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旧体打油诗词的戏仿手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遇春 董瑞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在中国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带有戏谑性的打油诗词十分引人注目。而在打油诗词中,戏仿手法的广泛使用又成了一个艺术焦点。从创作动因来看,新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强化旧体诗词的社会介入性,现代通俗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 在中国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带有戏谑性的打油诗词十分引人注目。而在打油诗词中,戏仿手法的广泛使用又成了一个艺术焦点。从创作动因来看,新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强化旧体诗词的社会介入性,现代通俗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发挥旧体诗词的娱乐消遣性,底层作家或业余作者创作戏仿诗词主要利用其快速便捷性。而这三种情形的区分是相对的,三位一体是常态。在戏仿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要通过对经典诗词作品的模仿、改造、颠覆三个步骤建构新的戏仿诗词文本,同时借助现代报刊传媒的广泛传播实现戏仿的意图和效果。从文学史的效应来看,戏仿是中国现代旧体诗词文体演变和文体革新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改造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形式,而且扩大和提升了旧体诗词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为旧体诗词重新赢得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和喜爱,对中华传统诗词的现代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旧体打油诗词 戏仿 创作动因 文本建构 艺术贡献
下载PDF
Integ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extual Coherence and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2
作者 张静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4期97-98,共2页
The text-based and reader-based are two contrasting groups of approaches existed in the field of textual coherence study.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approaches,an integ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 The text-based and reader-based are two contrasting groups of approaches existed in the field of textual coherence study.On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approaches,an integ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of coherence is proposed,that is,coherence is both a text-related and reader-related phenomenon.In order to construct coh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ext meaning more efficiently,readers should not only be able to identify and use text-immanent coherence cues,but also be capable of drawing coherence-related information by perceiving the contextual features and by engaging actively in activating their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in using their cognitive skills.Coherenc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ve interpretation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so it can generate important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in the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lassro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ual COHERENCE INTEG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extual COHERENCE COHERENCE constructi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下载PDF
比喻辞格视域下《孽子》的修辞文本建构管窥
3
作者 李贤军 卓婧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2-80,共9页
《孽子》是白先勇先生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大量比喻辞格的运用是《孽子》的一个核心要素。这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化小说主题、挖掘作家深层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比喻辞格视域,通过人物形象描写中“喻体的范畴化”和... 《孽子》是白先勇先生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大量比喻辞格的运用是《孽子》的一个核心要素。这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化小说主题、挖掘作家深层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比喻辞格视域,通过人物形象描写中“喻体的范畴化”和环境描写中“本体范畴化”的分析,完成《孽子》修辞文本整体建构模型,进一步探析修辞文本建构中人物形象塑造与环境描写的心理机制和建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子》 比喻 文本建构 建构模型 心理机制
下载PDF
文化记忆中的共同体建构:广西壮剧《瑶娘》的文本衍变与仪式符号
4
作者 吴震东 王佳玮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4期85-95,共11页
“祭瑶娘”是广西壮族地区悼念瑶族女子“瑶娘”的集体祭祀活动。它作为一种民俗传统中的“凝聚性结构”,不仅囊括了诸多地方性的文化记忆要素,还喻示着民族亲缘血脉的历史性路标。在从仪式到戏剧的文本衍变过程中,壮剧《瑶娘》依托于... “祭瑶娘”是广西壮族地区悼念瑶族女子“瑶娘”的集体祭祀活动。它作为一种民俗传统中的“凝聚性结构”,不仅囊括了诸多地方性的文化记忆要素,还喻示着民族亲缘血脉的历史性路标。在从仪式到戏剧的文本衍变过程中,壮剧《瑶娘》依托于祭祀性的仪式传统,并将这段集体性的记忆进行编码和重构。壮剧《瑶娘》以“瘟疫叙事”为线索,利用戏剧空间展示面具、铜鼓、服饰等方言性的族群符号,同时勾勒出了特定地区的民族凝聚过程。壮剧《瑶娘》利用自身的媒介属性将文化记忆现时化,以生动的艺术实践延续着共享性的意义象征体系,这不仅将“地方知识”融合进“中华文化”,更以民族化的艺术审美实践回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剧《瑶娘》 文本衍变 仪式符号 文化记忆 共同体建构
下载PDF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际化战略:举措、风险与进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
5
作者 兰思亮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4,共13页
基于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发现,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虽基于兼蓄全球教育资源、驱动跨国科研合作、强化国际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全球话语权、培塑文化传播能力等五大行动举措推动国际化战略,但存在路径依赖冲蚀教育公平属... 基于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发现,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虽基于兼蓄全球教育资源、驱动跨国科研合作、强化国际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全球话语权、培塑文化传播能力等五大行动举措推动国际化战略,但存在路径依赖冲蚀教育公平属性、模式失衡影响科研成果产出、体系断环窒碍人才队伍建设、角色失语遮蔽治理主体地位、价值漂移阻滞中外人文交流等潜在风险。为此,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通过理念更新、范式优化、制度完善、主体凸显、品牌营造,不断提升国际人才培养力、加强跨国科研合作力、增进国际师资建设力、提升全球话语影响力、增强对外文化传播力,完善和优化高校的国际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国际化战略 战略规划 “双一流”建设方案 文本分析
下载PDF
顾文彬文稿中“画”“文”“园”互文互证的怡园营造审美意象
6
作者 杨姝 李超德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本文以顾文彬文稿为中心,通过对家书、日记、诗文、书画题跋等文稿的梳理,从“画”“文”“园”互文互证的角度溯源了晚清苏州怡园“依画构园”“以画记园”“画文相彰”的营造过程。阐释了怡园中诗、书、画三绝于一体的文人构园之道,... 本文以顾文彬文稿为中心,通过对家书、日记、诗文、书画题跋等文稿的梳理,从“画”“文”“园”互文互证的角度溯源了晚清苏州怡园“依画构园”“以画记园”“画文相彰”的营造过程。阐释了怡园中诗、书、画三绝于一体的文人构园之道,解读了怡园营造的实体物理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进而探析园主顾文彬“取法仿照且雅致省俭”“博采诸式且坚守传统”“风雅真率且独具文心”的造园审美意象。从园主人视角切入,通过其造园理念和园中艺文交往,重新审视怡园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独特价值,管窥晚清“同光中兴”造园小高潮时期苏州文人的造园风尚和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文彬文稿 怡园营造 “画”“文”“园” 互文互证 审美意象
下载PDF
“先锋”的堕落——重读残雪的小说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学勇 王建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3-128,共6页
本文重新审视了作为 “先锋派”代表作家残雪小说的文本构成及操作规则, 旨在引起人们对 “先锋派”整体文学构建的再认识。
关键词 残雪 先锋派小说 文本构成
下载PDF
评价意义的语篇建构功能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蕾 苗兴伟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语篇中的评价意义指语言使用者对有关事件、人物以及话语所持有的态度、立场、观点和情感。它不仅在语篇中实现人际功能,还参与语篇的构建。具体语料分析表明,评价意义在宏观结构上有助于语言使用者启动、展开和结束语篇,在微观层次上... 语篇中的评价意义指语言使用者对有关事件、人物以及话语所持有的态度、立场、观点和情感。它不仅在语篇中实现人际功能,还参与语篇的构建。具体语料分析表明,评价意义在宏观结构上有助于语言使用者启动、展开和结束语篇,在微观层次上形成句际之间的语法衔接,而且评价词汇还可以在语篇中形成语义纽带。所以,评价意义能够帮助语言使用者更好地引导语篇接收者对语篇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意义 语篇建构 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仿拟的运作机制及其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表现 被引量:3
9
作者 殷晓芳 任志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87-91,共5页
认为仿拟的运作机制与人们建构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过程是最为吻合的,因此对其研究不应止于修辞层面。仿拟在运作中标立原型的参照作用,强调对原型的继承与改造,因此代表一种积极的思维倾向。以parody的词源分析为切入点,探究仿拟的运... 认为仿拟的运作机制与人们建构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过程是最为吻合的,因此对其研究不应止于修辞层面。仿拟在运作中标立原型的参照作用,强调对原型的继承与改造,因此代表一种积极的思维倾向。以parody的词源分析为切入点,探究仿拟的运作机制以及仿拟参与文本建构的语用意义,并以此推出仿拟与后现代文化思想的联系及其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拟 运作机制 文本建构 后现代文化
下载PDF
论《金瓶梅》的叙事建构与叙说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庆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4-137,共4页
小说发展到《金瓶梅》时期,已经历了从故事的平面线性组合到立体多面性呈现的过程,叙事技巧正趋于成熟。《金瓶梅》就文本的叙事建构而言,可以分为借用、延展、脱颖出新几个过程以及对比互衬等叙说特征,由此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虚拟而现... 小说发展到《金瓶梅》时期,已经历了从故事的平面线性组合到立体多面性呈现的过程,叙事技巧正趋于成熟。《金瓶梅》就文本的叙事建构而言,可以分为借用、延展、脱颖出新几个过程以及对比互衬等叙说特征,由此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虚拟而现实、复杂又多元的时代断面,纵横交错地展示了一个充满着悲情意味、富有地域个性特征的中国早期城市人们的生活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文本建构 思维特征
下载PDF
从认知语篇分析看标记性名词的语篇构建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黑玉琴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标记性名词在专业和学术类语篇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表现出词汇语法的综合体或连续体,在不断展开的语篇或话语中具有较强的语篇意义构建和话语组织能力。以往对这类特殊词汇的研究主要从形式入手,集中在其词汇衔接方面,本文尝试应用认知... 标记性名词在专业和学术类语篇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表现出词汇语法的综合体或连续体,在不断展开的语篇或话语中具有较强的语篇意义构建和话语组织能力。以往对这类特殊词汇的研究主要从形式入手,集中在其词汇衔接方面,本文尝试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对其的语篇作用进行探讨,并做出合理解释,同时说明认知语法在语篇分析中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语篇分析 标记性名词 语篇构建
下载PDF
隐喻能力与高级英语中的词汇深度知识扩展及语篇构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雪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8-133,共6页
隐喻能力在英语专业中高段学习者词汇深度知识扩展与语篇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区别隐喻能力和隐喻意识两个概念后,深入分析了隐喻能力与词汇深度知识及语篇构建的关系,提出了在高级英语课程中进行基于隐喻能力培养的词汇深度知识... 隐喻能力在英语专业中高段学习者词汇深度知识扩展与语篇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区别隐喻能力和隐喻意识两个概念后,深入分析了隐喻能力与词汇深度知识及语篇构建的关系,提出了在高级英语课程中进行基于隐喻能力培养的词汇深度知识扩展和语篇构建策略,希望能最终帮助学习者在词汇运用和写作方面取得新的视角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能力 词汇深度知识 扩展 语篇构建
下载PDF
《牡丹亭》的空间叙事及其文本建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刁生虎 白昊旭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77-87,共11页
《牡丹亭》戏曲文本具有明显的叙事空间化倾向,其空间呈现丰富多样,包括涵盖闺阁、花园、社会的现实空间与涵盖梦境、冥界、心理的超现实空间两大类别。其借助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实现空间转换,推动叙事进程。其空间呈现与转换不仅使《... 《牡丹亭》戏曲文本具有明显的叙事空间化倾向,其空间呈现丰富多样,包括涵盖闺阁、花园、社会的现实空间与涵盖梦境、冥界、心理的超现实空间两大类别。其借助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实现空间转换,推动叙事进程。其空间呈现与转换不仅使《牡丹亭》故事情节紧张跳跃、人物性格丰满厚重、作品主题升华突出,而且以直接与间接两种建构方式为明清戏曲、小说创作树立了空间叙事的典范,因而具有突出的文本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空间叙事 文本建构
下载PDF
现代汉语数名结构的篇章功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丁加勇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5,共7页
类型学的语言事实表明,即使在含有个体量词的语言中,数名结构也有存在的价值和动因。现代汉语中存在基数词和名词直接组合的数名结构。表示小数目的“基数+名词”结构根据各自篇章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一+名”结构主要表示不定指,“数... 类型学的语言事实表明,即使在含有个体量词的语言中,数名结构也有存在的价值和动因。现代汉语中存在基数词和名词直接组合的数名结构。表示小数目的“基数+名词”结构根据各自篇章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一+名”结构主要表示不定指,“数(大于一)+名”结构主要表示回指。“一+名”结构与北京话的“一+名”结构存在区别。“数(大于一)+名”结构的形成跟回指形式的“衰减”手段有密切关系,并具有自己的回指特点。事实表明,表示小数目的“基数+名词”结构的形成动因可以归为定指、回指一类的篇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名结构 篇章功能 回指 不定指 衰减
下载PDF
政治修辞与承转文本的建构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礼权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第7期64-68,共5页
承转是说写表达中先顺承受交际者之意,再暗转笔锋或话锋以呈露己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中,承转手法的运用都很广泛。由于以承转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表达上先顺承后暗转,语意展露的过程减少了突兀感与生硬感,因而表意... 承转是说写表达中先顺承受交际者之意,再暗转笔锋或话锋以呈露己意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中,承转手法的运用都很广泛。由于以承转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表达上先顺承后暗转,语意展露的过程减少了突兀感与生硬感,因而表意上就显得婉约含蓄;同时,表达上的先顺后逆,还使前后句产生了对立矛盾的语义落差,因而接受上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始料不及的错愕感,幽默效果不期而至。正因为如此,承转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中都很常见。不过,日常修辞与政治修辞在以承转手法建构修辞文本时,在目标预期上是有差别的。在日常修辞中,承转文本的建构大多追求表意含蓄蕴藉的效果或是出人意表的幽默机趣;而在政治修辞中,承转文本的建构所追求的则不仅止于此,而是要通过这种效果或情趣塑造交际者作为政治人的优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修辞 承转 文本建构 效果 形象
下载PDF
广告叙述中的多模态隐喻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占好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8-22,共5页
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隐喻的外化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语码模态自身。本研究以广告叙述中的隐喻为关注对象,分析了广告叙述中的多模态隐喻类型和意义构建,指出多模态隐喻打破了传统隐喻显现手段的束缚,创造性地构建理解模型和语... 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隐喻的外化手段不仅仅局限于语码模态自身。本研究以广告叙述中的隐喻为关注对象,分析了广告叙述中的多模态隐喻类型和意义构建,指出多模态隐喻打破了传统隐喻显现手段的束缚,创造性地构建理解模型和语篇意义,使得广告诉求更直观更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叙述 多模态隐喻 语篇构建
下载PDF
隐喻篇章层级分析框架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美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基于思维和概念隐喻化理论和语篇系统思想,语篇可分为隐喻语篇和非隐喻语篇。隐喻语篇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系统。微观隐喻系统由隐喻本体和喻体组成,宏观隐喻系统则由微观隐喻系统构成。鉴于隐喻在语篇中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的作用方式,... 基于思维和概念隐喻化理论和语篇系统思想,语篇可分为隐喻语篇和非隐喻语篇。隐喻语篇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系统。微观隐喻系统由隐喻本体和喻体组成,宏观隐喻系统则由微观隐喻系统构成。鉴于隐喻在语篇中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的作用方式,隐喻分为“篇章隐喻”和“修饰隐喻”,前者具有语篇建构和组织功能,后者为孤立词语修饰。“篇章隐喻”根据作用层面分为“表层隐喻”和“深层隐喻”:前者涉及语篇衔接照应,后者关涉概念和意义连贯组织。语篇分析分为两大维度: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在语篇宏观层面起作用的隐喻为“宏观语篇隐喻”,在语篇微观层面起作用的则为“微观语篇隐喻”。借助上述分类,可建构隐喻语篇分析框架,进而推动隐喻语篇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隐喻 语篇建构和组织 分析框架 语篇分析
下载PDF
经济话语与鲁迅小说的功能阐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禹权恒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俗化思潮"在中国迅速地传播开来,在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社会思潮的裹挟之下,鲁迅研究逐渐摆脱了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阐释模式,开始从"集体化鲁迅"向"个体化鲁迅"的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俗化思潮"在中国迅速地传播开来,在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社会思潮的裹挟之下,鲁迅研究逐渐摆脱了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阐释模式,开始从"集体化鲁迅"向"个体化鲁迅"的态势发展。鲁迅对经济因素的基本立场投射在小说之中,就构成了具有丰富蕴涵的经济话语。经济话语是鲁迅小说叙事进程中的一个主要节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一方面,经济话语在鲁迅小说中的大量呈现,反映了其对经济因素的极为重视;另一方面,经济话语在连缀小说故事情节、规范小说的文学风格、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显著作用,理应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小说 经济话语 内在功能 文本建构
下载PDF
基于语篇的“把”字句话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蕾 李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6-31,共6页
"把"字句是汉语语法界的传统课题之一。近年来,人们除了继续发掘其语法及语义特征以外,开始逐渐关注其在语篇中的作用。本文试图利用Givón[1]提出的测量话题延续性的一套方法来调查研究"把"字句中的话题在语... "把"字句是汉语语法界的传统课题之一。近年来,人们除了继续发掘其语法及语义特征以外,开始逐渐关注其在语篇中的作用。本文试图利用Givón[1]提出的测量话题延续性的一套方法来调查研究"把"字句中的话题在语篇中的延续情况。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把"字句的主语最可能成为语篇中的重要话题,而"把"后宾语不及主语活跃,是语篇中一个较为次要的话题;"把"后宾语一般是有定的成分,当它为无定时,它成为语篇话题的可能性较小;虽然"把"字句宾语后面的成分也可以为语篇提供话题,但是它一般不是语篇中的重要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句 语篇功能 话题 延续性
下载PDF
转喻与言语幽默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宏伟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38-44,共7页
转喻现象存在于语篇层面。作为叙事性语篇的一种独立类型,幽默故事既具有叙事性语篇的一般特征,也凸显出自身特殊的语篇格局。对幽默形成过程的推理阐明转喻思维存在于幽默故事的语篇建构方面,形成了幽默故事的语篇连贯和宏观语篇构式,... 转喻现象存在于语篇层面。作为叙事性语篇的一种独立类型,幽默故事既具有叙事性语篇的一般特征,也凸显出自身特殊的语篇格局。对幽默形成过程的推理阐明转喻思维存在于幽默故事的语篇建构方面,形成了幽默故事的语篇连贯和宏观语篇构式,是幽默故事语篇格局形成的必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言语幽默 语篇连贯 语篇构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