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中庸思想在脉诊教学中的体现
1
作者 白龙 朱珂 +2 位作者 朱晓晓 史亚星 王常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8-10,共3页
儒家中庸之道,提倡万事万物要不偏不倚,遵循规律。这一思想贯穿在中医脉诊的理论之中。正常脉象特点为有胃、有神、有根,中医脉诊以平为期,强调脉象应不偏不倚,脉之阴阳五行无偏盛偏虚。脉以胃气为本。胃气一方面指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 儒家中庸之道,提倡万事万物要不偏不倚,遵循规律。这一思想贯穿在中医脉诊的理论之中。正常脉象特点为有胃、有神、有根,中医脉诊以平为期,强调脉象应不偏不倚,脉之阴阳五行无偏盛偏虚。脉以胃气为本。胃气一方面指代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另一方面为脉象之准则,为脉象之“中”,以脉之胃气衡量脉象的偏倚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中庸思想 脉诊教学
下载PDF
以和为贵之中庸思想与中医治法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体现
2
作者 朱珂 白龙 +2 位作者 史亚星 朱晓晓 王常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灵魂,“慎独”“执两用中”“过犹不及”“时中”都是中庸思想的重要内容,一直影响着中医学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医诊断学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庸思想在中医诊断教学过程中多有体现,尤其是在中医治法方面,其中“中...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灵魂,“慎独”“执两用中”“过犹不及”“时中”都是中庸思想的重要内容,一直影响着中医学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医诊断学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庸思想在中医诊断教学过程中多有体现,尤其是在中医治法方面,其中“中和观”与儒家中庸之道相辅相成。文章通过查阅书籍文献,挖掘中医诊断学中医治法方面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以期能够对中医诊断教学和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中庸 中和观 中医治法 中医诊断学 教学
下载PDF
文中子乐教思想述论
3
作者 张小雨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文中子王通生于魏晋南北朝乱世末期,由于亲眼目睹政治混乱、兵戈四起带给百姓的灾难,他逐渐孕育出以天下为己任、身体力行传承古代礼乐教化的文化意识。首先,他从理论上界定了乐教的本质,认为乐是对于圣王之德的一种象征与描绘;其次,他... 文中子王通生于魏晋南北朝乱世末期,由于亲眼目睹政治混乱、兵戈四起带给百姓的灾难,他逐渐孕育出以天下为己任、身体力行传承古代礼乐教化的文化意识。首先,他从理论上界定了乐教的本质,认为乐是对于圣王之德的一种象征与描绘;其次,他指出乐教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礼乐将其蕴含的道德精神,以一种具体可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在潜移默化中感动聆听者,使之浸润在道德之善、艺术之美中而受到诱导,最终影响其内心世界与外在言行;最后,他通过点评历代礼乐教化、教育弟子、参与政治等实践,试图在隋初重建礼乐。虽然最终未能实现其愿景,但王通乐教思想仍有不可磨灭、值得研究的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文中子 《中说》 儒家乐教 礼乐教化
下载PDF
数字媒体时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中庸”设计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建敏 杨勤 +2 位作者 邹欣 杨再豪 冉寒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2-35,39,共5页
根据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审美观、价值观的影响。分析了工业产品设计师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论述了中国工业设计师注重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点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 根据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审美观、价值观的影响。分析了工业产品设计师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论述了中国工业设计师注重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点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媒体时代儒家"中庸"思想对工业产品外型设计的影响,论述了设计各要素的组合关系、儒家的环境保护理念与绿色设计的契合以及进行本土设计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孔子 传统文化 中庸 工业产品设计 数字媒体
下载PDF
论儒家“中庸”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光辉 卢慧聪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中庸”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涵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一种行为准则,一种理想目标,对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儒家 中庸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载PDF
《中庸》的“参赞”工夫论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儒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6,共16页
探讨了《中庸》的形上学、体验思想与神话思维之间的对映关系,从宗教心理学和宗教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庸》生生思想的形成。《中庸》主张天道性命相贯通,其生生哲学的主要根源固然是儒家心性论的传统,但另一方面也无疑地继承了原始农业... 探讨了《中庸》的形上学、体验思想与神话思维之间的对映关系,从宗教心理学和宗教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庸》生生思想的形成。《中庸》主张天道性命相贯通,其生生哲学的主要根源固然是儒家心性论的传统,但另一方面也无疑地继承了原始农业文明天地一体的洞见,认为宇宙是个大生命。不过它将这样的洞见奠定在一种新的人格向度上,人格的确定与深化强化了宇宙生生不息、大家同是一家人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儒家 生生哲学 参赞 功夫
下载PDF
本土管理研究的哲学基础思考——对李平、李鑫的一些观点的讨论 被引量:4
7
作者 巩见刚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7-663,共7页
针对近来不少学者围绕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进行的讨论,对一些学者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李平没有充分考虑西方哲学20世纪后的后现代转向及其对管理学研究带来的重大影响;同时也不赞同李平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在道... 针对近来不少学者围绕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进行的讨论,对一些学者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李平没有充分考虑西方哲学20世纪后的后现代转向及其对管理学研究带来的重大影响;同时也不赞同李平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在道家、而非儒家的观点;传统的道家、儒家各有所长,对于本土管理研究来说更重要的是对二者加以融合,而非区分。此外,李鑫关于"中庸"的讨论也值得商榷,中庸的本质应该在于"诚",而非像李鑫所描述的那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管理研究 传统哲学 中庸 道家 儒家
下载PDF
“道教”释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玉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在中国古代,“道教”一词属于公共词汇,基本含义乃是“教化之道”“道德教化”“关于‘道’的教导、教义”“‘道’之教说”等,“教派”含义并不明确,宗教性比较淡薄,词性为名词或动词,其具体的对象指谓存在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战国时... 在中国古代,“道教”一词属于公共词汇,基本含义乃是“教化之道”“道德教化”“关于‘道’的教导、教义”“‘道’之教说”等,“教派”含义并不明确,宗教性比较淡薄,词性为名词或动词,其具体的对象指谓存在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战国时期墨家用来指称儒家,元明时期又可以指称理学,东汉后期的汉译佛经中用以指称佛教自身、佛教教条、佛教所称外道。东汉后期的道书中开始出现“道教”用例,但是难以信据。南北朝时期在世俗文献及佛道论争的文献中开始出现“道教”与“佛教”对举的用例,但是“道教”一词并非宗教道教的专称。隋唐以后的道书及世俗文献、儒释文献中开始倾向于将“道教”一词作为宗教道教之称,但是亦非宗教道教专称,其他义项及用例并未废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儒教 佛教 理学 《中庸》
下载PDF
颜之推的中庸处世理念述论——以《颜氏家训》为中心 被引量:4
9
作者 洪卫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生活在南北朝后期的颜之推,出生于以儒学传家的文化家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乱世中迭经破家、丧国等诸多人生坎坷之后,开始在人生中形成了努力追求中庸处世的理念。通过对《颜氏家训》考察可知,颜之推在生活中形成的诸多中庸处世理念... 生活在南北朝后期的颜之推,出生于以儒学传家的文化家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乱世中迭经破家、丧国等诸多人生坎坷之后,开始在人生中形成了努力追求中庸处世的理念。通过对《颜氏家训》考察可知,颜之推在生活中形成的诸多中庸处世理念实质上是他结合自身乱世体会对儒家中庸思想的现实解读。它主要表现在颜之推在政治仕途、生活理念、人生价值观、佛教信仰、文化学术等方面将儒家的中庸思想具体化为"仕宦称泰"、兼顾不偏、"去泰去甚"等世俗化的观念和信条。对中庸处世思想理念的追求使颜之推在"三为亡国之人"过程中不但得以保命兴家,且仕宦不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之推 《颜氏家训》 儒家 中庸思想 世俗化
下载PDF
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被引量:5
10
作者 汤一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儒学 ,以“六经”、“四书”等十三经为主要经典 ,其文化思想体系主要包括 :人文主义 ;道德主义 ;传统主义。“天人合一”、“中庸”、“有为”
关键词 儒学 六经 道德 天人合一 中庸 人文精神 传统主义 "有为" 文化思想体系
下载PDF
儒家“中庸”之传统法文化观照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腾 《北方法学》 2011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中"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性格特征。随着思孟学派经典《中庸》的出现,以及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中庸"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人生哲学与社会政治。中庸的思想大致呈现出儒家至德、本体论、方法论三个面相,通过不同进路观照... "中"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性格特征。随着思孟学派经典《中庸》的出现,以及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中庸"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人生哲学与社会政治。中庸的思想大致呈现出儒家至德、本体论、方法论三个面相,通过不同进路观照于传统法文化。中庸主义一方面要求通过内圣功夫,经由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修塑"治人"之主体人格——传统法文化中秉持"直道",追求无讼,注重调解,兼顾情理法的司法官员;另一方面,在外王意义上,中庸通过治法之和合构建并维持一种超稳定的统治秩序,传统法文化中德刑相辅、礼法融合、宽猛相济、人治"和谐"诸特质均为其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中庸 法文化
下载PDF
《易》与《中庸》相为经纬——论黎立武以《易》解《中庸》的思想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家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5,共9页
黎立武《中庸指归》据"《易》与《中庸》相为经纬"的宗旨,分析了中庸之名义、关系,指出《中庸》学之传承历经舜孔、二程、兼山三个阶段,特别提出"《中庸》大旨实程、郭口传心授"之主张。他通过惟有深乎《易》者方... 黎立武《中庸指归》据"《易》与《中庸》相为经纬"的宗旨,分析了中庸之名义、关系,指出《中庸》学之传承历经舜孔、二程、兼山三个阶段,特别提出"《中庸》大旨实程、郭口传心授"之主张。他通过惟有深乎《易》者方能明《中庸》的方法论主张及对程子早晚之说的判定,指责朱子解偏离了程门正统,确立"兼山之学"在程门中的正统地位,显示出虽经朱子之强力整合,但元代仍有逸于朱子之外的程门学派的存在,这对深刻理解四书思想的诠释历史,把握程门学派的分化演变,认清宋元之间学术史的真实面貌皆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立武 《易》 《中庸》 道统 二程学派
下载PDF
费密的“道统、道脉”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志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1期53-56,共4页
费密通过对程朱道统论的反思和批判 ,提出了他的“中实之道”传承的两条途径 :在帝王之间传承不息的称为“道统” ,在圣门师儒之间传授不断的称为“道脉”。道统是“中实之道”传承的主线 ,道脉是辅线。因此 ,在中实之道的传承上 ,费密... 费密通过对程朱道统论的反思和批判 ,提出了他的“中实之道”传承的两条途径 :在帝王之间传承不息的称为“道统” ,在圣门师儒之间传授不断的称为“道脉”。道统是“中实之道”传承的主线 ,道脉是辅线。因此 ,在中实之道的传承上 ,费密表现出了“尊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密 道统 道脉 中实之道
下载PDF
清朝皇帝“执两用中”思想与实践探赜 被引量:1
14
作者 祁美琴 胡晓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77,共9页
“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含义,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核,也是清代皇帝执政的一大特色。类似表述还有中庸之道、中正之道、中道、中和等,多见诸《清实录》《起居注》以及御制文集等文献。“执两用中”是整体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执两用中”是中庸之道的核心含义,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核,也是清代皇帝执政的一大特色。类似表述还有中庸之道、中正之道、中道、中和等,多见诸《清实录》《起居注》以及御制文集等文献。“执两用中”是整体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其以不偏不倚的哲学方法实现了清朝皇帝的中道理想。考察“执两用中”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清朝皇帝的治国理政思想,对于深入解读其帝王经学体系以及政治实现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中庸 执两用中 道统 帝王经学
下载PDF
从儒学中庸之道的反思中构建高校柔性管理体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克元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二千多年来的儒学中庸思想奠定了中国教育体制的静态行为和保守倾向,孕育了人的不求进取,泯灭个性的惰性,其强调的三纲五常在教育体制上表现为无视人的个性、不科学、不民主、摇迫式的刚性管理模式,制度化了的高校教育与激进化的现代化... 二千多年来的儒学中庸思想奠定了中国教育体制的静态行为和保守倾向,孕育了人的不求进取,泯灭个性的惰性,其强调的三纲五常在教育体制上表现为无视人的个性、不科学、不民主、摇迫式的刚性管理模式,制度化了的高校教育与激进化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迥异甚至相悖,强调学生学习自我效能和教师工作自我效能的柔性管理模式势在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中庸 刚性管理 自我效能 柔性管理
下载PDF
儒家思想在医学研究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嘉豪 张唯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5期30-32,共3页
纵观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培养日趋规范成熟,而心理教育却鲜受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的主流,在中国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播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儒家思想中"... 纵观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培养日趋规范成熟,而心理教育却鲜受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思想的主流,在中国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播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文章论述了儒家思想中"以仁为贵""以和为贵""以德为贵"的品质对医学研究生人格塑造和健康心理养成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以"中庸""和谐""坚韧"等教育要素作为切入点,探讨儒家思想在医学研究生心理教育中的有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医学研究生 心理教育 中庸 和谐 医德教育
下载PDF
“中庸”的智慧深度——《中庸》和中庸研究的新动向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广良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4-29,共6页
作为一部真正的中国经典,《中庸》记录和传达的是一种最为深邃的中国智慧,宋儒和当代新儒家对《中庸》中的"中庸"智慧都曾有过深刻的揭示。近些年来,《中庸》重新唤起了学者们的热情关注,出版了一些颇具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 作为一部真正的中国经典,《中庸》记录和传达的是一种最为深邃的中国智慧,宋儒和当代新儒家对《中庸》中的"中庸"智慧都曾有过深刻的揭示。近些年来,《中庸》重新唤起了学者们的热情关注,出版了一些颇具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三部书——杜维明的《〈中庸〉洞见》、陈赟的《中庸的思想》和伍晓明的《"天命:之谓性!"——片读中庸》,展示了中国经典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中庸》和"中庸"智慧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家 《中庸》 中庸诠释学
下载PDF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特色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乐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8-40,共3页
为研究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特色,从"知"和"用"两个向度全面考察。研究认为,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既具有精神境界意义,也蕴涵了对社会秩序和自然伦理的诉求,是儒学史上天人之学的重要理论源头... 为研究张载"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特色,从"知"和"用"两个向度全面考察。研究认为,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既具有精神境界意义,也蕴涵了对社会秩序和自然伦理的诉求,是儒学史上天人之学的重要理论源头,也是今天阐发"天人合一"命题的重要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载 “天人合一” 《周易》 儒学 《中庸》
下载PDF
“中道”精神与宋代士大夫宗教信仰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培锋 《文学与文化》 2020年第3期95-104,共10页
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宏观背景来看,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中道”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信仰,是儒、道、佛三教的共同信仰,也是三教能够统合的重要思想根基之一。“中”在儒教称为中庸,在道教称之中道,在佛教则称为中观,尽管名称不完全相同,... 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宏观背景来看,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中道”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信仰,是儒、道、佛三教的共同信仰,也是三教能够统合的重要思想根基之一。“中”在儒教称为中庸,在道教称之中道,在佛教则称为中观,尽管名称不完全相同,内涵也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但其本质却是完全相通的。“中道”精神还是宋代士大夫处理持戒与自由之间关系的准则,宋代留下很多宝贵的资料,很多观点至今仍有可资借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中道 宋代 三教关系 士大夫 宗教信仰
下载PDF
论宋代山水画的儒学蕴涵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冬梅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9-82,共4页
宋代是儒学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理学孕育成熟的一个时期。尽管画界一向从道释的角度切入宋山水画,但其艺术风格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理学精致化的影响。本文试从立意、用笔和用色三个方面分析"中庸之道"对宋代山水画的... 宋代是儒学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理学孕育成熟的一个时期。尽管画界一向从道释的角度切入宋山水画,但其艺术风格实际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理学精致化的影响。本文试从立意、用笔和用色三个方面分析"中庸之道"对宋代山水画的影响,旨在揭示儒学思想是如何深刻地影响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并内在体现于宋代山水画艺术之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山水画 中庸之道 儒学蕴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