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wave assisted synthesis of novel Hantzsch 1,4-dihydropyridines,acridine-1,8-diones and polyhydroquinolines bearing the tetrazolo[1,5-α]quinoline moiety and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ssess 被引量:7
1
作者 Niraj K.Ladani Divyesh C.Mungra +1 位作者 Manish P.Patel Ranjan G.Patel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Microwave assisted efficient Hantzsch reaction via four-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 of tetrazolo[1,5-α]quinoline-4-carbal-dehyde, dimedone/cyclohexane-1,3-dione,ethyl/methyl acetoacetate and ammonium acetate was des... Microwave assisted efficient Hantzsch reaction via four-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 of tetrazolo[1,5-α]quinoline-4-carbal-dehyde, dimedone/cyclohexane-1,3-dione,ethyl/methyl acetoacetate and ammonium acetate was described as the preparation of tetrazolo[1,5-α]quinoline based 1,4-dihydropyridines,acridine-1,8-diones and polyhydroquinolines.The process presented here is simple,rapid,environmentally welcoming and high yielding.All the derivatives were subjected to an in vitro antimicrobial screening against a representative panel of bacteria and fungi and results worth further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assisted tetrazolo[1 5-α]quinoline 1 4-Dihydropyridine Acridine-1 8-dione POLYHYDROQUINOLIN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原文传递
Molecular iodine catalyzed synthesis of tetrazolo[1,5-a]-quinoline based imidazoles as a new class of antimicrobial and antituberculosis agents 被引量:3
2
作者 Divyesh C.Mungra Harshad G.Kathrotiya +2 位作者 Niraj K.Ladani Manish P.Patel Ranjan G.Patel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367-1370,共4页
A series of some new tetrazolo[1,5-a]quinoline based tetrasubstituted imidazole derivatives 6a-i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reaction of tetrazolo[ 1,5-a]quinoline-4-carbaldehyde 3a-d, benzil 4, aromatic amine 5a--c an... A series of some new tetrazolo[1,5-a]quinoline based tetrasubstituted imidazole derivatives 6a-i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 reaction of tetrazolo[ 1,5-a]quinoline-4-carbaldehyde 3a-d, benzil 4, aromatic amine 5a--c and ammonium acetate in the presence of iodine through one-pot multi-component reaction (MCR) approach. All the derivatives were screened for antimicrobial and antituberculosis activities and results worth further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razolo[1 5-a]quinoline IMIDAZOLE MCR IODIN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tituberculosis activity
原文传递
两种呋咱并[3,4-b]四唑并[1,2-d]吡嗪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宁 王伯周 +4 位作者 李辉 李亚南 霍欢 翟连杰 来蔚鹏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以5,6-二氯呋咱并[3,4-b]吡嗪为原料,经叠氮化、胺化两步反应分别制得7-叠氮基呋咱并[3,4-b]四唑并[1,2-d]吡嗪(AzF TP)和7-氨基呋咱并[3,4-b]四唑并[1,2-d]吡嗪(AmF TP),并首次培养了AmF TP的单晶。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AmF TP... 以5,6-二氯呋咱并[3,4-b]吡嗪为原料,经叠氮化、胺化两步反应分别制得7-叠氮基呋咱并[3,4-b]四唑并[1,2-d]吡嗪(AzF TP)和7-氨基呋咱并[3,4-b]四唑并[1,2-d]吡嗪(AmF TP),并首次培养了AmF TP的单晶。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AmF TP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a=0.7117(18)nm,b=0.8088(2)nm,c=1.1871(8)nm,V=0.6833(3)nm3,Z=4,D-3c=1.732 g·cm,μ=0.138 mm-1,F(000)=360,R1=0.0376,wR2=0.0988;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分析考察了目标化合物的热性能,热分解峰温分别为149.9,186.0℃,表明AmF TP比AzF TP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呋咱并[3 4-b]四唑并[1 2-d]吡嗪 合成 晶体结构 热性能
下载PDF
水相中微波辅助镍催化合成四氮唑异喹啉衍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光文 苏慧敏 +3 位作者 卢秀梅 骆兵 林晨 林小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43-1848,共6页
开展了取代5-(2-卤代苯基)-1 H四唑与炔烃为原料在镍(Ⅱ)盐催化串联反应生成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时间,在镍催化微波辅助条件下,生成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效率较常规加热条件下增... 开展了取代5-(2-卤代苯基)-1 H四唑与炔烃为原料在镍(Ⅱ)盐催化串联反应生成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时间,在镍催化微波辅助条件下,生成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效率较常规加热条件下增强。一系列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被高效地合成出来,最高产率达到88%。产物结构经1H NMR、13 C NMR及MS得到确证。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合成 镍催化 5-(2-卤代苯基)-1 H 四唑 炔烃 四氮唑[5 1-α]异喹啉
下载PDF
新型四唑[1,5-a]并嘧啶-5,7-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对Cdc25B抑制活性评价
5
作者 杨娜 鲁源 张晓晖 《合成化学》 CAS 2022年第7期556-562,共7页
以5-氨基四唑与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四唑[1,5-a]并嘧啶-5,7-二醇(1)和13个新型6-芳基偶氮四唑[1,5-a]并嘧啶-5,7-二醇(2a~2m)。通过^(1)H NMR,^(13)C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 以5-氨基四唑与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四唑[1,5-a]并嘧啶-5,7-二醇(1)和13个新型6-芳基偶氮四唑[1,5-a]并嘧啶-5,7-二醇(2a~2m)。通过^(1)H NMR,^(13)C NMR,IR,ESI-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细胞分裂周期25B磷酸酶(Cdc25B)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b,2c,2h,2i和2m对Cdc25B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可高达9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四唑 丙二酸二乙酯 四唑[1 5-a]并嘧啶 有机合成 Cdc25B抑制剂
下载PDF
6-(4-氯苯氧基)四唑并[5,1-a]酞嗪的核磁共振谱峰归属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思宏 张敬东 +3 位作者 尹秀梅 李东浩 阚玉和 胡伟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0-398,共9页
为确保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家级一类抗癫痫创新候选药物的药品安全,采用500 MHz核磁共振(NMR)技术,结合规范不变原子轨道-核磁共振(GIAO-NMR)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癫痫药6-(4-氯苯氧基)四唑并[5,1-a]酞嗪的1H NMR、13C ... 为确保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家级一类抗癫痫创新候选药物的药品安全,采用500 MHz核磁共振(NMR)技术,结合规范不变原子轨道-核磁共振(GIAO-NMR)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进入临床阶段的抗癫痫药6-(4-氯苯氧基)四唑并[5,1-a]酞嗪的1H NMR、13C NMR和15N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从而为安全用药提供了精确结构信息.线性回归对比表明,标度法计算的NMR化学位移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NMR 结构归属 二维NMR 15N NMR 6-(4-氯苯氧基)四唑并[5 1-a]酞嗪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下载PDF
一种四唑并喹啉化合物的抗惊厥活性研究
7
作者 荆博涛 刘媚钰 +1 位作者 钟春艳 孙先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6-49,共4页
为了评价4,5-二氢-7-(4-氯苯氧基)-四唑[1,5-a]喹啉(S2011017)的抗癫痫活性,采用最大电惊厥(Maximum Electron Shock,MES)实验、多种化学致惊实验及急性神经毒性实验,测定了其作用时间和剂量关系。MES实验结果表明,腹腔给药5 min后,S201... 为了评价4,5-二氢-7-(4-氯苯氧基)-四唑[1,5-a]喹啉(S2011017)的抗癫痫活性,采用最大电惊厥(Maximum Electron Shock,MES)实验、多种化学致惊实验及急性神经毒性实验,测定了其作用时间和剂量关系。MES实验结果表明,腹腔给药5 min后,S2011017表现出较好的抗癫痫活性(ED50=11.8 mg·kg-1)。在化学致惊实验中,S2011017对异烟肼(ISO),3-巯基丙酸(3-MP),荷包牡丹碱(BIC)和硫代氨基脲(THIO)引起的惊厥有效。因此,由于S2011017表现出广谱的抗惊厥活性,并且能够快速地达到抗惊厥活性的峰值,可以作为一种潜在抗癫痫药,进行深入的成药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唑[1 5-a]喹啉 抗癫痫 抗抑郁 最大电惊厥实验 戊四唑致惊实验
下载PDF
苯唑嗪纳米乳的制备优化及其药动学与体内分布研究
8
作者 李冬冬 孙敬蒙 +3 位作者 矫冬梅 霍文凯 孔繁铭 张炜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0-1168,共9页
目的:制备苯唑嗪纳米乳(Q808-NE),并进行工艺优化及体内外评价。方法:以包封率(EE)、载药量(DL)和离心稳定常数(K)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Plackett-Burman design(PBD)及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并进行表征、药... 目的:制备苯唑嗪纳米乳(Q808-NE),并进行工艺优化及体内外评价。方法:以包封率(EE)、载药量(DL)和离心稳定常数(K)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Plackett-Burman design(PBD)及Box-Behnken design(BBD)试验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并进行表征、药动学及体内分布评价研究。结果:最佳处方工艺:水相比例为83.33%,搅拌条件为400 r·min^(–1)、40℃、2 h,水相加入速度为2秒/滴,油相(油酸)与混合乳化剂(聚山梨酯80与泊洛沙姆188比例为5∶4)比例为3∶7,混合乳化剂与助乳化剂比例为3∶1。Q808-NE的平均粒径、PDI、Zeta电位分别为(38.54±2.22)nm,0.26±0.01,(–27.63±0.96)mV。与Q808相比,Q808-NE在水中溶解度提高了1046.11倍。Q808-NE的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30.83%,体内分布试验显示其在脑中的相对摄取率为2.91,表明将Q808制成纳米乳后具有一定的脑靶向趋势。结论:该研究制备的Q808-NE有效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体外释放率及生物利用度,并实现脑靶向,为后续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氯苯氧基)-四唑并(5 1-a)酞嗪 药动学 体内分布 纳米靶向
原文传递
酞嗪并三唑或四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惊厥活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海明 张洪健 +1 位作者 田玉顺 全哲山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2-2327,共6页
设计合成了6-取代-1,2,4-三氮唑并[3,4-a]酞嗪和6-取代四氮唑并[5,1-a]酞嗪四个系列16个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IR和HRMS确征.药理方面,利用最大电惊厥法(MES),以小鼠腹腔给药测定其抗惊厥活性.实验结果显示N-(4-溴苯... 设计合成了6-取代-1,2,4-三氮唑并[3,4-a]酞嗪和6-取代四氮唑并[5,1-a]酞嗪四个系列16个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均经过1H NMR、13C NMR、IR和HRMS确征.药理方面,利用最大电惊厥法(MES),以小鼠腹腔给药测定其抗惊厥活性.实验结果显示N-(4-溴苯基)-四唑[5,1-a]酞嗪-6-胺(7a)的抗惊厥活性最强,其半数有效量ED50为5.89 mg·kg-1,抗惊厥作用强于对照药卡马西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嗪 三唑 四唑 合成 抗惊厥 最大电惊厥法
原文传递
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0
作者 汪涛 谢中袍 +1 位作者 曾明 崔冬梅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3-998,共16页
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具有抗增殖、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引起了药物化学家及相关工作者的特别关注,所以关于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成了研究热点.从四氮唑并均三嗪、三氮唑并均三嗪、二氮唑并均三嗪这三个方... 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具有抗增殖、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引起了药物化学家及相关工作者的特别关注,所以关于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成了研究热点.从四氮唑并均三嗪、三氮唑并均三嗪、二氮唑并均三嗪这三个方面综述了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最后对这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唑 均三嗪 四氮唑并均三嗪 三氮唑并均三嗪 二氮唑并均三嗪
原文传递
铜催化邻烯基芳基异硫氰酸酯与叠氮化钠串联双环化反应合成5H-苯并四氮唑并噻嗪化合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亚辉 刘洋 +1 位作者 缪建康 郝文燕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26-2432,共7页
以低毒、廉价的铜盐作为催化剂,实现了邻烯基芳基异硫氰酸酯与叠氮化钠的串联双环化反应,简单有效地合成了一系列5H-苯并四氮唑并噻嗪衍生物.在该催化体系下,反应底物显示出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和反应性,并以中高产率制备了5H-苯并四氮... 以低毒、廉价的铜盐作为催化剂,实现了邻烯基芳基异硫氰酸酯与叠氮化钠的串联双环化反应,简单有效地合成了一系列5H-苯并四氮唑并噻嗪衍生物.在该催化体系下,反应底物显示出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和反应性,并以中高产率制备了5H-苯并四氮唑并噻嗪类化合物.该策略的提出为含氮、含硫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方便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催化 串联双环化 5H-苯并四氮唑并噻嗪 邻烯基芳基异硫氰酸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