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微波毫米波测试仪器技术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5
1
作者 年夫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8-171,共4页
分析了微波毫米波测试仪器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微波毫米波测试仪器的频率扩展、电磁环境模拟仿真、瞬态时变信号捕获、非线性网络建模、多功能综合测试等技术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预测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波测试仪器 毫米波测试仪器 太赫兹测试仪器
下载PDF
高精度太赫兹探测器响应度定标系统
2
作者 李雪 方波 +3 位作者 邓玉强 李剑敏 戚岑科 蔡晋辉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1-696,共6页
为了保障太赫兹探测器测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对太赫兹探测器响应度定标溯源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常用太赫兹探测器黑体辐射测试技术存在对环境、设备要求高和搭建难度大等问题,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作为计量标准,提出... 为了保障太赫兹探测器测试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对太赫兹探测器响应度定标溯源技术进行研究,针对常用太赫兹探测器黑体辐射测试技术存在对环境、设备要求高和搭建难度大等问题,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作为计量标准,提出一种校准方案,设计搭建了一套太赫兹探测器响应度定标系统。为提高定标准确度,实验测试了定标光学系统的光束质量,并合理设置光阑孔径以满足定标要求。在0.1THz频点处对2个响应度未知的场效应自混频太赫兹探测器进行响应度定标。结果表明,定标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6.80%(k=2),验证了定标系统的可行性,系统可实现太赫兹探测器功率响应度溯源到国家激光功率标准,保障太赫兹功率测量的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仪器 太赫兹 响应度定标 标准探测器
下载PDF
太赫兹类治疗仪的开发和进展
3
作者 郑文 林文 黄文州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19期99-102,共4页
为探讨新的物理治疗因子太赫兹波用于医疗的技术,通过概述太赫兹波近年来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概况,以及介绍作者单位太赫兹类治疗仪的开发、进展和对太赫兹实用的医疗传感器进行测试的情况,来初步论述太赫兹用于医疗的可行性,并初步研究探... 为探讨新的物理治疗因子太赫兹波用于医疗的技术,通过概述太赫兹波近年来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概况,以及介绍作者单位太赫兹类治疗仪的开发、进展和对太赫兹实用的医疗传感器进行测试的情况,来初步论述太赫兹用于医疗的可行性,并初步研究探索太赫兹波的医用安全性和治疗有效性。结果显示我国2004年以来陆续研发出的实用太赫兹发生器,其波段处于远红外前端或亚毫米波与远红外交界处,该段可实用的辐射源已用于医疗仪器上。国外多位科学家研究证明用于医疗的低能太赫兹波是安全的,而本文发明的数种采用太赫兹物理治疗因子的医疗仪器,其安全性的设计和研究与国际研究结论是一致安全的,已经在临床探索应用中初见疗效。因此,新的物理治疗因子低能太赫兹波在医疗应用上前景非常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实用辐射源测试 医疗仪器 安全性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洛伦兹变换的通信多维信息耗散工具变量研究
4
作者 徐恪 《现代信息科技》 2021年第18期68-70,共3页
数字化彻底解决各种不方便,然而没有摆脱采样损伤导致冗余爆炸式膨胀。由于理解模式不一样,计算机跟生命体凭借算法进行对接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从自然智能到人工智能的缺失环节,适合选择物理学层面和生物学层面搜索答案。围绕天地... 数字化彻底解决各种不方便,然而没有摆脱采样损伤导致冗余爆炸式膨胀。由于理解模式不一样,计算机跟生命体凭借算法进行对接存在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从自然智能到人工智能的缺失环节,适合选择物理学层面和生物学层面搜索答案。围绕天地人一体化实现途径,提出一种通信多维信息耗散工具变量。尝试通过描述空间与时间的转化,进一步填充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变量 太赫兹鸿沟 非平衡复杂性 微弱信号 洛伦兹变换
下载PDF
渐开线反射面光学延迟线的仿真和误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辛胤杰 李全勇 +2 位作者 孙伟 王奇书 王文博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49-155,共7页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相干探测技术,其发展推动着安全检测和无损检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对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有着突出的贡献。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与探测灵敏度,就应在保证获取信号的信噪比符合要求... 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相干探测技术,其发展推动着安全检测和无损检测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对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有着突出的贡献。为了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与探测灵敏度,就应在保证获取信号的信噪比符合要求的同时提高对太赫兹信号的探测速度。本文基于渐开线反射面光学延迟线装置,分析了光学延迟线外形参数,对延迟距离为71 mm、延迟时间为236.7 ps的模型进行了仿真。针对旋转反射镜轴心的偏心误差、平面反射镜的安装误差和旋转光学延迟线的出射光斑畸变三个方面进行了误差分析,并讨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为该装置提升时间延迟、获得更加完整的太赫兹光谱,以及进一步提升THz-TDS系统的性能提供理论和仿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 测量与计量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 渐开线 光学延迟线 延迟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