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w I Ended Up in Peking Opera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2年第1期37-38,共2页
Icame to Beijing two years agoana six months later joined theopera sclool.I am now on aBritish Council exchange-programscholarship and hope to study Pe-king opera for another year and ahalf.I first came into contact w... Icame to Beijing two years agoana six months later joined theopera sclool.I am now on aBritish Council exchange-programscholarship and hope to study Pe-king opera for another year and ahalf.I first came into contact withPeking opera when I was studyingmime in Paris in 1989 and chancedon a performance by a famousxiaosheng actor who was in France ontour.That kind of happening wasquite rare in Europe at th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ra peking joined POPULARITY CAREER PARIS think schools ADVERTISING facts
下载PDF
Beijing Opera School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2年第1期30-31,共2页
Beijing Opera School trainsperformers of Chinese tra- ditional opera.Established in1952 at the suggestion of Mei Lan- fang,the country’s leading exponentOf Peking opera,the School has suc-cessfully combined tradition... Beijing Opera School trainsperformers of Chinese tra- ditional opera.Established in1952 at the suggestion of Mei Lan- fang,the country’s leading exponentOf Peking opera,the School has suc-cessfully combined traditional training with modern,scientific teachingtechniques.The school’s unique ad- 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rainingmethods have contributed greatly tothe training of actors and actresses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The school has faculties for 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ra SUGGESTION peking schools EXPONENT DANCE trained dozen 石面 圈图
下载PDF
韩世昌与京昆“二梅”的文化夙缘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柏梁 顾卫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9,共8页
韩世昌与昆曲大师吴梅、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文化夙缘,亦师亦友,风云际会,这才使得韩世昌自己也崛起成为与梅兰芳齐名的昆曲表演大师。也正是这几位大师及其身后极为厚重的中国人文背景,才使得韩梅齐芳,蔚为大观。以韩世昌作为代表人物的... 韩世昌与昆曲大师吴梅、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文化夙缘,亦师亦友,风云际会,这才使得韩世昌自己也崛起成为与梅兰芳齐名的昆曲表演大师。也正是这几位大师及其身后极为厚重的中国人文背景,才使得韩梅齐芳,蔚为大观。以韩世昌作为代表人物的北方昆曲,在很大意义上赓续和继承了京朝派昆曲的传统,这使得昆曲艺术成为在帝都历经劫难却仍然弦歌不绝的中国古老艺术范式。韩世昌和梅兰芳还在客观上刺激和支持了苏州昆曲传习所的建立,为中国昆曲的南北争艳开启了新的艺术布局。作为最早在东瀛和西土较为完整地演出与传播昆曲艺术的大家,他们共同把中国历史悠久、精美绝伦的昆曲艺术,直接推上了世界戏剧艺术精品展示的大舞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京剧 昆曲 韩世昌 吴梅 梅兰芳 京朝派 北方昆曲
下载PDF
清代南北园林演剧消长与南北戏曲嬗变 被引量:2
4
作者 董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清代南北园林分别以士人园林与皇家园林为代表。清康乾以降,士人由园林退回书斋,由艺术转而专注学术,江南园林声伎渐趋衰落,士阶层引领戏曲发展的主导作用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北方皇家园林演剧却蔚为兴盛,清宫帝后大臣雅俗共赏的审美趣... 清代南北园林分别以士人园林与皇家园林为代表。清康乾以降,士人由园林退回书斋,由艺术转而专注学术,江南园林声伎渐趋衰落,士阶层引领戏曲发展的主导作用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北方皇家园林演剧却蔚为兴盛,清宫帝后大臣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引导了戏曲发展的主旋律。在南北园林演剧此消彼长以及戏曲审美雅俗嬗变的背景下,北方京剧逐渐取代江南昆曲占据了剧坛的主导地位。从士人园林到皇家园林,从昆曲到京剧,园林不仅在清代戏曲的发展中持续参与着戏曲艺术的构建,而且南北园林中各自形成的戏曲生态与接受主体,对清代南北戏曲的嬗递演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士人园林 皇家园林 昆曲 京剧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上海演艺界“男女合演”的产生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永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54-58,共5页
上海是中国近代商业和时尚文化的中心,清末民初,京剧"坤班"、女子新剧团以及"男女合演"现象相继在这里兴起,这既是戏剧和电影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上海社会风俗与... 上海是中国近代商业和时尚文化的中心,清末民初,京剧"坤班"、女子新剧团以及"男女合演"现象相继在这里兴起,这既是戏剧和电影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上海社会风俗与社会观念正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演员 坤班 男女合演 上海
下载PDF
京剧行当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被引量:5
6
作者 郭遂红 《惠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1-55,共5页
在京剧行当的翻译中,所要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翻译时,必须以中华文化作为中心文化进行翻译,以此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文章阐述了翻译与文化传递的关系,以及文化传递中的中心文化,分析了现存京剧行当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 在京剧行当的翻译中,所要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翻译时,必须以中华文化作为中心文化进行翻译,以此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文章阐述了翻译与文化传递的关系,以及文化传递中的中心文化,分析了现存京剧行当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京剧行当术语的翻译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通用。只有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结合相关内容,译名才能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翻译 京剧 行当 文化传递
下载PDF
论马家钦的“昆舞”和她的当代艺术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4期89-93,共5页
中国古典舞(昆韵流派)的创立是马家钦近七十年的呕心之作,虽俗称为"昆舞",却已具备一个中国古典舞新流派的各种基础与条件。本文中首次将"昆舞"概念转换为中国古典舞(昆韵流派)不只是将风格独特的"昆舞"... 中国古典舞(昆韵流派)的创立是马家钦近七十年的呕心之作,虽俗称为"昆舞",却已具备一个中国古典舞新流派的各种基础与条件。本文中首次将"昆舞"概念转换为中国古典舞(昆韵流派)不只是将风格独特的"昆舞"提升到与中国古典舞其他三种流派对比研究的高度,同时为"昆舞"的发展建立了重要的学术前提。再通过对此学科的创建史溯源、艺术风格研究、流派对比研究理清中国古典舞(昆韵流派)的个性标识和艺术魅力之所在。最终挖掘出马家钦的新古典舞探索之路对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的艺术贡献和独特价值,为中国古典舞的繁荣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钦 昆曲 昆舞① 中国古典舞 昆韵流派②
下载PDF
从《锁麟囊》谈程派京剧艺术的特色
8
作者 王帅 李焕芹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3-56,共4页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精致典雅,随其时间的进程而增加其艺术意蕴。诸类戏曲中,尤以京剧为代表,一招一式的唱念做打间,都流露着中国戏曲艺术的价值。作为"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据自身嗓音条件,标新立异的创造出...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艺术,精致典雅,随其时间的进程而增加其艺术意蕴。诸类戏曲中,尤以京剧为代表,一招一式的唱念做打间,都流露着中国戏曲艺术的价值。作为"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据自身嗓音条件,标新立异的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京剧流派。《锁麟囊》,集程派特色之大成,集中地体现出程派唱腔幽咽婉转、低回曲折艺术特色。加之此剧唱词的优美、表演的精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同时对于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派 京剧 锁麟囊 艺术特色
下载PDF
“京剧荀学”研究现状、问题与思考
9
作者 李小红 马悦 《艺术探索》 2020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京剧荀学”、荀慧生、荀派艺术、《小留香馆日记》及荀派弟子孙毓敏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然而很多资料尤其是民国时期报刊上的相关资料没有得到系统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荀派的研究与民国时期四大名旦交相辉映的局面极不... “京剧荀学”、荀慧生、荀派艺术、《小留香馆日记》及荀派弟子孙毓敏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然而很多资料尤其是民国时期报刊上的相关资料没有得到系统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关荀派的研究与民国时期四大名旦交相辉映的局面极不相称,“京剧荀学”也没有泛起太多涟漪。更多既有广博戏曲专业知识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学者将荀派艺术作为专门研究对象,与荀派弟子、戏迷携手共进,才有可能真正促成“京剧荀学”从“京剧学”“戏剧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荀学” 荀慧生 《小留香馆日记》 孙毓敏
下载PDF
简论新时期海派京剧的国际影响
10
作者 曹树钧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1期213-217,共5页
海派文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海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海派京剧的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时期以来海派京... 海派文化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海派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海派京剧的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新时期以来海派京剧在国际上的影响,作一个初步的回顾和论述,探讨了二十几年来,我们已经做出的成功经验和成功原因,借以推动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京剧 国际影响 创意 世界文化市场
下载PDF
艺校校本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
11
作者 高晶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6期13-14,共2页
文章针对艺校学生对语文课不够重视的现状,以振兴京剧研究性学习为着力点,使学生通过这一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到语文课能学以致用,对专业与文化课均有益处,使学生改变对语文课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 艺校 振兴京剧 研究性学习 校本
下载PDF
王国维《题族祖母蒋夫人画兰》本事考辨
12
作者 陈鸿祥 《嘉兴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4-21,共8页
王国维《题族祖母蒋夫人画兰》,作于1920年。时隔一个世纪之后,要准确解读其诗,不可不切究其人,追踪其事,考辨其诗本事。由王氏父子上溯张謇,他们相继题画所要彰显的精神,就是"写幽花"德洁品高,成"画中《离骚》";... 王国维《题族祖母蒋夫人画兰》,作于1920年。时隔一个世纪之后,要准确解读其诗,不可不切究其人,追踪其事,考辨其诗本事。由王氏父子上溯张謇,他们相继题画所要彰显的精神,就是"写幽花"德洁品高,成"画中《离骚》";从赵孟頫、管夫人到王欣甫、蒋夫人,追述王、蒋联姻,终成"神仙嘉偶",而历任七县知县的王欣甫,热心公益、重教兴学,在上海任上更促办名校"澄衷学校",走出了胡适这样的名人;并且以开阔深邃的学术视阈,破解"婆娑",索隐"吴兴",由画而曲,盛大的海宁曲会汇聚了昆剧名家俞粟庐、俞振飞父子,足以令"吴兴百种"的臧懋循"望尘而拜"。曲学"不祧之祖"王国维,以亦庄亦谐的题画诗,使人们得享诗画词曲之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王欣甫 蒋夫人 画兰 兴学 唱曲
下载PDF
基于文化传承的中小学戏曲教学研究——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这一封书信来得巧”一课为例
13
作者 姜涛 《科教文汇》 2021年第16期133-134,共2页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戏曲教...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戏曲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历史和美德等美育素材,加强中小学戏曲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文化传承 中小学戏曲教学
下载PDF
中国近代戏剧思想的发生及其背景考察
14
作者 张福海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中国近代戏剧发生于1902年,是一批流亡或留学日本的革命家、学者和学人受示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创造的新派剧的启发而形成戏剧改良思想,这一思想由梁启超创办的《新小说报》杂志张布其主张,并在诸多不同政治立场的思想家、革命家、改良... 中国近代戏剧发生于1902年,是一批流亡或留学日本的革命家、学者和学人受示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创造的新派剧的启发而形成戏剧改良思想,这一思想由梁启超创办的《新小说报》杂志张布其主张,并在诸多不同政治立场的思想家、革命家、改良家、学者和艺人们的支持和参加下,酿成一场由上海而扩展为全国性的戏剧改良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戏剧 新派剧 进化团 春阳社 春柳剧场 海派京剧
原文传递
京剧“流派艺术”献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翙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77,共9页
京剧"流派艺术"说始于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忽略京剧表演史上"派"之帮派性质,而径直视之为艺术"流派",并将名角的"个人风格"作为"流派"的核心,衍生出"流派艺术"。"流... 京剧"流派艺术"说始于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忽略京剧表演史上"派"之帮派性质,而径直视之为艺术"流派",并将名角的"个人风格"作为"流派"的核心,衍生出"流派艺术"。"流派艺术"理论的提倡,导致京剧界只见流派艺术不见京剧艺术,将京剧艺术传承变成一种拙劣的"复制","门派之别"越演越烈,给京剧艺术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流派艺术 派系 个人风格
原文传递
论新剧对海派京剧特点形成的影响——基于民国年间上海戏剧报刊的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金艳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7-46,共10页
清末民初,伴随着京剧的改良运动,海派京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代表了京剧的另一种风格。在影响海派京剧特点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新剧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新剧与海派京剧,二者均在相同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中发展,面向共同的观众。新剧... 清末民初,伴随着京剧的改良运动,海派京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代表了京剧的另一种风格。在影响海派京剧特点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新剧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新剧与海派京剧,二者均在相同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中发展,面向共同的观众。新剧对海派京剧特色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剧目创作、表演方式、舞台美术及审美现代性四个方面。海派京剧受新剧影响的同时,反过来也对新剧产生影响,加速了其民族化的进程,使得新剧深深地扎根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剧 海派京剧特点 上海民国年间报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