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践行“三个务必”重大论断的四重逻辑 |
王洁
|
《攀枝花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毛泽东对“干群关系”的认识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
董一冰
田克勤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6
|
|
3
|
“文革”时期对西方音乐的批判——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解读西方音乐作品的极左典型 |
蔡良玉
梁茂春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4
|
“文革”语言中的詈词及其使用 |
刁晏斌
尹立楠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5
|
“文革”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 |
王宇英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6
|
毛泽东在文化问题上的认识偏差与“文化大革命” |
李江新
姜迎春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7
|
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 |
叶辛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8
|
略论“文革”时期的“语言暴力” |
刁晏斌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
10
|
|
9
|
毛泽东晚年对“三大主义”的认识偏差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叶昌友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0
|
论“文革”后期对传统音乐的秘密“抢救” |
戴嘉枋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1
|
“文革”元旦社论话语的逻辑语义分析 |
祝克懿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12
|
论“文化大革命”中的教学“革命” |
蒋纯焦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3
|
关于“文革”时期的手抄本问题 |
高有鹏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14
|
“文革”文学的反文化特质省思 |
徐美恒
姚朝文
张朝丽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5
|
“文革”初期毛泽东为何选择林彪为接班人 |
彭厚文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16
|
1966~1967年全国性“流脑”的暴发与防治 |
张晓丽
陈东林
|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
2017 |
4
|
|
17
|
中国“文革”小说与卡夫卡 |
阎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8
|
高度理性化的独语——“文革”文学语言论 |
孙德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8
|
|
19
|
文革出版物资料库的建立 |
王效锋
|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20
|
“文革”中一场特殊的大论辩——回首“文革”中贺绿汀 |
梁茂春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