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0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Hermit Culture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on Location Aesthetics of Villa
1
作者 CHENG Xi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5年第5期59-60,共2页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rigination of seclusion culture, analyze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auses, and aesthetic performances of hermit culture, took living style and life attitude of Tao Yuanming for example to summ...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origination of seclusion culture, analyze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auses, and aesthetic performances of hermit culture, took living style and life attitude of Tao Yuanming for example to summarize the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s under the impact of hermit cultur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y. On this basis, site selection of Tianquan Julong International Eco-villa in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City was analyzed,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f hermit culture on the location aesthetics of modern villa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mit culture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VILLA Location aesthetics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he Shi Clan Connections in the Wei-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i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 Network of Shishuoxinyu
2
作者 Jianming Cen Peiyuan Jin Quanxi Feng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2年第5期1-13,共13页
Shishuoxinyu is a collection of anecdotal stories about the words and deeds of Wei and Jin characters.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complex network with characters in Shishuoxinyu to analyze the scholarly connections in ... Shishuoxinyu is a collection of anecdotal stories about the words and deeds of Wei and Jin characters.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complex network with characters in Shishuoxinyu to analyze the scholarly connections in the Wei-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ies. The ER random graph, WS small-world network, BA scale-free network, and experimental network are constructed for comparison. The network properties of the experimental network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average degree, average clustering coefficient, and average path length. Degree centrality, mesoscopic centrality, and proximity centrality were selected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network nodes,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king guide had the highest importance in the whole experimental network. Then,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network degree distribution, this experimental network is considered as a scale-free network with robustness and vulnerability,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i-Ji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Finally, ten larger-scale Shi clans a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a new network for inter-clan linkage analysis. This study helps to uncover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hi clans during the Wei-Jin and North-South dynas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Network Shishuoxinyu WEI jin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Scale-Free Network Scholarly Gatekeepers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Wu Zi Jin Si Lu by Wang You in Huizhou on Ly Dynasty in North Korea
3
作者 CHENG Shuilo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2年第2期91-99,共9页
Wang You’s thoughts on the compilation of Wu Zi Jin Si Lu reflect the thoughts of the scholars who took Zhu Xi as their mento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Wang You combined four scholars in the Northern... Wang You’s thoughts on the compilation of Wu Zi Jin Si Lu reflect the thoughts of the scholars who took Zhu Xi as their mentor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Wang You combined four scholar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Zhou Dunyi,Zhang Zai,Cheng Yi,and Cheng Hao)and Zhu Xi into a whole,so that readers could grasp their thoughts as a whole.This also enabled the scholars of the time to access to the sages.His books were widely circulated in East Asia and were well received by Ly Dynasty,North Korea,with many copies printed.Inspired by Wang You’s compiling ideas,Ly Dynasty scholars in North Korea have compiled new documents reflecting the local Xing-li of learning,such as Li Duzhong’s Li Zi Jin Si Lu and Song Bingxuan’s Jin Si Xu Lu.The Huizhou scholars,represented by Wang You,spared no effort to construct the Jin Si Lu document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o explain the essence of Jin Si Lu.It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n East A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ng You Wu Zi jin Si Lu Neo-Confucianism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Ly dynasty Korea
下载PDF
Analysis of Buddhist sculpture art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4
作者 ZHANG Dingwei CHEN Lieshe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culpture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original Chinese ancient sculpture, rich China sculpture theme,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Wei and J...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culpture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original Chinese ancient sculpture, rich China sculpture theme,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Buddhist sculpture receiv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the art form is abund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 slim but clear appearance" and" images of noble figures "two kinds of modeling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overall features of the art of carving art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as well as i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t stat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uddhist art sculpture art sllm but clear appearance
下载PDF
两晋“碑文似赋”说补证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恩海 欧阳一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3,共12页
碑文于两晋之时多为叙述性,近于赋之铺陈,故易受赋影响,常主动借鉴赋之写法。两晋碑文沿袭汉碑传统,在题材、句式、用韵上多与辞赋“同体异用”,且常以赋家笔法叙述碑主家族功勋、描绘历史背景、敷陈碑主德行事业,使得碑文辞采增华,赋... 碑文于两晋之时多为叙述性,近于赋之铺陈,故易受赋影响,常主动借鉴赋之写法。两晋碑文沿袭汉碑传统,在题材、句式、用韵上多与辞赋“同体异用”,且常以赋家笔法叙述碑主家族功勋、描绘历史背景、敷陈碑主德行事业,使得碑文辞采增华,赋化倾向更为明显。“碑文似赋”实与魏晋文学自觉相关,援赋笔破体为文,虽使碑文一改汉魏体制,篇幅增长,但在整体上增强了其文学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强化了其文学张力,使得泛文学观念落到了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碑文似赋 赋心 赋迹 补证
下载PDF
文明传承视角下的金代皇家仪仗研究
6
作者 李玉君 于思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金代皇家仪仗,作为仪卫体系的组成部分,依照使用场合的不同,可被细分为驾行仪仗与殿庭仪仗;根据身份地位的差异,可分为帝后仪仗、皇家子女仪仗、宗室仪仗等,其中尤以帝后卤簿、皇太子卤簿以及一些特定大礼场合所使用的仪仗规模最为盛大... 金代皇家仪仗,作为仪卫体系的组成部分,依照使用场合的不同,可被细分为驾行仪仗与殿庭仪仗;根据身份地位的差异,可分为帝后仪仗、皇家子女仪仗、宗室仪仗等,其中尤以帝后卤簿、皇太子卤簿以及一些特定大礼场合所使用的仪仗规模最为盛大,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具体而言,金代皇家仪仗包括车舆、旗帜、伞扇、卤簿鼓吹和兵器等部分。熙宗至世宗时期,金代皇家仪仗在种类、数量、编排和制度等多个方面逐渐走向成熟。从整体上看,金代皇家仪仗在车舆的种类和形制、旗帜与伞扇的种类、卤簿鼓吹的乐器和编排等方面不同程度地承袭了唐制、宋制与辽制,并有所创新。这一过程充分反映了皇家仪仗的历史传承性,同时也凸显了辽金时期中华礼仪文明的多元交融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皇家 仪仗 文明传承 文化交融
下载PDF
金代东北地区燃料消耗与生态效应
7
作者 夏宇旭 藏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6-124,共9页
金代东北地区的燃料主要取自周边天然森林,以木柴和木炭为大宗。金代处于我国第三个寒冷期,冬季漫长严寒,加之人口增长及冶炼业的兴盛,使燃料消耗量大增。但是金代东北地区天然森林资源丰富,总体上地广人稀,人们伐薪烧炭并未对森林资源... 金代东北地区的燃料主要取自周边天然森林,以木柴和木炭为大宗。金代处于我国第三个寒冷期,冬季漫长严寒,加之人口增长及冶炼业的兴盛,使燃料消耗量大增。但是金代东北地区天然森林资源丰富,总体上地广人稀,人们伐薪烧炭并未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再生性的破坏,不过也有个别地区出现了区域生态危机。文章从金代东北地区燃料消耗与生态效应的角度,探讨金代区域人地关系,以期更好地了解金代东北地区的环境与社会,为今天东北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东北地区 燃料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汉晋南朝买地券镇墓功能探析——以砖质买地券为中心
8
作者 张剑光 李忠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 汉晋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东汉初、汉末吴晋、南朝三个演变阶段,其镇墓功能也随着书写模式的转变而发生改变。东汉初年初兴之际的买地券,书写模式更接近实用买卖契约,但其随葬明器的性质和买卖契约的书写格式,决定了它本身所具备的镇墓属性。这种镇墓属性是买地券作为“冥契”的固有属性,其存在与否与券文中宗教神仙色彩的有无强弱无关。汉末吴晋时期,买地券诸要项日渐完备,宗教神仙色彩日益浓厚,并出现了程式化演变趋势,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并未发生改变,其镇墓功能亦并未实现根本性的增强。汉末出现的糅杂了解注文内容的特殊买地券,不代表这一时期买地券演变的主流趋势。南朝时期由于道教的深入影响,一系列厌镇神仙鬼吏、慰抚亡魂、护佑生人的宗教语言出现在买地券文之中,至南梁时期,这种新式的券文书写模式已成为南朝各地买地券文的主流。南朝买地券书写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买地券的镇墓方式,增强了买地券的镇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南朝 买地券 镇墓 砖刻文献
下载PDF
刘锦棠与金顺关系考述——晚清新疆官员关系个案探析
9
作者 李芳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抚、军关系一直是晚清新疆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任巡抚刘锦棠与伊犁将军金顺的关系演变多有其特殊性。刘锦棠与金顺相识于金积堡战役,此后在稳定新疆北部局势中有着多次密切合作。两人的分歧起源于乌垣城敌粮分配不均,且未能化解,经... 抚、军关系一直是晚清新疆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任巡抚刘锦棠与伊犁将军金顺的关系演变多有其特殊性。刘锦棠与金顺相识于金积堡战役,此后在稳定新疆北部局势中有着多次密切合作。两人的分歧起源于乌垣城敌粮分配不均,且未能化解,经过大河沿防务与伊犁善后分歧之争,两者关系破裂。新疆建省后,刘锦棠向清廷揭露金顺在伊犁营勇哗变及大西沟匪患问题上的谎报、瞒报行为,致使金顺被迫离任。两者关系的逐步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新疆政治局势的变化是导致刘锦棠与金顺关系逐步恶化的关键,清廷在处理双方分歧时的不当措施、西北官场局势及人物性格影响了两者关系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新疆建省 刘锦棠 金顺
下载PDF
两晋时期的君臣关系与忠君道德——兼论忠孝两难时的道德选择
10
作者 桑东辉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司马氏的两晋(西晋、东晋)经历了统一、战乱、分裂、偏安、篡夺,在整个155年的历史中,君臣关系虽然始终强调君尊臣卑,但其君主除开国的晋武帝相对有为外,多是暗弱君主,特别是偏安江南的东晋更是仰仗王谢等随迁的中原士族和江东原有的士... 司马氏的两晋(西晋、东晋)经历了统一、战乱、分裂、偏安、篡夺,在整个155年的历史中,君臣关系虽然始终强调君尊臣卑,但其君主除开国的晋武帝相对有为外,多是暗弱君主,特别是偏安江南的东晋更是仰仗王谢等随迁的中原士族和江东原有的士族支持,君臣关系相对宽松,君尊臣卑秩序不很严格。这种君臣关系下的忠君道德,在面对五胡乱华、朝廷更迭的冲击时就表现得多元化和复杂化。特别是晋朝继承了汉代孝治天下的思想,在政治生活中也强调忠孝并重,因此在面对忠孝两难境地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道德选择。在中国传统忠德变迁史上,两晋时期的臣子忠君道德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双向度的忠以及忠孝两难的道德选择,呈现出传统忠君道德由先秦时期的君仁臣忠向宋明时期的绝对化忠君的嬗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两晋 君臣关系 忠君道德
下载PDF
东晋会稽士僧群与浙江诗歌之路的早期开拓
11
作者 蔡彦峰 魏小利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东晋永和年间,会稽聚集了众多的名士、名僧,成为重要的佛教中心。其中支遁等高僧不仅富有名士风度而且长于诗歌创作,“言咏属文”成为会稽士僧交往的重要内容。在佛教的推动下,会稽发展为东晋中后期诗歌创作的中心。会稽是浙江诗歌之路... 东晋永和年间,会稽聚集了众多的名士、名僧,成为重要的佛教中心。其中支遁等高僧不仅富有名士风度而且长于诗歌创作,“言咏属文”成为会稽士僧交往的重要内容。在佛教的推动下,会稽发展为东晋中后期诗歌创作的中心。会稽是浙江诗歌之路中的重要区域,与钱塘江诗歌之路、瓯江山水诗之路、浙东唐诗之路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会稽的诗歌创作风气,以及会稽士僧在迁移、流动中对会稽诗歌的传播,促进了剡县、天台山、钱塘、永嘉等地诗歌创作的发展,对浙江诗歌之路的形成具有早期的开拓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会稽 佛教 诗歌之路
下载PDF
金代皇家仪仗初探
12
作者 李玉君 于思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金朝通过战争掠夺和机构修造建立起本朝皇家仪仗体系,包含了车舆、伞扇、旗帜、鼓吹和兵器等诸多种类。与此同时,金朝设置了有关仪仗保存、管理和使用的职官机构,既涉及殿前都点检司和宣徽院等机构,也涉及内廷宫官系统。金代皇家仪仗具... 金朝通过战争掠夺和机构修造建立起本朝皇家仪仗体系,包含了车舆、伞扇、旗帜、鼓吹和兵器等诸多种类。与此同时,金朝设置了有关仪仗保存、管理和使用的职官机构,既涉及殿前都点检司和宣徽院等机构,也涉及内廷宫官系统。金代皇家仪仗具有昭示统治阶级威仪的作用,同时还蕴含着与金朝政治生态变化相关的辅政以及宣示正统的内涵。可以说,金代皇家仪仗是金朝明制度、建礼制的标志之一,也是宋辽金时期北朝政权典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皇家仪仗 职官 文化交融
下载PDF
关于长安和洛阳地区三国至北朝墓葬出土的一些器物
13
作者 冉万里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本文对长安和洛阳地区三国至北朝墓葬常见的铁片形器、铁钩形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它们分别是地券、铭旌及旐的竿首,这些认识对探讨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安 洛阳 三国 西晋 十六国 地券 铭旌
下载PDF
内涵与取径:金源“借才异代”再考察
14
作者 于东新 康奥博 《北方论丛》 2024年第5期120-128,共9页
为满足疆域不断扩大的国家治理需要,金朝统治者将“借才异代”确立为巩固国家政权的基本国策。然“借才异代”不仅仅指“借”人才,其内涵与取径可梳理为四方面:一是“借”辽、宋图籍文献,二是“借”渤海、辽国、北宋降人,三是“借”汉... 为满足疆域不断扩大的国家治理需要,金朝统治者将“借才异代”确立为巩固国家政权的基本国策。然“借才异代”不仅仅指“借”人才,其内涵与取径可梳理为四方面:一是“借”辽、宋图籍文献,二是“借”渤海、辽国、北宋降人,三是“借”汉语为通用语,四是“借”中原的先进文化。通过上述四个路径的努力,金国完成了由部落联盟的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帝国的转变,实现了少数女真人对大多数汉人、契丹人的统治,也使金代文化、文学获得了高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才异代” 金朝文治 内涵与取径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亡佚字书研究综述
15
作者 王虎 张秀杰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字书,大部分已亡佚,但其佚文材料十分宝贵,一些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且成果丰厚。所指亡佚字书为有辑本的古佚字书(以龙璋《小学搜逸》为基础),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从辑佚类与研究类两方面展开论述:辑佚类主要...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字书,大部分已亡佚,但其佚文材料十分宝贵,一些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且成果丰厚。所指亡佚字书为有辑本的古佚字书(以龙璋《小学搜逸》为基础),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从辑佚类与研究类两方面展开论述:辑佚类主要包括清人辑本、今人辑本和域外辑本三类;研究类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期刊、硕博论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成果分为字书专书研究、古文献引字书研究以及字书对比研究三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亡佚字书研究现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亡佚字书 综述
下载PDF
简论丧葬习俗对魏晋南北朝挽歌的影响
16
作者 时国强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魏晋南北朝的俭葬习俗淡化了死亡的神秘感,使挽歌作者能够理性平和地看待死亡,保持一种较为超然客观的态度,促成了自挽作品的出现。各种丧葬仪式为挽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成为挽歌描写的重要内容。挽歌正式纳入礼制,得到官方书面形... 魏晋南北朝的俭葬习俗淡化了死亡的神秘感,使挽歌作者能够理性平和地看待死亡,保持一种较为超然客观的态度,促成了自挽作品的出现。各种丧葬仪式为挽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成为挽歌描写的重要内容。挽歌正式纳入礼制,得到官方书面形式的认可后更受重视更为普及,促进了献赠挽歌作品的创作,激发了欣赏挽歌、演唱挽歌的兴趣,对名士风流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丧葬习俗 挽歌
下载PDF
魏晋公府从事中郎考述
17
作者 刘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1-212,共12页
魏晋时期,诸公及位从公的统兵幕府专设从事中郎一职。魏晋公府的从事中郎不再是以皇帝私属家臣身份督军的耳目,而是府君信赖的心腹僚属,与长官维持紧密的附庸关系。其地位介于长史、司马和参军、掾吏之间,作为高级行政助理,有权过问本... 魏晋时期,诸公及位从公的统兵幕府专设从事中郎一职。魏晋公府的从事中郎不再是以皇帝私属家臣身份督军的耳目,而是府君信赖的心腹僚属,与长官维持紧密的附庸关系。其地位介于长史、司马和参军、掾吏之间,作为高级行政助理,有权过问本府咨议、机要、人事、指挥、法宪等事务,并可全权代表府主办事,乃幕府纲纪显职。从事中郎的选任资格与乡品三品固定搭配,阀阅世资以高门士族为主,兼采优秀寒素。其仕宦履历不乏专属乡品二品的清要职位,晋升过程相互衔接司空见惯,反映当时门阀大幕虽已拉开,但对流孔道尚未完全封闭。从事中郎仕途的末段普遍跻身三品官,反证乡品对仕宦前景具有等位的预期功能。中正主观评议的乡品不同于单纯核算世资的门品,这是研究从事中郎及其他职官必须加以细致区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幕府 从事中郎 流品秩序 阀阅世资 乡品
下载PDF
金代真定府儒学初探
18
作者 王慧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经过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梳理,金代真定府儒学发展表现为金统治者对儒学政策的调整和真定儒士对理学的传播。金代真定府儒学兴盛的原因,与当地的经济恢复和民族融合、官办学校恢复与私学发展、科举重地与文化昌盛有关。金代真定府儒士在... 经过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梳理,金代真定府儒学发展表现为金统治者对儒学政策的调整和真定儒士对理学的传播。金代真定府儒学兴盛的原因,与当地的经济恢复和民族融合、官办学校恢复与私学发展、科举重地与文化昌盛有关。金代真定府儒士在政治生活中践行儒学,对金代政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真定府 儒学
下载PDF
魂瓶在两晋之交的衰落与消亡
19
作者 李鹏 《陶瓷研究》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魂瓶源于堆塑五联罐,是流行在我国吴晋时期东南地区的陶瓷明器,主要产自以上虞为中心的早期越窑,依托于葬俗中的神仙信仰存在。受永嘉南渡等因素冲击,以魂瓶随葬的习俗在两晋之交迅速衰落。这一时期,东南地区税赋、劳役负担沉重,通货紧... 魂瓶源于堆塑五联罐,是流行在我国吴晋时期东南地区的陶瓷明器,主要产自以上虞为中心的早期越窑,依托于葬俗中的神仙信仰存在。受永嘉南渡等因素冲击,以魂瓶随葬的习俗在两晋之交迅速衰落。这一时期,东南地区税赋、劳役负担沉重,通货紧缩,经济陷入长期萧条。豪门大族隐匿人口、侵夺山泽,商税苛重,早期越窑等民间手工业全面衰退。晋制葬俗等中原文化的传入改变了东南地区的社会文化风气,吴姓士族被侨姓大族压制和削弱,地方习俗难以维持,魂瓶等专用明器用量锐减。大约在咸康年间,随着侨姓大族深入会稽,魂瓶彻底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魂瓶 两晋之交 衰落 晋制 侨姓 吴姓
下载PDF
钟嵘、刘勰对于晋宋诗学状物追求的真实态度
20
作者 杨柳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217-223,252,共8页
面对晋宋诗学呈现出的重视文辞、追求写物的倾向,钟嵘和刘勰均提出了一定的批评意见。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此乃钟、刘对晋宋诗学的形式主义的批判。而实际上,二人并未否定晋宋诗学的状物、尚辞倾向,亦不曾主张以应物斯感的比兴传统来纠... 面对晋宋诗学呈现出的重视文辞、追求写物的倾向,钟嵘和刘勰均提出了一定的批评意见。长期以来,学界多认为此乃钟、刘对晋宋诗学的形式主义的批判。而实际上,二人并未否定晋宋诗学的状物、尚辞倾向,亦不曾主张以应物斯感的比兴传统来纠此写物倾向之“偏”,更未因此否定晋宋诗学的价值。而晋宋诗学也并非是所谓“物”现而“感”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刘勰 晋宋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