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Seismic Design Cod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s
1
作者 XU Peng TIAN Hongcheng +1 位作者 JIANG Guanlu WANG Zhime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9年第1期147-152,共6页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seismic performance,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Although many countries have published corresponding design co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seismic performance,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Although many countries have published corresponding design co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still relatively large. Using the FHWA Code and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Railway Engineering(CSDRE), stability calculations of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design code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inertia force, the earth pressure and the tensile force of reinforcements calculated from the CSDRE are less than those from the FHWA Code, and the safety factor calculated from the former is larger. Although the M-O method is recommended to calculate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the FHWA Code suggests a higher action point as compared to the CSD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performance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 INERTIA force Earth pressure tensile force
下载PDF
Interaction analysis of back-to-back mechanically stabilized earth walls 被引量:1
2
作者 Sadok Benmebarek Samir Attallaoui Nai'ma Benmebarek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6年第5期697-702,共6页
Back-to-back mechanically stabilized earth walls (BBMSEWs) are encountered in bridge approaches, ramp ways, rockfall protection systems, earth dams, levees and noise barriers. However, available design guidelines fo... Back-to-back mechanically stabilized earth walls (BBMSEWs) are encountered in bridge approaches, ramp ways, rockfall protection systems, earth dams, levees and noise barriers. However, available design guidelines for BBMSEWs are limited and not applicable to numerical modeling when back-to-back wall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using PLAXIS code, the effects of the reduction in the distance between BBMSEW, the reinforcement length, the quality of backfill material and the connection of reinforcements in the middle, when the back-to-back walls are clos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ach of the BBMSEWs behaves independently if the width of the embankment between mechanically stabilized earth wall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active zone. Thi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 of FHWA design guideline. Howev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HWA design guideline underestimates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when back-to-back wall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Moreover, for closer BBMSEWs, FHWA design guideline strongly overestimates the maximum tensile force in the reinforcemen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quality of backfill material shows that the minor increase in embankment cohesion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both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and the maximum tensile force in geosynthetic. 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earth walls is close to zero, the connection of reinforcement between back-to-back wall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factor of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to-back walls Numerical analysis Geosynthetic Factor of safety Lateral earth pressure Maximum tensile force reinforcement
下载PDF
EPS外墙外保温系统聚氨酯粘结胶加固后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李安起 郑义 +2 位作者 张国强 韩志国 李靖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8期18-24,37,共8页
通过EPS保温板抗拉试验、疲劳试验、加固疲劳试验,研究粘贴率、粘贴方式对EPS板及聚氨酯粘结胶加固试样的抗拉承载力和疲劳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除满粘外,在相同条件下,EPS板抗拉承载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为:条粘>点粘>十字粘>点框... 通过EPS保温板抗拉试验、疲劳试验、加固疲劳试验,研究粘贴率、粘贴方式对EPS板及聚氨酯粘结胶加固试样的抗拉承载力和疲劳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除满粘外,在相同条件下,EPS板抗拉承载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为:条粘>点粘>十字粘>点框粘;EPS板疲劳次数与粘贴率呈正相关,条粘法疲劳性能最好;采用聚氨酯粘结胶加固后的试样抗拉承载力平均值均符合要求,且达到满粘抗拉承载力的90%;初始疲劳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最大仅7%,加固后点粘、条粘、十字粘、点框粘的疲劳次数分别达到满粘的87%、89%、87%、75%;聚氨酯粘结胶加固后累计疲劳次数更多,EPS板整体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加固方法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保温板 抗拉承载力 疲劳试验 受力性能 聚氨酯粘结胶加固
下载PDF
防风固沙灌木花棒沙柳根系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39
4
作者 田佳 曹兵 +3 位作者 及金楠 李才华 朱莉 马尼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92-198,共7页
为了揭示花棒和沙柳的根系生物力学特性,该文选取毛乌苏沙地5 a生人工种植花棒、沙柳的根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单根拉伸试验,得到沙柳(直径0.78~7.44 mm)的平均最大拉力、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比花棒(直径0.91~6.46 mm)高42.07%... 为了揭示花棒和沙柳的根系生物力学特性,该文选取毛乌苏沙地5 a生人工种植花棒、沙柳的根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单根拉伸试验,得到沙柳(直径0.78~7.44 mm)的平均最大拉力、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比花棒(直径0.91~6.46 mm)高42.07%、44.52%和90.00%。花棒、沙柳单根根系的最大拉力随直径增大以幂函数增大,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随直径增大以幂函数减小。花棒与沙柳单根根系的平均抗拉强度能达到Ⅰ级钢筋(370MPa)的6.86%和9.91%,对土壤有一定的加筋作用。采用自制根系拉力测试系统进行野外原位整株根系垂直拉拔试验,得到花棒(地径17.65~42.68 mm)和沙柳(地径20.35~48.07 mm)的整株根系最大垂直拉拔力为(1.71±0.16)k N和(1.18±0.16)k N,花棒比沙柳高出44.92%。花棒整株根系的生物力学特性要优于沙柳,整体固沙能力更强。该研究可为根系固土作用理论研究和防风固沙树种的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抗拉强度 土壤 根系固土 垂直拉拔力 花棒 沙柳
下载PDF
加筋土挡墙工作机理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孟喜 孙遇祺 李国祥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9-82,共4页
通过室内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对墙面土压力及筋条拉力的测试,探讨了加筋土挡墙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墙面板上所受的土压力并不是传统的“主动土压力”,在一定的加筋率及加筋长度条件下,墙面板的侧向变形能有效减小墙面板... 通过室内加筋土挡墙模型试验对墙面土压力及筋条拉力的测试,探讨了加筋土挡墙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加筋土挡墙墙面板上所受的土压力并不是传统的“主动土压力”,在一定的加筋率及加筋长度条件下,墙面板的侧向变形能有效减小墙面板土压力,有可能实现“零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墙面板 土压力 筋条拉力 铁路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3
6
作者 陆新征 李易 +2 位作者 叶列平 马一飞 梁益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50-157,共8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的主要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体系,然后重点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拆除构件设计法和拉结强度设计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拆除构件设计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 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外抗连续倒塌设计规范的主要设计方法和分类设计体系,然后重点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拆除构件设计法和拉结强度设计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在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的拆除构件设计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线弹性静力分析的拆除构件法的原理和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验算,提出适合我国工程结构的设计参数。分析了国外规范拉结强度设计法应用于按我国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的不适用性及其原因,并对国外规范拉结强度设计法中基本拉结强度的计算模型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考虑空间传力路径等因素的拉结强度设计法。通过算例对该文建议的线弹性静力拆除构件设计法和拉结强度设计法进行了设计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连续倒塌设计 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法 线性静力拆除构件法 拉结强度法
下载PDF
填土相对密实度对加筋土挡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徐鹏 蒋关鲁 +2 位作者 王宁 雷涛 王智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10-4016,共7页
自加筋土出现以来,由面板、筋材、填土组成的加筋土挡墙被广泛研究并应于道路、铁路等土建工程中。填土的压实对加筋土挡墙的变形、土压力及筋材拉力等影响显著。为研究填土相对密实度对加筋土挡墙的影响,进行了3组不同相对密实度的离... 自加筋土出现以来,由面板、筋材、填土组成的加筋土挡墙被广泛研究并应于道路、铁路等土建工程中。填土的压实对加筋土挡墙的变形、土压力及筋材拉力等影响显著。为研究填土相对密实度对加筋土挡墙的影响,进行了3组不同相对密实度的离心模型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相对密实度越大,墙体变形越小,特别是加载期变形量;压实可增大面板附近土体约束,使水平土压力大于设计值;试验挡墙设计较保守,筋材填土界面摩擦系数小于设计值;筋材面板之间连接拉力分析表明,连接拉力实测值小于测试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压实 土压力 格栅拉力
下载PDF
桩网支承路基结构中土拱效应及网垫受力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蔡德钩 闫宏业 +3 位作者 叶阳升 张千里 何华武 杨生哲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92,共8页
基于相似理论,对桩网支承路基中心土拱效应进行8组模拟试验。测试桩顶轴力、桩土及路基不同高度处应力、格栅拉力和桩间土沉降随路基高度、外荷载变化特性,探讨格栅受力后变形。结果表明:加筋网垫上方竖向应力与以球形拱理论为基础的德... 基于相似理论,对桩网支承路基中心土拱效应进行8组模拟试验。测试桩顶轴力、桩土及路基不同高度处应力、格栅拉力和桩间土沉降随路基高度、外荷载变化特性,探讨格栅受力后变形。结果表明:加筋网垫上方竖向应力与以球形拱理论为基础的德国规范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加筋网垫下方桩间土承担竖向应力随路基高度、上覆荷载增加而增加;黏性土路基成拱效率略低于砂土路基;对于两层格栅组成的加筋网垫,下层格栅承担土拱效应竖向应力引起拉力大于上层格栅,位于桩帽之间并垂直于桩帽边格栅拉力大于平行于桩帽边格栅拉力;格栅初始松紧状态对土拱成拱效率有一定影响;格栅受力后平面变形形状近似呈悬索状。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桩网支承路基结构加筋网垫相关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网支承路基 土拱效应 模型试验 路基应力 格栅拉力
下载PDF
加筋垫层土工织物中应力现场测试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闫澍旺 王翠 于志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73-876,共4页
如何测定加筋垫层中土工织物中的应力,对于研究土工织物的加筋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工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非常困难的课题。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某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现场应力测试中的仪器布置、埋设方法和测试结果。分析... 如何测定加筋垫层中土工织物中的应力,对于研究土工织物的加筋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工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非常困难的课题。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某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现场应力测试中的仪器布置、埋设方法和测试结果。分析防波堤堤基土工织物拉应力分布大小、特点以及与堤底地基的沉降关系。实测结果表明,拉应力发挥水平远低于设计拉力值,这对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稳定分析中如何考虑拉应力大小提出了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波堤 土工织物 加筋 拉应力测试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及配筋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波 刘钊 +1 位作者 郑和晖 王景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18-125,共8页
根据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抽象出力流传递路径,提出了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的构形方法.通过对劈裂应力的数值积分,计算合力作用点位置,并将其作为拉杆位置确定的依据.分析表明,由于T梁端部锚固力的合力对截面形心的偏心距不大,劈裂应... 根据有限元应力分析结果,抽象出力流传递路径,提出了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的构形方法.通过对劈裂应力的数值积分,计算合力作用点位置,并将其作为拉杆位置确定的依据.分析表明,由于T梁端部锚固力的合力对截面形心的偏心距不大,劈裂应力合力作用点至锚固端的距离与梁高的比值,基本不受锚下预加力大小、梁高以及翼板宽度变化的影响,大小稳定在0.67~0.69之内.最后,应用该构形方法,得到了跨度为20~50m的T梁端部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将由拉压杆模型计算出的劈裂力大小与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其比值分布在1.16~1.34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由拉压杆模型给出的劈裂力计算值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之间相差不大,且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杆模型 劈裂力 端部锚固区 配筋设计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高速铁路桩网结构加筋网垫受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蔡德钩 杨国涛 +3 位作者 叶阳升 张千里 闫宏业 何华武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基于高速铁路桩网结构各单元间的协调工作机理,对加筋网垫承担的竖向静动荷载及其引起的加筋体拉力、边坡推力效应引起的加筋体拉力等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土拱效应引起的桩间土竖向应力采用球形拱假设计算,动荷载引起的竖向应力采用Bouss... 基于高速铁路桩网结构各单元间的协调工作机理,对加筋网垫承担的竖向静动荷载及其引起的加筋体拉力、边坡推力效应引起的加筋体拉力等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土拱效应引起的桩间土竖向应力采用球形拱假设计算,动荷载引起的竖向应力采用Boussinesq假设计算;加筋体拉力由竖向荷载和边坡推力效应两部分引起,对于竖向荷载引起的拉力采用悬索理论计算,并首次考虑加筋体初始挠度的影响;计算边坡推力效应时,不仅考虑路基边坡主动土压力的产生和平衡,还综合考虑基底摩擦的协同工作。加筋网垫受到的拉力全部由加筋体承担。作为主要加筋体材料的土工格栅加筋体的最低强度可取使用年限内发生失效应变时的强度,但应考虑工程施工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桩网结构 加筋网垫 土拱效应 推力效应 加筋体拉力
下载PDF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软基路堤基底压力和垫层筋带拉力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良 罗强 +2 位作者 陈虎 张敏静 裴富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772-2779,共8页
为掌握垫层结构性能对基底压力和垫层筋带拉力的影响,设计了3种不同垫层结构的软土地基路堤离心模型试验,测试了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和垫层筋带拉力等数据。试验数据及分析表明,(1)随垫层结构性增强,路堤中心处的基底压力逐渐减... 为掌握垫层结构性能对基底压力和垫层筋带拉力的影响,设计了3种不同垫层结构的软土地基路堤离心模型试验,测试了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和垫层筋带拉力等数据。试验数据及分析表明,(1)随垫层结构性增强,路堤中心处的基底压力逐渐减小,路基面范围的基底压力分布由"中大边小"的凸型曲线逐渐变为"中小边大"的凹型曲线;(2)随垫层结构性的降低垫层筋带拉力减小,路堤土体也由静止稳定状态变为主动极限状态;(3)随路堤荷载增加,地基土体状态由弹性进入弹塑性直至塑性屈服,垫层筋带拉力的分布也逐渐由双峰的马鞍型向单峰的抛物线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路堤 离心模型试验 路堤基底压力 加筋垫层筋带拉力
下载PDF
加筋土桥台筋带最大拉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仁和 李明瑛 华祖琨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40,共5页
通过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自重作用下加筋土桥台的最大筋带拉力的变化规律。加筋土桥台最大筋带拉力作用线的上部是离面板约为墙高0.2倍左右距离的垂直顶面的直线,下部渐渐向面板靠拢,近似为一条以面板顶点为极点的对数螺旋线。最大... 通过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自重作用下加筋土桥台的最大筋带拉力的变化规律。加筋土桥台最大筋带拉力作用线的上部是离面板约为墙高0.2倍左右距离的垂直顶面的直线,下部渐渐向面板靠拢,近似为一条以面板顶点为极点的对数螺旋线。最大筋带拉力上部(垂线段)较大,下部渐小。基于试验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提出最大筋带拉力与对应最大筋带拉力作用线距面板的水平距离成正比的计算模型。与其他理论及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计算模型对最大筋带拉力的预测能有效地反映刚性面板影响,能更准确地预测实际的最大筋带拉力,其预测值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只有14%,而其他理论预测值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均大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桥台 最大筋带拉力 最大筋带拉力作用线 计算模型
下载PDF
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现场应力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志强 郭述军 +1 位作者 曹永华 闫澍旺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介绍了黄骅港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现场应力测试中的仪器布置、埋设方法和测试结果。分析防波堤堤基土工织物拉应力分布大小、特点以及与堤底地基的沉降关系。实测结果表明:拉应力发挥水平远低于设计拉力值。这对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稳... 介绍了黄骅港防波堤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现场应力测试中的仪器布置、埋设方法和测试结果。分析防波堤堤基土工织物拉应力分布大小、特点以及与堤底地基的沉降关系。实测结果表明:拉应力发挥水平远低于设计拉力值。这对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稳定分析中如何考虑拉应力大小提出了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波堤 土工织物 加筋 拉应力测试
下载PDF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软土地基路堤加筋垫层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良 罗强 +1 位作者 裴富营 陈亚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8-114,共7页
为了考察软土地基路堤的加筋垫层效应,进行4组不同垫层结构处理软土地基的离心模型试验,测试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垫层拉力和路堤基底压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设置加筋垫层能有效减小并匀化软土地基在上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 为了考察软土地基路堤的加筋垫层效应,进行4组不同垫层结构处理软土地基的离心模型试验,测试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垫层拉力和路堤基底压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设置加筋垫层能有效减小并匀化软土地基在上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约束地基水平变形,且刚性垫层的效果好于柔性垫层;柔性垫层具有一定的匀化路堤基底压力的能力,基底压力的分布与垫层结构形式及路堤荷载的大小相关;随路堤荷载的增加,刚性垫层的水平拉力呈M形分布,柔性垫层筋带拉力由M形分布逐渐过渡为"锅底"状分布,若忽略地基的摩擦力,刚、柔性垫层中路肩下拉力可分别用静止土压力公式和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与柔性垫层 软土地基沉降 加筋垫层拉力 路堤基底压力 离心模型试验
下载PDF
桩网结构路基格栅加筋作用及其拉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仁朋 汪焱卫 陈金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0-1086,共7页
为了研究柱网结构路基中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以及路基在动静荷载下土工格栅拉力的变化特性,建立了高速铁路柱网结构路基足尺物理模型试验装置,用激振器对路基施加动静荷载,利用土压力盒以及布拉格光栅分别监测路基内部土压力以及格栅拉... 为了研究柱网结构路基中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以及路基在动静荷载下土工格栅拉力的变化特性,建立了高速铁路柱网结构路基足尺物理模型试验装置,用激振器对路基施加动静荷载,利用土压力盒以及布拉格光栅分别监测路基内部土压力以及格栅拉力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路基上部荷载对路基内部土拱的稳定性存在影响,随着荷载的增大,土拱出现先强化后弱化的现象;桩土荷载分担比存在上限值,随着桩土差异沉降先增大后减小;当路基上部受到静荷载作用时,土工格栅能够使得桩顶上方承担的静荷载增加约12%,且路基中心处的格栅拉力增长最大;路基在长期动荷载作用下,格栅拉力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桩帽中心处的格栅拉力约增长了8%,路基筋材的设计需要考虑路基上方动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网结构路基 足尺模型试验 动荷载 土拱效应 格栅拉力 格栅加筋作用
下载PDF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桩帽网结构路基桩端持力层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良 罗强 +1 位作者 裴富营 杨尧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92-1199,共8页
为了考察桩端持力层强度对桩帽网结构路基(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设计了4组不同桩端持力层状态的离心模型试验,测试了地基变形、加筋垫层拉力和路堤基底压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①桩端持力层强度降低,地基由稳定向出现桩底明显刺入再... 为了考察桩端持力层强度对桩帽网结构路基(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设计了4组不同桩端持力层状态的离心模型试验,测试了地基变形、加筋垫层拉力和路堤基底压力等数据。测试数据表明:①桩端持力层强度降低,地基由稳定向出现桩底明显刺入再到出现桩端持力层局部剪切破坏方面转化;②桩端持力层强度提高,地基变形减小,路基中心桩底刺入及地表沉降、坡脚地基水平变形均值与持力层承载力的关系曲线可用幂函数描述;③桩端持力层强度越高,桩体承载集中效应与桩间土承载减载效应越明显;④路基中心附近地表沉降与路基面覆盖范围筋带拉力均值间的关系曲线可用二次多项式描述,考虑了路堤横向滑移因素的筋带拉力计算值与实测较接近;⑤端承摩擦桩型的桩端持力层强度提高,筋带所受拉力减小;⑥布设袋装砂井,能加快地基的排水固结,提高桩端持力层承载力,增强地基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帽网结构路基 桩端持力层效应 离心模型试验 地基承载特性 加筋垫层拉力
下载PDF
钢带式加筋挡土墙受力与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建龙 冼家驹 +2 位作者 赵斌斌 袁兵 牛九格 《工程勘察》 2015年第8期21-25,共5页
在深圳河道治理工程中,由于一侧施工场地环境受到限制,因此采用一座总墙高为7.7m的新型挡土结构——钢带式加筋土挡墙起支挡围护的作用。为了研究挡墙墙体的水平位移、基底土压力和墙背侧向土压力以及拉筋筋带受力的分布规律,对该挡墙... 在深圳河道治理工程中,由于一侧施工场地环境受到限制,因此采用一座总墙高为7.7m的新型挡土结构——钢带式加筋土挡墙起支挡围护的作用。为了研究挡墙墙体的水平位移、基底土压力和墙背侧向土压力以及拉筋筋带受力的分布规律,对该挡墙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了现场原位观测,得到了水平位移、基底土压力和墙背侧向土压力以及筋带拉力的变化和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供今后类似挡墙结构的设计和研究以及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水平位移 土压力 筋带拉力
下载PDF
抗条形沉陷的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体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亦涛 陈福全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1-446,共6页
基于土拱效应原理改进了条形土洞上路堤荷载传递中的侧向土压力系数和作用在洞上加筋体上的竖向土压力。对加筋体及上方土体的静力平衡进行分析,获得了滑移段和稳定段加筋体上下表面的竖向应力。对加筋体进行受力分析,获得了加筋体在土... 基于土拱效应原理改进了条形土洞上路堤荷载传递中的侧向土压力系数和作用在洞上加筋体上的竖向土压力。对加筋体及上方土体的静力平衡进行分析,获得了滑移段和稳定段加筋体上下表面的竖向应力。对加筋体进行受力分析,获得了加筋体在土洞上方的最大挠度和最大拉力,以及锚固区的加筋体最小长度。进一步分析了各参数对加筋体最大挠度和锚固长度的影响。对比了最大挠度的试验值、数值模拟值和理论值,结果表明,本文理论值与试验结果吻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土洞 局部沉陷 加筋体挠度 抗拉力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堤
下载PDF
电化学改性对PAN基碳纤维表面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6
20
作者 郭云霞 刘杰 梁节英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4,共6页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后的碳纤维表面状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碳纤维表面状态与其抗拉强度及其复合材料...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后的碳纤维表面状态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碳纤维表面状态与其抗拉强度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经电化学氧化后,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1.1倍;表面碳含量降低了9.7%,氧含量提高了53.8%,氮含量增加了7.5倍,羟基和羰基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面取向指数减小了1.5%,表面微晶尺寸减小,表面活性碳原子数增加了78%。电化学氧化法的刻蚀作用致使碳纤维拉伸强度降低了8.1%,但同时也改善了碳纤维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了碳纤维与树脂间的粘结性,使复合材料的ILSS提高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改性 电化学氧化 表面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