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graphy and tectonic provenance of the Miocene Surma Group in parts of the Naga-Manipur hills, in and around Nungba,Northeast India
1
作者 Angom Sangeeta NPandey Oinam Kingson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834-847,共14页
The Miocene molassic Surma sandstones in parts of the Naga-Manipur hills,in and around Nungba,Northeast India have been studied for their tectonic provenance using petrography and heavy mineral contents.The poorly-to-... The Miocene molassic Surma sandstones in parts of the Naga-Manipur hills,in and around Nungba,Northeast India have been studied for their tectonic provenance using petrography and heavy mineral contents.The poorly-to-moderately-sorted sub-litharenite to lithicarkose type Surma sandstones display predominance of monocrystalline quartz(av.61%)and include undulose and non-undulose varieties and almost equal amounts of feldspars(av.22%)and rock fragments(av.17%).The heavy mineral suite of Surma sandstones is dominated by transparent varieties(96%)that include garnet,zircon,tourmaline,rutile,staurolite,scapolite,phlogopite,chondrodite,humite,wollastonite,hedenbergite,sphene,chlorite,sillimanite,glauconite,glaucophane,and chloritoid.These heavy minerals characterize the granitic and silicic metamorphic complexes(GM)as well as the basic metamorphic rocks(MT)like greenstones,green schist,and amphibolites relating to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setup.The opaque grains constitute nearly 4%of the total heavy minerals.The presence of euhedral,as well as abraded heavy mineral grains,further supports a mixed provenance having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from sedimentary and metamorphic rocks.A ZTR index of approximately 45%indicates mineralogically sub-mature nature of Surma sandstones.Based on the light and heavy mineral suites coupled with the type of terrain availabl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tudy area,it may be visualized that the sediment supply was largely made by the Himalaya,the IMR,the Shillong plateau,and the Mikir Hill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emi-arid to semi-humid climatic conditions.An overall supply from a recycled orogen provenance has been envisa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GRAPHY Tectonic provenance MIOCENE Surma group Naga-Manipur hills Nungba northeast India
下载PDF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in Hailar Basin,Northeast China
2
作者 Yanbin Xu Zishun Li +3 位作者 Ping Gao Meng Tian Xiuyun Qiao Chuanbiao Wan 《Global Geology》 2003年第1期53-58,共6页
Through petroleum exploration of 20 years, a new petroleum production area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Hailar Basin. Their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has been known in detail. The Ha... Through petroleum exploration of 20 years, a new petroleum production area has been constructed in Hailar Basin. Their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has been known in detail. The Hailar Basin is a basin group consisted of many scattered sub-basins with similar structural developed history. Each sub-basin has unique hydrocarbon distributing rules, including (1) oil/gas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oil/gas sag, and the oil/gas bearing in big sag is rich; (2) underwater fan and turbidity fan are the most favorable reservoirs; structure zone controlled by main fault is favorable zone of forming composite oil/gas accumulation; (3) lower fault-block in higher rise and higher fault-block in lower rise are favorable to oil/gas accumulation; (4) deep fault and granite bod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oil/gas reservoir, its distributing area is favorable area of oil and mantle source non-hydrocarbon gas formation; (5) higher geothermal area is favorable oil/gas beari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geology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fault basin group Hailar Basin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Features of Seismicity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Region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Japan Sea Plate
3
作者 SunWenbin HeYuesh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4年第4期373-384,共12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rouped activity features of deep-focus (M≥6.0) and shallow-focus (M S≥5.0)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the time-space correlation between deep focus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grouped activity features of deep-focus (M≥6.0) and shallow-focus (M S≥5.0)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the time-space correlation between deep focus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and shallow focus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have been studied. The study was main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on the collision zone between the west Pacific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and on its relations to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duction zone. Moreover, emphasis was laid 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he west Pacific plate on the seismicity of Eurasian plate.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west Pacific plate subducts at low angles, the seismicity on the plate collision zone is strong, the effect of plate subduction on Eurasian continent is strong too, and the subduction zone is under a state of high compressional stress. However, in the region where the west Pacific plate subducts at high angles, the seismicity along the plate collision zone is weak, the effect of plate subduction on Eurasian continent is weak too, and the tensile stress produced by the subduction zone at depth is enhanced. We therefore propose that the seismicity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will enter an active period of shallow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in the future 10 years. In the period, six earthquakes of M S≥5.0 may occur. Therefore, the work of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in this region shall be strength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earthquake group West Pacific plate Earthquake trend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西北、东北的教育学人:1978—1999
4
作者 郭戈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21,共18页
改革开放之后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黄金期,对这一时段教育学人的回顾和总结,是教育学术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自述改革开放之后20余年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西北地区教育学人以西北师... 改革开放之后是我国教育学科发展的黄金期,对这一时段教育学人的回顾和总结,是教育学术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自述改革开放之后20余年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西北地区教育学人以西北师大、陕西师大为中心,以兰州大学、青海师大、新疆师大、宁夏大学、延安大学与相关省市教科所等为骨干,在课程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教育研究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民族教育、革命老区教育、西部教育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东北地区教育学人以东北师大为引领,以辽宁师大、沈阳师大和哈尔滨师大与吉林大学、延边大学、渤海大学以及三省的教育学院、教育研究单位为骨干,在教育基本理论、德育论、教学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论、中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科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和农村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控制论等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学术群像 改革开放学术史
下载PDF
“90后”女性的东北记忆与文学观照——以黑龙江籍青年女作家杨知寒为例
5
作者 桑东辉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杨知寒被称为继“铁西三剑客”之后的“东北文艺复兴”的接力书写者和“新东北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作为生长于齐齐哈尔市的“90后”女作家,杨知寒用精到的笔触、冷峻的叙事,以“子一代”的视角和女性的细腻观察,再现了世纪之交以来... 杨知寒被称为继“铁西三剑客”之后的“东北文艺复兴”的接力书写者和“新东北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作为生长于齐齐哈尔市的“90后”女作家,杨知寒用精到的笔触、冷峻的叙事,以“子一代”的视角和女性的细腻观察,再现了世纪之交以来东北经济的衰退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阵痛及道德困境,揭示了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光怪陆离的情感变化。杨知寒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从少女到青年乃至中老年的女性形象,着眼于时代变迁中的女性命运,深刻揭示了在时代大潮冲击下的女性命运的悲与喜,以及隐藏于人性深处的善与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知寒 新东北作家群 女性视域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助力东北振兴策略研究——以抚远市为例
6
作者 王亚威 汪作朋 孙福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7期122-125,共4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产业协同发展理论,探讨抚远市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助力东北振兴的现实困境、意义与发展策略。现实困境:隐性文化资源开发不足,赫哲传统体育文化宣传形式单一,赫哲族传统体...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产业协同发展理论,探讨抚远市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助力东北振兴的现实困境、意义与发展策略。现实困境:隐性文化资源开发不足,赫哲传统体育文化宣传形式单一,赫哲族传统体育创新型人才匮乏,旅游景区接待能力亟须提高。意义:使得边疆稳固且兴旺,推进生态和谐的乡村文明建设,促使地方培养专业人才,带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策略:明确中俄产业发展原则促进深度融合,完善高校培育机制培养赫哲传统体育专业人才,促进赫哲体旅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养老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赫哲族 体育旅游 体旅融合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新东北作家群与东北文学——兼论新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可能路径
7
作者 林颖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4,共9页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东北文学崛起的写作主力军,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作家密切关注国企改革下东北两代人的命运沉浮,结合自身成长经验书写新一代东北人的生存困境,触及社会历史等深层问题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新东北作家群在近年丰富且连...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东北文学崛起的写作主力军,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作家密切关注国企改革下东北两代人的命运沉浮,结合自身成长经验书写新一代东北人的生存困境,触及社会历史等深层问题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新东北作家群在近年丰富且连续的创作中也逐渐开拓丰富了东北文学创作,进一步探索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可能路径。新东北作家群将立体新颖的小说叙事和独特的东北意象结合在一起,使新现实主义创作路径更为多元,在具有了“人”的维度同时更有叙事的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东北文学 新现实主义 人的尊严
下载PDF
变动时代的创痛与“工人之子”的歌哭论班宇《冬泳》的城市书写
8
作者 任贵菊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0-43,88,共5页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来文坛对一批东北籍青年作家的指称,该指称特别注意他们在创作上表现出的某些共同倾向。班宇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较为鲜明地展示了该群体创作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城市即故乡”的经验表达。他以改革开放... “新东北作家群”是近年来文坛对一批东北籍青年作家的指称,该指称特别注意他们在创作上表现出的某些共同倾向。班宇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较为鲜明地展示了该群体创作的共性特征,尤其是“城市即故乡”的经验表达。他以改革开放“同龄人”的眼光,关注在不断循环解构、建构的城市时空转换中,“新工人”阶层及其下一代的空间位移与生存命运,揭橥东北老工业城市的衰落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将社会转型中的城市生活描绘成一种“亦城亦乡”的情感景观,表现了时代变动中工人身份失落的创痛与“工人之子”的歌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宇 《冬泳》 “新东北作家群” 城市书写 “亦城亦乡” 身份失落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东北人口较少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9
作者 徐长恩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4期15-19,共5页
人口较少民族是学术界关注度较高的群体。从全国、省域、城乡与性别的视角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全面科学地探讨分析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在整体上高于全... 人口较少民族是学术界关注度较高的群体。从全国、省域、城乡与性别的视角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全面科学地探讨分析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高等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在整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间差距、性别差距相对较小,但也局部存在学业成绩不理想、城乡差距较为明显等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东北人口较少民族高等教育也将走向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东北人口较少民族 省份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湖南石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10
作者 向东 温海亮 万海辉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7期58-60,共3页
石坳金矿地处湘东北幕阜山-望湘隆起带中部,望湘岩体及金井岩体东北部外接触带上,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金成矿区域。通过对矿区赋矿地层、含矿构造、矿脉特征、矿石特征以及深部矿化富集规律等分析研究,认为矿区内金矿脉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 石坳金矿地处湘东北幕阜山-望湘隆起带中部,望湘岩体及金井岩体东北部外接触带上,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金成矿区域。通过对矿区赋矿地层、含矿构造、矿脉特征、矿石特征以及深部矿化富集规律等分析研究,认为矿区内金矿脉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溪群坪原组地层中,矿区内NS向、SEE-NWW向断裂构造为容矿构造,矿区内含金矿化以蚀变破碎板岩型及含金石英脉型为主,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毒砂化。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金矿床。结合最新的勘查成果及成矿规律,预测矿区西部大源岭地区及矿区边深部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坳金矿 湘东北 容矿构造 矿床成因 冷家溪群
下载PDF
论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的赓续与新变——以双雪涛为典型案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纪秀明 郑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3,共9页
当代新东北作家群赓续现代东北文学叙事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下试图重构文学与东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本文从现实主义手法、流散主题、人物设置等角度解密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风格的拆解和还原,探讨新东北作家... 当代新东北作家群赓续现代东北文学叙事传统,在新时代语境下试图重构文学与东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本文从现实主义手法、流散主题、人物设置等角度解密以双雪涛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对现代东北叙事风格的拆解和还原,探讨新东北作家群与现代东北叙事的因缘性和风格赓续,以及东北“新”“旧”创作代际群体的变异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凭借这种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下的东北叙事观照与重构,双雪涛等作家提供了一种进入东北叙事、致敬东北现代叙事传统的当代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双雪涛 东北叙事 赓续 新变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浩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建设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城市群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决定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发现特定城市群形成的空间经济效应,正向影响整体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东北...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建设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城市群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决定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发现特定城市群形成的空间经济效应,正向影响整体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东北地区城市群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形性,呈现“群组”形态,通过对东北地区特定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均对城市群组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量级不高,且要素流动性不强,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引力效应处于比较弱的状态;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互动、区域合作偏少,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关联效应也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在促进城市群组实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提升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并形成空间溢出效应,减少空间竞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城市群组 协同发展 辽中南城市群 哈长城市群
下载PDF
当代“东北形象”的文学呈现--从“东北文艺复兴”“铁西三剑客”谈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金茹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
“东北文艺复兴”一词裹挟着作家、评论家、文艺工作者及广大受众共同的“东北情怀”,将娱乐话语转入学术话语体系,并与“新东北作家群”一起构建“东北作家”和“东北形象”,形成微妙的语汇互文互生,“东北作家”“东北形象”和“东北... “东北文艺复兴”一词裹挟着作家、评论家、文艺工作者及广大受众共同的“东北情怀”,将娱乐话语转入学术话语体系,并与“新东北作家群”一起构建“东北作家”和“东北形象”,形成微妙的语汇互文互生,“东北作家”“东北形象”和“东北文艺复兴”随之产生的内涵共振将建构起“东北文化精神”共同体。文章旨在探析这一系列讨论和赋名背后所呈现出的表层景观及其内在发生逻辑,进而揭示作为叙事传播的一次集体共情如何对当代“东北形象”进行文学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文艺复兴 新东北作家群 铁西三剑客 集体共情 叙事传播
下载PDF
景观化的东北和东北写作——“新东北作家群”文学现象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特尼格尔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33,57,共7页
将“新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文学现象进行考察,对“新东北作家群”创作中的短句使用、叙事时间选择与视角选择进行分析,总结作品中共有的下岗背景、悬疑情节及同质化的人物,发现三个作家的作品客观上造成的对于东北的景观化。最后以围... 将“新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文学现象进行考察,对“新东北作家群”创作中的短句使用、叙事时间选择与视角选择进行分析,总结作品中共有的下岗背景、悬疑情节及同质化的人物,发现三个作家的作品客观上造成的对于东北的景观化。最后以围绕“东北作家群”出现的现象作为对象,发现这一命名背后对于东北写作景观化的过程,并对这一现象做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作家群 景观化 东北写作
下载PDF
地域电影中东北叙事的想象、构建与尊严——以《榴莲飘飘》《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钢的琴》为例
15
作者 蔡译萱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7-62,共6页
地域电影作为当代电影重要的类型之一,其强烈的在地性折射出所在地的语言特色、人物群像与时空风貌,也蕴藏着所在地的想象、构建及尊严。《榴莲飘飘》《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钢的琴》三部电影分别讲述香港地区、上海同东北小城的在地故... 地域电影作为当代电影重要的类型之一,其强烈的在地性折射出所在地的语言特色、人物群像与时空风貌,也蕴藏着所在地的想象、构建及尊严。《榴莲飘飘》《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钢的琴》三部电影分别讲述香港地区、上海同东北小城的在地故事,通过文本分析与影像比较,呈现出东北生活的抑郁恍惚与停滞不前、底层群体的挣扎与坚韧,以及在满足最基本生存条件下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与态度。三部电影的两地比较摒弃了毫无作用的悲悯,传达的是一种钢铁与冰雪的气息、一种不服输的坚持,揭示东北是亟待重新关注的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叙事 人物群像 时空构建 尊严
下载PDF
东北作家群的家国意识与文化记忆书写
16
作者 佟利君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0-45,共6页
以李辉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作为东北文学创作的主力军,以其浓烈的家国意识与革命历史记忆书写,刻画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众生群像,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记叙国家苦难、描绘流亡历程... 以李辉英、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作为东北文学创作的主力军,以其浓烈的家国意识与革命历史记忆书写,刻画了“九一八”事变以来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众生群像,成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记叙国家苦难、描绘流亡历程的一支文学劲旅,凸显了“五四”以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主题意蕴。文章从20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出发,探寻其在“家国”与“文化”语境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家国意识 文化记忆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与盆地演化 被引量:128
17
作者 周建波 张兴洲 +5 位作者 马志红 刘立 金魏 张梅生 王成文 迟效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0-538,共9页
东北地区不是海西期褶皱变质带(或造山带),而是早石炭世以来拼合成统一的复合地块,我们称为"佳木斯-兴蒙地块"。东北地区上古生界不是中-新生代盆地的结晶基底,而是具有准盖层性质的陆相-海相沉积盖层。晚古生代海相沉积建造... 东北地区不是海西期褶皱变质带(或造山带),而是早石炭世以来拼合成统一的复合地块,我们称为"佳木斯-兴蒙地块"。东北地区上古生界不是中-新生代盆地的结晶基底,而是具有准盖层性质的陆相-海相沉积盖层。晚古生代海相沉积建造中,暗色泥岩和碳酸盐岩发育,具有潜在的生烃潜力,是东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的重要新层系。提出以嘉荫-牡丹江断裂和嫩江-开鲁断裂为界,将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盆地群,并确定了各盆地的成因类型、石油地质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新层系 盆地群 晚古生界 佳蒙地块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块群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五力 李永飞 郭胜哲 《地质与资源》 CAS 2014年第1期4-24,共21页
东北地块群主要有额尔古纳、兴华、松嫩、佳木斯和兴凯等地块,它们都不是从西伯利亚克拉通分裂出来的,而都具有独立的演化史.额尔古纳、兴华地块参与到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古亚洲洋弧盆体系中,组成岛弧-山弧或弧后盆地的一部分;松... 东北地块群主要有额尔古纳、兴华、松嫩、佳木斯和兴凯等地块,它们都不是从西伯利亚克拉通分裂出来的,而都具有独立的演化史.额尔古纳、兴华地块参与到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大陆边缘古亚洲洋弧盆体系中,组成岛弧-山弧或弧后盆地的一部分;松嫩、佳木斯和兴凯地块分别为泛古洋和古太平洋作用区内亲西伯利亚和亲华北的地块,具有前白垩纪较复杂的演化史.在较详细讨论了东北地块群的构造演化的基础上,认为东北大地构造格架,除可以划分出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外,还应划分出滨太平洋松嫩-佳木斯联合地块、环太平洋兴凯地块、胶辽地块和那丹哈达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东北地块群 构造演化 大地构造格架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噪声层析成像 被引量:32
19
作者 潘佳铁 吴庆举 +1 位作者 李永华 余大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2-821,共10页
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唯一的深震孕育区,获取该区的壳幔结构,对于研究板块俯冲、深震以及火山活动等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该区159个固定台站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和27个流动台站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的垂向波形连续记录,计算了... 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唯一的深震孕育区,获取该区的壳幔结构,对于研究板块俯冲、深震以及火山活动等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该区159个固定台站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和27个流动台站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的垂向波形连续记录,计算了台站间的预估格林函数,并采用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测量了双台路径上瑞雷波的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质量控制和筛选,最终得到了2204条路径上周期5~40 s的群/相速度频散曲线.检测板测试表明,反演结果可以达到2°×2°的分辨.利用Ditmar & Yanovskaya反演方法,我们得到了研究区(105°E—135°E,39°N—52°N)周期8~30 s的瑞雷波的群速度和相速度分布图.不同周期的群/相速度分布图,反映了不同深度S波速度的横向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横向非均匀性.短周期(如8 s)的群/相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构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具体来说,山区显示为高速,沉积盆地显示为低速;随着周期的增大(如15 s,22 s),地形的控制作用相对减弱;较长周期(如30 s)的群/相速度分布与地壳厚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噪声成像 瑞雷波 群速度 相速度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格局、过程及城市流强度 被引量:36
20
作者 王士君 宋飏 +1 位作者 冯章献 姜丽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94,共8页
根据城市群、城市组群及城市群组的内涵指出中国东北地区目前存在辽中南、吉林中部、哈大齐三个城市群组。按照其形成发展过程和现状特征,辽中南已经发育成为成熟的城市群,而吉林中部和哈大齐尚处于城市群发育的中间阶段,即城市组群阶段... 根据城市群、城市组群及城市群组的内涵指出中国东北地区目前存在辽中南、吉林中部、哈大齐三个城市群组。按照其形成发展过程和现状特征,辽中南已经发育成为成熟的城市群,而吉林中部和哈大齐尚处于城市群发育的中间阶段,即城市组群阶段,从而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一群二组"的空间结构框架。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的计算发现,群组内部尚未出现主要外向服务部门区位熵均大于1的城市,与国内发达城市群的发展水平相距较远。未来发展应该围绕城市群组的组织结构、网络化发展模式、职能分工与功能互补、发展关系协调等方面进一步调控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城市群 城市组群 城市群组 城市流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