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神”迷醉与魏晋绘画的审美理性——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 被引量:5
1
作者 苏涵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5-60,共6页
魏晋之间,洛神成为一个令各类艺术迷醉的女神形象。《洛神赋图》受《洛神赋》与时代文化的影响,偏好女性题材,追求人性对审美激情的感发,以眼神对视来经营位置,在表现人体之美时,重在衣折秀媚的线条讲究,追求艳姿的描绘,具有那个时代绘... 魏晋之间,洛神成为一个令各类艺术迷醉的女神形象。《洛神赋图》受《洛神赋》与时代文化的影响,偏好女性题材,追求人性对审美激情的感发,以眼神对视来经营位置,在表现人体之美时,重在衣折秀媚的线条讲究,追求艳姿的描绘,具有那个时代绘画特有的审美理性。通过对《洛神赋图》、《洛神赋》与顾恺之画学思想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做出推论:一代巨匠顾恺之创作了一代名画《洛神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 《洛神赋图》 顾恺之 审美理性
下载PDF
《洛神赋图》情感表达中的三重蕴涵 被引量:6
2
作者 常德强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3-16,共4页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洛神赋》,渗透了顾恺之对《洛神赋》主题和情感的独到理解,他用独特的绘画理念和绘画技巧再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情感中蕴涵了历史、文学、艺术的因素,具体画面表现为"以...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洛神赋》,渗透了顾恺之对《洛神赋》主题和情感的独到理解,他用独特的绘画理念和绘画技巧再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情感中蕴涵了历史、文学、艺术的因素,具体画面表现为"以韵传情"的绘画基调、连环性构图的样式和"春蚕吐丝"般的连绵线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洛神赋图》 情感 蕴涵
下载PDF
中国早期道教人神对话现象透析——以顾恺之《洛神赋图》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玺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70-72,共3页
中国古典艺术关注探索人神关系,早期道教更加注重神人相通和得道成仙。东晋画家顾恺之留传千古的杰作《洛神赋图》是对道家神仙思想的较好注解。顾恺之通过对人神交往的铺陈,将个人生命的感悟体验倾注于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神... 中国古典艺术关注探索人神关系,早期道教更加注重神人相通和得道成仙。东晋画家顾恺之留传千古的杰作《洛神赋图》是对道家神仙思想的较好注解。顾恺之通过对人神交往的铺陈,将个人生命的感悟体验倾注于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神仙意境的追求,弥漫着探索自由超脱人生境界的艺术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洛神赋图 洛神 道教
下载PDF
传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考源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刚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7-42,共16页
立足“北京甲本”图像、题识与印鉴等信息的较全面深入考察,反思前贤研究,认为其并非学界所定宋人摹本,而当是明代文嘉等著录的唐李昭道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关键词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北京甲本 李昭道
下载PDF
《洛神赋》与《洛神赋图卷》的审美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熊燕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3期20-24,共5页
曹植的《洛神赋》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是魏晋六朝时期诗赋与绘画的优秀作品。曹植和顾恺之分别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将洛神的形体美和神韵美推向极致。曹植在赋中是爱情悲剧的参与者,顾恺之在图卷中则是爱情悲剧的旁观者,... 曹植的《洛神赋》和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是魏晋六朝时期诗赋与绘画的优秀作品。曹植和顾恺之分别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将洛神的形体美和神韵美推向极致。曹植在赋中是爱情悲剧的参与者,顾恺之在图卷中则是爱情悲剧的旁观者,创作主体的角色不同直接影响了作品爱情主题的表达。二者将个人生命的感悟体验倾注于作品中,通过不同的情感抒发方式,表现各自不同的心理情感。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意境的追求,探求自由超脱的人生境界,体现壮阔幽深、气韵生动的宇宙深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顾恺之 《洛神赋》 《洛神赋图卷》 审美比较
下载PDF
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的审美转化 被引量:3
6
作者 蒋娜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魏晋时期,洛神一度成为各类艺术争相描摹的女神形象,以之为审美对象的各类艺术作品中,《洛神赋》和《洛神赋图》则是其中的两大杰作。文章试图从审美理念、审美视角、审美体验与审美表现手法四个方面探究《洛神赋》和以之为脚本的《洛... 魏晋时期,洛神一度成为各类艺术争相描摹的女神形象,以之为审美对象的各类艺术作品中,《洛神赋》和《洛神赋图》则是其中的两大杰作。文章试图从审美理念、审美视角、审美体验与审美表现手法四个方面探究《洛神赋》和以之为脚本的《洛神赋图》之间的审美递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 《洛神赋图》 审美递变
下载PDF
从《洛神赋图》看诗与画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红伟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中国诗画理论在"文人画"兴起之后,得到了质的飞跃,诗通过题画诗的方式出现,从而与画的关系如同孪生。最早有记载的将诗转化为画的人是六朝时期的顾恺之,将《洛神赋》这篇感人至深的诗赋,转化成了《洛神赋图》这幅千古名画,它... 中国诗画理论在"文人画"兴起之后,得到了质的飞跃,诗通过题画诗的方式出现,从而与画的关系如同孪生。最早有记载的将诗转化为画的人是六朝时期的顾恺之,将《洛神赋》这篇感人至深的诗赋,转化成了《洛神赋图》这幅千古名画,它与文人画与文人画的题画诗关系有所不同,《洛神赋图》相当于对《洛神赋》的注释,形象生动;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就是诗中有画意,画中有诗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 顾恺之 诗与画的关系
下载PDF
中国艺术传统中“线”的视觉转化——以“洛神赋”主题的艺术表现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饶丹 《美育学刊》 2018年第4期64-71,共8页
以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技法为切入点,考察"线性"在"洛神赋"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视觉转化,进一步分析这些不同艺术形式的线性特征,归纳其美学上的共通性,并以此说明本土民族艺术的自律性发展与现代... 以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技法为切入点,考察"线性"在"洛神赋"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视觉转化,进一步分析这些不同艺术形式的线性特征,归纳其美学上的共通性,并以此说明本土民族艺术的自律性发展与现代性转化的双重意义,以期未来中国艺术以既独立又开放的文化姿态与西方世界展开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 线性 演变 视觉转化 世界性志向
下载PDF
中西文化对女神身体的想象——以《洛神赋图》《维纳斯的诞生》为视点
9
作者 杨鹏妃 潘艳慧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4-78,共5页
《洛神赋图》与《维纳斯的诞生》中的洛神和维纳斯是基于中西不同文化的各自女神身体图像想象和呈现的典型代表。运用潘诺夫斯基的"三个层次"的图像学分析理论对顾恺之《洛神赋图》和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中的洛神和维纳... 《洛神赋图》与《维纳斯的诞生》中的洛神和维纳斯是基于中西不同文化的各自女神身体图像想象和呈现的典型代表。运用潘诺夫斯基的"三个层次"的图像学分析理论对顾恺之《洛神赋图》和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中的洛神和维纳斯身体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对女神身体的不同想象:洛神和维纳斯身体图像所蕴含的本质性的内在意义,即中国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不仅支撑并解释了洛神和维纳斯各自身体的"神性"和"人性"象征图式,而且决定了作为女神身体图像的表现形式的身体之"形"和身体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图 维纳斯的诞生 女神 潘诺夫斯基 图像学
下载PDF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论曹植《洛神赋》的救赎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毋军保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0-13,共4页
曹植在《洛神赋》中通过一场人神相恋、爱而不得的爱情故事寄寓了自己在理想破灭之后,对自身灵魂的救赎。《洛神赋》中人神道殊的外部原因是阻碍洛神与君王彼此相爱的鸿沟,而洛神由苦闷、无奈、绝望到最后渐生希望,寄心君王的种种表现... 曹植在《洛神赋》中通过一场人神相恋、爱而不得的爱情故事寄寓了自己在理想破灭之后,对自身灵魂的救赎。《洛神赋》中人神道殊的外部原因是阻碍洛神与君王彼此相爱的鸿沟,而洛神由苦闷、无奈、绝望到最后渐生希望,寄心君王的种种表现实则是曹植现实处境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曹植在痛苦挣扎中最终寻得救赎之道,即一生坚守自己的理想,这充分体现出他对理想永不言弃的赤子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 曹植 洛神 赤子之心 救赎
下载PDF
唐代“凌波”“生尘”步态形塑及其诗画互文
11
作者 戴一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4-74,共11页
顾本《洛神赋图卷》将“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文字表述转译为女性优美步态图像化呈现,同时展现了洛神由水上移到陆地的态势。唐代出行图中女性形象描绘当承接了顾画女性步态特征,完成了从神女到人女的转变。唐代诗人从对表现主体选择和... 顾本《洛神赋图卷》将“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文字表述转译为女性优美步态图像化呈现,同时展现了洛神由水上移到陆地的态势。唐代出行图中女性形象描绘当承接了顾画女性步态特征,完成了从神女到人女的转变。唐代诗人从对表现主体选择和对“尘”的审美体认两方面对“凌波”“生尘”步态描绘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并与唐代出行图中的女性步态“互文”。“凌波”“生尘”对女性美的艺术表现,跨越了不同艺术品类,与社会风尚和时代审美趣味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图卷》 凌波 生尘 步态 诗画互文性
下载PDF
论《洛神赋》的古典美及其承传
12
作者 戴绍敏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2-44,共3页
曹植的《洛神赋》是辞赋创作的精品,它是中国文学史上描摹女性美的继往开来的佳作。洛神的古典美无与伦比,但它是流,不是源,此前已有诗、骚、赋开其先河。
关键词 洛神赋 古典美 继承 影响
下载PDF
稽前王之采章 成一代之文物--陕西潼关税村隋墓画像石棺的视觉传统及其与宫廷匠作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西林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73,136,137,共20页
本文以陕西潼关税村隋废太子、房陵王杨勇墓画像石棺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古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南北互动、中西交通的格局中,讨论了石棺画像的视觉传统及其与宫廷匠作的关系。首先,作者追溯了图像的视觉传统,认为此传统萌自东汉,臻于北... 本文以陕西潼关税村隋废太子、房陵王杨勇墓画像石棺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古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南北互动、中西交通的格局中,讨论了石棺画像的视觉传统及其与宫廷匠作的关系。首先,作者追溯了图像的视觉传统,认为此传统萌自东汉,臻于北魏,续于南北朝后期,沿革有绪,发展未曾断裂,否认"复古"之说。其次,作者列举了宇文恺、何稠、阎毗、黄亘、黄衮几位隋廷技艺臣僚的匠作经历和成就,认为其中或有人参与杨勇墓的相关营造事务,进而推测阎毗诏领参与的可能性最大,且主导了石棺画稿的创作和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棺 视觉传统 《洛神赋图》 宫廷匠作 杨勇 阎毗
原文传递
中古语境中的《洛神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东 《郑州师范教育》 2012年第2期59-69,共11页
中古人士对《洛神赋》的接受与解读历经变化。自两晋至初唐,无论是普通的爱好者还是专业的研究者,多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以欣赏的眼光对《洛神赋》进行文本解读。到了盛唐之后,人们的接受态度和解读方式开始有所变化。先是李白从道德... 中古人士对《洛神赋》的接受与解读历经变化。自两晋至初唐,无论是普通的爱好者还是专业的研究者,多从纯粹的美学角度出发,以欣赏的眼光对《洛神赋》进行文本解读。到了盛唐之后,人们的接受态度和解读方式开始有所变化。先是李白从道德教化的角度批评曹植创作《洛神赋》不过是"好色伤大雅"之举,接着便是《感甄记》对《洛神赋》创作动因的附会,终则归结于晚唐小说家对洛神的绮思艳想。当然,李白的批评还只是他文学复古思想的具体体现,而《感甄记》的附会就有了恶搞历史名人的意味,至于《酉阳杂俎》中刘伯玉对洛神的的绮思与《传奇》中萧旷对洛神的猥亵,则简直是小说家意淫式解读《洛神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人士 《洛神赋》 文本解读 道德批评 意淫解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