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德育价值探索
1
作者 梁丹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7期89-91,共3页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课程育人作用,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古诗词部分,文道兼备,具有典型的德育价值。文章...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课程育人作用,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古诗词部分,文道兼备,具有典型的德育价值。文章立足于立德树人视角,探讨加强大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德育效果的策略,进而帮助大学语文课程更好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学语文 古诗词 德育
下载PDF
从域内走向海外: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瑞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11-216,共6页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在从微观走向宏观、单一走向多元之后 ,有必要从域内走向海外 ,将衍生与演变于汉字文化圈的海外汉诗纳入研究的范畴。这样 ,不仅可以扩大既有的研究半径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总体把握和全面观照 ,而且...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在从微观走向宏观、单一走向多元之后 ,有必要从域内走向海外 ,将衍生与演变于汉字文化圈的海外汉诗纳入研究的范畴。这样 ,不仅可以扩大既有的研究半径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总体把握和全面观照 ,而且随着这一新的研究畛域的拓展 ,对产生于华夏本土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认知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松江汉诗 白居易 文学史研究 海外汉语诗歌
下载PDF
申纬汉诗中的中国形象暨汉文化情怀 被引量:2
3
作者 师存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申纬是朝鲜李朝后期著名诗人,其汉诗有着浓郁的中国情怀。在他的笔下,充满了对中国悠久而灿烂文化的景仰之情。申纬之汉诗平易质朴,但其中所流露的对于中国的热爱却是真挚感人的。
关键词 李朝 申纬 汉诗 文人 文化 艺术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精神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达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81-86,共6页
中国古典诗歌是古代先民精神追求、情感生活、生存方式的符号体系和信息储存。中华文化以仁为核心的根本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中,使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精神突出体现为民胞物与、国身通一、天人合一三大精神。同时,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古代先民精神追求、情感生活、生存方式的符号体系和信息储存。中华文化以仁为核心的根本精神一直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中,使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精神突出体现为民胞物与、国身通一、天人合一三大精神。同时,中华文化又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社会风习和文学创作等方面被中国古典诗歌“诗化”,体现出乐感文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文化精神 民胞物与 国身通一 天人合一
下载PDF
彝族史诗《梅葛》原始共同意识的审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国荣 张建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8-61,共4页
本文从神话学和美学的角度对被誉为彝族"根谱"的彝族创世史诗《梅葛》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彝族先民基于对生命统一体的认同而形成的体现在对创世神和祖先神崇拜上的原始共同意识。
关键词 彝族史诗 《梅葛》 原始共同意识 审美
下载PDF
探寻创世史诗研究的新路径——以《梅葛》为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子贤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9-45,共7页
梅葛是楚雄州彝族文化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极富研究价值。梅葛在楚雄彝族地区得以继续传承,可视为存活于现代文化语境中鲜活的文化样品。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梅葛赖以存活的”母体“,它的存活形态及其载体包含着许多的古文化要素,... 梅葛是楚雄州彝族文化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极富研究价值。梅葛在楚雄彝族地区得以继续传承,可视为存活于现代文化语境中鲜活的文化样品。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梅葛赖以存活的”母体“,它的存活形态及其载体包含着许多的古文化要素,与原始信仰、宗教祭仪、民俗活动、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吟诵场域紧密相连并融合为一个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世史诗 彝族 梅葛 文化生态系统
下载PDF
抒情姿态的变化——现代汉诗与民生关系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伍明春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2,共3页
现代汉诗与民生问题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关联。长期以来,诗人在抒写民生主题时都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抒情姿态,因而影响了诗歌的艺术效果。直到晚近的诗歌,由于诗人调整了自身的姿态,变高高在上的俯视为一种切身介入,民生主题的表现得到... 现代汉诗与民生问题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关联。长期以来,诗人在抒写民生主题时都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抒情姿态,因而影响了诗歌的艺术效果。直到晚近的诗歌,由于诗人调整了自身的姿态,变高高在上的俯视为一种切身介入,民生主题的表现得到有力的提升,从而丰富了现代汉诗的艺术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诗 抒情姿态 民生
下载PDF
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刍论 被引量:2
8
作者 乔立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3-87,共5页
唐代是汉语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初唐到中唐缺乏像敦煌变文那样集中反映当时口语的作品,因此,唐诗就成为研究唐代词汇的一项重要资料。白居易诗歌语料通俗、丰富可靠,无疑可以作为唐诗词汇研究的典型代表。回顾了白居易诗歌词汇研... 唐代是汉语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而初唐到中唐缺乏像敦煌变文那样集中反映当时口语的作品,因此,唐诗就成为研究唐代词汇的一项重要资料。白居易诗歌语料通俗、丰富可靠,无疑可以作为唐诗词汇研究的典型代表。回顾了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的概况,按时间可以分为唐宋至明清、20世纪初期、20世纪4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今5个时期,并对其中比较重要的成果进行了评介,试图通过这种回顾和评介,勾勒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的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唐诗 词汇研究
下载PDF
民族文化资源的诗意表达——论新时期大凉山彝族诗歌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兵兵 何登文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8-72,共5页
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汉诗创作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繁盛于90年代,至今仍活跃于当代诗坛中。这一西南边陲的彝族诗人群背靠八百里凉山,用诗歌记录着凉山彝族的风貌与人事;利用汉语灵活的语言形式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资源,用诗歌来重塑彝人... 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汉诗创作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繁盛于90年代,至今仍活跃于当代诗坛中。这一西南边陲的彝族诗人群背靠八百里凉山,用诗歌记录着凉山彝族的风貌与人事;利用汉语灵活的语言形式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资源,用诗歌来重塑彝人形象与彝族精神气质;同时在其饱含情感的诗歌空间中释放出一种独特的民族诗歌美学特质。聚焦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的创作,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表达渴望是其创作的集体性特征,这是一种有文化根性的自由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凉山彝族诗歌 地域 语言 民族文化 诗歌美学
下载PDF
大众化:中华诗词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成德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4-97,共4页
大众化既是中华诗词发展的出发点 ,又是中华诗词发展的落脚点。解决诗词中华大众化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坚持“二为”方向和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 ,其次要处理好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元化的关系 ,第三要处理好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 大众化既是中华诗词发展的出发点 ,又是中华诗词发展的落脚点。解决诗词中华大众化的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坚持“二为”方向和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 ,其次要处理好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元化的关系 ,第三要处理好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要表现新内容反映新生活 ,倡导新诗风创造新语境 ,提倡新声韵探索新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诗词 弘扬主旋律 继承与创新 普及与提高 大众化
下载PDF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文化传承及其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晓洁 何荟锟 彭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9-32,122,共5页
古诗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统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所有132首(篇)和114个单句古诗文,发现它们展现了取法自然的天象季候文化、寓意美好的动植物文化、生气盎然的颜色文化、拥抱自然的儿童文化... 古诗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统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所有132首(篇)和114个单句古诗文,发现它们展现了取法自然的天象季候文化、寓意美好的动植物文化、生气盎然的颜色文化、拥抱自然的儿童文化、情意绵长的文人文化、重在规训的教育文化和忧难图强的爱国文化。统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真实反映了古代文人志趣,具备丰富的育人素材,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上述特点,对文本所表达的文化思想进行合理的阐释、引导与应用。此外,教材编写方面,还可尝试进一步全景式展现古代儿童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版小学语文 古诗文 传统文化 教材建设 爱国主义
下载PDF
朝鲜汉文学家丁若镛汉诗的民本思想——以批判“三政”诗歌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春茹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年第5期61-65,共5页
朝鲜李朝诗人丁若镛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主张爱民、养民、治民。在诗歌中,他客观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批判了"三政"害民的罪恶,提出了革除弊政、以仁政牧民的措施。这些批判"三政"制度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其广泛... 朝鲜李朝诗人丁若镛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主张爱民、养民、治民。在诗歌中,他客观反映了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批判了"三政"害民的罪恶,提出了革除弊政、以仁政牧民的措施。这些批判"三政"制度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其广泛、深刻且相对彻底的民本思想,同时也是其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丁若镛 汉诗 民本思想 “三政”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新诗阐释学理论的建立——评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13
作者 陈爱中 吴井泉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历来令读者所关注。如何在读者和诗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诗意的心灵之桥,这需要诗歌学者们的睿智和勇气。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的出版就体现了这一点,它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关怀,其欣赏视角...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历来令读者所关注。如何在读者和诗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诗意的心灵之桥,这需要诗歌学者们的睿智和勇气。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歌欣赏》的出版就体现了这一点,它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关怀,其欣赏视角的新颖,理论形态的完善丰富和技术途径的严谨清晰,为中国现代新诗的欣赏提供了一份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经典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怡 《中国现代诗歌欣赏》 中国现代新诗 文化精神 文化整合
下载PDF
人神合一的圣洁之作——黄汛舫的编钟与乐队《天壇》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42,共9页
编钟与乐队《天壇》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黄汛舫教授创作。该作品是为曾侯乙编钟、卢森堡小交响乐团以及东方室内乐团联合音乐会而作,其使用40枚一套的编钟与木管、铜管、打击乐器、钢琴与弦乐器组成的小型且非常规的乐队。乐曲的灵感... 编钟与乐队《天壇》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黄汛舫教授创作。该作品是为曾侯乙编钟、卢森堡小交响乐团以及东方室内乐团联合音乐会而作,其使用40枚一套的编钟与木管、铜管、打击乐器、钢琴与弦乐器组成的小型且非常规的乐队。乐曲的灵感源自曾侯乙编钟的文化启示,题材源自对先民敬神祭天仪式的遐想,也体现出中国道教与基督教文化的融合。作品借助编钟的特殊音质以及管弦乐队音响等因素,进行融合配置,以精美恢弘的构架,试图营造一个回归圣洁、敬畏天道、人神合一的音乐氛围,仿佛是祖先崇尚至大、至圣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钟与乐队《天壇》 黄汛舫 曾侯乙编钟、敬神祭天仪式 人神合一 中国道教文化 基督教文化
下载PDF
重识新诗“诗性”观——纪念新诗诞生一百周年
15
作者 向天渊 王妮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4-181,共8页
新诗已年届百年,但新诗的文体标准抑或诗性特质仍然没有一致之论;既往的探索虽然丰富多样,但提出的观点大多属于进乎技矣的大道之论,很难将它们落到实处;问题的症结在于诗人的创作、批评家的阐释与读者的欣赏之间出现了话语装置的混乱... 新诗已年届百年,但新诗的文体标准抑或诗性特质仍然没有一致之论;既往的探索虽然丰富多样,但提出的观点大多属于进乎技矣的大道之论,很难将它们落到实处;问题的症结在于诗人的创作、批评家的阐释与读者的欣赏之间出现了话语装置的混乱与错置现象,无法充分揭示新诗艺术及精神的成就与奥秘;就当下而言,我们可以甚至必须从现代汉语言及现代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情智双修"为轴心,在秉承及转换中外诗艺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个人性、公共性、神圣性、世俗性、现代性及后现代性体验都各有探索的新的诗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诗性特质 话语装置 现代汉语言 现代中国人 情智双修
下载PDF
彝族咒诗简说
16
作者 曲木伍各 吉郎伍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9-34,70,共7页
彝族咒术是彝族民间最为常见的仪式之一,特别是咒鬼术在彝族民众生产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使之成为毕摩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咒诗是咒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诵辞,也是彝族以书面传承的传统文学的“汇编”之一,在彝族经籍文献中... 彝族咒术是彝族民间最为常见的仪式之一,特别是咒鬼术在彝族民众生产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使之成为毕摩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咒诗是咒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诵辞,也是彝族以书面传承的传统文学的“汇编”之一,在彝族经籍文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彝族咒术和咒诗的分类、结构、历史渊源、研究价值进行简要评述,从而指出咒术是人类原初文化演进历史轨迹保留最为完整、内容十分丰富的一种活态仪式,是彝族民间独特存在和独自传承的无形文化遗产。而咒诗是对咒术仪式中所使用的诗化咒辞的“汇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五彩斑斓的世界多元文化中,也是一份十分稀有的宝贵的人类记忆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咒术 咒诗 分类 结构 渊源 价值
下载PDF
《诗经》语言与彝语比较管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世军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彝语和汉语同属一个语系,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在文字、语音、语义上都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结合部分辞书的各种注释,用彝语和《诗经》部分篇章在语词、语音、语义上的比较印证彝、汉语一些字词在语音、语义上的相似、相近、相同... 彝语和汉语同属一个语系,在历史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在文字、语音、语义上都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结合部分辞书的各种注释,用彝语和《诗经》部分篇章在语词、语音、语义上的比较印证彝、汉语一些字词在语音、语义上的相似、相近、相同,指出部分汉语注释不清楚、概念混淆或解释错误的字或词,并说明彝、汉语在历史上和今天都有不少的同源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语言 彝语 比较
下载PDF
诗性叙事的汉语转化——以吴琪拉达、吉狄马加、阿库乌雾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燕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3期13-17,共5页
四川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经历了从建立到发展再到繁荣的时期,有人数众多的作家队伍,他们的汉语诗歌创作成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个创作时期的特点,选择了吴琪拉达、吉狄马加、阿库乌雾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诗... 四川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经历了从建立到发展再到繁荣的时期,有人数众多的作家队伍,他们的汉语诗歌创作成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个创作时期的特点,选择了吴琪拉达、吉狄马加、阿库乌雾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来作为个案分析,力求展现诗人们所代表的那一时期的诗歌创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汉语诗歌 “普化的宗教” “万物有灵”观
下载PDF
贵州彝族汉语诗歌发展述论
19
作者 邱婧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87-92,共6页
贵州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可谓源远流长,从明清时期至今,贵州的彝族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本文对贵州彝族汉语诗歌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简述,根据其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并从历史背景、族群构建与认同等角度对贵州的彝族汉语诗歌发展做... 贵州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可谓源远流长,从明清时期至今,贵州的彝族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本文对贵州彝族汉语诗歌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简述,根据其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并从历史背景、族群构建与认同等角度对贵州的彝族汉语诗歌发展做出有效的分析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彝族 汉语诗歌 发展
下载PDF
缪荃孙文化播迁中的学术思想研究
20
作者 米彦青 《阅江学刊》 201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缪荃孙是清末民初学术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在诗文著述、教育、藏书等多方面皆有可观成绩,与王壬秋、张季直、赵尔巽被誉称"四大才子"。缪荃孙古籍方面的重要建树反映在他参与了《书目答问》的编撰,入仕后,在目录学上所做的主... 缪荃孙是清末民初学术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在诗文著述、教育、藏书等多方面皆有可观成绩,与王壬秋、张季直、赵尔巽被誉称"四大才子"。缪荃孙古籍方面的重要建树反映在他参与了《书目答问》的编撰,入仕后,在目录学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艺风藏书记》三编的编撰。缪荃孙的学术文化,无论是内省式的为己之学,还是外倾形的为人之学,都始终反映出变革时代中的文化特征。探索他在时代变动中的心灵路程,研究其学术思想变化脉络,可以更好地把握一代人的文化思想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荃孙 《艺风堂诗存》 《艺风堂文漫存》 《艺风藏书记》 学术思想 中华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