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1
作者 季桂起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的核心以孔子的“仁学”及教化思想为根柢,建构德法(刑)并用,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治理体系,实现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奉行儒家“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生活需求、巩固“大一统”... 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的核心以孔子的“仁学”及教化思想为根柢,建构德法(刑)并用,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治理体系,实现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奉行儒家“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生活需求、巩固“大一统”国家统治为目的,抑止权贵、豪强,平衡社会财富,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政治经济思想 儒家学说 德主刑辅 平衡社会财富
下载PDF
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反思:梁漱溟的乡村经济合作思想——从现代中寻归传统的更新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石一琨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3期68-78,共11页
20世纪初期,西方的合作主义思潮被近代知识学人认为是解决中国乡村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工具之一,其中以梁漱溟的乡村经济合作思想最为典型。该思想植根于儒学伦理与乡土秩序,借鉴了西方现代经济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在知识分子... 20世纪初期,西方的合作主义思潮被近代知识学人认为是解决中国乡村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工具之一,其中以梁漱溟的乡村经济合作思想最为典型。该思想植根于儒学伦理与乡土秩序,借鉴了西方现代经济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在知识分子及社会团体引导下的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计方案,以恢复乡村经济,重建乡村社会。梁漱溟文化哲学观中的“老根萌新芽”论说,利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传统儒学,在现代中寻找到了对于传统的更新进路:其一,“借鉴西方”经验是必要的,但仍须回归于传统儒学和乡土秩序之根,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其二,强调以儒家伦理本位和乡土秩序为依托,提倡从传统中拯救乡村,虽然传统中国缺乏团体精神和参与意识,但“互助”“仁爱”“和谐”“谦卑”和“礼仪”等善俗精神,为建立团体组织、实现经济合作提供了基础;其三,将合作视为解决乡村经济问题的最佳出路,从路线定位、制度安排和过程保障层面构设邹平合作社,其中虽不乏对西方现代经济组织的借鉴,但更多是对传统儒学和乡土秩序的思考;其四,对西方现代经济合作组织原则的“从同”,以及对传统儒学与乡土秩序的“超越”,作为梁漱溟乡村经济合作思想的主要特征,尽显其“取法于西方”但又“植根于传统”的一种更新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 乡村经济合作 乡土社会 梁漱溟 儒学 文明互鉴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老化态度与老年人认知健康——来自2018CLASS数据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宁逸帆 罗遐 单成彪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为探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影响,以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为基础,采用OLS回归对两者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给老年人的认知健康带来增益,且这一结论经过工具变量法、倾... 为探究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影响,以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为基础,采用OLS回归对两者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给老年人的认知健康带来增益,且这一结论经过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的检验依然成立;老化态度在互联网使用与认知健康间发挥中介作用;在不同老年群体之间,互联网使用对认知健康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若干建议以建设数字包容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老化态度 认知健康 数字包容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ts Society
4
作者 刘伟 《科教探索》 2008年第11期214-215,共2页
社会与文化是同步发展的。19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做出了一个最早期的定义: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根据这样的解释,我们可以多少认为文化就是人们... 社会与文化是同步发展的。19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做出了一个最早期的定义: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根据这样的解释,我们可以多少认为文化就是人们的所想和所做。文化同样也可以看作为人们行为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世上很少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但毋庸置疑,社会当中的人也有一定的共性,因为他们的文化有一种主要的特征来影响着他们。在过去的2000年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人都受到了儒家思想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社会成员 解释 特征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基于语义波理论及态度资源的“中华文化失语”研究——以美国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儒家思想的话语分析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砾文 王雪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儒家思想的话语体现了“中华文化失语”的现象。本文以全球化社会文化语境为桥梁,融合语义波理论与态度资源,采用统计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儒家思想的...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儒家思想的话语体现了“中华文化失语”的现象。本文以全球化社会文化语境为桥梁,融合语义波理论与态度资源,采用统计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儒家思想的相关篇章进行话语分析,揭示中华文化的“失语”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设立的全球化社会文化语境中,体现中华文化思维能力的儒家知识体系经过教科书编者的抽象和简化,最终融入西方知识体系;②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品格的儒家价值体系经过教科书编者的态度评价,最终融入西方价值体系;③全球化社会文化语境沟通知识的认知维度和价值维度,将儒家思想从中国社会文化层剥离,融入西方知识与价值结构,逐渐“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波 态度资源 知识融入 价值融入 文化失语 儒家思想 话语分析
下载PDF
“生活儒学”抑或“学儒生活”?--论儒者的生活姿态
6
作者 杨子飞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5-43,共9页
当代儒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声势宏大的“生活论”转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儒学”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家以一种“去生活”的理论姿态重建的儒学理论,它的内在理论困境在于无法用纯粹理论的方式“返回”前理论的生活本源,这导致... 当代儒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声势宏大的“生活论”转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儒学”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家以一种“去生活”的理论姿态重建的儒学理论,它的内在理论困境在于无法用纯粹理论的方式“返回”前理论的生活本源,这导致了高度理论化的“生活儒学”依然错失了它一直试图寻找的理论起点:理论姿态下的“生活”注定只是另一种形而上学假设,在此基础上的儒学也注定无法自我证成。有鉴于此,真正的“儒学生活化”要以一种“在生活”的生活姿态迈向“学儒生活”,“学儒生活”意味着我们只须进入一直存在的生活本身,同时直面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即人应该如何生活。只有从这一源于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出发才能真正还原儒家的原初视野,从而为儒者在当代的生活找到坚实的生活起点,由此起点出发迈向的儒者生活的“终点”恰恰就是“生活儒学”一直试图寻找的理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儒学” “学儒生活” 根本性问题 理论姿态 生活姿态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社会规范中审视礼物流通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杨智源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6期58-61,共4页
“礼”就是仪式或者礼节,往往受到由约定俗成的传统道德约束下的行为模式影响。“物”即物质实体,其在经历社会性流动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则和文化规范。礼的循环受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情伦理以及等级秩序影响后被物化为“... “礼”就是仪式或者礼节,往往受到由约定俗成的传统道德约束下的行为模式影响。“物”即物质实体,其在经历社会性流动的过程中总是遵循着一定的社会规则和文化规范。礼的循环受到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情伦理以及等级秩序影响后被物化为“礼物”。差序格局社会下,中国传统社会规范影响下的礼物流动主要为了让有亲缘与血缘关系的家族、宗族更好地凝聚在一起;商品经济冲击下的人际关系中,礼物流通于由同学、兴趣和工作等业缘、地缘关系组成的“圈子”与“系”中;“仁”“义”与“礼”等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影响下的“人情”“面子”更推崇“礼尚往来”。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关系中,礼物的存在发挥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并在礼物的不断流通过程中,建立、巩固和拓展着人们的社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传统社会 商品经济 儒家文化
下载PDF
荀子思想理论之实践危机及其学术结构的革新
8
作者 刘振英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4期65-73,共9页
荀子思想以复礼重学为制度,以追求王制为理想归宿,但是秦国的“纳商拒荀”,使得荀子思想遇到空前危机。因此,荀子用尊礼为一、辅之以法来搭建人伦理想的学术构架。荀子之化性起伪范畴与商鞅法治思想都意图在秦国实现人的解放。毋庸置疑... 荀子思想以复礼重学为制度,以追求王制为理想归宿,但是秦国的“纳商拒荀”,使得荀子思想遇到空前危机。因此,荀子用尊礼为一、辅之以法来搭建人伦理想的学术构架。荀子之化性起伪范畴与商鞅法治思想都意图在秦国实现人的解放。毋庸置疑,化性起伪是战国时期最进步的关于人的个体解放学说。荀学的实践危机,促生了礼法融合的学术新结构,并与荀子人伦理想的追求共同形成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学说的理论核心,后经韩非子、李斯、董仲舒在秦、汉帝国的实践,顺理成章地占据了统治地位。荀学渐渐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用伦理组织社会的中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学危机 人伦社会 礼的政治化 荀学赓续
下载PDF
提升老龄社会治理效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三届“老龄社会治理”论坛会议综述
9
作者 杨晶 刘金铭 刘仪航 《岳麓公共治理》 2023年第4期42-57,共16页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总结我国老龄社会治理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治理策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问题。第三届“老龄社会治理”论坛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主旨,搭建...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总结我国老龄社会治理的特征,并采取相应的治理策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问题。第三届“老龄社会治理”论坛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主旨,搭建老龄社会治理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代表们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从多角度探讨积极老龄化的价值导向及机制保障、老年社会保障政策优化、养老环境支持建设、多层次社会治理协同发展等议题,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治理为着力点,探讨老龄社会治理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应对老龄化道路献策献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龄社会治理 积极老龄观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下载PDF
青少年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宋凤宁 黎玉兰 +1 位作者 方艳娇 江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4-88,共5页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对426名高中生的网络环境下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与其移情水平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在网络上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比较乐观,其网络亲社会行为表现从高到低依次是:抚慰、合作、分享、帮助;高中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在...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对426名高中生的网络环境下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与其移情水平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在网络上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比较乐观,其网络亲社会行为表现从高到低依次是:抚慰、合作、分享、帮助;高中生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在年级和周上网时间上存在着显著差异。2.高中生移情水平较高;女生的移情水平要高于男生。3.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高移情水平的高中生更易于在网络上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移情 网络 亲社会行为
下载PDF
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慧敏 刘余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7,共7页
人们通常认为儒家文化是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没有伦理道德约束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才是导致官吏作风腐化以及中国政治及社会进化迟缓的重要原因。儒家文化通过借助于君、臣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达到了治... 人们通常认为儒家文化是导致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但实际上,没有伦理道德约束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才是导致官吏作风腐化以及中国政治及社会进化迟缓的重要原因。儒家文化通过借助于君、臣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达到了治理天下、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这对于弥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所造成的种种弊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文化与封建君主专制的人治统治必然联系在一起。儒家文化是针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提出的,因此,也具有普遍的价值。特别是儒家文化中重视道德教育和品格培养、重视从人心的治理出发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思想,既可以成为封建社会治国安邦的良策,也同样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官僚体制 道德教育 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中国古代休闲体育及社会之对待——以六朝之樗蒲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薛新刚 林飞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96,F0003,共6页
樗蒲作为一种古老的棋戏,是中国古代休闲体育的重要代表。樗蒲在六朝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因与钱物相涉而充当了赌博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遍及社会各阶层;赌注多样,数目庞大;地点随意,目的复杂等。樗蒲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部分人... 樗蒲作为一种古老的棋戏,是中国古代休闲体育的重要代表。樗蒲在六朝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因与钱物相涉而充当了赌博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遍及社会各阶层;赌注多样,数目庞大;地点随意,目的复杂等。樗蒲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部分人获取钱财的重要手段,甚至颇有因之废事者,这受到了当时贤明统治者和正统士大夫的谴责,某种程度上成为学识浅薄、没有操行乃至不务正业之代言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育 六朝 樗蒲 社会态度
下载PDF
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书正 范春英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76-80,共5页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利两有”,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对于弘扬以“八荣...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利两有”,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对于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儒家 义利观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祖贻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2,共8页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由孔、孟、荀集大成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官僚将之政治化、塾师将之教条化、学究将之支离化,再加上近世中外学者将之西方化,以致本来代表中华民族经验与智能的学说不断被消磨损耗,沦为难以理解难以实践的碎文剩义。本文首先列举论证,肯定正统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继而提出复兴儒学的具体方案,并倡议华人社会中有识之士,负起继往圣开绝学的使命:将优秀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使世人研习之、认识之,为社会发展新的生命力;并使此一贯彻人本精神的深厚思想,得与西方哲学宗教分庭抗礼,推动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原本儒家学说 官僚版儒家学说 西化儒家学说 学术化儒家学说 华人 华人社会 中华文化
下载PDF
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终身化老年教育 被引量:7
15
作者 俞国良 姜兆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老年化是任何个体都会经历的发展过程和发展任务,但人们普遍存在着对老年人和老年化过程的偏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这种老年化偏见是由一种不公正、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所致。要减少或消除这种社会歧视,必须从改变社... 老年化是任何个体都会经历的发展过程和发展任务,但人们普遍存在着对老年人和老年化过程的偏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这种老年化偏见是由一种不公正、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所致。要减少或消除这种社会歧视,必须从改变社会态度入手。终身化老年教育就是融入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贯穿人一生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人们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了解和认识老龄化问题、消除老龄化偏见和老年歧视态度,为成功的老年化做准备。实施终身化老年教育,必须了解人们已有的对老年化过程的态度,无偏见地看待老年化过程,关注老年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建立高质量的代际沟通。开展终身化老年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偏见 终身化老年教育 成功老年化 社会态度
下载PDF
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及政策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秀生 刘涌梅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1期98-102,共5页
信息社会里人们意识形态具有网络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两面性,这给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际遇。本文分析了信息社会基本特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积极和制约因素,在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信息社会里人们意识形态具有网络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两面性,这给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际遇。本文分析了信息社会基本特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积极和制约因素,在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机制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社会 防震减灾 地震态度 管理机制
下载PDF
湖湘文化及其特征与历史定位 被引量:38
17
作者 户华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4-88,共5页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它以传统理学心性之道和践履思想、乡土情节为内核,讲求经世致用,以区域意识和乡贤崇拜来延续自己的传统,不断强化区域象征话语体系,构建起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湖湘文化对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产...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它以传统理学心性之道和践履思想、乡土情节为内核,讲求经世致用,以区域意识和乡贤崇拜来延续自己的传统,不断强化区域象征话语体系,构建起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湖湘文化对中国传统儒学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近代,湖湘文化异军突起,堪称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和学术史上一大奇观。尽管也有落后、僵滞的一面,但是作为一种至今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仍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文化 理学 经世致用 区域意识 历史定位
下载PDF
儒家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辨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银传 郭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由于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古典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其可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华道德思想文化谱系中,虽然有古典儒家思想... 由于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古典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虽然其可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是不可能作为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华道德思想文化谱系中,虽然有古典儒家思想的成分,但由于它有机地融合了中国各历史时代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优秀思想文化,远比古典儒家思想丰富和深刻,因而更适合现代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和谐社会 思想资源
下载PDF
儒家和英国基督教生死观之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院林 潘晨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14,共6页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死亡文化影响甚远。儒家思想作为重视"人"的学说,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尤为重视,有独到的见解。儒家主张通过积极的人生实践、建立功勋和学说造福于社会并扬名于后世,以此超越死亡,达成生命的永恒。在英国基督教...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死亡文化影响甚远。儒家思想作为重视"人"的学说,对于生与死的问题尤为重视,有独到的见解。儒家主张通过积极的人生实践、建立功勋和学说造福于社会并扬名于后世,以此超越死亡,达成生命的永恒。在英国基督教文化中,意欲通过培养人们对上帝的宗教感情,净化其道德情操,坚定基督教轻尘世,重后世的生死观。本文对中国儒家和英国基督教生死观进行分析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呈现中英两国的死亡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观 儒家思想 基督教思想
下载PDF
社会儒学视域中的荀子“群学” 被引量:7
20
作者 涂可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6,共9页
立足于社会儒学的参考框架诠释荀子群学,可以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而能群的社会本质论,荀子尽管也从社会集合意义上凸显群体的本位价值和地位,尽管有时也立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维度阐发"群"的问题,可是他的着力点是根据... 立足于社会儒学的参考框架诠释荀子群学,可以把它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人而能群的社会本质论,荀子尽管也从社会集合意义上凸显群体的本位价值和地位,尽管有时也立足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维度阐发"群"的问题,可是他的着力点是根据人与动物的差别强调人能群能分,创造性地提出了人"能群"的社会本质观;二是能难兼技的社会分工论,荀子社会分工论最明显的特点是将其纳入"群学"之中进行讨论,开创性地发明了能难兼技的社会分工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社会职业分工、社会角色分工和社会技能分工三方面;三是群居和一的社会理想论,荀子建构了以"群居和一"为核心内容的社会理想思想,并从合群乐群、各得其宜、救患除祸、群居和一四方面做了深刻阐发;四是明分使群的社会治理论,荀子更为强调"外王"一面,强调道统与政统的统一性,就社会治理主体而言,荀子明分使群的社会治理可以分为君子之治、先王之治和圣王之治三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社会 儒学 群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