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美学视域下道教动物观念管窥
1
作者 李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7,共8页
动物与人一样,是与宇宙同构的生命,是活生生的灵性的存在。“动物”的存在,强化和凸现了道教的生命观念。道教对于生命的追求、对于生命困境的突破与超越也由此获得了审美属性,成为一种切身而真实的生命美学体验。以生命美学的跨学科视... 动物与人一样,是与宇宙同构的生命,是活生生的灵性的存在。“动物”的存在,强化和凸现了道教的生命观念。道教对于生命的追求、对于生命困境的突破与超越也由此获得了审美属性,成为一种切身而真实的生命美学体验。以生命美学的跨学科视角来看,在道教观念中,动物首先是“灵异”的生命,比人更加灵活、灵动,具有超长的寿命和变化的能力,还能成为代言神意和引导升仙的重要媒介。其次,动物也是“物化”的生命。人与宇宙万物的同源性以及道教的生态平等观念不仅是人物互化的前提,也为庄子“物化”论带来了全新的诠释,呼应了中国美学的生命主题。第三,动物还是“承负”的生命。道教以动物为中心而表现的“承负”观既与道教对“善”的认识密切相关,又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显示了道教在人与自然审美关系上的独特体验、道教思想兼收并蓄的强大包容性以及对中华民族伦理价值的强烈认同。总之,动物的生命活动及道教以动物为中心进行的生命实践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了道教的神圣观念、环境伦理与审美情感。在进行宗教秩序建构的同时,道教对于生命价值的关注和关于生命的原则也极大地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美学 道教 动物观念
下载PDF
论帛书《黄帝四经》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2
作者 谭玉龙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判断正是“神明”的功能之一,故“道”成为审美判断之基;另一方面,它在论述不同问题时提及的美丑(恶)具有不同的所指,呈现出多义性和模糊性,但它着重强调的是人应该以实事求是、名实相符的态度进行美丑判断。此外,《黄帝四经》还认为对艺术、美色等的欣赏都与“欲”相关,但欣赏艺术、美色等并不会给国家、社会带来灾祸,带来灾祸的是对艺术、美色等的过度享乐。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战国黄老道家美学思想是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它无不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相关,其目的是实现“善治美政”,体现出现实性和介入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黄老道家 美学思想 美丑观 艺术论
下载PDF
论易儒道交融的中国古代和谐美思想 被引量:5
3
作者 马龙潜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41,共7页
中国古代美学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主张和谐美。这同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密切相关。从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周易》和先秦儒家各大流派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儒家偏重人的哲学,突出人... 中国古代美学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主张和谐美。这同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密切相关。从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周易》和先秦儒家各大流派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儒家偏重人的哲学,突出人的主动性,着眼于人对社会的认识,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而从老子到庄子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相关言论中则可以看出,道家则偏重于自然哲学,突出自然的合规律性,着眼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真与美的统一。儒道两家各有偏重又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地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儒家 道家 和谐 古典主义美学
下载PDF
试论《宣和画谱》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完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5-30,共6页
《宣和画谱》是由徽宗御制的一部很重要的绘画理论著作,有些人没看到它的重要意义及其包含的丰富而复杂的美学思想,因此对《宣和画谱》作了很低的甚或是否定的评价。《宣和画谱》包含了丰富的、多方面的美学思想,决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 《宣和画谱》是由徽宗御制的一部很重要的绘画理论著作,有些人没看到它的重要意义及其包含的丰富而复杂的美学思想,因此对《宣和画谱》作了很低的甚或是否定的评价。《宣和画谱》包含了丰富的、多方面的美学思想,决不像一些人所想的那么简单而狭隘,它深受了儒家(理学)及道家(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庄子 道家 儒家 狭隘 理学 丰富 绘画理论 否定 著作
下载PDF
中国器乐艺术的阴柔之美 被引量:2
5
作者 蔡钊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3期70-71,78,共3页
"阴柔"是中国器乐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老子"贵柔"哲学和道教美学"阴柔"美论是其哲学美学基础。道家哲学并非弱者哲学,中国器乐艺术也非"靡靡之音",柔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能柔能刚、刚柔相... "阴柔"是中国器乐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老子"贵柔"哲学和道教美学"阴柔"美论是其哲学美学基础。道家哲学并非弱者哲学,中国器乐艺术也非"靡靡之音",柔弱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能柔能刚、刚柔相济才是道家思想的真谛,道教美学之"大美",中国器乐艺术之"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柔 中国器乐艺术 老子 道教美学 柔韧
下载PDF
儒道融合视域下辛弃疾词的多元特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师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3-96,共4页
置身于儒道融合视域下的辛弃疾词,呈现多元化的审美特征,表现出多层次的矛盾对立统一性:主题上,表现为政治实用中展现心灵空寂之感,心灵空寂中渗透着政治实用的主题;风格上,表现为豪放中渗透着悲凉与悲凉中充溢着豪放;语言上,表现为古... 置身于儒道融合视域下的辛弃疾词,呈现多元化的审美特征,表现出多层次的矛盾对立统一性:主题上,表现为政治实用中展现心灵空寂之感,心灵空寂中渗透着政治实用的主题;风格上,表现为豪放中渗透着悲凉与悲凉中充溢着豪放;语言上,表现为古雅中含诙谐和诙谐中含古雅;境界上,表现为"有我"之境中泯灭主体意识的"我"和"无我"之境中体现"我"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审美风格
下载PDF
大象之美——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长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7-178,共12页
本文分析了"象"与"形"的区别,论述了中华传统艺术的大象之美,剖析了中华民族追求大象之美的文化背景,探讨了艺术大象之美与艺术家蒙养的关系。作者认为,中华民族对艺术大象之美的追求,表现出了民族的早慧与大慧。
关键词 中华传统艺术 文化传统 大象 《易传》 老庄哲学 审美
下载PDF
中国美学中的规避人工秩序的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良志 《文化艺术研究》 2010年第2期1-14,共14页
在道禅哲学影响下,中国美学出现了在师法造化原则下规避人工秩序的重要理论,这是决定中国美学特色、并对艺术和中国人的审美生活发生深刻影响的思想。本文尝试剖析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大致内涵,对其中的规避人工机巧、超越美丑分别和摆脱... 在道禅哲学影响下,中国美学出现了在师法造化原则下规避人工秩序的重要理论,这是决定中国美学特色、并对艺术和中国人的审美生活发生深刻影响的思想。本文尝试剖析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大致内涵,对其中的规避人工机巧、超越美丑分别和摆脱情感束缚等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崇尚天趣、排斥人工的理论要义,在对真实意义世界的追求,其落脚点在人的生命的安顿。这一思想虽然有其偏颇之处,却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秩序 问题 China 理论要义 思想 哲学影响 意义世界 美学特色 理论价值 中国人 化原则 艺术 束缚 生命 生活 审美 情感 剖析 内涵
下载PDF
从《红楼梦》看中国艺术之“情本体”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碧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70-79,共10页
本文试图以实践美学的情本体理论分析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的"情本体"精神。《红楼梦》明确地把"情"为人生的本体,并使之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成为一种既植根于现世、又具有超越性的精神。"情"在... 本文试图以实践美学的情本体理论分析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的"情本体"精神。《红楼梦》明确地把"情"为人生的本体,并使之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成为一种既植根于现世、又具有超越性的精神。"情"在《红楼梦》里不仅是一种狭义的男女之间两心相悦之情爱,而且是一种广义上热爱人生、热爱生命、热爱世界的"爱",更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悟",一种形而上之"体",一种既入世又出世之"玄",也是人生存于世的"本体"。这种本体之"情",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源远流长,传承悠久。它与儒家的社会本体论、道家的自然本体论互为补充,同时也互相批评,构成中国传统人生本体论的立体交叉网络。情本体美学的理论表述可以明李贽的"童心说"和汤显祖的"唯情说"为代表,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为其人格象征,《红楼梦》则是其作品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情本体 儒家美学 道家美学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尚峰 《室内设计》 2006年第2期34-39,共6页
在现代西方景观设计师们为古代东方顺应自然进行规划的魅力所赞叹不已时。我们当前的许多城市建设却在一味地步西方原来那种几何式,面向街道安排住宅的后尘。(事实证明这种规划方法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设计中不断调整... 在现代西方景观设计师们为古代东方顺应自然进行规划的魅力所赞叹不已时。我们当前的许多城市建设却在一味地步西方原来那种几何式,面向街道安排住宅的后尘。(事实证明这种规划方法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设计中不断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以求得人与自然达到真正的协调已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人员的一项迫切的任务。然而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相关的思想, 并在山水画这一艺术形式上得以体现。不同于英国水彩画起源于地形画,中国山水画的目的并非记载地形而是“澄怀观道”。山水画超脱于一般意义上的技艺,成为一种哲学的化身。这对现代景观设计无疑是一种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山水画 自然 性格 审美 哲学情感 环境
下载PDF
庄禅美学的艺术实践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向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10,共6页
在中国传统的文艺美学中,老庄与禅宗的美学思想是深达于艺术实践的超越性的理论,它以朴素自然为大美,要主体有超然功利之上的虚静之心,追求以文字而又不落言筌的超以象外之境,显示了一种虽古老但却具有现代实践性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庄禅美学 大美 虚静 意隨 不立文字
下载PDF
近五年葛洪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晓峰 耿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2期67-73,共7页
通过知网检索近五年来葛洪相关研究论文122篇,归纳为中医药学、养生与炼丹、道教玄学、儒学、文学、美学等6个方面,阐述了葛洪在上述各领域起到的创新及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葛洪 医药学成就 养生 道教神仙观 儒学思想 文学 美学 研究概况
下载PDF
中国美学主干说商兑
13
作者 王进 《晋阳学刊》 CSSCI 2011年第3期68-72,共5页
中国美学史上儒家与道家何者为主干一直争论不休,各种理论主张站在偏狭和片面的立场上扬己抑人,究其原因是论争各方用凝固和僵化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文章对于三教合流的文化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文化妥协论"的... 中国美学史上儒家与道家何者为主干一直争论不休,各种理论主张站在偏狭和片面的立场上扬己抑人,究其原因是论争各方用凝固和僵化的观点看待历史文化现象。文章对于三教合流的文化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文化妥协论"的基本观点,并以此为基本理论支持,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儒家美学主干说"进行了商兑,提出了"学派无主干,根基有共识"的论点。认为儒家与道家在两千多年的动态发展进程中逐步达成了文化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儒家与道家 文化妥协论 文化共识
下载PDF
论庄子美学的吊诡性
14
作者 陈火青 《武陵学刊》 2015年第2期86-92,共7页
庄子一方面否定现世之美,一方面肯定形上大美,表现出吊诡性。在学科视域下,否定现实的美与艺术,有其非美性,这是无需隐讳的。认为道是美/大美,降低了道,错置了道与美的逻辑分位,是将"道—物"模式平移为"道—美"模... 庄子一方面否定现世之美,一方面肯定形上大美,表现出吊诡性。在学科视域下,否定现实的美与艺术,有其非美性,这是无需隐讳的。认为道是美/大美,降低了道,错置了道与美的逻辑分位,是将"道—物"模式平移为"道—美"模式的结果,忽视了"道—人—美"中人的存在。美并不能直接等同于道本身,应是"道"加"殊理"。大美是自然无为的道的一种品格,具有后效于美学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美 道是美 非美性 吊诡
下载PDF
道家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5
作者 杨道麟 《开封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8-30,共3页
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家美学是一种偏重于探讨个体与自然间和谐的学说,与儒家美学的"率性而行"、禅宗美学的"真如缘起"等有相通之处,是中国美学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美学思潮和派别。从纯粹美学思想的... 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家美学是一种偏重于探讨个体与自然间和谐的学说,与儒家美学的"率性而行"、禅宗美学的"真如缘起"等有相通之处,是中国美学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美学思潮和派别。从纯粹美学思想的角度来看,道家美学追求理想人格的尺度、采用无声化育的措施、探索和谐相生的途径等做法,对于语文教育体现自由真我的人生价值、突出"以人为本"的时代理念、唤起物我互补的生命整体等无疑有着极其特别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美学 理想人格 无声化育 和谐相生 语文教育
下载PDF
论金元全真诗词中的山水审美情致
16
作者 郭中华 张震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1-186,192,共7页
金元全真诗词中有不少山水之作,其中蕴含着全真宗师对山水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儒家的"山水比德"观点相异,全真诗词家对山水持有"山水喻道"的审美观念。在此观念的指引下,全真诗词作者深切地体悟到了山水的"大美... 金元全真诗词中有不少山水之作,其中蕴含着全真宗师对山水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儒家的"山水比德"观点相异,全真诗词家对山水持有"山水喻道"的审美观念。在此观念的指引下,全真诗词作者深切地体悟到了山水的"大美"、"大乐"与"大情"。而深蕴"道性"的山水,对于虔心循道的全真词家来说,亦有着涤心洗尘、摒弃尘嚣的作用。基于对山水道法层面的审美与认知,全真宗师对自我的悟道生涯作出了复归自然的理性抉择,充分展现了他们山水审美观念的超越与通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真教 诗词 山水审美
下载PDF
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略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美学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竞芬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99-705,共7页
儒道两家都以审美为理想的人生境界 :儒家以安乐境界为最高人生境界 ,道家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是突破现实 ,超越时空 ,无所待的逍遥境界。邵雍把儒家的安乐境界与道家的逍遥境界统一起来 ,追求一种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 ,主要体现在 :人生... 儒道两家都以审美为理想的人生境界 :儒家以安乐境界为最高人生境界 ,道家追求的理想人生境界是突破现实 ,超越时空 ,无所待的逍遥境界。邵雍把儒家的安乐境界与道家的逍遥境界统一起来 ,追求一种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 ,主要体现在 :人生哲学的快乐原则 ,“造化在我”的本体境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雍 儒道兼综 境界美学 逍遥安乐
下载PDF
钱起的学道经历与对道教非生命物质诗歌美学的开拓
18
作者 段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25,共8页
钱起的学道经历,目前还未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他诗歌美学特质的形成,和这种经历有着深刻的关系。钱起一生中广泛交接道士,并有亲身采药炼丹的实践,但他对道家美学的接受,则与盛唐诗人迥别。盛唐人倾心道术,多以道家的自然思想作... 钱起的学道经历,目前还未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他诗歌美学特质的形成,和这种经历有着深刻的关系。钱起一生中广泛交接道士,并有亲身采药炼丹的实践,但他对道家美学的接受,则与盛唐诗人迥别。盛唐人倾心道术,多以道家的自然思想作为其艺术的法则,而钱起则更加关注和推崇道家典籍和丹术中非生命物质的美学特质,试图以之覆盖景物本身的生机、自然之美,并从中发展出一种与自然相对的、崇尚绮艳神异的美学价值取向。这是钱起将道教美学引入诗歌创作的一点突破,也开启了李贺、李商隐等诗人将仙道美学特质引入诗歌创作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起 道教 非生命物质 诗歌美学
下载PDF
论“龙虎道乐”的二律辩证思维 被引量:2
19
作者 费杰成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第1期16-24,共9页
从兴国州域龙虎道教音乐与民俗形态切入,以"龙虎道乐"中的五大声腔为依据,全面考察该乐种"阴阳"二律的辩证思维方法。
关键词 历史源流 龙虎道乐 “阴阳”二律 音乐主张 实践原则 音乐审美
下载PDF
Towards Gratitude to Nature: Global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20
作者 Bo R. Meinertsen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7年第2期207-223,共17页
This paper asks what should be the basis of a global environmental ethics. As Gao Shan has argued,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of Western philosophers such as Holmes Rolston and Paul Taylor is based on extending the noti... This paper asks what should be the basis of a global environmental ethics. As Gao Shan has argued,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of Western philosophers such as Holmes Rolston and Paul Taylor is based on extending the notion of intrinsic value to that of objects of nature, and as such it is not very compatible with Chinese ethics. This is related to Gao's rejection of most--if not all--Western "rationalist" environmental ethics, a stance that I grant her for pragmatic reasons (though I remain neutral about it theoretically). Gao argues that the Daoist notion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can instead become the basis of a Chinese environmental ethics. However, the involved Daoist conception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is, in my view, based on an aesthetic property. The paper argues that despite the appeal of the Daoist view for a Chinese environmental ethics, an aesthetic property cannot provide the basis for a global environmental ethics. 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another version of Daoist environmental ethics, which does not rely on an aesthetic notion, but I argue that it too fails as such a candidate. As an alternative, the paper considers and applies contemporary Western thinkers on gratitude (such as Robert Emmons and Elizabeth Loder), proposing that gratitude to nature (environmental gratitude) can indeed provide the needed b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bal environmental ethics rationalist daoism AEStheTIC subjective properties GRATITU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