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6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ngkong During the 1911 Revolution and World War Ⅱ
1
《China Today》 1997年第4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World Hongkong During the 1911 revolution and World War
下载PDF
More Facts Tell Lie of'Tibetan Independence'During Revolution of 1911
2
《China's Tibet》 1999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More Facts Tell Lie of’Tibetan Independence’During revolution of 1911
下载PDF
谣言与革命——关于1911年武昌起义的政治传播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岭峻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45,共5页
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中,谣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起义的发动过程中,“清政府正在捕杀汉族士兵”谣言将大多数士兵逼入造反者行列;其次,在起义扩大的过程中,清政府无法控制作为舆论领袖的地方绅士们,致使各种谣言进一步侵蚀其... 在1911年的武昌起义中,谣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起义的发动过程中,“清政府正在捕杀汉族士兵”谣言将大多数士兵逼入造反者行列;其次,在起义扩大的过程中,清政府无法控制作为舆论领袖的地方绅士们,致使各种谣言进一步侵蚀其合法性。清政府虽然也企图通过谣言收拾人心,但因其公信力的彻底丧失,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谣言 革命 武昌起义 政治传播学
下载PDF
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研究(1911—2012)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建霞 周明哲 《高等理科教育》 2013年第6期115-120,共6页
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是中华民族高教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联系,映射了高等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依据重大历史事件来划分,这一时期主要包括3个阶段: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高教救... 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是中华民族高教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联系,映射了高等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依据重大历史事件来划分,这一时期主要包括3个阶段: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高教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高教护国;从改革开放到新时期改革的高教强国,都深深地蕴含着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历史使命,将对今后高等教育发展起到十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 中国高等教育 历史使命 辛亥革命 改革开放
下载PDF
民国时期(1911-1949)我国图书馆界刊物研究综述 被引量:8
5
作者 郭卫宁 《晋图学刊》 2004年第6期70-73,共4页
作者在对民国时期(1911-1949)图书馆界刊物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时间、地区上的分布特点,介绍了栏目设置。本文资料性强,对图书馆学史和近代书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期刊 1911-1949
下载PDF
辛亥革命后广东近代城市的发展(1911—1936)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113-119,共7页
 辛亥革命后,由于实业发展和民国政府的推动,广东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及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经济积聚的程度等因素,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以此为标准来看,南粤的城市化在民国前期取得...  辛亥革命后,由于实业发展和民国政府的推动,广东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及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经济积聚的程度等因素,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尺度,以此为标准来看,南粤的城市化在民国前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城市新理念 广州模范市政 近代城市化
下载PDF
1911辛亥风暴下的成都满族 被引量:4
7
作者 万保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6-48,共3页
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成都旗人问题的解决有别与其他省市,这是在成都当时特有的政治经济形势下汉满两族领导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成都 旗人 和平解决
下载PDF
由热情而理性:1911-1912年间杜亚泉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及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学桃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1,共7页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之初,杜亚泉为革命的爆发而欢欣鼓舞,并对其进行热情宣传和介绍,颂扬、支持革命,但在短暂的热情之后,杜亚泉敏锐地发现革命后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杜亚泉这一"...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之初,杜亚泉为革命的爆发而欢欣鼓舞,并对其进行热情宣传和介绍,颂扬、支持革命,但在短暂的热情之后,杜亚泉敏锐地发现革命后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杜亚泉这一"由热情而理性"的转变,是其认知水平逐渐提升的表现,也是革命本身不足开始显露的重要表征。更为可贵的是,杜亚泉能在短时期里敏锐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去解决问题,针对革命的先天不足,他试图从革命后续的建设中去努力,借此以完善与巩固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亚泉 辛亥革命 折衷 理性
下载PDF
1910—1911年《香港华字日报》中革命党形象探析——兼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心趋避
9
作者 周军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0-44,共5页
从庚戌新军起义到黄花岗起义,再到武昌起义,革命党的形象在《香港华字日报》中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最后革命党人赢得报纸称赞,这一变化多因革命党人的表现及革命军军纪良好。报纸通过革命党与盗匪的比较,革命军与清军的比较,凸显了辛亥... 从庚戌新军起义到黄花岗起义,再到武昌起义,革命党的形象在《香港华字日报》中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最后革命党人赢得报纸称赞,这一变化多因革命党人的表现及革命军军纪良好。报纸通过革命党与盗匪的比较,革命军与清军的比较,凸显了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崭新的形象。这些报道也反映出社会剧变中民心趋避和社会舆论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华字日报》 辛亥革命 革命党形象
下载PDF
Zoo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Broad Spectrum Revolution in the Pleistocene-Holocene transitional period,with evidence from Shuidonggou Locality 12,China 被引量:5
10
作者 ZHANG Yue ZHANG ShuangQuan +5 位作者 XU Xin LIU DeCheng WANG ChunXue PEI ShuWen WANG HuiMin GAO X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1487-1492,共6页
Based on optimal foraging theory,prey animals from the Shuidonggou Locality 12(SDG12)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body size and defense traits:high-ranked large game,low-ranked slow small game,and low-ra... Based on optimal foraging theory,prey animals from the Shuidonggou Locality 12(SDG12)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body size and defense traits:high-ranked large game,low-ranked slow small game,and low-ranked fast small game.Application of the Reciprocal of Simpson's Index to the three types of animals from SDG12 yields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evenness,which implies a broader meat diet of the SDG12 hominids.Compared to values of taxonomic evenness from Mediterranean sit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dietary expansion probably resulted from the occurrence of the Broad Spectrum Revolution rather than from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Shuidonggou area.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the Natufian phases in Hayonim Cave and the SDG12 validate this argu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o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Broad Spectrum revolution in the Pleistocene-Holocene transitional period with evidence from Shuidonggou Locality 12 China
原文传递
Lu Xun's Classical-Style Poetry and the 1911 Revolu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Jon Eugene von Kowallis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2年第3期317-336,共20页
The extent of Lu Xun'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ause of the revolutionists who worked to bring about the 1911 Revolu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among scholars ever since the year after his death when his brot... The extent of Lu Xun'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ause of the revolutionists who worked to bring about the 1911 Revolution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among scholars ever since the year after his death when his brother Zhou Zuoren emphatically denied his membership in the Guangfu Hui. The scholars who think he did joi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at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 rely on attributions to Lu Xun by third parties who conversed with him late in his life, but Lu Xun never actually addressed this question in his written or published works and, despite his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 with Zhang Taiyan (and therefore by inference the Tokyo and Zhejiang branches of the Guangfu Hui), no one has ever brought forth archiv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claim of his membership. Here I will examine the classical-style poetry Lu Xun wrote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in order to gauge through first-hand evidence his disposition toward the Republican r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 transition it signaled for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 Xun Lu Xun's classical-style poetry Guangfu Hui TongmengHui 1911 revolution Zhang Taiyan
原文传递
辛亥革命与地方政局:以民初皖督更迭为视角(1911—1912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1期51-60,95,共11页
辛亥革命的发生对近代中国政治局势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带来地方政局的重新洗牌,政治生态被重新塑造,各方围绕己方政治诉求展开互动,最终帝制复活,民主共和让位于专制独裁,这极大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在安徽一隅,表现为地方立... 辛亥革命的发生对近代中国政治局势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带来地方政局的重新洗牌,政治生态被重新塑造,各方围绕己方政治诉求展开互动,最终帝制复活,民主共和让位于专制独裁,这极大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在安徽一隅,表现为地方立宪派借助革命做大,利用法律等手段,压制行政长官。革命所带来地方军权的膨胀,地方分裂的趋势加剧。相关政治精英自身不仅无力弥合此种分裂,调和各方矛盾,进而稳定时局。相反,其自身政治活动不断逾越民主运行程序,难于切实解决皖省的实际困难,以自身利益与政党见解为最终诉求。各方矛盾的加剧,大大加速政局的崩坏。这一过程在安徽临时议会与孙毓筠都督的互动中充分体现,既展现了北洋集团与南方革命阵营间的博弈斗争,又反映出南方革命集团内部及其与民间政治精英间的互动过程,同时更折射出民初政局所暗藏的多重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安徽都督 孙毓筠 柏文蔚 安徽临时省议会 民初安徽政局
下载PDF
陈子英:鲁迅青年形象建构的一个隐秘侧影
13
作者 王丹 刘铁群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6,共11页
陈子英是贯穿鲁迅晚清日本留学界、民元前后绍兴教育界至辛亥革命及其挫折时期的友人,但二人的交往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史料上也存在错漏。陈子英与鲁迅青年时期呼吁的理想“个人”有契合之处,也可被视为“狂人”、吕纬甫、魏连殳等... 陈子英是贯穿鲁迅晚清日本留学界、民元前后绍兴教育界至辛亥革命及其挫折时期的友人,但二人的交往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史料上也存在错漏。陈子英与鲁迅青年时期呼吁的理想“个人”有契合之处,也可被视为“狂人”、吕纬甫、魏连殳等现实原型的隐秘侧影之一,从中亦可窥得有别于传统“投降”、徐锡麟式的流血革命和鲁迅式的迂回抵抗的第四种“候补”结局,即丧失“候补”资格,沉没在辛亥革命的阴影之中。陈子英其人在鲁迅创作中由“隐”至“显”的过程,也是鲁迅追忆民元精神、重构“民国的建国史”的意图不断敞开的过程,它与鲁迅的青年话语建构交织在一起,共同指向鲁迅“立人”的启蒙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陈子英 青年 辛亥革命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中国观演建筑外部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李波 张宇静 +1 位作者 方志诚 徐宇甦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新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的历史巨变。这其中,观演建筑作为承载这一时期群众生活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见证了其中的历史思潮发展,并直观体现在其外部形态特征上。该文拟通过文献查阅厘清全国观演建筑分布特征,并进一步从构图形式和风格特征两个方面对其外部形态特征展开研究,分析其不同形式背后的特定内涵与文化,既为当下建筑设计的多元化语境提供历史依据,也为相关部门对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建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观演建筑 外部形态特征
下载PDF
历史合力与“护国运动”的兴起及其历史贡献
15
作者 何一民 伍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2-83,共12页
护国运动的兴起,袁世凯帝制自为之所以破产,共和制度之所以得到维护,并非简单地是由某一政党或少数人所推动的结果,而是民国初年“二次革命”后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聚合在一起,构成了反袁护国阵营,由此形成合力,并使反袁护国阵营在... 护国运动的兴起,袁世凯帝制自为之所以破产,共和制度之所以得到维护,并非简单地是由某一政党或少数人所推动的结果,而是民国初年“二次革命”后多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聚合在一起,构成了反袁护国阵营,由此形成合力,并使反袁护国阵营在与袁世凯北洋集团的较量中发生力量对比变化,此消彼长,推动了护国运动的形成与发展。袁世凯虽然拥有国家政权和大量军队,但是正如清王朝也拥有国家政权和大量军队一样,没有能够阻挡清朝大厦的轰然倒塌。失道寡助,得道多助,逆民意者终将挡不住历史的车轮。在历史潮流的冲击下,袁世凯最终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民主共和从此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国运动 历史合力 辛亥革命
下载PDF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对蔡锷的影响
16
作者 邓江祁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在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蔡锷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在反清革命实践中,蔡锷既注意汲取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又在西方近代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下,抛弃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中恢复明朝和歧视少数民族等狭隘、落后的观念。1... 在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蔡锷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在反清革命实践中,蔡锷既注意汲取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又在西方近代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下,抛弃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中恢复明朝和歧视少数民族等狭隘、落后的观念。1911年,蔡锷成功地发动和领导云南“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政府在云南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革命政权;1915年,蔡锷又发动和领导护国战争,推翻了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锷 王船山 民族主义思想 辛亥革命 护国战争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现实启示
17
作者 任宗哲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9-15,共7页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深入持久的自我革命,对新时代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以党的...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深入持久的自我革命,对新时代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以党的思想建设为基础,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以党的作风建设为主题,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坚持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增强党组织凝聚力,锻造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构建制度规范体系,提供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下载PDF
恩格斯《英国状况》系列文章的历史意义
18
作者 陈仕伟 章红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4-63,共10页
以《英国状况》为题的三篇系列文章,是恩格斯在完成《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之后、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之前所撰写的,既是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所确立主题的继续研究,也是为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做的重要准备,但学术界对... 以《英国状况》为题的三篇系列文章,是恩格斯在完成《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之后、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之前所撰写的,既是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所确立主题的继续研究,也是为撰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做的重要准备,但学术界对恩格斯的《英国状况》系列文章不够重视且鲜有系统研究。在《英国状况》系列文章中,恩格斯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视角,深入分析和细致批判了“英国状况”,初步阐明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青年恩格斯的成长、《英国状况》系列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马克思主义创立史等方面深入研究《英国状况》系列文章的重要历史意义,以深刻理解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时期的重要思想转变和早期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英国状况》系列文章 曼彻斯特时期 工业革命 自我革命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工人文化宫建筑空间与形式特征初探
19
作者 陈李波 刘康 +1 位作者 徐宇甦 方志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9期23-28,共6页
20世纪50年代,工人文化宫建筑开始在中国广泛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现代建筑,其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建设的一批工人文化宫进行调研,并从规划布局、平面形制、建筑立面以及构... 20世纪50年代,工人文化宫建筑开始在中国广泛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现代建筑,其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建设的一批工人文化宫进行调研,并从规划布局、平面形制、建筑立面以及构造装饰四个方面分析工人文化宫建筑空间与形式特征,为后续中国工人文化宫建筑的研究保护提供详尽的基础资料,也有助于完善中国现代建筑史,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文化宫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空间与形式
下载PDF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6)宾馆类建筑立面特征研究
20
作者 陈李波 叶烽 +1 位作者 徐宇甦 方志诚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宾馆类建筑在现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展现出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转变。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新式多层宾馆类建筑调研,从宾馆立面构图,细部特征等进行分析,挖掘宾馆类建筑发展脉络及其与国内社会... 宾馆类建筑在现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展现出对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转变。通过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1976年)国内诞生的一批新式多层宾馆类建筑调研,从宾馆立面构图,细部特征等进行分析,挖掘宾馆类建筑发展脉络及其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同异性,探讨其在指导思想和政策背景的变化过程中所呈现的时代实践特征。为国内宾馆类建筑的保护与价值提升提供理论研究基础,也有助于补充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建筑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1976) 宾馆类建筑 立面特征 差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