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ding the Valu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Room of Ancestors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Finding the Valu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Room of ancestors
下载PDF
差异性与共同性:藏彝走廊南部“弟兄祖先”传说范式的探讨
2
作者 石硕 阎翠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共11页
以广泛流传于藏彝走廊南部民族中的“弟兄祖先”传说不同版本之突出情节变量——婚姻为视角,可将其分为一次天女婚型、一次兄妹婚型和多次两种婚交替型。再按照传说在藏彝走廊南部从西北至东南的流传路径,传说的不同范式就大致呈现出西... 以广泛流传于藏彝走廊南部民族中的“弟兄祖先”传说不同版本之突出情节变量——婚姻为视角,可将其分为一次天女婚型、一次兄妹婚型和多次两种婚交替型。再按照传说在藏彝走廊南部从西北至东南的流传路径,传说的不同范式就大致呈现出西北、东南相反序列对称的地域性规律变化。通过比较四个典型的多次两种婚交替型版本,发现不管天女婚还是兄妹婚都以人或物在上下、高低空间的重复流动,尝试把两种对立的事物结合起来。所以,传说不同范式的地域性变化就是通过对人群间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生产、维持和转换,解决社会性别、血缘、空间等二元结构的矛盾。基于传说版本中人群间共同性与差异性的演变关系,可为研究中国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提供一个可供进一步分析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关系 藏彝走廊 “弟兄祖先”传说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首次建构炎黄共同体理论研究
3
作者 武沐 姚金燕 王盼盼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 北魏主导的炎黄共同体理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主导建构的共同体理论。它将鲜卑、羌、氐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全部纳入到炎黄后代的范畴,提出了以鲜卑为主的“华夷共祖”理论,认为共祖于炎黄的“夷”也有权利追求和实践大一统,并建立了多民族的中国观和王朝观。这展现了少数民族加入中华大家庭的主观愿望,打通了少数民族追求和实践大一统的通道,为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魏晋南北朝 “华夷共祖” 炎黄共同体理论 大一统
下载PDF
始祖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曼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神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以始祖神话最为典型。具体而言,各民族始祖神话传递着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血缘认同。这种以观念意义上的血缘为基础的民族认同,是奠定...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神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以始祖神话最为典型。具体而言,各民族始祖神话传递着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血缘认同。这种以观念意义上的血缘为基础的民族认同,是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观情感纽带。以盘古神话、伏羲女娲神话为代表的创世始祖神话经其广泛传播,为多地域、多民族所接纳,传递着对中华民族的地域认同。这种以地域为依托的民族认同是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以炎黄为代表的人文始祖神话传递着对中华民族精神信仰认同,反映出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各民族始祖神话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为依托、以精神信仰为核心,生动而具体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祖神话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血缘认同 地域认同 精神信仰认同
下载PDF
从祖先崇拜看冲绳华裔祖先观念的本土化——以冲绳阮氏为例
5
作者 俞云平 山川静香 《八桂侨刊》 2023年第1期1-8,92,共9页
冲绳华裔传承了中华文化中的祖先观念,但也打上了许多本土化的烙印,包括日本文化的祖先观念、琉球原生的女神信仰、体现本土观照的圣迹巡拜等。冲绳华裔表现出对其始祖特别执着的追寻,通过强化祖先认同构建自身冲绳人的身份认同,以加强... 冲绳华裔传承了中华文化中的祖先观念,但也打上了许多本土化的烙印,包括日本文化的祖先观念、琉球原生的女神信仰、体现本土观照的圣迹巡拜等。冲绳华裔表现出对其始祖特别执着的追寻,通过强化祖先认同构建自身冲绳人的身份认同,以加强族群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华裔 祖先崇拜 祖先观念 本土化
下载PDF
三平祖师公药签中医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春雯 蔡秋梅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35-42,共8页
唐代高僧三平祖师公,精通岐黄之术,在瘴疠之气肆虐的闽南山域,义中禅师根据当时闽南地理气候,总结疾病谱,广施灵方,活人无数,祖师圆寂后其药方被闽南民间广为使用,在三平寺供奉为灵签,即现存“三平祖师公药签”。以“三平祖师公药签”... 唐代高僧三平祖师公,精通岐黄之术,在瘴疠之气肆虐的闽南山域,义中禅师根据当时闽南地理气候,总结疾病谱,广施灵方,活人无数,祖师圆寂后其药方被闽南民间广为使用,在三平寺供奉为灵签,即现存“三平祖师公药签”。以“三平祖师公药签”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闽南地方特性和患者心理特征,从药签的表现形式、药签的数量、涉及的药物的种类、药物使用的频次、频率、药物的分类、分量、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中医药研究,从中医药理论方面探讨“三平祖师公药签”,也为安全、合理使用药签提供医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佛教 宋儒 辟佛 得失
下载PDF
论《史记》所谓“不绝”——兼及中华文明连续不中断因素的思考
7
作者 王子今 《唐都学刊》 2023年第6期5-9,共5页
《史记》多有言及“不绝”的文字。《史记》所谓“不绝”,可以从史学史的视角思考中华文明数千年持久发展、长期连续不中断特点的历史缘由。考察、理解司马迁有关“不绝”的表述和说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续不中断,探寻其中的相关历史文化... 《史记》多有言及“不绝”的文字。《史记》所谓“不绝”,可以从史学史的视角思考中华文明数千年持久发展、长期连续不中断特点的历史缘由。考察、理解司马迁有关“不绝”的表述和说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续不中断,探寻其中的相关历史文化信息,可以发现汉代杰出史学家就宗亲关系、祠祀礼俗、文化权威、道德精神及艺术传统等方面的重要提示均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中华文明 不绝 宗亲 祠祀 文化 道德 艺术
下载PDF
论隋唐成氏的华夏祖先认同——以出土墓志为中心
8
作者 徐艺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7-71,共5页
开皇九年《成罔墓志》是隋唐时期胡族成氏较早将其祖先追溯至“郕叔”的墓志,之后其家族墓志基本认同这一先祖。胡族成氏由于频繁向内地迁徙、家族势力较为平庸等原因,与其他胡族墓志相比,祖源追溯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但仍是对华夏文化身... 开皇九年《成罔墓志》是隋唐时期胡族成氏较早将其祖先追溯至“郕叔”的墓志,之后其家族墓志基本认同这一先祖。胡族成氏由于频繁向内地迁徙、家族势力较为平庸等原因,与其他胡族墓志相比,祖源追溯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但仍是对华夏文化身份认同。胡族成氏在华夏祖源追溯方面所呈现的民族身份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中“黄帝”民族记忆形成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成氏 周成叔 华夏先祖 民族认同
下载PDF
初论中国古代对晶体的认识 被引量:4
9
作者 蒋宛莉 张熙维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9-775,共7页
本文在广泛调研中国古代文献中古代对晶体认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古代对于晶体及其基本特性的认识,特别是对晶体形态、对称性及其特征性质的认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于晶体的认识虽然丰富,但多停留在表面,从而失去了发展现... 本文在广泛调研中国古代文献中古代对晶体认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古代对于晶体及其基本特性的认识,特别是对晶体形态、对称性及其特征性质的认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于晶体的认识虽然丰富,但多停留在表面,从而失去了发展现代晶体学的基础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晶体知识 形貌 对称 应用
下载PDF
“虚拟”先人与十九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兼论海外华人的“亲属”概念 被引量:8
10
作者 曾玲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1年第4期30-39,共10页
在东南亚殖民地时代 ,“虚拟血缘”的组织原则对于华人移民社会的重组重建及其运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 19世纪的新加坡为个案 ,考察华人移民如何透过埋葬先人的坟山组织建构“社群共祖”以整合华人社会 ,讨论东南亚华人虚拟的“... 在东南亚殖民地时代 ,“虚拟血缘”的组织原则对于华人移民社会的重组重建及其运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 19世纪的新加坡为个案 ,考察华人移民如何透过埋葬先人的坟山组织建构“社群共祖”以整合华人社会 ,讨论东南亚华人虚拟的“先人”或“祖先”概念 ,进而思考海外华人的亲属研究问题。本文也讨论与比较了“虚拟血缘”组织原则在明代华南宗族“联宗”形态、台湾汉人社会发展早期的“合约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社会 华人移民 亲属 组织原则 宗族 东南亚华人 海外华人 殖民地 南宗 血缘
下载PDF
祖先崇拜:支撑乡村生活秩序的传统宗教内核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夏当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祖先崇拜是儒释道等中国传统宗教与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互构的内核。以祖先崇拜为代表的传统宗教伦理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相对稳定因素,并成为乡村生活秩序的内生性基础力量。在现代乡村生活秩序中,祖先信仰主要体现为:宣扬"祖先... 祖先崇拜是儒释道等中国传统宗教与乡村社会生活秩序互构的内核。以祖先崇拜为代表的传统宗教伦理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相对稳定因素,并成为乡村生活秩序的内生性基础力量。在现代乡村生活秩序中,祖先信仰主要体现为:宣扬"祖先"和"孝"的理念、以家庭家族为单位完成敬祖仪式、构筑乡村社会的权力场域。对祖先崇拜进行适当制度化建构是协调国家、社会和宗教关系的很好途径,也有利于建立以内生秩序为导向的低成本乡村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崇拜 乡村生活秩序 中国传统宗教
下载PDF
司马迁的民族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谱系建构述论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文光 江也川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司马迁的民族思想是在汉朝大一统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大一统”国家观念是司马迁民族思想的基础,也是汉武帝“中国一统”民族思想在《史记》中的表达。司马迁第一次系统建构了“五帝世系”,“五帝”是一脉相承具有血亲关系的... 司马迁的民族思想是在汉朝大一统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大一统”国家观念是司马迁民族思想的基础,也是汉武帝“中国一统”民族思想在《史记》中的表达。司马迁第一次系统建构了“五帝世系”,“五帝”是一脉相承具有血亲关系的中华人文初祖,也是汉朝疆域内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即“华夷共祖”于黄帝。在上述前提下,“华夷”子孙经过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成为一个有内在历史文化联系的民族共同体。以此为逻辑起点,司马迁在《史记》里除了《五帝本纪》之外,还为6个边疆民族列传记述,对汉代的民族共同体进行了系统的记述,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谱系。这是司马迁留给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之一,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民族思想 “华夷共祖” 中华民族共同体谱系
下载PDF
周公才是中国文化的先祖 被引量:3
13
作者 启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5-90,共6页
中国文化的先祖既非黄帝亦非孔子,而是周代初年的大思想家周公。所谓"炎黄子孙"、"孔孟之徒"等说法均为不确。周公通过对礼文化的重建和政治哲学的创立,以及将殷人的上帝崇拜转换为天崇拜,完成了由自然宗教过渡到... 中国文化的先祖既非黄帝亦非孔子,而是周代初年的大思想家周公。所谓"炎黄子孙"、"孔孟之徒"等说法均为不确。周公通过对礼文化的重建和政治哲学的创立,以及将殷人的上帝崇拜转换为天崇拜,完成了由自然宗教过渡到伦理宗教的伟大变革。自此之后,在周公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其独特的政治观、历史观、宗教观和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中国文化 先祖
下载PDF
中国早期宗教祭祀及其乐舞对于戏曲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桂民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55,共8页
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远古时代图腾礼仪及傩祭中的拟兽类歌舞就蕴含着鲜明的戏剧美因素 ,与拟兽扮饰表演不同的拟神扮饰表演 ,包括蜡祭、雩祭、社祭等以及“葛天氏之乐”也带有丰富的音乐舞蹈、装扮表... 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 ,远古时代图腾礼仪及傩祭中的拟兽类歌舞就蕴含着鲜明的戏剧美因素 ,与拟兽扮饰表演不同的拟神扮饰表演 ,包括蜡祭、雩祭、社祭等以及“葛天氏之乐”也带有丰富的音乐舞蹈、装扮表演等戏剧因素。巫觋在此类宗教活动中的地位和行为颇似今天戏剧舞台上的演员 ,为孕育中的中国戏曲提供了虚拟的装扮性和心理的观赏性这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远古时代宗教祭祀仪式中孕育出的戏曲萌芽 ,由于先秦礼仪文化理性精神的发展 ,并未能进一步演进 ,虽然荆楚歌舞中戏剧萌芽保存下来 ,但只能转化为理性文化改造的宫廷祭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戏曲 原始宗教 神鬼崇拜 巫觋 祭祀 乐舞 《九歌》 戏曲史 文学影响
下载PDF
物、祖先及其社会意蕴——一个边汉社会的民族志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峰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6,共9页
黔中鲍屯妇女服饰关键构件丝头系腰,在社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多重意义,其编织技艺由鲍氏11世祖鲍大千留传下来,因此鲍大千被编织者尊称为"带子老祖"。从祖先与财产、整合与裂变、祖先与神灵三个方面研究"带子老祖"... 黔中鲍屯妇女服饰关键构件丝头系腰,在社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多重意义,其编织技艺由鲍氏11世祖鲍大千留传下来,因此鲍大千被编织者尊称为"带子老祖"。从祖先与财产、整合与裂变、祖先与神灵三个方面研究"带子老祖"鲍大千的独特性和学术价值,可以为人类学"物"的研究提供一个跨文化比较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汉社会 丝头系腰 鲍大千 祖先崇拜 物的研究
下载PDF
论“黄帝”界说与黄帝精神——兼谈陕西黄陵甲申“中华大祭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耀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4-74,共11页
"黄帝"其称,拥有非常悠久、丰厚的历史底蕴。黄帝既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文明始祖",亦堪称"中华民族祖先"。他开创的"黄帝精神",具有"容、实、创、持"等基本特征。汇入当代"... "黄帝"其称,拥有非常悠久、丰厚的历史底蕴。黄帝既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文明始祖",亦堪称"中华民族祖先"。他开创的"黄帝精神",具有"容、实、创、持"等基本特征。汇入当代"文化自觉"大潮的甲申(2004年)"中华大祭祖",是古今"公祭黄帝"史册中由"政治功利"复归"精神功能"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 人文初祖 黄帝精神 中华民族 中华大祭祖
下载PDF
柬埔寨华人的土地和祖灵信仰——从“关系主义”人类学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杨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7,共8页
论文基于田野调查的结果,从人类学家王铭铭先生提出的"关系主义"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柬埔寨华人的社区、家庭和坟地的土地神和祖灵信仰的内涵与功能,分析了柬埔寨土著文化与佛教、印度教和华人信仰等外来文化之间,内外之别、... 论文基于田野调查的结果,从人类学家王铭铭先生提出的"关系主义"人类学的视角,考察了柬埔寨华人的社区、家庭和坟地的土地神和祖灵信仰的内涵与功能,分析了柬埔寨土著文化与佛教、印度教和华人信仰等外来文化之间,内外之别、上下等级、差异和关联、延续与变迁这四对关系。认为任何宗教或文化现象都不是封闭地自我生成,而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形成。每一种文化总是处在许多其他文化组成的更大范围的场域中,在彼此的参照、混融和冲突过程中形塑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柬埔寨 华人研究 宗教研究 人类学 文化信仰 娘达 后土神
下载PDF
新加坡华人的龙牌崇拜初探——兼与祖先崇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85,共8页
龙牌崇拜是普遍存在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民间宗教信仰形态,它大致可分成集体龙牌和私人龙牌两大类,体现和承载了新加坡华人社群、社会的认同意识。龙牌象征意涵的转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脉络。龙牌群的不同组合方式,旨在密切新加坡华人的... 龙牌崇拜是普遍存在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民间宗教信仰形态,它大致可分成集体龙牌和私人龙牌两大类,体现和承载了新加坡华人社群、社会的认同意识。龙牌象征意涵的转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脉络。龙牌群的不同组合方式,旨在密切新加坡华人的人际关系。龙牌崇拜与祖先崇拜在外观和社会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龙牌崇拜有助于加强新加坡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有益于促进华人社会的聚合与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人 龙牌崇拜 祖先崇拜
下载PDF
远古时代“帝”义的变迁 被引量:2
19
作者 仓林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65,共5页
"帝"字是原始时代男子形象在文字中的一种简化和抽象。帝的最古的意义不是天神,而是指对氏族群体的蕃衍作出贡献的父祖辈人物。历史上的一些帝得以流传下来,主要是因其领袖地位及其生存时代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帝的意义经历了... "帝"字是原始时代男子形象在文字中的一种简化和抽象。帝的最古的意义不是天神,而是指对氏族群体的蕃衍作出贡献的父祖辈人物。历史上的一些帝得以流传下来,主要是因其领袖地位及其生存时代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帝的意义经历了一个从在世的父祖到祖先、到人王、到神灵意义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 男子 父亲 祖先 人王 神灵 远古时代 意义变迁
下载PDF
中国岩画中的原始宗教文化考释 被引量:3
20
作者 童永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73-180,共8页
岩画作为流传至今的人类最早最辉煌的艺术遗产,也是远古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在我国岩画中,有很多有关原始宗教的题材,主要表现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方面的内容。中国岩画中所反映的原始宗教已大致具备某些人为... 岩画作为流传至今的人类最早最辉煌的艺术遗产,也是远古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在我国岩画中,有很多有关原始宗教的题材,主要表现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方面的内容。中国岩画中所反映的原始宗教已大致具备某些人为宗教的特质和要素,既高于一般意义的原始宗教又不能纳入到人为宗教的范畴,是介于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属于变异原始宗教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域民族宗教的特色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岩画 原始宗教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生殖崇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