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 in Foreign Eyes 2023 Panda Cup Foreign Student Essay Contest awards ceremony held in Hangzhou
1
作者 Guo Xixian 《China Report ASEAN》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In November 25,the awards ceremony for the 2023 Panda Cup Foreign Student Essay Contest took place at th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ZUMC)in Hangzhou,capital of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Att... In November 25,the awards ceremony for the 2023 Panda Cup Foreign Student Essay Contest took place at th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ZUMC)in Hangzhou,capital of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Attending the ceremony were Gao Anming,vice president and editor-in-chief of China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Group(CICG),Luo Lili,a leading member of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 Zhejiang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deputy director of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Zhao Jun,editor-in-chief of the CICG Center for the Asia-Pacific(CICG Asia-Pacific),Xu Rong,editor-in-chief of the Foreign Languages Press(FLP),and Yang Liping,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the ZUMC.Also attending we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award-winning foreign students,their teachers,and the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tor PANDA ceremony
下载PDF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Metaphor-A Case Study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2
作者 LUO Yi ZHOU J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4期290-294,共5页
The national image 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with a distinct political feature,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presented to the outside world,and also encompass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people.With the devel... The national image is a comprehensive concept with a distinct political feature,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presented to the outside world,and also encompass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peopl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crucial part of shaping the national image,and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showcase its national image to the world in the post-pandemic era.Based on Forceville’s multimodal metaphor theory,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etaphorical phenomena contained in the performance and their functions,effects,and purpo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image.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scenes,images,and narratives in the opening ceremony,including war metaphor,competition metaphor,personification metaphor,and other conceptual metaphors.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multimodal metaphor in a broad sense,mainly encompassing auditory and visual modes.Through the use of these multimodal metaphors,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Winter Olympics builds an image of a vibrant,peace-loving,and responsible country,which not only demonstrates China’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but also expresses the Chinese people’s beautiful vision for the early reunification of the mother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dal metaphor national image Olympic Winter Games Opening ceremony
下载PDF
Jade Bi and Gui: A Reconfirmation on Zhouli Complet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Han Dynasty Based on Sacrificial Ceremony
3
作者 Tang Qicui Gong Weiju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9年第6期582-596,共15页
As an classical book which disputes endlessly on the completed time but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record on official function, rituals and sacrificial vessels, Zhouli (Rites of Zhou) has become a paradoxical existence: ... As an classical book which disputes endlessly on the completed time but systematic and detailed record on official function, rituals and sacrificial vessels, Zhouli (Rites of Zhou) has become a paradoxical existence: on the one hand, it’s a crucial reference document frequently quot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propriety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explaining the ritual remains in modern archeology;on the other hand, its authenticity and edition age are always questioned. So the completed time of Zhouli is still a bottleneck problem and cannot be ignore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radition of sacrificial jade Bi and Gui based on the written documents and archeological findings, demonstrate once again that Zhouli was completed in early Han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ouli (Rites of Zhou) the completed time JADE BI and GUI of sacrificE Multiple EVIDENCE
下载PD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CAFIU)Held the Opening Ceremony and the First Lecture of the Civilisation Lecture Series
4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2023年第4期18-18,共1页
On October 20,2023,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CAFIU)held the opening ceremony and the first lecture of the Civilisation Lecture Series in Henan Museum.Ji Bingxuan,Vice-Chairperson of the S... On October 20,2023,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CAFIU)held the opening ceremony and the first lecture of the Civilisation Lecture Series in Henan Museum.Ji Bingxuan,Vice-Chairpers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13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President of CAFIU,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and delivered a spee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CTURE ceremony HENAN
下载PDF
自我与责任:论门罗小说中母亲的牺牲、挣扎与成长
5
作者 黄芙蓉 李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美地区掀起了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旨在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对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艾丽丝·门罗的多篇小说描写了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母亲的身份建构问题,因当时仍处于加拿大社会转型的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美地区掀起了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旨在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对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艾丽丝·门罗的多篇小说描写了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母亲的身份建构问题,因当时仍处于加拿大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成为母亲的女性既面对社会伦理的责任要求,又受到解放女性的社会思潮影响,在自我与责任之间徘徊、挣扎。其小说深刻地触及了关于母亲社会角色的定义,揭示了在家庭观、婚姻观变迁时期母亲意识的成长历程,探析了女性自我追寻的深层内涵,激发了女性改变现实的思考和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母亲角色 牺牲 成长
下载PDF
从集体化到个体化:青海同仁六月会研究
6
作者 王希隆 张瑞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仪式和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社会的变迁可以通过仪式呈现出来。在城镇化过程中,青海同仁地区的仪式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本文从仪式起源、功能和活动的村落化来分析传统的集体运作逻辑,同时从仪式实... 仪式和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社会的变迁可以通过仪式呈现出来。在城镇化过程中,青海同仁地区的仪式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本文从仪式起源、功能和活动的村落化来分析传统的集体运作逻辑,同时从仪式实践的家庭化、神与人关系的私密化以及村落共同体的弱化三方面讨论其个体运作逻辑。在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宗教仪式实践的变迁,对于理解转型时期的民族地区社会特征具有现实意义,也进一步推进对人类学仪式理论中关于仪式如何反映社会内部不同部分关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六月会 集体化 个体化
下载PDF
作为“成年新礼”的“间隔年”:过渡仪式、认同重构与主体实践
7
作者 李建军 王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1,共9页
“间隔年”(gap year)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一种新兴行为和社会心态,具有青少年“成年新礼”的特征,而“过渡礼仪”成为其重要的过程机制。“分隔礼仪”体现的是和先前世界的隔离,其核心要义是冲破理性化世界后的自主选择。在迷... “间隔年”(gap year)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一种新兴行为和社会心态,具有青少年“成年新礼”的特征,而“过渡礼仪”成为其重要的过程机制。“分隔礼仪”体现的是和先前世界的隔离,其核心要义是冲破理性化世界后的自主选择。在迷茫与机遇、兴奋与惆怅并存的状态下,个人层面上极具张力的重大决定与社会层面充满道德意义的新仪式促成了新的自我认同的形成。“间隔年”及青年“认同重构”已不再属于“边缘仪式”的亚文化范畴,而是当今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社会心态,标志着新的自我认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年” “成年新礼” 过渡仪式 自我认同 主体实践
下载PDF
提升农业科研单位节庆典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研究——基于农业科研单位节庆典仪应用与思想政治工作现状的问卷调研
8
作者 曹娟 袁爱萍 +2 位作者 徐世伟 袁朗 罗兵前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节庆典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有效载体,能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实到行动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成效,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文章通过对农业科研单位节庆典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提出丰富节庆... 节庆典仪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有效载体,能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实到行动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成效,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文章通过对农业科研单位节庆典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提出丰富节庆典仪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农科”特色的节庆典仪、规范节庆典仪的仪式程序、健全节庆典仪的长效机制等优化节庆典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建议,使农业科研单位节庆典仪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节庆典仪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康熙朝太常祭祀乐制建设中乐律的制度化——以《律吕正义》的生成为中心
9
作者 温显贵 邱婧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5,共16页
清王朝建立以后,乐制建设在艰难中缓慢转型。康熙前期,太常祭祀乐制有所创制,如定太常寺乐舞生、定乐器,以及在理学阴阳思想观照下提出对乐律的再讨论。康熙后期,重考乐律,将理学阴阳思想作为康熙十四律的理论支撑,依据精密计算,用字谱... 清王朝建立以后,乐制建设在艰难中缓慢转型。康熙前期,太常祭祀乐制有所创制,如定太常寺乐舞生、定乐器,以及在理学阴阳思想观照下提出对乐律的再讨论。康熙后期,重考乐律,将理学阴阳思想作为康熙十四律的理论支撑,依据精密计算,用字谱、旋宫体现其实践性。《律吕正义》成书以后,康熙迅速将新律用于太常祭祀,并亲定全部雅乐。因此《律吕正义》的诞生标志着帝王意志对乐律的重塑,体现出帝王治世与文化思想的相互呼应,也是“乐律”这一科学性概念的制度化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常祭祀 乐制 《律吕正义》 康熙
下载PDF
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开发与利用研究——基于数字化背景下巢湖文创产品的人文解读
10
作者 姚为俊 秦艳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近年来兴起的环巢湖旅游,则是一种对于环巢湖区域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展开的以欣赏湖光山色、探索湖区文化和体验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对巢湖旅... 巢湖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而近年来兴起的环巢湖旅游,则是一种对于环巢湖区域的“一湖、两城、十二镇”展开的以欣赏湖光山色、探索湖区文化和体验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对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产品的实地调研为切入点,结合现代数字化技术对于工业产品创意的影响,将具有巢湖印记的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作为讨论重点。探讨在现代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观念,以及追寻创意-创业-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环巢湖这一特定地域进行人文、历史、环境的分析,将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类文创产品作为现代技术和手工创意结合的产品,构想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现代化路径。笔者以期以环巢湖旅游手工陶瓷产品为输出口,将文化、技术、艺术、环境、进行整体性的设计,提出具体的对于环巢湖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理念,并且融入多元的文化价值,使得现代化的创意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众审美做出有效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旅游 文创 手工 陶瓷类 设计
下载PDF
明代地方公共典礼的庙堂设计
11
作者 李媛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5-135,159,160,共13页
明代地方公共典礼不同于庙堂典礼和庶民礼仪,是指在各府州县乡、都司卫所等地方的公共领域内公开举行的,由地方政府官员主导、官民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地方公共典礼以仪式展演的方式表达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关注,于润物无声中指向地方社... 明代地方公共典礼不同于庙堂典礼和庶民礼仪,是指在各府州县乡、都司卫所等地方的公共领域内公开举行的,由地方政府官员主导、官民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地方公共典礼以仪式展演的方式表达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关注,于润物无声中指向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明代的官方礼书、典制类史籍,以及大量官箴书中关于地方公共典礼的集中记载,展现了庙堂设计视角下公共典礼的形成及其内容。具体来讲主要包含3类:一类是官署公式,包括新官到任典礼、朝廷遣使各处开读诏敕典礼、进春鞭春仪、庆典朝贺仪与进表笺仪、日月食救护仪;一类是崇教化类礼仪,包括庙学释奠、释菜与行香礼,以及乡饮酒礼、乡射礼;一类是公共祀典,主要指各级各类坛庙祭祀。这些典礼仪式举行于开放的公共空间,以地方公共事务为内容,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公共权力,推进了地方公共礼仪文化的形成。对明代地方公共典礼的研究,是理解明代地方社会礼仪秩序建构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典礼 明代 庙堂设计
下载PDF
《民法典》视域下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司法适用与体系协调
12
作者 程春丽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民法典》第1088条扩大了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具有正当性、合理性的理由以及价值基础。在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下,离婚时通过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能得到适当补偿的,家务劳动付出较多一方可主张家务劳动补偿。家务劳动补偿中... 《民法典》第1088条扩大了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具有正当性、合理性的理由以及价值基础。在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下,离婚时通过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能得到适当补偿的,家务劳动付出较多一方可主张家务劳动补偿。家务劳动补偿中的“负担较多义务”包括两种特定牺牲情形:一是抚养子女、照料老人;二是协助另一方工作。特定牺牲必须建立在家庭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在确定家务劳动补偿数额时可以综合考量家庭劳务的时间、投入家庭劳务的精力、劳务的效益、负担较多家庭义务一方的信赖利益等因素。体现不同价值目标的离婚救济三大制度中,离婚损害赔偿与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并不矛盾,也不冲突,应独立进行判断。如果损害赔偿或家务劳动补偿已经消除了原本“生活困难”的客观状况,则不能叠加适用离婚经济帮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补偿 特定牺牲 家庭利益最大化原则
下载PDF
祀与戎:谁持彩练当空舞?——读王子今《中国女军史》
13
作者 李小江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父权制社会中“战争让女人走开”即成定论,女人因此“未载史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王子今《中国女军史》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证明中国战争史上女性始终是在场的,为“女军”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及其历史性的缺席讨... 父权制社会中“战争让女人走开”即成定论,女人因此“未载史册”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王子今《中国女军史》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证明中国战争史上女性始终是在场的,为“女军”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及其历史性的缺席讨公道。王子今依托训练有素的史学涵养,在不可见的“女军”名下让我们依稀看到了沿袭有序的“史”的线索。在《中国女军史》的基础上对“女人与战争”的关系作宏观梳理,可在中华文明的地缘文化属性中对妇女参战及其相关的军事活动作性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祀与戎 女军 女役 女性观
下载PDF
金代皇家仪仗初探
14
作者 李玉君 于思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金朝通过战争掠夺和机构修造建立起本朝皇家仪仗体系,包含了车舆、伞扇、旗帜、鼓吹和兵器等诸多种类。与此同时,金朝设置了有关仪仗保存、管理和使用的职官机构,既涉及殿前都点检司和宣徽院等机构,也涉及内廷宫官系统。金代皇家仪仗具... 金朝通过战争掠夺和机构修造建立起本朝皇家仪仗体系,包含了车舆、伞扇、旗帜、鼓吹和兵器等诸多种类。与此同时,金朝设置了有关仪仗保存、管理和使用的职官机构,既涉及殿前都点检司和宣徽院等机构,也涉及内廷宫官系统。金代皇家仪仗具有昭示统治阶级威仪的作用,同时还蕴含着与金朝政治生态变化相关的辅政以及宣示正统的内涵。可以说,金代皇家仪仗是金朝明制度、建礼制的标志之一,也是宋辽金时期北朝政权典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皇家仪仗 职官 文化交融
下载PDF
榃僧村接龙祈福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15
作者 刘建民 阳鑫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4,23,共7页
传统民族村落是社群仪式活动的重要场所,社群仪式活动中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也是该民族继承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横州市榃僧村接龙祈福仪式过程深入考察,发现继承并发展传统民族村落仪式在维... 传统民族村落是社群仪式活动的重要场所,社群仪式活动中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文化,也是该民族继承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横州市榃僧村接龙祈福仪式过程深入考察,发现继承并发展传统民族村落仪式在维系当地历史记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村落共同体意识以及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落 榃僧村 仪式
下载PDF
神圣与世俗:仙回瑶族度戒献祭仪式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16
作者 罗利群 高莹莹 谭鑫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涂尔干以“神圣”与“世俗”的二元理论深刻阐述了宗教现象的特殊本质,对宗教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本质上说,宗教是人神互构、圣俗交织而成的一种客观社会建制,反映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介于圣与俗之间。现代社会... 涂尔干以“神圣”与“世俗”的二元理论深刻阐述了宗教现象的特殊本质,对宗教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本质上说,宗教是人神互构、圣俗交织而成的一种客观社会建制,反映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社会的交互关系,介于圣与俗之间。现代社会不断变迁,科学发展、政教分离以及传统制度性宗教的衰落并未剥离个体和社会的宗教性,反而在更高层面上促进了人的世俗性与神圣性的统一。度戒作为道教、佛教与瑶族自身原始宗教融为一体的综合宗教习礼活动,象征着瑶族男子历经灵魂洗礼最终成长为完整个体的过程,是瑶族青年学习族史族规、礼仪道德和戒律条文,实现身份社会性转变的一项宗教仪式。度戒在人与神、人与人的对话中控制和建构着瑶族社会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评价标准甚至是生产生活方式,蕴含着深刻的神圣力量与伦理内涵。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度戒仪式的世俗教化与宗教巫术难以分割,在发扬理想价值的同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转型与反思同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神圣与世俗 度戒仪式 教化
下载PDF
苗族祭桥习俗的文化诠释——以黄腊村考察为例
17
作者 麻勇恒 陈凤娇 吴贵英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桥在苗族村落社会中被赋予神圣性,并具有护佑生命与消灾解厄的功能。黄腊村的个案调查发现,祭桥(架桥)仪式可以满足人们对子嗣灵魂生命的引渡,助力夫妻婚后孕育,护佑族群人丁繁衍并为子孙积德积福的预期需要。正是生命具有神圣性及桥与... 桥在苗族村落社会中被赋予神圣性,并具有护佑生命与消灾解厄的功能。黄腊村的个案调查发现,祭桥(架桥)仪式可以满足人们对子嗣灵魂生命的引渡,助力夫妻婚后孕育,护佑族群人丁繁衍并为子孙积德积福的预期需要。正是生命具有神圣性及桥与生命关联的文化认知,指引求子桥、姻缘桥、保命桥与凳桥等设施在苗族村落社会中的修架,并使祭桥(加桥)仪式实践以家族文化展演的形式一年一度地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桥习俗 黄腊村 护佑生命 生命关联
下载PDF
经世思潮与经学总结背景下的胡培翚《仪礼》学
18
作者 陈功文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3期97-107,共11页
胡培翚《仪礼》学研究与清代嘉道年间的社会状况、经学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基于嘉道年间经世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仪礼》研究进行学术总结的历史使命,胡培翚选择《仪礼》作为治学对象,希望通过对《仪礼》的疏解实现以礼经世之目的。胡培... 胡培翚《仪礼》学研究与清代嘉道年间的社会状况、经学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基于嘉道年间经世思潮的兴起,以及对《仪礼》研究进行学术总结的历史使命,胡培翚选择《仪礼》作为治学对象,希望通过对《仪礼》的疏解实现以礼经世之目的。胡培翚对《仪礼》学研究进行了集大成式的学术总结,在总结过程中勤于搜罗各种文献资料,善存秘逸。胡培翚针对历代《仪礼》学研究中所出现的讹误、偏蔽进行了学术纠偏,他不持门户之见,主张汉宋兼采,考订了《仪礼》文字之误及前人研究之失,统一了《仪礼》经说,实现了论归一定。胡培翚《仪礼》学研究在学术史、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古代《仪礼》学研究画上了一个较为完美的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培翚 《仪礼》 经世思潮 学术总结 学术纠偏
下载PDF
清代湖湘地区孔庙祭祀仪式与礼俗用乐
19
作者 熊晓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孔庙祭祀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贤哲的一种释典活动,在祭祀仪式活动中,礼俗用乐伴随着祀典的全部过程,这些音乐专门为祭孔祀典而制作,带有强烈的乐舞特征。清代湖湘地区盛行祭孔祀典,形成了直省祭孔与孔府家... 孔庙祭祀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贤哲的一种释典活动,在祭祀仪式活动中,礼俗用乐伴随着祀典的全部过程,这些音乐专门为祭孔祀典而制作,带有强烈的乐舞特征。清代湖湘地区盛行祭孔祀典,形成了直省祭孔与孔府家庙祭孔释奠的两大用乐体系,由于清代湖湘地区祭孔礼俗用乐体系的成熟及程序的完善,湖湘地区孔庙祭祀礼俗用乐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湖湘地区孔庙祭祀礼俗用乐有着独特的乐舞内容和表现形式,它历经了定乐、发展、缺失、重整等兴亡盛衰,虽然古制音律原貌难寻,但祭祀礼俗用乐与湖湘地方音乐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格局,同时也是孔庙祭祀音乐能够在湖湘地区传承、繁衍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湖湘地区 祭孔歌乐 表现形式 价值
下载PDF
西双版纳湖南移民的流动与区域社会协同发展研究
20
作者 王欣 朱泳霖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新流动性范式”下的移民研究关注移民流动过程中往返于输出地和移居地之间的动态现象和实践经验,以及在此过程中拓展出的多重社会关系,特别聚焦于群体与个人的情感体验、文化认同与责任观念。20世纪50—60年代因支援边疆建设而迁移至... “新流动性范式”下的移民研究关注移民流动过程中往返于输出地和移居地之间的动态现象和实践经验,以及在此过程中拓展出的多重社会关系,特别聚焦于群体与个人的情感体验、文化认同与责任观念。20世纪50—60年代因支援边疆建设而迁移至云南西双版纳的湖南移民,以及21世纪以来受经济驱动而自发流入西双版纳的湖南新移民,在教育、社会组织与祭祖文化等方面以一种流动性的方式,选择性地往返于云南与湖南老家之间。这些流动性实践及其所产生的更大范围内的社会网络连接与文化互动,是移民对于输出地和输入地“同时参与”的时空拓展结果,对边疆与内地的区域社会协同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流动性范式 教育实践 湖南商会 回乡祭祖 湖南移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