回归分析表明,施氮量120 kg N·hm-2时,0—30 cm土层有机碳累积量达最高值36.6 Mg;施氮量161 kg N·hm-2时,0—40 cm土层轻质有机碳累积量达最高值2.69 Mg;每千克肥料氮每年可使土壤有机碳增加1.34 kg·hm-2,轻质有机碳增加0.31 kg·hm-2;0—20 cm表层土壤轻质有机碳占有机碳的百分比也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相反,5—20 cm土层土壤无机碳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施氮量180 kg N·hm-2时,无机碳累积量比不施氮减少2.8 Mg,每千克肥料氮每年可使无机碳减少0.67 kg·hm-2。【结论】在黄土高原旱地长期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虽不显著影响土壤的总碳数量,却显著地改变了旱地土壤碳的组成,即通过增加土壤的轻质有机碳,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累积量,同时降低了土壤的无机碳累积。因此,合理调控氮肥用量,不仅是旱地作物增产的关键措施,对增加土壤有机碳固持、培肥土壤也有重要意义。同时,施用氮肥引起的土壤无机碳损失不容忽视,其潜在的农业、生态与环境效应需引起大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氮肥用量 有机碳 无机碳 轻质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