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Search of the Cretaceous-Tertiary Boundary in Heilongjiang River Area of China 被引量:15
1
作者 Sun G. M.Akhmetiev +18 位作者 Dong Z.M. A.R.Ashraf Sun Y.W. E.Bugdaeva D.L.Dilcher L.Golovneva I.Harding K.Johnson T.Kezina T.Kodrul LU J.S. V.Markevich H.Nishida H.Okada Park S.O. Sun C.L. Xiong X.Z. Xing Y.L. Zhou Z.L. 《Global Geology》 2002年第2期105-113,共9页
A new geological section recognized in Baishantou of Jiayin,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was studied preliminarily in searching for the K/T boundary.An early Paleocene florule characrerized by abundant Tiliaephyllum ts... A new geological section recognized in Baishantou of Jiayin,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was studied preliminarily in searching for the K/T boundary.An early Paleocene florule characrerized by abundant Tiliaephyllum tsagajanicum leaves and its associated plants,was collected from the Baishantou Member(new member represent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Paleocene Wuyun Formation)overlying the possible K/T boundary.A tuff bed was found from the upper part of the Furao Formation(uppermost Cretaceous)in this section.The new findings imply that the K/T boundary is probable lying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base of the Baishantou Member and the tuff bed,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present strata with the stratotype of the Tsagajan Group spanning the K/T boundary in"Belaya Gara"of the Bureya Basin,Russia.The early Paleocene florule from the Baishantou Member and the early-middle Maastrichtian dinosaurs found from the Yuliangzi Formation underlying the Furao Formation suggest that the Baishantou section is more promising for searching for the K/T boundary in this area.Further studies of the section is needed,integrating paleontological,biostratigraphic,geochemical,paleomagnetic,and sedimentary research would benefit our understanding the mass extinction event and biotic recovery in the Heilongjiang River area,China,and even all of northeast Asia during the K/T boundary inter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 boundary EARLY Paleocene Baishantou MEMBER Jiayin heilongjiang river
下载PDF
Sedimentological features of Cretaceous--Tertiary (K/T) boundary section along Heilongjiang River,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Shigeyuki Suzuki Hakuyu Okada +1 位作者 SUN Chunlin SUN Ge 《Global Geology》 2010年第1期20-27,共8页
The Jiayin area along the Heilongjiang River in Northeast China has attracted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al interests recently because the Cretaceous--Tertiary (K/T) boundary should be located in this non-marine ... The Jiayin area along the Heilongjiang River in Northeast China has attracted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ological interests recently because the Cretaceous--Tertiary (K/T) boundary should be located in this non-marine succession.Dinosaur remains disappear suddenly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Maastrichtian,whereas plants gradually evolved throughout the succession.Analysis of sedimentary facies has been carried out and paleo-environments through Upper Cretaceous to lower Paleocene sections are reconstructed.Fluvial to lacustrin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re inferred from the facies.Several debris flow ev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and it is in these deposits that the dinosaur fossils are concen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sedimentary facies heilongjiang river area K/T boundary
下载PDF
Radiometric Zircon Ages of a Tuff Sample from the Baishantou Member of Wuyun Formation,Jiayin:A Contribution to the Search for the K-T Boundary in Heilongjian River Area,China 被引量:8
3
作者 SUZUKI Shigeyuki SUN Ge +2 位作者 Ulrich KNITTEL DANHARA Tohru IWANO Hidek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351-1358,共8页
The existence of the Cretaceous-Tertiary (K/T) boundary in the non-marine succession is expected at Jiayin in the Heilongjiang River area, China. Zircons from a tuff sample from the Baishantou Member of Wuyun Format... The existence of the Cretaceous-Tertiary (K/T) boundary in the non-marine succession is expected at Jiayin in the Heilongjiang River area, China. Zircons from a tuff sample from the Baishantou Member of Wuyun Formation in Jiayin were analyzed by the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 U-Pb dating and fission-track dating methods. Ages of 64.1±0.7 Ma (U-Pb) and 61.7±1.8 Ma (fission-track dating) were obtained, which allow reevaluation of a previously reported late Maastrichian age for the tuff layer that was in conflict with the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Danian age of the section in agreement with the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dating fission-track dating Baishantou section K/T boundary DANIAN heilongjiang river area
下载PDF
Late Cretaceous biota and the Cretaceous-Paleogene(K--Pg)Boundary in Jiayin of Heilongjiang,China 被引量:9
4
作者 Sun G. Akhmetiev M. +17 位作者 Markevich V. Ashraf A. R. Bugdaeva E. Godefroit P. Bolotsky Yu. Dong Z. M. Golovneva L. Yang H. X. Sun C. L. Sun Y. W. Quan C. Kodrul T. Kezina T. Johnson K. Nishida H Dilcher D. L. Harding I. Chen Y. J. 《Global Geology》 2011年第3期115-143,共29页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study of the Late Cretaceous biota and non-marine strata including the Cretaceous-Paleogene(K--Pg) boundary in Jiayin near the Heilongjiang River,China during 2002-2010,is summarized in th... 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study of the Late Cretaceous biota and non-marine strata including the Cretaceous-Paleogene(K--Pg) boundary in Jiayin near the Heilongjiang River,China during 2002-2010,i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strata includes the Upper Cretaceous Yong'ancun-,Taipinglinchang-,Yuliang-zi-,and Furao formations,and the Paleocence Wuyun Formation consisting of Baoshantou Member and a Coalbearing Member. Seven palynological assemblages from Santonian to Paleocene are recognized,which is used for definition of the K--Pg boundary. Through the palynological analysis of three drilled boreholes (XHY-2005,2006,2008) in Xiaoheyan of western Jiayin,the K--Pg boundary is defined within 20. 00-20. 05 m in the borehole XHY-2006 (as a standard boundary) which is just between the top of Furao Formation (late Maasterichtian) and the base of Baishantou Member (early Danian) . These new research results are supported by paleo- magnetic,geochemical and other analyses,also. On the other hand,the presence of eight taxa of Maasterichtian dinosaurs (mostly hadrosaurids) have been recognized by the authors; and two mega-plant assemblages from the Yong'ancun Fm (Santonian) to Taipinglinchang Fm (Campanian) are confirmed. Thes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Upper Cretaceous-Paleocene in Jiayin can be well correlated to the strata in the neighboring Zeya-Bureja basin,Russia. The K--Pg boundary definited in Jiayin is the first well documented non-marine K--Pg boundary in China. Also the related paleoclimate,paleoenvironment and the mass extinctions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Cretaceous-Paleocene transition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A Late Cretaceous PALEOGENE K-Pg boundary heilongjiang river Jiayin
下载PDF
智媒时代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微传播策略研究
5
作者 宋明华 刘子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改变。黑龙江流域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文化积淀深厚,传承传播意义重大。通过深入分析智媒时代微传播特点和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聚焦微圈层”“...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改变。黑龙江流域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文化积淀深厚,传承传播意义重大。通过深入分析智媒时代微传播特点和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聚焦微圈层”“创新微内容”等微传播实施策略,以期推动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时代 黑龙江流域 少数民族文化 微传播策略
下载PDF
乡村振兴进程中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治理的研究思路 被引量:2
6
作者 姜晨 富鹏飞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1-53,58,共4页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最为密切,从其传统音乐文化中萃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精神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当下人民音乐文化与乡村振兴生活建设的实践中,具有十分重...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最为密切,从其传统音乐文化中萃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精神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当下人民音乐文化与乡村振兴生活建设的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少数民族音乐 文化治理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体育文化产业保护性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博文 隋东旭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3年第4期72-79,共8页
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资源禀赋深厚,具有地域性、功能性、节庆性、民族性等特征。鄂温克族体育文化产业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应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坚持供给与需求并重、保护与创新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 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体育文化资源禀赋深厚,具有地域性、功能性、节庆性、民族性等特征。鄂温克族体育文化产业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应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坚持供给与需求并重、保护与创新并重,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保护性开发的模式为:民族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产业与民族演艺产业相结合,“校企合作”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民族体育文化产业与民族运动赛事相结合,民族体育文化产业与传媒产业相结合。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体育文化产业保护性开发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生活等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鄂温克族 体育文化产业 保护性开发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黑龙江上中游河流健康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耿芳 董增川 徐伟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31-135,共5页
以黑龙江上中游为例,研究国际界河的河流健康评价。为了全面衡量该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将云模型引入河流健康评价。基于水文特征、形态特征、水体特征等7个层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黑龙江上中游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为典... 以黑龙江上中游为例,研究国际界河的河流健康评价。为了全面衡量该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将云模型引入河流健康评价。基于水文特征、形态特征、水体特征等7个层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黑龙江上中游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为典型年对其进行了河流健康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上中游2013年河流健康等级为"中"。分析了影响河流健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河流治理措施:加强水污染控制、加固沿岸堤坝、退耕还林恢复湿地、实施生态调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健康评价 云模型 国际界河 黑龙江上中游
下载PDF
中、俄跨界含水层研究——以黑龙江—阿穆尔河中游盆地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再生 王皓 柴蕊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97-701,共5页
跨界含水层作为全球地下水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对管理国家之间共有的珍贵水资源,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关部门和组织的配合下,在划定亚洲跨界含水层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中国国界上的跨界含水层,并选择中国和俄罗斯共享的黑... 跨界含水层作为全球地下水资源中的重要部分,对管理国家之间共有的珍贵水资源,建设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关部门和组织的配合下,在划定亚洲跨界含水层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中国国界上的跨界含水层,并选择中国和俄罗斯共享的黑龙江—阿穆尔河中游盆地,进行了实例研究。本项研究作为国际共享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在亚洲的第一个实例研究,将促进以中国为首的亚洲跨界含水层资源管理计划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含水层 水资源 黑龙江-阿穆尔河中游盆地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扣蟹共作模式中华绒螯蟹生长及水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世会 赵志刚 +3 位作者 罗亮 张瑞 郭坤 徐伟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2,共7页
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27.08°E,46.88°N)稻田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稻-长江蟹共作,RYZC)和2个实验组(稻-辽河蟹共作组,RLHC),每组设3个重复,共计9个300 m^(2)实验单元。体质量(1.02±0.16)g长江蟹的投放密度为67500只/hm... 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27.08°E,46.88°N)稻田中,分别设置1个对照组(稻-长江蟹共作,RYZC)和2个实验组(稻-辽河蟹共作组,RLHC),每组设3个重复,共计9个300 m^(2)实验单元。体质量(1.02±0.16)g长江蟹的投放密度为67500只/hm^(2),体质量(0.45±0.05)g辽河蟹设67500只/hm^(2)(稻-辽河蟹共作I,RLHCI)和135000只/hm^(2)(稻-辽河蟹共作II,RLHCII)两个密度,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长参数、水稻产量及稻田水质参数。两个多月的稻蟹共作结果表明:长江蟹终末体质量和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均高于辽河蟹,辽河蟹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略高于长江蟹,但差异不显著性(P>0.05)。稻-长江蟹共作和稻-辽河蟹共作I水稻产量显著高于稻-辽河蟹共作II(P<0.05)。整体来看,不同水系和不同的放养密度中华绒螯蟹稻田水体的水温(TEMP)、溶解氧(DO)、pH、电导率(SPC)、总氨氮(TAN)、亚硝酸态氮(NO_(2)-N)、硝酸态氮(NO_(3)-N)、总氮(TN)、正磷酸盐(PO_(4)-P)、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叶绿素a(Chl.a)和底泥的TN、T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稻-长江蟹共作模式中华绒螯蟹终末体质量更大,稻-辽河蟹共作模式随着仔蟹放养密度的增加,水稻产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大规格蟹种培育以及稻-扣蟹共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黑龙江 稻蟹共作 水质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的通古斯人及其传统文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嘉宾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黑龙江流域通古斯诸族的族名、人口和分布地,简明论述了通古斯诸族婚姻、经济、宗教、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
关键词 黑龙江 阿穆尔 通古斯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泾、洛、渭河上游西周文化边界及相关问题初论——“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历史与文化研究之一 被引量:4
12
作者 路国权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6,共9页
泾、洛、渭河流经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区,是历史上周人和秦人活动的重要舞台。但是以往的考古工作集中在泾、洛、渭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泾、洛、渭河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西周文化遗存,勾勒出西周文化的西... 泾、洛、渭河流经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区,是历史上周人和秦人活动的重要舞台。但是以往的考古工作集中在泾、洛、渭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泾、洛、渭河上游地区目前发现的西周文化遗存,勾勒出西周文化的西部边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 洛河 渭河 西周 文化边界
下载PDF
试论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春河 《黑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3-57,共5页
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是在特定地理、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一个沿黑龙江两岸展开并向腹地延伸的,由满蒙—通古斯文化、俄罗斯文化、汉文化共生、融合而成的多元混合文化。中俄在界江区域的边境贸易、相互移民、文化交流与边境旅游成为界江... 中俄黑龙江界江文化是在特定地理、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一个沿黑龙江两岸展开并向腹地延伸的,由满蒙—通古斯文化、俄罗斯文化、汉文化共生、融合而成的多元混合文化。中俄在界江区域的边境贸易、相互移民、文化交流与边境旅游成为界江文化带形成的三大催化剂。进入21世纪,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中俄双方应从政府、政策层面联手构建界江区域和谐、稳定,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较强示范性、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现代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界江 界江文化 区域一体化
下载PDF
界河黑龙江下游沿岸饮用井水中硝基苯的污染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玉萍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5期45-46,60,共3页
松花江硝基苯污染事件不仅对松花江干流造成危害,也影响到界河黑龙江的水质。本文通过调查、实验,在界河黑龙江下游对硝基苯污染带到达前、到达期间和过后进行研究,论证了界河黑龙江沿岸井水没有受到硝基苯污染的影响。
关键词 硝基苯 界河黑龙江 污染带 井水
下载PDF
推进黑龙江流域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基本路径
15
作者 吴立红 马丽丹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7-8,共2页
黑龙江流域是我国多民族交错杂居的边疆地区,其中人口较少的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民族更是独特的群体。总结以往研究成果把握学术发展趋势,立足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发展的高度揭示其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主要目标... 黑龙江流域是我国多民族交错杂居的边疆地区,其中人口较少的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民族更是独特的群体。总结以往研究成果把握学术发展趋势,立足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发展的高度揭示其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主要目标及培育路径,是推进黑龙江流域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五小民族 文化认同 基本路径
下载PDF
省际边界河流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文化算法研究
16
作者 朱勇华 张洪刚 范可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7,47,共4页
针对省际边界河流水资源配置的特点,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文化算法研究了模型最优化求解的理论构建和算法设计,并以某省际边界河流的水量分配为例进行水量配置。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及算法... 针对省际边界河流水资源配置的特点,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构建了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文化算法研究了模型最优化求解的理论构建和算法设计,并以某省际边界河流的水量分配为例进行水量配置。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及算法可行、有效,可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河流 水资源优化配置 多目标模型 文化算法 约束条件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元文化、黑土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选择
17
作者 师清芳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4-6,共3页
黑龙江流域独特的文化有优势,也有劣势。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过程中,国家设定的“一带一路”北上的目标与黑龙江地域、文化关联密切。发挥元生态文化、黑土文化的优势,避其劣势,奠定黑龙江发展特色,形成黑龙江发展的内外循环,走... 黑龙江流域独特的文化有优势,也有劣势。在“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进过程中,国家设定的“一带一路”北上的目标与黑龙江地域、文化关联密切。发挥元生态文化、黑土文化的优势,避其劣势,奠定黑龙江发展特色,形成黑龙江发展的内外循环,走出发展瓶颈,实现重新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黑龙江流域 元文化 黑土文化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明亮 杨大文 +2 位作者 侯杰 肖鹏 邢西刚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5,共11页
黑龙江是高纬度寒区界河,防洪问题突出,模型研究较少。本文建立黑龙江流域空间信息库,构建了基于物理机制的黑龙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HLJ。其中引入冻土导水率随冻融期温度指数型变化的概化模型,模拟土壤冻融循环对水分运移的影响... 黑龙江是高纬度寒区界河,防洪问题突出,模型研究较少。本文建立黑龙江流域空间信息库,构建了基于物理机制的黑龙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HLJ。其中引入冻土导水率随冻融期温度指数型变化的概化模型,模拟土壤冻融循环对水分运移的影响。率定期和验证期10个主要站点日均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均在0.73以上,月均流量模拟的决定系数在0.82以上。模拟的流域平均雪水当量逐月数据与2014—2019年FY-3C卫星遥感反演数据进行对比,决定系数为0.83。干流控制站哈巴罗夫斯克站1960—1990年日均流量模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为0.90,历年最大日均流量模拟的决定系数为0.72。黑龙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为研究流域水文规律和干支流洪水特征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寒区 洪水 土壤导水率 黑龙江 界河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桦树皮工艺设计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创新性探究
19
作者 王玉云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22期92-94,共3页
本文从黑龙江流域桦树皮工艺设计研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桦树皮工艺的地域文化特征及精神内涵,进而主张将黑龙江流域桦树皮工艺设计理念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相融合,从中探索出桦树皮工艺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桦树皮工艺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黑龙江省的界河坍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喜霖 单广杰 +2 位作者 杨向东 祁敏 华丽颖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30-238,共9页
界河坍塌是黑龙江省特殊的、主要的地质灾害 ,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的两条主要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塌岸状况 ;说明了界河坍塌的分布规律 ;论证了界河坍塌的形态类型 ;探讨了界河坍塌的形成机制 ;分析了界河... 界河坍塌是黑龙江省特殊的、主要的地质灾害 ,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的两条主要界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塌岸状况 ;说明了界河坍塌的分布规律 ;论证了界河坍塌的形态类型 ;探讨了界河坍塌的形成机制 ;分析了界河坍塌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防止界河坍塌的一系列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乌苏里江 界河 坍塌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