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式类史诗视角的《亚鲁王》与《簪汪传》
1
作者 吴晓东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9-81,共13页
很多活态史诗是在仪式中演述的,从演述语境的角度可将史诗分为仪式类史诗与非仪式类史诗。《亚鲁王》与《簪汪传》是流传于苗语西部方言区的两部仪式类史诗,就已经整理出的文本的主要内容来看,两者可视为互文,为一部史诗的不同变异。如... 很多活态史诗是在仪式中演述的,从演述语境的角度可将史诗分为仪式类史诗与非仪式类史诗。《亚鲁王》与《簪汪传》是流传于苗语西部方言区的两部仪式类史诗,就已经整理出的文本的主要内容来看,两者可视为互文,为一部史诗的不同变异。如果将两部史诗的演述语境丧葬仪式与祭鼓仪式也纳入比较的参照元素,两者的文本结构便会被撕裂,并增添诸多不同的文本内容,就完整的丧葬仪式词与祭鼓仪式词而言,很难视为相同的两部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 簪汪 苗族史诗
下载PDF
从口头诵唱到仪式展演:“亚鲁王”史诗的表述和接受
2
作者 张波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亚鲁王”史诗的整体研究还有待推进,尤其在史诗的口头传统“接受问题”上,还需要突破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而转向多学科与多证据、多视野与多文本联动的整体表述观,聚焦“从小传统到大传统、从口头诵唱到文化文本、从仪式展演到文化表... “亚鲁王”史诗的整体研究还有待推进,尤其在史诗的口头传统“接受问题”上,还需要突破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而转向多学科与多证据、多视野与多文本联动的整体表述观,聚焦“从小传统到大传统、从口头诵唱到文化文本、从仪式展演到文化表述”等视域下的接受与影响剖析,综合考察苗族“亚鲁王”史诗独特的口头传统接受问题与表述研究,推动“亚鲁王”研究朝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亚鲁王”史诗 口头传统 接受问题
下载PDF
活在传媒时代的苗族史诗《亚鲁王》 被引量:4
3
作者 朱伟华 刘心一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12-115,共4页
2012年初流传在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口传英雄史诗《亚鲁王》(第一卷)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为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通过实地考察和参加唱诵《亚鲁王》送灵仪式,理解参与者如何在言语交流中共同完成意... 2012年初流传在贵州麻山地区的苗族口传英雄史诗《亚鲁王》(第一卷)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为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通过实地考察和参加唱诵《亚鲁王》送灵仪式,理解参与者如何在言语交流中共同完成意义的生成和情感的传递,体会仪式中过去与现实的"共在"、神话岁月与传媒时代的无缝衔接。《亚鲁王》既是苗民的"圣经",又是他们的"百科全书"和"族系家谱",对其整理发掘研究,将会对中国史诗学甚至国际史诗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学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麻山 苗族史诗 亚鲁王
下载PDF
沉郁悲壮:《亚鲁王》史诗迁徙叙事的独特风格 被引量:2
4
作者 蔡熙 蒋飞燕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128-133,共6页
在苗族丧葬仪式上唱诵的史诗《亚鲁王》叙述了苗族先民征战与迁徙的重大历史事件,将恢宏磅礴的气势、沉郁悲怆的情感渗透于史诗的展演之中,激起了民族共同体对民族苦难历史的追忆,对祖先栖息地的缅怀。沉郁悲壮是《亚鲁王》史诗迁徙叙... 在苗族丧葬仪式上唱诵的史诗《亚鲁王》叙述了苗族先民征战与迁徙的重大历史事件,将恢宏磅礴的气势、沉郁悲怆的情感渗透于史诗的展演之中,激起了民族共同体对民族苦难历史的追忆,对祖先栖息地的缅怀。沉郁悲壮是《亚鲁王》史诗迁徙叙事的独特风格,史诗的迁徙叙事体现了神话思维的特质,也就是说,《亚鲁王》史诗用神话思维演绎了亚鲁王国神圣的迁徙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史诗 沉郁悲壮 神话思维
下载PDF
从活态史诗《亚鲁王》看苗族的生态伦理思想 被引量:3
5
作者 蔡熙 《鄱阳湖学刊》 2014年第2期19-26,共8页
在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上唱诵的活态史诗《亚鲁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麻山苗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子"与"母"的关系,对动植物的崇拜成了他们亘古不变的宗教信仰。在万物有灵信仰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动植... 在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上唱诵的活态史诗《亚鲁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麻山苗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子"与"母"的关系,对动植物的崇拜成了他们亘古不变的宗教信仰。在万物有灵信仰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动植物崇拜和图腾崇拜,形塑了亲近自然的生态文明观,表征了苗人敬畏、顺从自然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在丧葬仪式中世代相传,化为族群成员出于信仰而约定俗成的一系列生态民俗和生态禁忌,从而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史诗 《亚鲁王》 苗族生态伦理思想
下载PDF
论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口头传统的文化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正彪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3期98-105,共8页
苗族史诗《亚鲁王》是流传在苗语西部方言区的一部民间英雄史诗,这部长达三万余行的民间口头传统文学内容浩瀚,各种版本丰富多彩。文章通过列举这部史诗中部分版本里的民族学、语言学、伦理学和神话学价值作为实例对其文化进行评析,并... 苗族史诗《亚鲁王》是流传在苗语西部方言区的一部民间英雄史诗,这部长达三万余行的民间口头传统文学内容浩瀚,各种版本丰富多彩。文章通过列举这部史诗中部分版本里的民族学、语言学、伦理学和神话学价值作为实例对其文化进行评析,并就史诗的研究阐述了作者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史诗 《亚鲁王》 口头传统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苗族史诗《亚鲁王》翻译整理述评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杰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7-92,共6页
《亚鲁王》是一部流传于贵州麻山苗族地区的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在译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文本选择的非完整性、演述场域的失真性、译注文本的模糊性等方面。尽可能完整地保留不同异文的版本存在,突出演述语境的真实性,... 《亚鲁王》是一部流传于贵州麻山苗族地区的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在译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文本选择的非完整性、演述场域的失真性、译注文本的模糊性等方面。尽可能完整地保留不同异文的版本存在,突出演述语境的真实性,采用四对照译注与影像、录音、图片、民族志相结合的文本整理方法来达成译注文本的准确性,可作为口头传统文本整理的参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 苗族史诗 演述场域 文本完整性 准确性
下载PDF
从《亚鲁王》史诗看苗族文化的民族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蔡熙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24-128,共5页
歌师在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上唱诵的《亚鲁王》史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其民族特质主要体现在:其一,以"父子联名制"的方式传承家谱,强化历史文化认同,作为辨认宗族关系的依据和巩固继嗣制度的强化剂;其二,苗族具有浓郁的东方情... 歌师在麻山苗族丧葬仪式上唱诵的《亚鲁王》史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质。其民族特质主要体现在:其一,以"父子联名制"的方式传承家谱,强化历史文化认同,作为辨认宗族关系的依据和巩固继嗣制度的强化剂;其二,苗族具有浓郁的东方情结,在苗族葬礼上对东方故土记忆的种种仪式包含了十分古老的原始文化密码;其三,苗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崇尚巫魂的习俗,《亚鲁王》史诗的唱诵者既是歌师,亦是巫师,巫文化渗透于麻山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史诗 苗族文化 民族特性
下载PDF
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嬗变及史学价值——以苗族史诗《亚鲁王》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一如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8-64,共7页
以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研究的对象来探讨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的嬗变及史学价值,并探索口传史诗叙事的范式和体例,从口传历史来考辨民族史诗的历史叙事方式及其史学研究价值,思考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价值及其研究意义,提供口传史诗的历... 以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研究的对象来探讨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的嬗变及史学价值,并探索口传史诗叙事的范式和体例,从口传历史来考辨民族史诗的历史叙事方式及其史学研究价值,思考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价值及其研究意义,提供口传史诗的历史视野和思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史诗 历史叙事 《亚鲁王》
下载PDF
神话视域下的苗族史诗《亚鲁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宪昭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0-34,共5页
《亚鲁王》作为苗族复合型的大型史诗,保留了大量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神话情节和母题。该史诗流传的悠久历史体现出麻山苗族地区丰厚的神话传承土壤,史诗叙事中关于万物起源、造日月等典型神话母题具有值得关注的神话内涵与文化分析价值。
关键词 《亚鲁王》 苗族 史诗 神话
下载PDF
一个将回到民间的史诗文本——陈兴华《亚鲁王》译本与仪式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晓东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50-157,共8页
目前很多活态史诗译本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提供史诗各部分演唱的具体语境,读者很难知道他所读到的每一章节是在怎样一个仪式环节中演唱的,这些章节与仪式是什么关系,其功能是什么。本文将陈兴华《亚鲁王》译本的所有章节置于具体的仪式... 目前很多活态史诗译本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提供史诗各部分演唱的具体语境,读者很难知道他所读到的每一章节是在怎样一个仪式环节中演唱的,这些章节与仪式是什么关系,其功能是什么。本文将陈兴华《亚鲁王》译本的所有章节置于具体的仪式环节中,让读者对史诗《亚鲁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 苗族史诗 仪式
下载PDF
《亚鲁王》史诗中的生肖类动物名物词考释
12
作者 吴正彪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名称标识是古人通过具体事物的性状,形成概念,并以此作为解释动植物名称的名物词依据。以部分生肖类动物名称称谓考释为例,以此说明语言作为文化的民族性基础,在各种动物名称中不仅具有所指与能指功能,同时也显示出文化的独特性所在。
关键词 《亚鲁王》史诗 生肖类动物名称 名物词
下载PDF
田野中的苗学语境:《亚鲁王》史诗中的苗语古经研究
13
作者 吴正彪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9-105,共7页
苗语中称为langb"郎"的古经是《亚鲁王》史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古经中的内部构成特点,其中还分别有《马经》、《木经》、《鸡经》等等不同语境下的念诵仪式分类。文章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麻山次方言区苗族古经在史诗... 苗语中称为langb"郎"的古经是《亚鲁王》史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古经中的内部构成特点,其中还分别有《马经》、《木经》、《鸡经》等等不同语境下的念诵仪式分类。文章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从麻山次方言区苗族古经在史诗中传承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史诗 古经 麻山次方言区苗族
下载PDF
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遗产保护——苗族史诗《亚鲁王》田野调查札记
14
作者 吴正彪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7-24,共8页
从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及苗族丧葬仪式《指路辞》的田野调查实践中发现,在人类传统社会生活中,构成身份认同的方式可以由区域性共同生活环境、语言使用的民族性、宗教信仰的同一性、社会记忆的历史性等多层次特点所组成。民族身份作... 从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及苗族丧葬仪式《指路辞》的田野调查实践中发现,在人类传统社会生活中,构成身份认同的方式可以由区域性共同生活环境、语言使用的民族性、宗教信仰的同一性、社会记忆的历史性等多层次特点所组成。民族身份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对于社会历史的记忆都有着相同的情感和来自"本位"的自觉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身份认同 文化遗产保护 《亚鲁王》 田野调查
下载PDF
《亚鲁王》史诗苗语句式类型的口头程式化探讨
15
作者 吴正彪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在史诗文本的构成中,语言词语及其句式表达充分地体现了口传诗学的民族性。《亚鲁王》史诗的程式化构成,其句式较多以判断句和连动式谓语句为主。史诗的这些程式化语词结构,不仅可以作为文学人类学"语言学转向"的研究范例,而... 在史诗文本的构成中,语言词语及其句式表达充分地体现了口传诗学的民族性。《亚鲁王》史诗的程式化构成,其句式较多以判断句和连动式谓语句为主。史诗的这些程式化语词结构,不仅可以作为文学人类学"语言学转向"的研究范例,而且在苗族诗学乃至于歌谣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中,为"西学东渐"的中国学术本土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史诗 苗语句式类型 口头程式化 苗族诗学
下载PDF
麻山次方言苗语声调变化与史诗的记音方法实践
16
作者 吴正彪 《凯里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2-47,共6页
苗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苗语声调在苗族的语言交流中有着区别意义的作用。史诗是苗族用来传承和记述本民族历史发展的民间叙事长诗,同时也是苗语语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史诗的记音去讨论苗语声调的变化,这同样是田野语言学在研究方法上... 苗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苗语声调在苗族的语言交流中有着区别意义的作用。史诗是苗族用来传承和记述本民族历史发展的民间叙事长诗,同时也是苗语语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史诗的记音去讨论苗语声调的变化,这同样是田野语言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语声调变化 《亚鲁王》 记音方法
下载PDF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文化的简析——以贵州紫云麻山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为例
17
作者 单菲菲 韦凤珍 《凯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7-19,共3页
以贵州紫云麻山地区苗族的丧葬仪式为例,通过分析"东郎"在苗族丧葬仪式中吟唱的史诗以及丧葬仪式上所用到的物件,进一步解释丧葬仪式上《亚鲁王》唱诵内容的深层文化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 麻山地区 苗族 丧葬仪式 亚鲁王
下载PDF
《亚鲁王》英雄征战母题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洋 杨兰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59-62,共4页
英雄征战母题是作为英雄母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母题,它是英雄之为英雄的最好证明。在北方的史诗中大部分英雄的业绩都是征战,为女人征战、为领地征战、为族人征战,而苗族史诗《亚鲁王》中亚鲁却是因兄弟之间的矛盾而被迫征战。文章将史... 英雄征战母题是作为英雄母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母题,它是英雄之为英雄的最好证明。在北方的史诗中大部分英雄的业绩都是征战,为女人征战、为领地征战、为族人征战,而苗族史诗《亚鲁王》中亚鲁却是因兄弟之间的矛盾而被迫征战。文章将史诗《亚鲁王》与南北方史诗进行对比,以此探索《亚鲁王》史诗中英雄征战母题中的所蕴含的民俗礼仪以及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研究 母题 征战 《亚鲁王》
下载PDF
苗族史诗《亚鲁王》英雄对手母题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洋 杨兰 《凯里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27-30,共4页
苗族史诗《亚鲁王》讲述了苗族英雄亚鲁一生的英雄业绩,其命运之坎坷、其性格之坚韧、其对手之凶残建构了史诗的发展脉络。亚鲁一生中拥有诸多对手,但其与兄长赛阳、赛霸的争斗才是贯穿整部史诗的主线。文章通过分析亚鲁英雄形象,在比... 苗族史诗《亚鲁王》讲述了苗族英雄亚鲁一生的英雄业绩,其命运之坎坷、其性格之坚韧、其对手之凶残建构了史诗的发展脉络。亚鲁一生中拥有诸多对手,但其与兄长赛阳、赛霸的争斗才是贯穿整部史诗的主线。文章通过分析亚鲁英雄形象,在比较多篇《亚鲁王》异文的基础上,以英雄对手母题为切入点,探讨了史诗蕴含的苗族"人类同源"的观念,并分析了史诗内蕴的麻山地区苗族传统的祖先崇拜意识,认为史诗是对苗族远古社会历史事实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研究 母题 英雄对手 亚鲁王
下载PDF
《亚鲁王》戏剧形态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琴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主要以歌师(东郎)传唱方式进行"表演"的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被誉为是苗族始祖亚鲁王的创业史。《亚鲁王》通过独立场面的串连叙述方式、在叙述中主动诱引旁观者能动性的表现以及以性格动作展示情欲的本质特征呈现出了鲜明... 主要以歌师(东郎)传唱方式进行"表演"的长篇英雄史诗《亚鲁王》被誉为是苗族始祖亚鲁王的创业史。《亚鲁王》通过独立场面的串连叙述方式、在叙述中主动诱引旁观者能动性的表现以及以性格动作展示情欲的本质特征呈现出了鲜明的戏剧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鲁王 苗族 英雄史诗 戏剧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