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ical characters and petrological characters of metamorphosed medium-acidic intrusive complexes in Ludong Orogenic Belt,China
1
作者 凌贤长 胡庆立 王丽霞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2年第1期16-23,共8页
Ludong orogenic belt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al 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ic belt in eastern Asia, between Sino Korean landmass and Yangtze landmass. The host rock of the orogenic belt is metamorphosed medium acidic i... Ludong orogenic belt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al 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ic belt in eastern Asia, between Sino Korean landmass and Yangtze landmass. The host rock of the orogenic belt is metamorphosed medium acidic intrusive complexe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that’s, quartz dioritz, granite dioritz, monzonitic granite and undertint monzonitic granite, principal minerals are plagioclases, potassium feldspars and quartzs, minor minerals are hornblendes, biotites, clinopyxenes and garnets, accessory mineral types and assemblages are very similar, specially, various rocks are mainly fine grained textures. They have the history of regional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and deep middle shallow structural layer deformation, and are changed into various gneiss and tectonic system. There are many xenolithes of middle Proterozoic eclogite host rock extrahigh 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complexes, a small xenolithes of early Proterozoic layered metamorphite system and granulites, and ultrabasic basic rocks of various epoches in the metamorphosed medium acidic intrusive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dong OROGENIC belt in china metamorphosed MEDIUM ACIDIC INTRUSIVE complexes Sino Korean landmass yangtze landmass
下载PDF
华北陆块北缘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探讨 被引量:59
2
作者 陈毓川 薛春纪 +2 位作者 王登红 李华芹 路远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20-535,共16页
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指一个区域内地质构造环境演化过程中成矿作用的演化及时空结构。在华北陆块北缘划分出18个矿床成矿系列,讨论了它们的分布特点。华北陆块北缘区域矿床成矿谱系证实该区域经历四个主要的... 区域矿床成矿谱系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指一个区域内地质构造环境演化过程中成矿作用的演化及时空结构。在华北陆块北缘划分出18个矿床成矿系列,讨论了它们的分布特点。华北陆块北缘区域矿床成矿谱系证实该区域经历四个主要的地壳演化及成矿时期,依次出现太古宙克拉通矿床、元古宙陆内-陆缘裂陷带矿床、古生代陆间增生褶皱系和陆内盖层矿床、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矿床,存在三个(3000~2500Ma,1900~1400Ma和180~140MaMa)成矿作用高峰。成矿谱系指示了从太古宙进入元古宙时,海水和大气的氧化还原电位明显升高的过程。成矿谱系研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年龄 成矿谱系 地壳演化 海水和大气演变 华北陆块北缘
下载PDF
华北陆块北缘印支期S型花岗岩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57
3
作者 陶继雄 胡凤翔 陈志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华北陆块北缘内蒙古中部地区分布着大量近东西向展布的印支期花岗岩 ,形成一条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带。岩石类型主要为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 ,1∶5万区调同位素测年获得 2 0 7~ 2 2 7Ma的一系列锆石U-Pb表面年龄 ,岩相学和... 华北陆块北缘内蒙古中部地区分布着大量近东西向展布的印支期花岗岩 ,形成一条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带。岩石类型主要为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 ,1∶5万区调同位素测年获得 2 0 7~ 2 2 7Ma的一系列锆石U-Pb表面年龄 ,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 ,表明其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 ,并不是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北缘 S型花岗岩 印支期 碰撞后构造环境 内蒙古中部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北缘铅锌矿床成矿特征对比 被引量:16
4
作者 段士刚 薛春纪 +3 位作者 燕长海 刘国印 宋要武 张德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398,共16页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 华北陆块北缘是中国重要铅锌成矿带,对其南缘地区铅锌矿的勘查近年进展明显,对比南、北缘成矿地质环境和矿床地质特征,有助于南缘地区铅锌找矿方向的进一步明确。对比分析表明,华北陆块南、北缘地质特征相似:南、北缘印支期铅锌成矿作用都不太发育,均在燕山期铅锌成矿明显;以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和变质热液成矿以及对早先形成的矿床或矿源层的变质改造作用为主,出现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及蚀变岩型等矿床类型;南、北缘铅锌矿都有由"层控"向"岩控"变化的趋势,成矿元素组合也由简单变得复杂。但华北陆块南、北缘不同的地质时代成矿的主导作用有所不同:北缘有太古宙VMS型矿床,而南缘发现的都是中元古代以来的矿床;北缘主要是元古宙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特别是中元古代Sedex型成矿作用更为显著,形成多个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而南缘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古生代和燕山晚期,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研究程度相对较低。栾川断裂以北的裂谷系中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有寻找MVT矿床的前景,宽坪岩群分布区可以作为今后寻找Sedex型铅锌矿床的重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华北陆块南缘和北缘 铅锌矿床 成矿特征对比 找矿方向 豫西南
下载PDF
中国南大陆古地理与Pangea对比 被引量:21
5
作者 许效松 徐强 +1 位作者 潘桂棠 刘巧红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2期1-23,共23页
中国南大陆为—构造古地理名称,在地理上包括昆仑、秦岭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泛称中国南方。这些地区在地质历史演化中分属于扬子陆块、华夏陆块、羌塘—昌都陆块、中咱微陆块,也包括由冈瓦纳陆块群裂解出来的拉萨陆块和印度陆块北缘... 中国南大陆为—构造古地理名称,在地理上包括昆仑、秦岭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泛称中国南方。这些地区在地质历史演化中分属于扬子陆块、华夏陆块、羌塘—昌都陆块、中咱微陆块,也包括由冈瓦纳陆块群裂解出来的拉萨陆块和印度陆块北缘的江孜地区(雅江以南的中国境内)。塔里木陆块和柴达木陆块在中国古大陆的聚合中裂解、漂移,在早古生代末脱离扬子陆块的群体,与华北陆块聚合。因此,中国南大陆古地理的重建,不仅涉及南方各块体的聚合,还涉及中国古大陆的形成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会聚的关系,以及古特提斯洋的消亡。正是由于中国古大陆记录着多块体的聚合和叠置的洋壳消减带,因而表现出中国大陆上不仅克拉通盆地的稳定性低,也具边缘活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南大陆 泛扬子陆块群 PANGEA 古地理
下载PDF
华北陆块及其陆缘古生代重要成矿作用类型和加里东构造成矿旋回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6
作者 邬介人 任秉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99-111,共13页
华北陆块与其陆缘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和两者相依演化的互动性,导致在古生代成矿环境的变化和重要成矿作用类型上的不同。在陆块内以沉积成因矿产为主:磷矿、石膏矿、石灰岩矿(-O2)、金刚石矿(O3)。在陆缘活动带以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类型为... 华北陆块与其陆缘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和两者相依演化的互动性,导致在古生代成矿环境的变化和重要成矿作用类型上的不同。在陆块内以沉积成因矿产为主:磷矿、石膏矿、石灰岩矿(-O2)、金刚石矿(O3)。在陆缘活动带以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类型为主:喷气-火山成因类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岩浆熔离型铜、镍(PGE)硫化物矿(加里东期、华力西期);热液型金矿(加里东期、海西期)和喷气-沉积型铁铜矿床、铁铌稀土矿床(加里东期)。通过与华北陆块南北陆缘加里东期褶皱带的对比,发现镜铁山-柳沟峡铁铜矿、白鄂博铁铌稀土矿可能归属于加里东期成矿。与新疆华力西期造山带的对比,认为红旗岭等铜镍矿床应与加里东期构造背景相一致。由此可见,加里东构造成矿旋回不仅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特别受华力西旋回及更新构造旋回的叠加、改造,而且保留有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因而华北陆块及其陆缘加里东期构造-成矿旋回的历史地位应予以充分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与陆缘 古生代重要成矿作用 加里东构造成矿旋回
下载PDF
华北北缘化德—康保一带化德岩群原岩恢复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田贺 王立考 +2 位作者 李博文 李艳杰 王政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1年第2期12-18,共7页
对华北陆块北缘化德—康保一带化德岩群浅变质岩野外宏观特征、岩石组合类型、变余结构构造等进行判定,并结合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图解判别法研究表明,其原岩为一套砂泥质—碳酸盐岩组成的类复理石建造,沉积环境总体为潮坪—潮下—开阔... 对华北陆块北缘化德—康保一带化德岩群浅变质岩野外宏观特征、岩石组合类型、变余结构构造等进行判定,并结合岩相学、地球化学以及图解判别法研究表明,其原岩为一套砂泥质—碳酸盐岩组成的类复理石建造,沉积环境总体为潮坪—潮下—开阔海(浅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北缘 化德岩群 原岩恢复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成岩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20
8
作者 贾振远 蔡忠贤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8-543,共6页
层序地层学研究是通过对露头、测井和地震反射剖面研究进行的,是属宏观研究.但大量实践证明,在不少层序界面,宏观上是难于辨别的.这就有碍于正确划分层序,开展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任何一个层序都经历过成岩作用的改造,因此成... 层序地层学研究是通过对露头、测井和地震反射剖面研究进行的,是属宏观研究.但大量实践证明,在不少层序界面,宏观上是难于辨别的.这就有碍于正确划分层序,开展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任何一个层序都经历过成岩作用的改造,因此成岩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表生成岩作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许多不整合面上形成区域性的成岩标志,如溶蚀作用、硅化作用、白云岩化作用、土壤化作用、交代作用等标志.因此,可以通过成岩作用的微观研究来识别那些隐伏的层序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 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层序界面
下载PDF
华北陆块北缘重点铀成矿区遥感图像纹理分形特征分析
9
作者 田青林 潘蔚 +3 位作者 余长发 李瀚波 李新春 陈雪娇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华北陆块北缘作为中国5个铀成矿省之一,铀成矿潜力巨大,分布有多种类型铀矿床,其特征是否存在共性并用以指导找矿,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目视解译、盒计维度、多重分形谱等方法对已知矿田区图像纹理进行研究发现,矿田区在不同尺度目... 华北陆块北缘作为中国5个铀成矿省之一,铀成矿潜力巨大,分布有多种类型铀矿床,其特征是否存在共性并用以指导找矿,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目视解译、盒计维度、多重分形谱等方法对已知矿田区图像纹理进行研究发现,矿田区在不同尺度目视解译出的多方向构造特征不同,相较于外围邻区具有更大的分形维度值及更对称的奇异谱形态,对预测区综合研究也得到一致结论。这说明图像纹理可以用于成矿条件评价,对该区远景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分形 纹理分析 华北陆块
下载PDF
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深部构造及其与南北两侧陆块关系之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炳华 《陕西地质》 2001年第1期59-70,共12页
秦岭—桐柏—大别 ,向西乃至昆仑山、祁连山绵延 1 0 0 0多千米 ,属统一的而又包含多期不同动力学机制与成因的多种构造叠加组合。通过对数条重力、航磁、地震测深、磁大地电流剖面等资料解释 ,认为华北陆块、秦岭 (包括桐柏—大别 )、... 秦岭—桐柏—大别 ,向西乃至昆仑山、祁连山绵延 1 0 0 0多千米 ,属统一的而又包含多期不同动力学机制与成因的多种构造叠加组合。通过对数条重力、航磁、地震测深、磁大地电流剖面等资料解释 ,认为华北陆块、秦岭 (包括桐柏—大别 )、扬子陆块之地壳均为上、中、下三层结构 ,华北陆块下部以高角度向南向秦岭俯冲 ,上部则向秦岭仰冲。扬子陆块总体向北向秦岭低角度俯冲 ,扬子陆块多呈楔形镶入秦岭地壳中部 ,使秦岭带南侧呈向南开口的“锷鱼咀”式构造特点 ,上、下部为秦岭上、下地壳 ,而中部则为扬子陆块物质成份。秦岭分北秦岭、中秦岭、南秦岭。北秦岭为一复杂构造带 ,形成向北反转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南秦岭自北向南产生低角度叠瓦状逆冲断裂。近南北向通渭—武都、南阳—襄樊两条深断裂带将秦岭分成了西秦岭、东秦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 华北陆块 扬子陆块 动力学机制 深部构造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富碱侵入岩岩石组合及时空分布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正伟 潘振祥 戴耕 《河南地质》 1996年第4期263-271,共9页
华北陆块南缘(河南段)出露的富碱侵入岩类集中分布于卢氏-确山一线。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①碱性岩类,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②碱性花岗岩类,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以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③石英正长岩类,包... 华北陆块南缘(河南段)出露的富碱侵入岩类集中分布于卢氏-确山一线。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①碱性岩类,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②碱性花岗岩类,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以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③石英正长岩类,包括碱性长石为主的石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和花岗正长(斑)岩类。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富碱岩浆岩带,据岩石组合自北而南划为三个亚带:北部碱性岩亚带、中部碱性花岗岩类亚带和南部石英正长(斑)岩亚带。在形成时间上富碱岩浆活动集中于晚元古代末期(700Ma±)和海西晚期(30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岩石组合 时空分布 华北陆块
下载PDF
华北地块南缘向北的薄皮推覆构造及北秦岭加里东造山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志和 李海平 计文化 《陕西地质》 1996年第A01期14-19,共6页
通过对华北地块南缘向北的薄皮推覆构造及北秦岭构造带结构、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它们同属于加里东期造山作用产物。北秦岭属于加里东造山带根带(即核部),华北地块南缘小秦岭(及豫西)地区属于该期造山带的外带,渭北褶皱隆起区则属... 通过对华北地块南缘向北的薄皮推覆构造及北秦岭构造带结构、构造特征分析,认为它们同属于加里东期造山作用产物。北秦岭属于加里东造山带根带(即核部),华北地块南缘小秦岭(及豫西)地区属于该期造山带的外带,渭北褶皱隆起区则属于其前锋冲断褶带。秦岭造山带现今几何模型是一个复合型不对称扇状大陆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混杂岩带 弧─陆碰撞 造山带根带 薄皮逆冲推覆 华北地块南缘 北秦岭
下载PDF
汉南杂岩纸坊坝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时代归属探讨
13
作者 吴新斌 吴凡 +1 位作者 李岩 毛友亮 《陕西地质》 2021年第2期19-25,共7页
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西北缘,侵入岩隶属于汉南岩浆岩带。纸坊坝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位于汉南杂岩体的南西部,呈小岩株分布于纸坊坝—高桥沟一带,形成于浅成—超浅成相。纸坊坝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属钙碱性岩系,铝正常系列。该期侵入体的分异程... 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西北缘,侵入岩隶属于汉南岩浆岩带。纸坊坝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位于汉南杂岩体的南西部,呈小岩株分布于纸坊坝—高桥沟一带,形成于浅成—超浅成相。纸坊坝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属钙碱性岩系,铝正常系列。该期侵入体的分异程度高,岩浆分离结晶程度较高,岩石形成时岩浆分异结晶完全,为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显示岩石中强不相容元素Rb、Th、Ba等元素强烈富集;中等不相容元素Sr强烈亏损,而相容元素Ni、Co、V、Sn含量很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图为右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很明显的负铕异常,岩石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斜长石分离结晶。纸坊坝二长花岗斑岩同位素年龄为759.1±5.8 Ma,时代确定为南华纪早期,为汉南杂岩岩浆演化的最晚期侵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坊坝似斑状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南华纪早期 扬子陆块
下载PDF
东秦岭中生代石瑶沟隐伏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侯红星 张德会 张荣臻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65-1682,共18页
石瑶沟花岗岩是华北陆块南缘东秦岭熊耳山地区近年来发现的首个埋藏在地下,与钼矿化有关的隐伏花岗岩体.主要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主体形成时期为140.46±0.59Ma^136.53±... 石瑶沟花岗岩是华北陆块南缘东秦岭熊耳山地区近年来发现的首个埋藏在地下,与钼矿化有关的隐伏花岗岩体.主要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斑状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主体形成时期为140.46±0.59Ma^136.53±0.44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产物.石瑶沟花岗岩SiO2=70.27%~73.22%,Al2O3=12.71%~14.96%,MgO=0.23%~0.54%,全碱(K2O+Na2O)含量(质量百分比)变化范围为6.43%~11.78%,显示高硅、富碱特征.里特曼指数(δ)变化范围为2.11~3.02,AR介于1.48~5.73之间,为钙碱性;ACNK值=0.95~1.01,属准铝质-过铝质I型花岗岩.岩体稀土总量(∑REE)变化于147×10-6~322×10-6,LREE/HREE比值变化于15.2~25.2,LaN/YbN=19.1~50.5×10-6,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图上总体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左陡右平的右倾斜型.岩体Sr含量变化较大(133×10-6~759×10-6,平均371×10-6),Y、Yb含量(Y=10.02×10-6~18.80×10-6,平均12.57×10-6;Yb=1.16×10-6~2.02×10-6,平均1.40×10-6)和Sr/Y比值(12.77~61.66,平均30.44)低,具中等-弱的负Eu异常(δEu=0.53~0.71,平均0.62),反映岩浆发生过长石分离结晶作用.石瑶沟花岗岩Isr=0.707 44~0.713 84,εSr(t)=44.1~134.9,εNd(t)=-12.96^-13.46,其tDM2=2.00~2.01Ga,显示其与附近中生代合峪花岗岩基具同源性,岩浆源区包括南秦岭地块、扬子陆块以及部分太华群、熊耳群物质.综合石瑶沟隐伏花岗岩特征和区域地质演化,可得出结论:东秦岭地区在侏罗纪前的陆内俯冲体制下,南秦岭地块及扬子基底向华北陆块下俯冲碰撞使地壳加厚,侏罗纪-白垩纪之交的挤压向伸展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减压增温环境,使该区中-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最终在早白垩世形成石瑶沟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南缘 东秦岭 石瑶沟隐伏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钼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